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处理论文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故障处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信停期间的铁路信号工程施工组织

信号工程的核心工作就是信、联、闭、停、用期间的施工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信号工程安全、质量和工程指标的实现。

1.1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

项目经理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征求车务、电务、工务及上级主管部门意见,了解既有设备的使用情况,确认好信停影响范围,明确信停前及信停中施工内容,确认具体的工作项目、工程数量、相互关系和工作顺序,使每项工作都围绕关键项目来进行。

项目指挥长、项目经理、主管项目安全的负责人及项目总工程师中的每一个人必须明确信停期间的作业项目和主要工程数量及影响范围,掌握关键路线,运用好网络计划技术,组织好流水作业和平行作业。

l.2信停期间的配合工作

1)首先,铁路局所属的施工所在地或车站在信停前根据施工等级不同,由专人负责主持召开施工协调会,对工程与运输、通信、工务、电务、供电之间的相互配合提出明确要求,对关键问题抓好检查落实工作,防治不必要的推诱,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3)电务段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面参与及密切配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务段从施工开始到工程竣工要给予全方位的配合,如电缆敷设、箱盒配线、设备安装、电气特性测试、更换转辙设备等应派专人参加,这样可以做到有问题及时协调、协商解决,主动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和验收,将问题解决在信停之前,使出现问题的概率降到最小。信停前请电务段进行初验,尽量减少信停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信号工程的开通创造良好的条件。

4)信停期间的工务、通信、机务、供电部门的配合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信停前施工单位必须及时把涉及到上述单位的配合工作以书面形式写明,进行沟通,听取意见,配合单位也要指定专人落实好配合工作,确保行车设备正常投人运营。

2铁路信号电路导通施工

2.1导通前的准备工作

导通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①核对配线,此项工作分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同时进行,也可以根据施工的规模情况分别进行;②对电源屏做空载试验,电源屏空载试验是电路导通前必不可少的一项试验工作,要符合标准和《铁路信号施工规范》要求;③检查组合架的架间零层电源环线、侧面电源环线、控制台电源环线等相互间有无短路及混线等错接现象,各条配线对地绝缘及线间绝缘电阻是否达到《铁路信号施工规范》要求,确定无误后方可与电源屏连接;④通电检查电源屏及组合是否有熔断器熔断;⑤在完成上述任务后,就可插装继电器,最好是在带电状态下进行,这样可以同时观察到各部分熔断器是否保持完好;⑥最后对室外设备做检查;⑦在做好前6项工作的同时,还要按轨道电路的站场布局,做好轨道电路模拟盘,大站可做信号机模拟及道岔模拟操纵盘。

2.2导通中的故障处理

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此时进路还不能排列,还不能进行联锁试验。要使所有单元电路恢复到定位状态后,才能进行联锁试验。

1)使各个单元电路恢复到定位状态。此项工作要使室外信号机的定位灯光都能点亮,室内相应的灯丝继电器(DJ>吸起:电动转辙机能正常转动并有定、反位显示,且与室内相应的道岔组合中的1DQJ,2DQJ,DBJ,F13,相对应,所有轨道继电器(GJ)能可靠吸起,这些单元电路都比较简单,可分组同时进行。处理故障时应本着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处理室内故障、再处理室外故障;先处理距信号楼近的故障,再处理距信号楼远的故障;先进行简单容易处理的故障、再处理复杂的故障。对于较复杂的电路故障,要尽可能缩小故障范围。

2)当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对控制台盘面上的按钮、表示灯进行对照。要使盘面上的表示灯与此时的电路相一致、显示正确、光带熄灭,按钮按下后,对应的按钮继电器有所反应。

3)排列进路。依照联锁表中给出的进路类型,按先短后长、先易后难的次序进行排列进路,先办理短调车进路,逐个办理,逐个核对,做到操作、电路动作及表示完全符合联锁图表的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故障及隐患。短调车进路全部排出后才可进行长调列车进路的排列,再进行调车进路的正常解锁、故障解锁、中途返回解锁等联锁试验内容,最后进行列车进路,列车进路的办理程序与调车进路的办理程序相同。

4)接口电路的导通,接口电路往往不定型,因此,对接口电路一定要试验彻底。如64D继电半自动闭塞电路、区间自闭结合电路、场间联系电路、与机务段联系电路等。

5)轨道电路送电端要接在箱盒引接线上,受电端反送电,使室内轨道继电器吸起。

2.3模拟连锁试验

关键词:故障;变电所;处理

电力系统中,电厂将电能向远方的用户输送,为了减小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及线路阻抗压降,需要将电压升高;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安全的需要,又要将电压降低,并分配给各个用户,这就需要能升高和降低电压,并能分配电能的变电所。所以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通过其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工装置,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同时通过变电所将各电压等级的电网联系起来,变电所的作用是变换电压,传输和分配电能。变电所由电力变压器、配电装置、二次系统及必要的附属设备组成。下面论述了变电所的基本概念,并对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1变电所的概念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所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按用途可分为电力变电所和牵引变电所(电气铁路和电车用)。电力变电所又分为输电变电所、配电变电所和变频所。这些变电所按电压等级可分为中压变电所(60千伏及以下)、高压变电所(110-220千伏)、超高压变电所(330-765千伏)和特高压变电所(1000千伏及以上)。按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变电所由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所用电和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必要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主控制室等组成。其中,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等属于一次系统;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等属二次系统。主接线是变电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变电所的功能、建设投资、运行质量、维护条件和供电可靠性。一般分为单母线、双母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和环形接线等几种基本形式。主变压器是变电所最重要的设备,它的性能与配置直接影响到变电所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一般变电所需装2-3台主变压器;330千伏及以下时,主变压器通常采用三相变压器,其容量按投入5-10年的预期负荷选择。此外,对变电所其他设备选择和所址选择以及总体布置也都有具体要求。

2变电所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处理

确定了接地回路应在这一路再分别分、合保险或拆线,逐步缩小范围。

有条件时,凡能将直流系统分割成两部分运行的应尽量分开。在寻找直流接地时,应尽量不要使设备脱离保护。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在寻找直流接地时,必须由两人进行,一人寻找,另一人监护和看信号。如果是220V直流电源,则用试电笔最易判断接地是否消除。否认是哪极接地,在拔下运行设备的直流保险时,应先正极、后负极,恢复时应相反,以免由于寄生回路的影响而造成错误动作。

