鲁超: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这些都体现了如今我国对于降低碳排放的重视。那么,“碳中和”是什么意思?要达到这个目标有哪些措施可以做?

【文/鲁超】

早在2019年底,我国就表示: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2020年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这次,我们更是提出了“碳中和”的惊人承诺,我们会如何实现这个“小目标”呢?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呢?且听我慢慢道来……(长文预警)

简单地说:碳中和=碳排放-碳汇。我们搞经济,要“开源节流”;而碳中和,讲究的是“减排增汇”!

首先我们要注意一个“碳汇”(CarbonSink)的概念,意为:通过天然或人工的方式,储存含碳化合物,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碳汇”三部分:海洋(Ocean)、植被(Forest)、人工技术(Artificialtechnique)

2018年4月16日,像是“串通”好了一样,我国科学家几乎同时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7篇论文,从各方面介绍了中国的生态系统,但关键词都围绕着“碳汇”、“碳库”(Carbonpool)。

这似乎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绝对是有备而来!”

还记得2019年2月份NASA的报道吗:来自NASA卫星的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正在引领陆地绿化的增长,影响主要来自中国雄心勃勃的植树计划和两国的集约化农业。

根据他们于2009-2016年之间在6个观测点的数据,表明:

1,2010~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人为碳排放的45%。

2,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以及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省)的碳汇之前被严重低估了。

3,我国的人工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过去的10-15年里,每个省份(自治区)每年增加4-44万公顷森林面积。这还促进了木材出口和国内纸张的生产。

比较一下2000年和2017年,世界上哪些地方变得更绿?

回想一下,世界上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不是有鲜明的对比?

2019,巴西亚马逊森林大火,“地球之肺”危在旦夕!

2019-2020,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导致30亿动物死亡。

2020,美国加州山火,面积超过12500平方公里,打破了历史纪录。

其实,山火全球到处都是,我国自然也不例外。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在“碳中和”问题上,森林是宝贵的“碳汇”。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碳汇”,我们的消防战士曾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向林业工作者和救火队员们致敬!

2019年3·30木里县森林火灾,30名救火队员牺牲

除了自然碳汇以外,在“人工碳汇”上的研究近年来也开始比较深入,不外乎下列关键词:

THE END
1.碳中和产业解读可以预见,碳中和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碳中和产业不仅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也能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政府应加大对碳中和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碳中和产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也应积极参与到碳中和产业中,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共同为实现全球碳中和做出贡献。 http://www.zgdtcy.com/zt/267/
2.中国为什么要走碳中和之路?碳中和背后的经济博弈是什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大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贡献,也是保障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https://blog.csdn.net/2401_86189088/article/details/144853896
3.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 节能减排术语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1]。看词语概念 查看更多 它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推动了绿色的生活、生产https://baike.sogou.com/m/v387155.htm
4.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碳汇碳配额碳交易,CCUSCCER,你都懂吗?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尽早地实现碳达峰可促进碳中和的早日实现。 据此,结合我国的承诺的时间节点:从现在至 2030 年,我国的碳排放仍将处于一个爬坡期;2030-2060 年这 20 年间,碳排放要渡过平台期并最终完成减排任务。 三、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http://jgswglj.pingliang.gov.cn/zfxxgk/fdzdgknr/zcjd/sjzcjd/art/2022/art_4f6aaa37250147c8b0dbe54b8a8af8da.html
5.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专家解读五大行动路径【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专家解读五大行动路径】面对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明确“30·60”双碳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背景下,我们的行动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低碳/脱碳行动不仅导致战略性行业产业链的重构,冲击现存的经济体系,绿色低碳、绿色生活成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旋律。(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11142180536962.html?ivk_sa=1023197a
6.环保科普“碳达峰”和“碳中和”到底是啥?碳中和”是指通过使用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捉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CO?排放量,排放多少就吸收多少,实现CO?“净零排放“。 二、为什么要提出“碳达峰”、“碳中和”? 据研究,当温度升高2°C,海平面将上升0.46m,脊椎动物将消亡16%,昆虫将消亡18%,粮食产量将减少7%。这些将https://m.kangyanghongya.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682566
7.碳中和中的碳主要指什么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2,化学式量为44.0095 ,https://iask.sina.com.cn/jxwd/CNMF6DP5XQ.html
8.谈谈“碳达峰碳中和”的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9月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指出中国将大力支持http://www.craes.cn/glzc/202111/t20211108_959527.shtml
9.碳中和和净零有什么区别?(原创灵灵碳碳中和与ESG实战2024年2月当每个人都使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他们的气候目标时,很难理解谁在做什么。 尽管“净零” 和“碳中和”等 术语可能具有相似的含义,但从规模上考虑(尤其是在苹果和亚马逊等世界领导者的层面上),它们之间的微小差异可能意味着对全球变暖的截然不同的影响——并且非常不同的环境效益。 https://www.meipian.cn/51excqh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