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古诗《蒹葭》怎么教?诗经什么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非常有名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音节和谐,言近旨远,意境唯美。

如何把这首诗带给孩子呢?

高年级古诗《蒹葭》怎么教?

刘晓琳|文

一、古诗诵读读什么?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古诗中,有自然之美,有人性之美,有志向之美,有智慧之美。一般遵循“三读”流程来学习。

“一读”读出文本,知道古诗词讲了什么。每一首古诗的内容都可以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结合注释、工具书、插图等,表层意义很好理解,但深层意义就不好发现了,需要结合背景资料、声韵分析、修辞、意象了解、儒士精神、主题等去挖掘。有时,大白话似的文字背后藏着诗人很多的秘密。

“二读”读出作者,知道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读”读出自己,实现诗教的目的。学习古诗词的终极目标就是诗教,用古代儒士的精神来驯养自己的心灵。

孩子们诵读古诗文的核心目标其实是要弄明白三个问题:这首诗在讲什么?它用什么方法讲的?它对我有什么影响?

二、古诗《蒹葭》如何教?

我们都知道古诗教学四步法:复习导入——初读文本——深入诵读——背诵拓展。

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蒹葭》——

1.文本解读

这首诗选自《日有所诵》五年级下卷第一单元,来自《诗经·秦风》,核心是鉴赏感悟诗情。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反复进行描绘,渲染出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盼的心境。

五年级的孩子读这首诗需要读出什么呢?那就是旋律和节奏,从声音中感受诗人那种犹疑不定、惆怅难言之感。

2.学情分析

孩子们在低、中年级读过一些古诗,积累了一些古诗诵读的经验。诗中难读的字有“蒹葭、溯、晞、坻、涘、沚”,好在这些难读的字都有注音,难以理解的字词也有注释,孩子们可以结合注释来理解。加之三节结构相似,采用了反复的手法,找出变化的地方,可以很快背诵。

难点是感悟诗情。其实,这首诗中诗人的那种迷茫、不知所措,跟五年级提早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心境有点契合,也是有点迷茫,虽说努力去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但好像也抓不住,也不甘心。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分析声音背后的秘密和链接自己来突破难点。

3.教学目标

我主要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诵读这首诗,并背诵下来。

②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③培养学生从声音中去感悟诗并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流程

①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芦苇吗?请见过的同学说一说芦苇的样子。

古人把芦苇叫做“蒹葭”,今天,我们就来诵读一首诗,名为《蒹葭》。这首诗来自《诗经·秦风》,是一首很有名的诗。

②初读文本

让学生们借助注音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注意读通句子。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然后结合注释,让学生想象画面,自己讲一讲诗意,讲不下来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一下交流时提出来。

③深入诵读

a.讨论

你发现这首诗和我们以前读的诗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b.交流

给学生们介绍《诗经》和表现手法。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传为孔子编订。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诗经》主要采用四言诗和隔句用韵,但也富有变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灵活多样,读来错落有致。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比如,《蒹葭》这首诗一共有三节,每一节有四行,每一行两小句,每一句四个字或五个字。

c.从声音中去发现秘密

请孩子们拿出笔,圈画出每一行最后一个字,并在上面标出声调。标好画好标记后,看有这些声调有什么规律?

第一节用的是一声韵,第二节用的是一声韵、二声韵交替出现,第三节用的是仄声韵,有三声、四声。古体诗是可以换韵的,换韵就是换心情。我们来把这些字拖长感受一下诗人的心情。

拖长“苍、霜、方、长、央”,让学生们谈一谈有什么感觉?

ang韵本来就是一个开阔的韵,加之又是一声,感觉空间在延展,激情饱满,昂扬,这很符合诗人的心境,因为诗人在积极寻找“伊人”。

拖长“凄、晞、跻、坻”,让学生聊一聊有什么感觉?

i韵是闭口音,很细腻、低迷,像喃喃细语,像小声乞求,加之又是平声韵,平声韵中的一声和二声交替出现,二声比一声激烈,这是一个变化,也是诗人情感的变化:我要去找,逆水而行,意志坚定,找不到,顺水而行,还是找不到呀,怎么都没追寻到“伊人”。

拖长“采、已、涘、右、沚”,感觉怎么样啊?