3变电所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3.1电容器的常见故障

当发现电容器外壳膨胀或漏油;套管破裂,发生闪络有为花;电容器内部声音异常;外壳温升高于55℃以上示温片脱落等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3.2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3.2.1当电容器爆炸着火时,就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和干式灭火器灭火。

3.2.2当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切断电源对其进行放电,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现象等,并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如未发现故障现象,可换好保险后投入。如送电后保险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而恢复对其余部分送电。如果在保险熔断的同时,断路器也跳闸,此时不可强送。须待上述检查完毕换好保险后再投入。

3.2.3电容器的断路跳闸,而分路保险未断,应先对电容器放电三分钟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线电压波动所致。经检查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需按制度办事工电容器逐渐进行试验。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

3.3处理故障电容器时的安全事项

处理故障电容器应在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并对电容器组放电后进行。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放电变压器或放电电压互感器放电之后,由于部分残余电荷一时放不尽,应将接地的接地端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及放电声为止,然后将接地卡子固定好。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保险熔断等现象,因此仍可能有部分电荷未放出来,所以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以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接,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4断路器拒绝合闸

4.1操作回路内故障

如果操作把手置于合闸位置而信号灯的指示不发生变化,此时,可能是控制开关接点,断路器辅助接点或合闸接触器接点接触不好,中间继电器接点熔焊而烧坏合闸线圈,同期开关未投入等造成,待消除设备缺陷后,再行合闸。如果跳闸绿灯熄灭而合闸红灯不亮,则可能是合闸红灯灯泡烧坏,应更换灯泡。

4.2操作机构卡住

如果控制开关和合闸线圈动作均良好,而断路器呈跳跃现象(跳闸绿灯熄灭后又重新点亮),此时操作电压正常,这种现象说明操作机构有故障,例如操作机构机械部分不灵活或调整不准确,挂钩脱扣等,应将操作机构修好或调整后,再行合闸。

一、引言

随着石油化工等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离心泵的要求不断增加。离心泵做为输送物料的一种转动设备,对连续性较强的化工装置生产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很多要求输送高温介质及高扬程的离心泵。而离心泵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因而,如何提高泵运转的可靠性、寿命及效率,以及对发生的故障及时准确的判断处理,是保证生产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

二、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1.泵不能启动或启动负荷大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原动机或电源不正常。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源和原动机情况。

(2)泵卡住。处理方法是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必要时解体检查,消除动静部分故障。

(3)填料压得太紧。处理方法是放松填料。

(4)排出阀未关。处理方法是关闭排出阀,重新启动。

(5)平衡管不通畅。处理方法是疏通平衡管。

2.泵不排液

(1)灌泵不足(或泵内气体未排完)。处理方法是重新灌泵。

(2)泵转向不对。处理方法是检查旋转方向。

(3)泵转速太低。处理方法是检查转速,提高转速。

(4)滤网堵塞,底阀不灵。处理方法是检查滤网,消除杂物。

(5)吸上高度太高,或吸液槽出现真空。处理方法是减低吸上高度;检查吸液槽压力。

3.泵排液后中断

(1)吸入管路漏气。处理方法是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及填料函密封情况。

(2)灌泵时吸入侧气体未排完。处理方法是要求重新灌泵。

(3)吸入侧突然被异物堵住。处理方法是停泵处理异物。

(4)吸入大量气体。处理方法是检查吸入口有否旋涡,淹没深度是否太浅。

4.流量不足

(1)同2.2,2.3。处理方法是采取相应措施。

(2)系统静扬程增加。处理方法是检查液体高度和系统压力。

(3)阻力损失增加。处理方法是检查管路及止逆阀等障碍。

(4)壳体和叶轮耐磨环磨损过大。处理方法是更换或修理耐磨环及叶轮。

(5)其他部位漏液。处理方法是检查轴封等部位。

(6)泵叶轮堵塞、磨损、腐蚀。处理方法是清洗、检查、调换。

5.扬程不够

(1)同2.2的(1),(2),(3),(4),2.3的(1),2.4的(6)。处理方法是采取相应措施。

(2)叶轮装反(双吸轮)。处理方法是检查叶轮。

(3)液体密度、粘度与设计条件不符。处理方法是检查液体的物理性质。

(4)操作时流量太大。处理方法是减少流量。

6.运行中功耗大

(1)叶轮与耐磨环、叶轮与壳有磨檫。处理方法是检查并修理。

(2)同2.5的(4)项。处理方法是减少流量。

(3)液体密度增加。处理方法是检查液体密度。

(4)填料压得太紧或干磨擦。处理方法是放松填料,检查水封管。

(5)轴承损坏。处理方法是检查修理或更换轴承。

(6)转速过高。处理方法是检查驱动机和电源。

(7)泵轴弯曲。处理方法是矫正泵轴。

(8)轴向力平衡装置失败。处理方法是检查平衡孔,回水管是否堵塞。

(9)联轴器对中不良或轴向间隙太小。处理方法是检查对中情况和调整轴向间隙。

7.泵振动或异常声响

(1)同2.3的(4),2.6的(5),(7),(9)项。处理方法是采取相应措施。

(2)振动频率为0~40%工作转速。过大的轴承间隙,轴瓦松动,油内有杂质,油质(粘度、温度)不良,因空气或工艺液体使油起泡,不良,轴承损坏。处理方法是检查后,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轴承间隙,清除油中杂质,更换新油。

(3)振动频率为60%~100%工作转速。有关轴承问题同(2),或者是密封间隙过大,护圈松动,密封磨损。处理方法是检查、调整或更换密封。

(4)振动频率为2倍工作转速。不对中,联轴器松动,密封装置摩擦,壳体变形,轴承损坏,支承共振,推力轴承损坏,轴弯曲,不良的配合。处理方法是检查,采取相应措施,修理、调整或更换。

