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煤炭直接转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陈硕翼1,朱卫东1,唐明生2,李建福3

(1.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3.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的能源禀赋是缺油、少气、煤炭相对丰富,通过煤炭直接转化获得产品弥补原油不足,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文对煤炭直接转化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重点和对策建议。

一、关于煤炭直接转化技术

煤炭直接转化技术主要指煤的热解(包括焦化)、加氢液化和气化等一次转化技术。其中包括:

1.煤热解技术

煤热解技术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形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的技术,是燃烧、气化和液化等热转化技术的基础。目前,煤热解技术主要针对中低阶煤的分级高效洁净转化,通过热解获取部分液体和气体产品。其前沿热点包括热解反应器、油尘分离和残焦利用等技术。

2.煤直接加氢液化技术

煤直接加氢液化技术是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直接转化成液体油品的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洁净煤转化技术。新一代煤直接液化技术充分考虑煤直接液化油品的结构组成特点,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满足特种行业特种燃料的需求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煤直接液化获取BTX(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学品和特种燃料技术是前沿热点方向。

3.煤气化技术

煤气化技术指煤或煤焦在高温环境下与空气(氧气)、水蒸气或其它气化剂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产生煤气的技术。煤气化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煤转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的龙头和基础。能量利用效率高、生产强度大的气流床气化、煤种适应性强的超高温气化和煤气中富含甲烷的催化气化,是现代煤气化技术的前沿热点方向。

二、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开展了大量煤热解技术研发工作,以获得热解油气或提升燃料品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起各国对煤热解技术的重视,美国、德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开发了一些典型热解工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石油资源广泛使用,国外热解技术研发处于停滞状态。

总体来说,国内外的煤热解工艺基本都处于中试或工业示范阶段,没有大规模制备油气的工业化应用。主要共性问题是热解油产率低品质差、沥青质和粉尘含量高、焦油与粉尘分离困难等。

当前热解技术发展方向是深入认识煤的键合结构,以及煤在热场中的自由基反应历程与调控原理,研发新型热解反应器,并采用催化热解调控热解过程、改变产物分布,解决油气质量控制问题,提高油气产率和品质。

煤直接液化技术始于1913年的德国,石油危机掀起了技术研究和工艺开发的新高潮,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德国、日本形成了等数十项工艺,但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均未进入工业应用,20世纪末期国外技术研究几乎停滞。

煤直接加氢液化技术主要为制取液体燃料,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存在经济性和市场应变性差等问题。符合煤液化油特点、更具经济性的制取芳烃和高性能燃料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早期液化新技术和液化粗油加氢制芳烃。开发针对煤液化粗油结构特征和杂质组成特点的新型加氢催化剂和工艺,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关键。

目前石油基喷气燃料密度和吸热等性能已达极限,难以满足超音速飞机未来发展要求,高密度、高能量、安定性好的喷气燃料需求日益迫切,煤基喷气燃料成为各国研究热点。

美国宾州大学Schobert于1999年最先提出煤基喷气燃料,并选择与煤直接液化油组成相似、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原料,开展JP-900喷气燃料技术开发,经过十几年研制获得成功。与石油基喷气燃料相比,JP-900具有高热稳定性、大比重、高闪点、低凝点的独特优势。2011年后,JP-900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氧化和热裂解的理论计算上。

部分煤气化技术已经工业化应用,进一步降低能耗、扩大煤种适应性、提高装置可靠性等仍是各国努力的方向。

美国GreatpointEnergy公司催化加氢甲烷化技术可直接将煤、石油焦、生物质等转化为富甲烷气体,具有高效、低温、设备小及环境友好的特点。美国普惠洛克达因公司与美国能源部合作,采用Rocketdyne火箭发动机技术开发了紧凑型气化炉工艺,2014年在芝加哥GTI完成18t/d规模装置1000小时的热试。2015年,东华科技公司与阳煤集团参加美国AerojetRocketdyne公司组织的气化试烧工作,达到预期效果,两种煤种高灰熔点均高于1500℃,为阳煤集团提供。与现行系统相比,气化炉体积减少约90%,其效率增加,建造成本可降低10%~20%,且可降低约10%的CO2排放。

三、我国发展现状与水平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热解技术研究,目前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工艺放大等已世界领先,为中低阶煤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证。

在热解工艺放大技术方面,大连理工大学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合作建设了2000t/dDG固体热载体工业示范装置。浙江大学建成与国电小龙潭电厂300MWe循环流化床发电锅炉配套的960t/d工业示范装置,2011年完成72小时运行考核。大唐华银电力股份公司引进开发美国LFC技术,2011年建成内蒙古锡林郭勒1000t/dLCC工业示范装置并试车投运。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在LFC工艺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已开发完成百万吨级煤分级炼制技术工艺包。

