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本科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系。
1989年8月硕士毕业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
1993年2月至1994年1月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作国内访问学者,从事煤岩脆性力学研究,并学习博士课程
1996年10月博士毕业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
1999年10月至2001年9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从事实验岩石力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学术兼职:
1、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2、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动力灾害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3、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4、创新方法研究会技术创新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5、国家煤矿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6、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7、全国青年联合会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会委员。
8、国家奖评审专家。
9、国家“653”工程采煤工程专业领域首席专家。
10、《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冲击地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煤方法、岩石力学、煤矿安全等理论、技术与仪器的研究与开发。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纵向项目50余项和横向项目100余项。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负责人:"采动裂隙场时空演化与瓦斯流动场耦合效应";"深部煤炭开发中煤与瓦斯共采理论"。
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高强度开采采动诱发冲击地压与瓦斯灾害机理研究"(课题50544010)。
3、"十五"国家攻关项目,专题负责人:"顶板事故动态仿真模拟系统研究"(专题编号:2005BA813B03-15)。
4、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项目负责人:"提高我国中小煤矿生产安全与资源回收率的适用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5DZB2J210)。
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专题负责人:"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多参量识别与解危关键技术及装备"(课题编号:2006BAK03B06)。
6、中波(波兰)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项目实施负责人:矿井微震监测系统及传输系统软件汉化(项目编号:32-13)。
研究成果:
(1)提出的冲击地压“煤岩层结构破坏理论”和“三因素”理论,完善和丰富了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对指导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提出并成功开发出能够有效监测矿压、预测冲击危险性的采动应力监测系统,已成功在冲击地压矿井应用,有效地指导了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
(3)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完成煤的单轴直接拉伸实验并获得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煤力学”的思想;
(4)在采动煤岩应力场、裂隙场与瓦斯流动场及其耦合研究方面,创造性地进行了现场条件下煤体渗透性的SF6示踪气体观测,提出了煤体渗透率现场测定新方法,指导了煤矿瓦斯抽放技术的实施;
(5)提出了冲击地压的应力控制理论,揭示了冲击地压的发生实质,为冲击地压的防治提出具体的理论与方法;
(6)开发成功自震式微震监测系统、煤岩动态破坏试验装置等,提高了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矿井动力灾害的研究能力和现场监测精度。
发明专利: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1、《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解读》.潘一山主编,副主编:庆庆新,姜福兴,窦林名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年。
2、《采动应力裂隙场时空演化与瓦斯流动场耦合效应》.齐庆新,李宏艳,刘洪永,杨科,孙维吉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
3、《国外煤矿冲击地压与采掘工程岩层控制》.史元伟,齐庆新,古全忠,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年。
4、《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齐庆新、窦林名,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5、《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岩层控制与工艺参数优化选择》,史元伟、宁宇、齐庆新,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发表英文论文:
[1]QIQingxin,PANYishan,LIHaitao,etal.Theoreticalbasisandkeytechnologyofpreventionandcontrolofcoal-rockdynamicdisastersindeepcoalmining[J].JournalofChinaCoalSociety,2020,45(5):1567-1584.
[2]PANYishan,QIQingxin,WANGAiwen,etal.Theoryandtechnologyofthreelevelssupportinbump-proneroadway[J].JournalofChinaCoalSociety,2020,45(5):1585-1594
[3]QIQingxin,LIXiaolu,ZHAOShankun.Theoryandpracticesonstresscontrolofminepressurebumping[J].CoalScienceandTechnology,2013,41(6):1-5.
[4]LANHang,QIQingxin,PANJunfeng,etal.AnalysisonfeaturesaswellaspreventionandcontroltechnologyofminestratapressurebumpinginChina[J].CoalScienceandTechnology,2011,39(1):11-15.
[5]QIQingxin,OUYANGZhenhua,ZHAOShankun,etal.StudyontypesofrockburstmineandpreventionmethodsinChina[J].CoalScienceandTechnology,2014,42(10):1-5.
[6]OUYANGZhenhua,QIQingxin,ZHANGYin,etal.Mechanismandexperimentofhydraulicfracturinginrockburstprevention[J].JournalofChinaCoalSociety,2011,36(S2):321-325.
[7]Q.X.Qi.S.K.Zhao.N.B.Zhang.Predictionandpreventiontechnologyofrockburstbasedonstresscontroltheory.RockDynamicsandApplications–StateoftheArt,2011.EI检索
[8]QiQingxin,LiHongyan,WangYougang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China),2009,15(2),143-147EI检索
[9]FUDongbo,QIQingxin,QINHaitao,etal.Designforminingstressmonitoringsystem[J].CoalMiningTechnology,2009,14(6):13-16.
[10]QIQingxin,LEIYi,LIHongyan,etal.Theoryandapplicationofpreventionofrockburstbybreak-tipblastindeephole[J].Chinese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2007,26(S1):3522-3527.
[11]QIQingxin,DOULinming.TheoryandTechnologyofRockBurst[M].Xuzhou: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Press,2008.
[12]QIQingxin,LIUTianquan,SHIYuanwei,etal.Mechanismoffrictionslidingdestabilityofrockburst[J].GroundPressureandStrataControl,1995,3(4):174-177.
[13]QIQingxin,SHIYuanwei,LIUTianquan.Mechanismofinstabilitycausedbyviscousslidinginrockburst[J].JournalofChinaCoalSociety,1997,21(2):34-38.
[14]QIQingxin.Thestudyonitstheoryandpracticeofrockburstledbythestructurefailureofbeddedcoal-rockmass[D].ChinaCoal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996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荣誉奖励:
所获荣誉:
1、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所获奖励:
1、2018年,煤矿冲击地压应力控制理论、技术及成套装备,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2017年,大采高厚顶板侧向强矿压控制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2016年,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4、2015年,深部煤矿动力灾害的综合防治理论与解危方法,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2015年,断层作用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6、2015年,义煤集团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综合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7、2014年,冲击地压多级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8、2013年,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深部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2011年"焦坪矿区巨厚砾岩条件下大面积活动规律及致灾性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0、2010年,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1、2010年"高瓦斯易自燃厚煤层巷道冲击地压预测预防理论与技术研究"获河南省安全生产科技一等奖。12、2008年"千米采深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安全开采技术研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煤炭科技进步二等奖。13、2007年"新汶矿区深部冲击地压的成因与防治技术"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4、2006年"邢台煤矿复杂条件下矿区可持续发展与提高资源回收率技术综合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5、2005年"屯兰煤矿瓦斯赋存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