(5)振动频率为n倍工作转速。压力脉动,不对中心,壳体变形,密封摩擦,支座或基础共振,管路、机器共振,处理方法是同(4),加固基础或管路。

(6)振动频率非常高。轴磨擦,密封、轴承、不精密、轴承抖动,不良的收缩配合等。处理方法同(4)。8.轴承发热

(1)轴承瓦块刮研不合要求。处理方法是重新修理轴承瓦块或更换。

(2)轴承间隙过小。处理方法是重新调整轴承间隙或刮研。

(3)油量不足,油质不良。处理方法是增加油量或更换油。

(4)轴承装配不良。处理方法是按要求检查轴承装配情况,消除不合要求因素。

(5)冷却水断路。处理方法是检查、修理。

(6)轴承磨损或松动。处理方法是修理轴承或报废。若松协,复紧有关螺栓。

(8)甩油环变形,甩油环不能转动,带不上油。处理方法是更新甩油环。

9.轴封发热

(1)填料压得太紧或磨擦。处理方法是放松填料,检查水封管。

(2)水封圈与水封管错位。处理方法是重新检查对准。

(3)冲洗、冷却不良。处理方法是检查冲洗冷却循环管。

(4)机械密封有故障。处理方法是检查机械密封。

10.转子窜动大

(1)操作不当,运行工况远离泵的设计工况。处理方法:严格操作,使泵始终在设计工况附近运行。

(2)平衡不通畅。处理方法是疏通平衡管。

(3)平衡盘及平衡盘座材质不合要求。处理方法是更换材质符合要求的平衡盘及平衡盘座。

11.发生水击

(1)由于突然停电,造成系统压力波动,出现排出系统负压,溶于液体中的气泡逸出使泵或管道内存在气体。处理方法是将气体排净。

(2)高压液柱由于突然停电迅猛倒灌,冲击在泵出口单向阀阀板上。处理方法是对泵的不合理排出系统的管道、管道附件的布置进行改造。

(3)出口管道的阀门关闭过快。处理方法是慢慢关闭阀门。

三、故障预防措施

1、保证离心泵的良好。

2、加强易损件的维护。

3、流量变化平缓,一般不做快速大幅度调整。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和野蛮操作。

5、做好状态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6、定期清理泵入口过滤器。

四、结束语

首先,变压器短路事故后的检查、试验。

因此,变压器在遭受突发短路时,最容易发生变形的是低压绕组和平衡绕组,然后是高中压绕组、铁芯和夹件。因此,变压器短路事故后的检查主要是检查绕组、铁芯、夹件以及其它部位。

一、绕组的检查与试验

由于变压器短路时,在电动力作用下,绕组同时受到压、拉、弯曲等多种力的作用,其造成的故障隐蔽性较强,也是不容易检查和修复的,所以短路故障后应重点检查绕组情况。

1.短路故障检查绕组

(1)变压器直流电阻的测量

根据变压器直流电阻的测量值来检查绕组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及与以往测量值相比较,能有效地考察变压器绕组受损情况。例如,某台变压器短路事故后低压侧C向直流电阻增加了约10%,由此判断绕组可能有新股情况,最后将绕组吊出检查,发现C相绕组断1股。

(2)变压器绕组电容量的测量。

绕组的电容由绕组匝间、层间及饼间电容和绕组发电容构成。此电容和绕组与铁芯及地的间隙、绕组与铁芯的间隙、绕组匝间、层间及饼间间隙有关。当绕组变形时,一般呈“S”形的弯曲,这就导致绕组对铁芯的间隙距离变小,绕组对地的电容量将变大,而且间隙越小,电容量变化越大,因此绕组的电容量可以间接地反映绕组的变形程度。

(3)吊罩后的检查。

变压器吊罩后,如果检查出变压器内部有熔化的铜渣或铝渣或高密度电缆纸的碎片,则可以判断绕组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形和断股等,另外,从绕组垫块移位或脱落、压板等位、压钉位移等也可以判断绕组的受损程度。

2、铁芯与夹件的检查。

变压器的铁芯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铁芯的机械强度是靠铁芯上的所有夹紧件的强度及其连接件来保证的。当绕组产生电动力时,绕组的轴向力将被夹件的反作用力抵消,如果夹件、拉板的强度小于轴向力时,夹件、拉板和绕组将受到损坏。因此,应仔细检查铁芯、夹件、拉板及其连接件的状况。

(1)检查铁芯上铁轭芯片是否有上下窜动情况。

(2)应测量穿芯螺杆与铁芯的绝缘电阻,检查穿芯螺杆外套是否受损;检查拉板、拉板连接件是否损坏。

(3)因为在变压器短路时,压板与夹件之间可能发生位移,使压板与压钉上铁轭的接地连接片拉断或过电流烧损,所以对于绕组压板,除了检查压钉、压板的受损外,还应检查绕组与压钉及上铁轭的接地连接是否可靠。

3、变压器油及气体的分析。

变压器遭受短路冲击后,在气体继电器内可能会积聚大量气体,因此在变压器事故后可以取气体继电器内的气体和对变压器内部的油进行化验分析,即可判断事故的性质。

二、变压器短路故障处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1、更换绝缘件时应保证绝缘件的性能。

2、变压器绝缘测试应在变压器注油静止24小时后进行。

3、铁芯回装应注意其尖角。

4、更换抗短路能力较强的绕组材料,改进结构。

变压器绕组的机械强度主要是由下面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由绕组自身结构的因素决定的绕组机械强度;二是绕组内径侧的支撑及绕组轴向压紧结构和拉板、夹件等制作工艺所决定的机械强度。当前,大多数变压器厂家采用半硬铜线或自粘性换位导线来提高绕组的自身抗短路能力,采用质量更好的硬纸板筒或增加撑条的数量来提高绕组受径向力的能力,并采用拉板或弹簧压钉等提高绕组受轴向力的能力。作为电力变压器的技术部门,在签订变压器销售合同前的技术论证时和变压器绕组更换时,应对绕组的抗短路能力进行充分考察,并予以足够重视。