在催化热解或加氢热解技术方面,大连理工大学采用CO2催化重整甲烷与平朔煤热解耦合技术,热解温度750℃时的焦油收率高达33.5%,是氢气或氮气气氛下的1.6倍、1.8倍;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将煤热解一次产物二次催化裂解,可使焦油中轻质焦油含量和产率显著提高,并抑制积炭;太原理工大学开发了低阶煤催化解聚新技术,热解焦油收率可增加1.3~2.17倍。

在有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方面,北京化工大学研究提出抑制挥发物二次反应的关键因素;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构建了多层流化床和内构件移动床两种新型热解反应器,可减低挥发物温升幅度,减少焦油二次裂解反应,抑制重质组分生成,提高轻质油气产率和品质;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了一种针对粒径小于13mm的移动床热解器,已实现装置连续72小时稳定运行,干煤处理量50kg/h,热解温度550~750℃,焦油收率达到格金分析的75%以上,焦油含尘量小于1%。

我国煤直接加氢液化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特点,以及当时多种替代石油技术中煤直接液化技术的量级最大、补充作用最强,促进了我国煤直接加氢液化技术的发展。

进入21世纪,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及高校、中科院在液化反应器、煤浆性质、液化催化剂、反应动力学、残渣利用等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神华集团开发了煤直接液化产业化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工艺,2008年完成了百万吨级示范项目建设与运行,标志我国已成为煤直接液化技术的世界引领者。

在煤直接液化制芳烃技术方面,早期集中在液化粗油的加氢研究,近期集中在煤液化制芳烃路线以及液化过程研究,主要研究单位包括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

在煤基喷气燃料研究方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发出以煤直接液化生成油为原料,生产多种军用燃料的新方法,可生产高比重喷气燃料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神华集团对煤直接液化加氢处理工艺进行实验室和中试研究,最终产品(石脑油、柴油)达到国标要求。空军后勤部和神华集团取得煤基喷气燃料突破性进展,完成了研究台架对比试验,多项指标均优于石油基航空煤油,具有硫氮含量低、比重大、高体积热值和比热容、高热安定性等特点,并制定了标准,产品于2015年成功进行首次试验性飞行,表明我国该研究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国内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化炉设计、气化过程优化和催化气化等方面,已市场应用的自主开发煤气化技术达几十种,大致可分为气流床加压气化(包括干法煤粉加压气化和湿法水煤浆加压气化)、流化床粉煤加压气化(如灰熔聚常压气化CAGG)、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鲁奇褐煤加压气化、碎煤移动床加压气化和BGL碎煤加压气化等)等3类工艺,各种工艺适应不同的煤质差异,均得到一定范围的使用。

四、我国进一步发展重点与对策建议

中国的能源禀赋缺油、少气、煤炭相对丰富,通过煤炭直接转化获得产品,弥补原油不足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中低阶煤高挥发分特点,以油气为目标,形成煤炭直接加氢液化,以及以热解为先导的煤炭分级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以及能源局“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等科技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煤化工发展引领者,多种技术已进入示范或工业应用。在现有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启动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热解、加氢液化、气化等煤炭直接转化技术,在煤炭/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燃料与化学品反应和催化基础研究、煤制清洁燃气关键技术研究、煤制液体燃料及大宗化学品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直接转化技术的研究任务推进、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后续研究布局等工作,建议:

1.着眼全局,提升技术市场竞争力

我国已完成百万吨级煤直接加氢液化技术工业示范,具备进一步推广的基本条件。新一代煤直接液化技术发展需放眼整体技术全局,投资要大大降低,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要有本质的变化,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核心工艺的优化和催化剂的创新,寻求更为廉价和性能更高的催化剂,简化生产工艺,进一步降低操作成本,使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

2.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工业化应用

近十年来,国内多达十几种煤热解技术进入中试或示范,由于对遇到问题的准备不足,尚无大规模热解技术进入工业化应用。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优选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工艺给予特别支持,尽快实现其工业化示范,为我国中低阶煤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3.突出共性技术研究,促进降本增效

世界上现有各种煤气化技术在我国几乎都能找到示范或工业应用的实例,各种气化工艺均以适应不同的煤质差异而得到一定范围的使用,并以一定特点、优势,以及与煤的匹配适宜性,而得到市场认可。应进一步研究煤气化各种工艺的共性关键技术,提高煤气化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开发超高温气化工艺技术,实现气化原料全覆盖;发展催化气化工艺技术,满足煤制天然气的要求。

本报告为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项目“重点科技领域发展热点跟踪研究”(编号:ZLY2015072)研究成果之一。大连理工大学胡浩权教授参与了本研究。