这些字有三声,有四声,三声是细小、亲密,四声坚决、明确。诗人心里想法很多,我想去找,一定要找到,但我还是没找到呀,还要不要找呢?很迷茫,很痛苦。

d.标出韵脚和入声字来,练习诵读

为了突出一声,把一声用“——”标出来。古体诗吟诵规则是:入短韵长,不讲平长仄短,平低仄高。《诗经》是用来唱的,诗多为四言诗,两拍,节奏感很强。

e.练习吟诵

这首诗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苍苍茫茫,不知所终,吟诵时要仔细体会。入声字读短音。

听吟、教吟、齐吟。先把第一小节教熟,让孩子们把握旋律,再用第一小节的旋律去吟二三小节。

④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伊人是谁?孩子们回答是情人、是君王、是君子、是梦想……是一切美好的事物。诗人找到了伊人吗?还要不要去找?

b.用吟诵来练习背诵

让孩子发现每一节变化的地方,把变化的地方写在黑板上。引导孩子们背诵。最后把押韵字的声调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用手比划着声调来记忆。

三、高年级古诗教学建议

1.诵读为主

说到底,古诗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表达思想情感的。声音是儿童理解言语、洞察诗意的重要途径,儿童通过诵读,感知文本形象,理解诗歌情感,想象诗中意境,表达个人感悟。

因此,诵读是古诗诵读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诵读时要遵循“读通——读懂——读出感情——背诵”的路径。

每一个阶段都要采取合适的读法,“读通”阶段有自由读、个别读、范读、指名读、齐读。遇到难读的文本齐读不宜早,读通了再齐读。在“读懂”阶段中有结合注释读、结合背景资料读、以读代讲、接读、对读等。在“读出感情”阶段有一咏三叹式读、设置情境读,在“背诵”阶段有:补充读、赛读、吟诵等。

合适的时候采取合适的读法,形式为内容服务。

2.对比——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古诗词鉴赏在初高中考试中分值占比很高,小学阶段就要开始培养孩子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小学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对比,同一主题的诗词的对比,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诗词对比。

由于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诗经》,只能跟以前学过的格律诗对比了,引导他们发现结构上的不同。接触了几首后,就可以相互对比。比如,读到《无衣》时,可以把它与《蒹葭》进行对比,发现秦风的特点。

3.吟诵——培养鉴赏诗词能力

古人欣赏一首诗,是从四个方面去入手的。第一是字义,第二是音义,第三是意象,第四是儒士精神、文化内涵。

鉴赏还可以从声音入手,也就是音义,发现声音上的秘密。古人写诗词很含蓄,有些画外音是放在声音里的。

自古读书皆吟诵。百年以前,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现代朗诵,所有的汉诗文原来都是吟诵的,有旋律,有节奏,而且长短高低是有规矩的,古人称之为“读”,叶圣陶先生改名为“吟诵”。而且,大部分汉诗文也是从吟诵中创作出来的。

先按诵读规矩读正确,再找个调子吟出来。不用多讲,一遍遍吟哦,诗心自会从声音中生出,沉进孩子们的生命里。

4.古诗词和写作融合的方式——想象故事,改写、续写故事

与诗词对话的方式有——

②想象故事:诗词里那些动静对比、留白深长、未完待续的地方,藏着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如果你为某首诗词编写过一个故事,那么,你就和这首诗词建立了亲密关系。那是一种比背诵,比共鸣更深刻的关系。

当然,故事的想象也不是胡编乱造的,原诗词是依据。古诗词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这样来延展,而且,这样的想象还可以给古诗词注入新的活力。