5、变压器的干燥。

Abstract:Thepowersystemsubstationoperationisthenameofonekindofjobs,primarilyresponsibleforthesubstationdutywork,andthepowermanagementandmaintenanceequipment,testingofelectricalequipmentrunningstatusishealthy.Powersystemispowerplants,transmissionlines,substations,andpowerdistributionsystems,consistingof,amongthesefactors,itcanbesaidtransformationoperationisanimportantelement,inordertoensurethestableoperationofthepowersystem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Safetyisthemostimportantprocessofsubstationoperation,andstrengthensafetymanagement,toavoidtheoccurrenceofessentialsecurityfailures,thisarticleasastartingpointfordiscussion.Keywords:substationoperationsafetymanagementTroubleshooting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变电运行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大大的提升变电运行的质量,加强运行管理,保证安全性。下面本文就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故障排除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加强运行管理,从实际出发找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提升运行水平也十分重要。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要保证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定要保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并且要将每一项规章制度都落到实处,每一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规章制度,只有明确了制度才能够让每一个管理者明确自身的责任,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去完成管理任务。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包括明确的奖惩机制,并且要实现惩罚和奖励并行的政策,对于管理表现良好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和鼓励,对于的人员需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以此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健全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形成一个完善的领导核心,要提高管理者的领导水平,降低管理决策的失误率,并且要确保每个管理者能够严格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定期对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核定。

(二)完善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技术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技术水平,熟知变电运行系统中的各项操作环节,才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为此变电所需要定期举办培训班,提升管理者的技术水平,使得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自身的职责范围,以及管理范围内的设备布置、系统的连接、设备性能的作用以及各种结构原理,明确操作程序,对设备的简单维护和保养要做好,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事故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四)最大限度提升管理者的专业技能

变电运行中需要管理和维护的设备很多,如果管理者管理疏忽或者是技术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发生安全故障,为此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提升管理者的专业技能。首先,要从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开始。要克服管理者懒散和怠慢的工作态度,实现集中管理,要对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负责,不能够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要学会在管理中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自身高度的责任心。除此之外,定期进行思想作风建设的教育,用各种安全管理的案例教育管理者。其次需要对管理者进行技能培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试驾的管理工作中才能够应用的得心应手。此外,需要重点培养管理者的心理素质,因为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突发的,管理者必须要在面对安全风险的时候稳住脚跟,按步骤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二故障排除的措施分析

安全是变电运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出现故障就会对安全性发生威胁,所以说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安全隐患。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本文就进行分析,并指出故障解决的措施。

首先,如果说变电运行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检查电容器的管套,外壳或者是背部的声音温度等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的话,采用的方法如下:如果是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有问题,管理者需要切断电容器的断路器,在电容器放电之后,再对管套的外部痕迹以及漏油等现象进行检查处理,并查看接地的装置是否是存在短路现象,极和极之间的绝缘电阻值是多少等,如果经过检查不是电容器发生故障,则需要重现皇上保险后进行合闸检验,还出现熔断的现象就需要将电容器取出进行彻底检查维修,维修时需要进行放电,确保其没有火花等现象的发生。如果是电容器发生爆炸着火的现象,管理者则需要立刻的切断电源采取恰当措施进行灭火处理。

其次,如果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是处理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或者是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时,则需要检查出现接地的位置,并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停止直流回路的工作,之后进行事故照明、充电回路、信号回路、户内和户外合闸以及直流母线和高压控制回路等的检查,看是否有故障发生,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到细致和深入,并且要保证安全性。检查完毕之后再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之后在进行分和保险,或者是拆除线路工作。

最后,在检查断路器拒绝合闸的过程中,则需要看断路器是否发生了拒绝合闸的故障。如果断路器发生了拒绝合闸,则要先检查电源的电压值,对于电压值不正常的情况要对其进行调整,调整完毕之后在进行合闸。若果是操作机构内发生故障,则需要保证各个接触点接触良好,之后在查看有没有合闸线圈烧毁的现象,检查完毕之后在进行合闸。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说合闸线圈和控制开关的运行状况良好,断路器跳闸绿灯呈现出条约的现象,在操作电压正常的情况下就能够判断是操作机构的故障,判断出操作机构是因为挂钩脱落出现问题还是因为机构调整不准确出现故障,明确了原因之后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除了上述提出的故障排除措施之外,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的故障,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排除,如母线倒闸操作的危险性和故障排除措施、直流回路操作的危险和防范措施等,本文限于篇幅的限制就不进行详细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郭艺车畔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故障排除措施华章,2012年第34期

[2]王志强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的措施科技资讯,2011年第4期

华能巢湖电厂2号汽轮机是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CLN600-24.2/566/566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汽轮机结构为高中压合缸加两个低压缸,每根转子分别有两个轴承支撑,高中压转子由1号、2号轴承支撑,考虑负载较轻,为可倾瓦没有设计顶轴油装置。而从3、4、5、6号为两低压转子支撑瓦,轴承均为可倾瓦轴承,7、8号为发电机转子支撑瓦,轴承下瓦可倾瓦轴承,上瓦为圆筒瓦,低压转子及发动机转子轴承均有顶轴油系统。2008年11月24日,该机通过168小时。此后汽轮机轴瓦运行正常。2012年5月16日发现4号瓦瓦温79℃上升缓慢至103℃。对4号轴承瓦温升高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4瓦顶轴油压油管断裂,轴瓦实际承载偏大,油膜无法建立,造成下瓦磨损故障;并提出了4号瓦顶轴油故障、降低轴承标高处理措施。本文在此对该机4号轴承瓦温过高故障及原因分析、处理措施等进行了叙述,为同类型机组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