THE END
1.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4-10-18 2024-12-31 陕煤研究院与蒲洁能化公司举行协同创新项目签约仪式 12-31陕煤研究院召开2024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布置会 12-25开业啦!研究院首家线下体验店邀您共赴科技盛宴 12-24研究院召开2025年元旦春节前警示教育暨纠“四风”树新风工作会视频http://www.sxccti.com/default
2.「煤科院怎么样」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称: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名: 北京人气公司排名第229,北京研究院/研究所公司人气排名第12。 荣誉: 理事单位、高新技术企业(根据算法标注) 工资: ¥30-50K占比最多占22.6%。 招聘: 最新22个职位,2024年较2023年增长45%。招聘硕士3个,招聘类别计算机/网络/技术类占比最多占81.1%,其次是电子/电器https://m.jobui.com/company/12063398/
3.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媒体聚焦《陕西新闻联播》聚焦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建设2024-12-05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报道新疆首个风光火多能互补的风光同场项目并网发电2024-11-14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报道:“购物车”再扩容!中国中煤第七届进博会采购品类、签约金额创新高2024-11-14 央视报道中国中煤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提升煤炭清洁利用水平2024-10-22 https://nyyjy.chinacoal.com/col/col8605/index.html
4.企业新闻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科院煤化工分院分工会联合职能部门分工会开展第五届“温情暖冬至 欢乐包饺子”冬至活动 2024-12-20 煤科院邱浩荣获“2024年煤炭青年科技奖” 2024-12-19 喜讯!煤科院2部作品获第七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暨首届AIGC创意传播作品优秀奖 2024-12-18 煤科院组织开展露天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新技术研讨会 2024-12-http://www.ccri.com.cn/channels/1444.html
5.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煤科院)是根据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组改制的整体要求,2013年3月29日在北京注册成立,并于2014年5月16日挂牌运行。 煤科院承接了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简称煤科总院)的全部经营性资产,传承煤科总院50多年的历史、品牌和文化,承载一代代煤科人推动煤炭科技进步的使命和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https://career.cup.edu.cn/company/view/id/400009/tab/news/news/lecture
6.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商信息信用信息公司简介: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3-03-29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李振涛担任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为7,244.8979(万人民币),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青年沟路5号,公司经营范围:煤炭转化、煤炭清洁利用、采矿、选矿、煤田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工程、矿山建设、矿山安全环保、地下工程的工艺技术及产品开发https://www.qichamao.com/orgcompany/searchitemdtl/e483acc5084db7a67e2e35764a9531d5.html
7.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最新中标项目资质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查看企业数据 企业法人:李振涛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注册地点:北京市-北京市 注册资本:7244.898万人民币 成立时间:2013-03-29 经营期限:2013-03-29至-- 联系电话:-- 信用代码: 91110000717835742D 更多 中标业绩:38 资质等级:11 项目经理:4 诚信信息:-- https://www.cbi360.net/company/949531/
8.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列表东方财富网1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其它 8 601101 昊华能源 详细 个股股东 2021-06-30 223.1万 0.19 0.00 0.00 不变 1091万 08-24 2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其它 10 601101 昊华能源 详细 个股股东 2021-03-31 223.1万 0.19 0.00 0.00 不变 885.9万 04-27 3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其它 9 601101https://data.eastmoney.com/gdfx/shareholder/10019962.html
9.[招聘公告]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信息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煤科院)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单位,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煤科院下设5个研究分院,1个事业部,3个中心,并有多个控股、参股公司。主要从事煤炭转化与加工利用、环境保护与节能工程、煤矿安全技术与装备、矿用产品检测检验、矿用材料、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https://imust.nmbys.cn/campus/view/id/19048
10.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招标采购专栏,每天实时更新有关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招标公告、企业采购、拟在建项目等一系列商业信息,查询更多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信息尽在比地招标网。https://www.bidizhaobiao.com/company_211934387348258816.html
1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提供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招标采购信息,涵盖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招标与采购信息。每天更新汇总最新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招标采购信息,提供全面且及时的项目信息查询和相关招投标服务。https://www.zbytb.com/c-775Sd/
12.中国煤炭技术服务网中国煤炭技术服务网,是北京中煤检能源技术研究院旗下网站,致力于服务中国煤炭行业信息化服务,提供专业能源技术培训、煤炭标准检测、自动化配煤技术等,是国内最专业的煤炭行业网站。http://www.meitanjishu.com/
13.科院简介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_省级综合科学技术研究院 湖南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皮革研究所有限公司整合组成。公司占地面积5万余平米,建筑面积3万余平米,注册资本1000.2万元http://www.hncoal.com/gywm/1.html
14.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股票行情中心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以现金收购 中国煤 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煤炭科学技 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股权并对其增资项目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产评估报告 中联评报字[2015]第 969 号 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四日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 目 录注册资产评估师声明 https://q.stock.sohu.com/cn,gg,600582,2105440213.shtml
15.科学研究院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9月25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中国安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福宝与煤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振涛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安科院管理岗位四级职员李克荣、煤科院总工程师霍中刚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双方就深化科研项目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培育国家级科技创https://www.chinasafety.ac.cn/main/jlhz/kyysjlhz/2024-09-27/1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