THE END
1.适合女生的名字的字“栩”字是典型的左右结构字,看起来整齐美观,观其结构,可显现出一幅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画面,字形极为的有意境美,本有美丽、美妙的意思,意义美好,女孩取名极佳。 珝 “珝”字读作“xǔ”,取名可增强女孩名字的独一无二性,其形之中包括王字与羽字,可引出“人中龙凤”之意,寓意天之骄子,极其有内涵,本指美https://www.yw11.com/jh/8151/
2.关于印发《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统一考试招生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 I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共40小题,计40分,每题1分。题目中40%为词和短语的用法,60%为语法结构。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运用大纲词汇、短语、语法及句法结构的能力。本题向考生提供40个小题,每小题是一个留有空白的不完整的英语句子。要求考生在小题下https://www.ganseea.cn/putongzhuanshengben/639.html
3.语文(必修二)知识梳理高一语文语文频道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léng)蓊蓊郁郁(wěng) B、颤动(zhàn)落蕊(ruǐ)潭拓寺(zhè)脉脉含情(mò) C、涸辙(hé)蕈菌(xùn)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 D、漪澜(yī)深邃(suī)黑魆魆(xū)混混沌沌(dùn) https://znzx.csedu.gov.cn/zyzx/ywpd/gyyw/content_105967
4.形容谣言的四字词语形容家庭关系的四字词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例句: 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 10 其他_ 和睦\和美 家和万事兴 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唱妇随 天伦共享 天伦之乐 2.关于家庭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扶老携幼、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勤俭持家、父慈子孝。 https://blog.csdn.net/weixin_29062865/article/details/112561054
5.唯美四字词语3篇唯美的四字词语1 紫玉成烟 君子如玉 琦年玉貌 过眼云烟 柒指流年 琼台仙葩 瑞气万千 灯火阑珊 人生苦短 浮花浪蕊 烟视媚行 如花释放。 红颜祸水。 惺忪艳阳 弱不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唯美四字词语3篇,供大家参考。 唯美的四字词语1 紫玉成烟 https://www.maxzhishu.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9142.html
6.蚂蚁庄园的今天正确答题蚂蚁庄园答案合集202410.8: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是 答案:寒露 10.8:以下哪一项说的是寒露时节的物候特点 答案:菊有黄华 10.7:开封后的茶叶需要放进冰箱冷藏储存吗 答案:不宜冷藏 10.7:在股票市场中,分散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降低单一投资风险 10.6:小鸡宝宝考考你:以下哪一项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答案:商标权https://www.duotegame.com/mgl/44691.html
7.探索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二字词语的深远意义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赢得了世界瞩目的目光。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体现在建筑、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上,更在于一系列充满哲理和寓意的二字词语之中。这些传统文化二字词语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我们祖先智慧与生活方式的一面,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 https://www.gqqcjaj.cn/wen-hua-yu-yi-shu/440262.html
8.云怎么组词语两个字一年级,用云字组词组成的成语和拼音解释云字组词带有解释的二字词语 【云陛】: 1.指巍峨的宫殿。云﹐极言其高。 2.借指朝廷﹐天子。 【云钵】:1.僧侣云游各地时所持的食器。 【云碧】: 1.白云青天。 2.青绿色。 3.道家语。指炮制方药时所用的水。 【云白】: 1.古代兵阵法的一种。 https://www.lishixinzhi.com/qz/512570.html
9.abcc的四字词语小学二年级abcc词语积累二年级abcc式的词语如下:威风凛凛、温情脉脉、文质彬彬、文质斌斌、无所事事,喜气洋洋、相貌堂堂、想入非非、小时了了、小心翼翼,傲骨嶙嶙、白发苍苍、白雪皑皑、板上钉钉、波光粼粼,薄暮冥冥、不过尔尔、不甚了了、长夜漫漫,此恨绵绵、大才盘盘、大才盘盘、大腹便便、大名鼎鼎。 http://m.chusan.com/zhongkao/32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