一、可倾轴瓦油膜、顶轴油系统介绍

我厂可倾瓦支持轴承2块能在支点上自由倾斜的弧形瓦块组成,瓦块在工作时可以随着转速或载荷及轴承温度的不同而自由摆动,在轴颈四周形成多油楔。若忽略瓦块的惯性、支点的摩擦阻力及油膜剪切摩擦阻力等影响,每个瓦块作用到轴颈上的油膜作用力总是通过轴颈中心的,故而不易产生轴颈涡动的失稳分力,因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轴瓦采用循环供油方式,由供油系统连续不断地向轴承供给压力、温度合乎要求的油。转子的轴颈支承在浇有一层质软、溶点低的巴氏合金轴瓦上高速旋转。为了避免轴颈与轴瓦直接摩擦,必须用油进行,使轴颈与轴瓦间形成油膜,建立液体摩擦,从而减小其间的摩擦阻力。摩擦产生的热量由回油带走,使轴颈得以冷却。顶轴油系统作用在机组盘车期间,由于转子重量增大,单一的油已不能满足连续盘车的需要,为减少转子转动力矩和避免轴瓦的磨损,使轴的顶起高度在合理的范围内(顶起高度在0.05-0.10mm,母管油压在10-14Mpa。当机组启动后,轴瓦与高速旋转转子产生油膜后停止顶轴油泵。此时每个轴瓦顶轴油压(油膜压力)表基本反映轴瓦负载,油压大则载荷大,油压小则载荷小。

二、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2008年11月24日,该机通过168小时后汽轮机轴瓦温度运行正常。2012年5月16日运行监控发现4号瓦温度从79℃缓慢上升。并且在负荷增加过程中4号轴承瓦温度随之升高,负荷下降轴瓦温度没有明显下降,在4号瓦过程温度下降过程中#3、5瓦温度有明显上升,4号瓦油膜压力下降明显。联系热工对其测点进行检查、校验,4号瓦温度测点均正常,汽轮机其他瓦温度无明显变化,汽轮机各轴系振动正常。5.21日当4号瓦温度缓慢上升至107℃,立即打闸停机。惰走过程中,1号轴承温度上升至157℃后下降。

从表1对比可以看出造成4号轴瓦温度升高原因:

(一)顶轴油压从5.2MPa下降到2.5MPa,说明轴瓦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油膜已经部分破坏造成乌金面磨损。

(二)温度上升过程中#3、5轴瓦温度下降说明4号瓦载荷有增大现象。

三、4号轴瓦解体发现问题及处理

(一)发现问题

1、左侧顶轴油进油管在进入瓦块处断裂,大量油从轴瓦底部顶轴油孔泄漏,造成油膜钢性下降,轴颈与轴瓦直接摩擦。

2、上轴瓦二块瓦块由下轴瓦磨损乌金碎屑带至上瓦,造成上瓦轻微刮伤,下瓦翻出后,发现下瓦磨瓦比上瓦严重,左侧轴瓦乌金被薄薄磨起一层,聚集在瓦口上,轴瓦表面有较浅的沟槽,轴颈表面有轻微磨损。

3、左侧瓦块部分乌金脱壳现象。

(二)4号轴瓦处理措施

1、由于左侧顶轴油管在进入轴瓦处断裂,大量油从左侧可倾瓦块底部泄漏,造成油膜失衡,决定对左侧顶轴油管更换重新装配。

2、上瓦用刮刀挑去粘贴在上瓦瓦块上的乌金碎屑,修刮乌金磨损的表面,下瓦由于左侧可倾瓦块脱壳严重决定对下瓦块进行更换。对轴瓦间隙、轴瓦紧力重新调整合格。

3、轴颈用100号砂布沿轴向粗磨,然后用油石沿轴向、周向细磨。

4、针对4号瓦过程温度下降过程中#3、5瓦温度有明显上升现象,在更换下瓦过程中为了保证轴系中心不变,对换瓦前后4号油挡凹窝中心,上次大修中心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在轴系中心合格基础上对4号瓦标高降低了0.01mm。

四、处理后效果

经过一个星期抢修于5月28日启动,启动后各轴瓦运行温度正常。

五、结语

本文对华能巢湖2号汽轮机4号轴承瓦温过高故障及原因分析、处理措施等进行了叙述,2号汽轮机4号轴承瓦温过高的原因,从中可归纳以下两点:(一)左侧顶轴油进油管在进瓦处断裂造成大量油从轴瓦底部泄漏,造成油膜不能很好建立是下瓦磨瓦严重、运行时温度升高的根本原因;(二)4号轴瓦在正常运行时油膜压力达到5.2Mpa,在4号瓦载荷较重,造成油膜变薄,瓦温较高。针对以上分析的原因,采取了更换顶轴油油管、降低4号瓦轴承标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曹鑫

延安市计量测试所

本文列举了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实例以供大家参考书

随着电子汽车衡的广泛应用,其维修工作随之日渐需求,然而由于用户难以得到完整详细的技术资料,给维修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我们将几例故障现象及解决办法整理出来,介绍如下:

1、故障现象:零点示值正负跳变,称量示值也欠稳定。

分析与处理:用称重信号模拟器试验,判断出故障原因不在称重仪表,故在接线调整盒中检测,发现总绝缘电阻约为20MΩ,但分别检测每个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却都能达到200MΩ,因而臆断接线调整盒中的印刷电路板受潮污绝缘下降。免费论文。对印刷电路板单独测量,绝缘电阻只有30MΩ,左右,后用无水酒精擦洗,电吹风吹干,再测其绝缘电阻正常。在拆卸各传感器时,发现接线盒的接线端子螺钉有微微的松动现象,提示接触不良可能也是仪表示值不稳的隐蔽原因。经上处理,零中心指示光标亮,故障消失。

因接线盒内电路板绝缘下降的故障,在几台不同的电子衡中均有发生。生产厂家一般都是把接线盒置于户外称台磅坑内,我们将其由户外移至操作室内,有效消除了接线盒受潮绝缘电阻下降的弊端。在迁移接线盒时,又有意识的去掉盒内的连线端子,改螺丝连接为焊锡焊接,杜绝了接线螺丝松动造成的隐患,减少了故障点。

2、故障现象:称重仪表(8142-0007)雷击反仪表显示:

“”

分析处理:检查发现一只称重传感器输入端呈开路状态,激励电压加不上。更换一只新传感器后,进行高度调试标定,仪表显示数据基本正常,但在进行偏载压点检测时,发现其中一有承重点示值比其余五个承重点示值少约200kg,反复调整无法达到6个承重点示值的一致性。机械传力机构方面也未发现异常,于是再测量各传感器的Ri、R0、Rs,发现对应于重量偏的传感器Ri=420Ω、R0=350Ω、Rs=200MΩ,而其余五只传感器的Ri为380Ω-390Ω不等,R0为349Ω-350Ω,Rs>2000Ω。两者对比,主要是Ri相差30多欧,约为10%,从理论不难看出在同一个桥压下,输入电阻大的,输出信号小。故再换一个称重传感器,经设定调试,衡器顺利通过检定。

此例故障提示我们,多个称重传感器并联使用,不仅要注意输出电阻的一致性,还要注意输入电阻的分散性不可太大,要小于5%为好。

3、故障处理举例

(1)故障现象:一台60电子汽车衡开机后有时能正常工作,重车上后显示负超载,重新开机后又有时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经常发生。

故障分析:故障时有时无,秤台部分和仪表部分都可能发生这种故障,经模拟器判断,故障发生在秤台部分。按上表进行故障分析,发现一个传感器的信号线被老鼠咬破,造成线之间的接触不良。

故障排除:重新焊接好传感器信号线。免费论文。用胶密封后再用热缩管密封。免费论文。开机后,汽车衡恢复正常。

(2)故障现象:一台50t电子汽车衡在称量约15t时,前后相差很多。

故障分析:这种故障发生的在秤台部分,检查发生其中一个传感器的偏载测试时比标准少约700kg,相邻的传感器比标准少约200-400kg。估计误差最大的传感器坏损。

故障排除:用万用表测量怀疑的传感器输入、输出电阻、发现阻值异常。更换传感器,汽车衡恢复正常。

4、故障处理举例

(1)故障现象:一台60t电子汽车衡,仪表显示负号,清零不起作用。

但重车仪表有显示,且示值显示稳定。

故障分析:这种故障有可能是传感器输出信号太小,也有可能是仪表调零电路出现故障,造成零点输出很低超出接收范围,经模拟器判断,故障发生在仪表部分。

故障排除:重新标定,可以解决故障。否则,送专门技术部门维修或更换称重显示仪。

(2)故障现象:一台30t电子汽车衡,示值显示不稳定。

故障分析:经模拟器判断,故障发生的仪表部分,按上表进行故障分析,发现显示仪损坏,可能是电源部分出现的故障,也有可能是放大器滤波电容损坏。

故障排除:更换电源部分滤波电容和放大器滤波电容,汽车衡恢复正常。

5、维护保养

(1)保持秤台台面清洁,经常检查限位间隙是否合理。

(2)经常清理秤台四周间隙,防止异物卡住秤体。

(3)连接件支承柱要注意检查保养。

(4)保持接线盒内干燥清洁、盒内干燥剂定期更换。

(5)经常检查接地线是否牢固。

(6)排水通道应及时清理、以防暴雨季节排水不通畅浸泡秤体。

(7)车辆应低速驶入秤台,车速应≤5km,然后缓慢刹车,停稳后计量。

(8)禁止在没有断开输出信号总线与稳重显示仪连接进行电弧焊作业。

(9)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进行日常维护。

0引言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作为电视节目编制、输出的最后环节,其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着节目输出的安全性和质量问题。此外,一旦传输系统发生故障并导致了实际意义上的失误,可能带来大面积、大范围且程度深的影响。加上近年我国由于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故障影响观众正常收听的事件确有发生。综合诸多因素考量,强调维护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为过。

1传输系统日常维护工作的特性

2构建良好的设备运作环境

广播电视信息的传输系统的维护工作,其重点在于日常维护。最首要的当然是对设备的维护,不过不能因此忽视设备运行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运行环境包括以下几大因素:其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温度与湿度条件。设备运行环境的温度最好维持在25℃以下,同时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良好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可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减少故障的发生;其二,防尘。设备的空气环境应注意防尘,配备专用的防尘鞋子给进入机房作业的工作人员使用,同时对地面、显示器表面、控制台等进行清洁处理与维护;其三,防鼠。老鼠可能咬坏线路或是钻进设备,这都将导致致命的后果,因而要注意防鼠。将一切老鼠可能进入的洞穴堵住并定时投放灭鼠药物。

3SDH设备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4保障传输的安全性和高质量

4.2建立维护团队,实行团队管理

建设维护团队,实行团队式管理。鼓励团队成员间加强技术讨论和交流,尤其针对检修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发挥团队的力量,集中集体的智慧攻克技术难题。在学习、讨论中加强团队精神,同时提高各成员的业务水平。对于检修工作以及记录、上报、提交方案等具体工作内容,应该建立严格、统一的行事准则。完善管理制度,在团队成员间明确责任与目标并实行奖惩制度等等。

4.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的安全传输,维护人员的队伍建设是关键。维护人员是整个维护系统的软实力,因而有必要提高其业务水平。为此可组织业务培训,派员工外出学习或是请专家来进行讲座、交流等。同时鼓励维护人员积极钻研新设备、新理论,严格要求自我,切实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5结论

关键词:CST;井下胶带输送机;应用;故障处理

一、CST控制系统的概述

CST控制系统就是可控启动传输装置,其英文全称为ControlledStartTransmission,通过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可以对于胶带输送机的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进行有效地控制,能够使胶带机的启动变得非常平稳、运行也会变得非常安全、停机也会更加方便可靠。CST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油冷却系统、齿轮减速系统(含多片湿式离合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控制的液压控制系统。

二、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

在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所采用的CST的胶带机,其控制系统可以使用天津贝克公司的集中控制系统,通过这种CST控制系统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能够实现现场编程。在CST应用的过程中,配备了真空磁力启动器或者是高低压控制柜、执行器、保护传感器、信号联络和语音通信装置,从而能够具备控制、保护、通信、信号传输等等一系列的作用,具备非常强大的功能,对于井下胶带输送机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控制作用。

三、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的故障处理

(一)胶带打滑

通常情况下,胶带打滑这种故障的发生是由于下面两个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第一,胶带松弛,没有张紧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利用电机绞车张紧车或液压张紧车,改变张紧车的行程,从而能够加大张紧力,如果张紧行程比较短,那么,应该剪掉一段胶带,然后重新硫化或钉扣;第二,胶带打滑也可能是由于胶带严重过载,这就必须对胶带进行人工卸载物料,减小胶带的负载。

(二)上、下运胶带输送机的断带

在胶带严重过载时,胶带就会疲劳严重或者在卡口损坏,从而出现断带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胶带上坡段安装自动抓带装置,在进行断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电机张紧车来牵引断带,在断口处重新硫化或钉扣。

(三)胶带发生撕带事故,胶带使用寿命缩短

胶带的使用寿命是和胶带的质量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清扫器的安全可靠,并且保证回程胶带上没有物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避免胶带在运行的过程中被物料割坏的问题的发生,避免胶带发生撕带事故,延长胶带的使用寿命。

(四)胶带产生异常噪音

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的过程中,胶带机在非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会产生异常的噪音,按照噪音的具体情况可以对于故障进行有效的处理。

第一,张紧滚筒、驱动滚筒、卸载滚筒、改向滚筒、机尾滚筒的异常噪音。在滚筒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噪音是比较小的,对滚筒轴承座进行听诊,可以听到莎莎的转速声,而在出现异常噪音的情况下,可以在轴承座处听到咯咯的响声,与此同时,轴承端盖温度也会大幅度提升,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将轴承换掉。

第二,托辊严重偏心时的噪音。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托辊出现异常噪音,而且会伴随着周期性的振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将托辊换掉。

第三,联轴器或平对轮两轴不同心时的噪音。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驱动部位出现异常噪音,而且会伴随着周期性的振动。那么,可以判断出现异常噪音的原因为以下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在驱动装置的高速端,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联轴器、平对轮或带制动轮的联轴器处出现的异常噪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改变电机减速机的位置,从而防止减速机输入轴断裂;另外一种可能是在减速机与驱动滚筒之间的联轴器出现的异常噪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对减速机、驱动滚筒的半联器进行径向跳动测量,如果跳动值大于0.10毫米,那么,就必须立即拆开半联器,同时清洗张套,将灰尘等异物除掉。

通过对于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与故障处理的探索,发现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改善胶带机的技术性能,使胶带机使用寿命变长,维护费用减少,从而取得非常巨大的经济利润。因此,对于煤矿大量使用的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实现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是非常科学可行的,有利于实现矿井的技术进步。在今后的运转中,还需要对于CST在井下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的故障处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改进CST的油冷却系统等装置,达到减小噪音污染、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的目的。

[1]徐京,王建风,张树栋.基于CST系统控制的带式输送机在煤矿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3)

[2]文赫岩,靳仁昌,李锦泽,刘春霞.CST软驱动在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7,(02).

[3]沈印,刘振杰,彭建国,梁雄.CST在带式输送机的应用与故障处理[J].机电技术,2010,(01).

[4]胡树伟.带式输送机CST系统在现代化矿井中的应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由西门子公司研制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CBTC),是以无线传输为基础,主要包括ATO(自动列车驾驶)、ATP(自动列车防护)、ATS(自动列车监督)以及CI(正线计算机联锁)等子系统。CBTC系统目前在伦敦、温哥华、香港、深圳、南京等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上得到应用,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故障归类及其设计应对策略做了简要的介绍。

1.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CBTC)简介

1.1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CBTC系统包括地面子系统、ATS子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以及车载子系统。CBTC地面/轨旁设备是由一个设置在控制中心或轨旁的基于处理器的系统;ATS子系统用于实现列车运行调整,ATS的自动/人工设置进路,列车的显示、跟踪和识别等;设置在中心、轨旁及车上的数据通信子系统能够实现地面与列车、地面与地面以及车载设备内部的数据通信;车载子系统包括测速和定位传感器以及智能控制器。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是新一代的ATC系统,它的功能与系统配置有关,其基本功能如下:计算功能、定位功能、构成闭塞功能、车地双向通信功能、提供线路参数和运行状态功能、远程诊断和监测功能以及记录功能。

1.2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2.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故障应对策略

2.1应对ATS设备故障

ATS子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OCC(控制中心)HMI(人机界面)、ARS(自动排列进路)、TMT(列车跟踪监督)、TTS(时刻表)和ATR(列车自动调整)等。

ATS子系统主要故障有:(1)通信中断故障,TRC(列车排路计算机)和安装在某联锁站的TTP(时刻表处理器)组成ATS系统,如果控制中心和系统的双通信通道同时发生故障,ATS将会失去作用,运营控制由本地ATS系统接管。(2)控制中心服务器故障,控制中心服务器主要包括:HMI(人机界面)、前端处理器FEP(与外部子系统的通信接口)、ADM(中心数据存储机)以及COM服务器(主要作用是汇集及处理系统的动态数据)。主用和备用热备冗余是由COM服务器提供的,在主用COM服务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备用COM服务器自动启动,同时主用和备用ADM服务器都有报表数据存储。前端处理器FEP按冗余方式配置,在每个联锁站和控制中心实现系统及控制中心的通信功能,如图1所示。

图1ADM、COM服务器提供主\备热备冗余、FEP采用双通道通信

2.2应对轨旁设备故障

轨旁设备由ATP(自动列车防护系统)和SICAS(联锁系统设备)组成。WCU(轨旁控制计算机)是ATP的主要设备,SICAS的主要设备是PC、ECC、SOM、POM、INOM和室外信号机、转辙机、计轴设备。

轨旁设备的主要设备故障有:(1)WCU(轨旁控制计算机)故障,由于三取二冗余设计应用在WCU和通信通道上,单个通道故障对列车运行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两个通道都出现故障,可以将列车切换到人工驾驶RM模式,运行到下一个车站之后,采用站间闭塞模式运行。(2)SICAS系统故障,SICAS系统故障分为室内和室外设备故障。室内设备的硬件故障解决,是由采用三取二冗余配置的PC、ECC和通信通道来实现的,如果单个接口模块出现问题,系统在通过板件重启、维修替换之后可以正常运行。室外设备故障,室外信号机在CBTC正常模式下是灭灯的,所以系统在信号机出现故障时,只发出报警信号,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通过抢修和加道岔钩锁器等措施可以解决转辙机故障。通过计轴预复位等操作可以解决计轴设备的故障。

2.3应对车-地通信设备故障

车-地通信设备包括车载通信设备和轨旁通信设备。TU(无线单元)和车载天线组成车载通信设备,CSR、NMS、AP和应答器单元共同组成轨旁通信设备。

车-地通信设备故障主要有:(1)车载通信设备故障,出现车载通信设备硬件故障时,可以通过车载天线采用双侧车头布置,单侧车头收发数据用2根天线来解决。(2)轨旁通信设备故障,单一服务器故障不会影响采用双机配置的轨旁通信设备,列车能够正常运行。但是列车会在单一应答器出现故障时出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2.4应对车载设备故障

HMI(人机界面)、ATO(列车自动驾驶)和ATP(列车自动防护)共同组成了车载设备,列车自动驾驶的模式有:列车自动驾驶AM、ATP监督人工驾驶SM和限制人工驾驶RM模式;列车自动控制级别是联锁控制级、点式列车控制ITC级和连续列车控制CTC级三种。车载设备的冗余配置可以解决单个单元的车载故障,如果人机界面出现问题,在ATO模式下列车仍能自动运行;如果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出现问题,在SM模式下列车仍能自动运行;如果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出现问题,在人工驾驶RM模式下切除车载ATP,司机在调度员指挥下驾驶列车。

3.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运营中的信号故障处理

4.结语

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CBTC)是列车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讨论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故障归类及其设计应对策略,发现目前故障主要集中于车载通信设备,认清楚问题的所在之后,通过维护人员跟踪检查、分析,在排除无线信号受干扰的基础上,更换部分列车车载通信单元,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肖彦博.谈城轨交通CBTC系统故障归类及其设计应对策略[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3):12-14.

[2]凌祝军.CBTC系统中的联锁技术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09,45(9)12-14.

[3]刘会明.CBTC系统工程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6,3(3)33-35.

THE END
1.现代化综采设备故障现象及检修工艺模板经管文库现代化综采设备故障现象及检修工艺模板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562282-1-1.html
2.探究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检修策略工程技术杂志摘要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正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有效解决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传统模式滞后、监控体系不完善、日常维护不到位以及技术管理缺乏前瞻性等问题,本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检修策略与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某矿井的设备故障数据,发现机械故障占比35%,https://www.gcjsvip.com/h-nd-10153.html
3.煤矿安全操作规程6、检修时要严格遵守《洗煤厂日常检修维护通用的规程》,检修质量应符合《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的要求。 7、上班前不准喝酒,工作时精神集中,不得干与本职无关的事。 8、井下维修钳工必须持有“维修钳工证”上岗,无证不得上岗进行操作。 9、井下维修钳工必须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901/13/79930059_1132865277.shtml
4.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故障检测:能够快速检测并识别系统中的异常情况或故障,及时发出警报。 紧急响应:在检测到危险情况时,系统能自动采取措施,如切断电源、启动通风设备等。 数据记录:记录所有监控数据和操作记录,为事故分析和系统维护提供依据。 3.1.2 安全保护系统的硬件架构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2242475/article/details/143985817
5.设备维护保养范文12篇(全文)[1]薛春裕.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 [2]王国贞.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与维护.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 [3]王任远.机电设备管理与质量标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4]查丁杰, 王永祥.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cohlprz.html
6.煤质技术杂志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2009年第04期关键词:在线灰分仪 故障 排除方法 根据多年使用和维护COALSCAN型在线灰分仪的经验,简要介绍该在线灰分仪的6种主要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煤炭发热量检测设备故障引发的检测结果差错浅析 关键词:煤炭检测 发热量 偏差 从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分析了由于煤炭发热量检测设备故障引发的检测结果偏差,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https://www.youfabiao.com/mzjs/200904/
7.煤炭化验设备煤炭分析仪器测硫仪定硫仪常见问题及维护方法技术煤炭化验设备煤炭分析仪器测硫仪定硫仪常见问题及维护方法技术知识/煤质化验设备|煤质分析仪器|煤炭检测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产品服务。http://www.hn3h.com/thxs/dingliuyi.htm
8.矿山安全知识问答答:《矿山安全法》第十五条中指出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是指采掘设备、装载设备、运输设备、提升设备、支护设备、压缩空气设备、电动机、变压器、电控装置、配电柜、电器开关及各种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矿灯、自救器、电缆、钢丝绳、炸药、雷管、导爆管、导爆索、导火索、起爆器、支护材https://www.safehoo.com/item/12903_8.aspx
9.道路运输GPS监控管理系统工作制度(精选10篇)一、车辆检测登记 1、日登记:以小时为单位,将每个车辆平均速度及车辆位置存档; 2、月登记:以天为单位,将每月的运行情况进行汇总后打印并存档; 3、年登记:以月为单位,将每月的运行情况进行汇总后打印并存档。 二、设备故障登记 值班调度发现设备故障时,应认真填写《系统维护记录》后,将设备名称、故障发生的时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0jfprdi.html
10.永青集团有限公司2、 设备物资管理工程师 1 名45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仪器相关专业,对部门所有物资的统筹管理,建立详细台账,对部门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日常故障的排除及管理。3、 气液相检测工程师 1 名45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熟练使用原子吸收和ICP、色谱仪、原子荧光, 懂操作原理,准确分析水类、焦油https://www.etsingshan.com/Art/Art_27/Art_27_300.aspx
11.中控技术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市直击股票其中,设备资产管理以资产管理、维护管理和运行管理为核心,实现精准维护,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通过设备预测性维护,提高关键核心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OEE分析指导生产改善,真正提高设备利用率。智能仪控管理通过仪控设备数据、管理数据和运营数据的有效融合,建成高效、立体、集中远程操控应急服务中心,指导直接作业人员判断故障原因,http://4g.stockstar.com/detail/IG2023042600034846
12.基于振动信号的机械设备故障监测实现步骤机械设备振动信号的采集通常选用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一种,在工业中主要用来检测机械设备在工作中的振动情况,进而确定设备的有无故障。基于振动传感器的特性其在预测性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我们可以根据电机的振动信号通过进行时频分析发现电机存在的问题如电机不平衡,不对中等问题。从而可以实现预测性维护https://www.elecfans.com/d/97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