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策好!不管做什么,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党和国家都支持。”回忆起多年来创业的经历,周波月货由衷地感叹。
周波月货,男,傣族,1964年7月生,中共党员,芒市风平镇那目村村民,201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享受全国劳模待遇)。
深耕土地以农为荣
周波月货出生在傣族村寨,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傣族农民,自幼便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年少时,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不断学习、摸索种粮技巧。他深知粮食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30余年深耕土地,用大半生的坚守和付出,诠释着对土地的敬畏和种粮人的责任与担当。
从一开始自己种粮,到如今创建大米品牌“香宏潞”“傣寨印象”,他凭借着对农业的一腔热爱,以勤劳和智慧书写“粮心永驻”,成为风平镇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他坚持学习,认真钻研农业发展技术,带头学习水稻旱育稀植新技术和测土配方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病虫害防治知识,以科学、科技赋能,促进粮食产业增产增收。
在傣乡广袤的田野上,他用行动作表率,从自己种的10余亩田地,到承包农户田地200亩,再发展到订单种植水稻6000亩,成了全市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起来才叫富。他处处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经常为村民传经送宝,带领村民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共同走上种粮致富之路。他说:“我本农民,根在农村,就是要干农事!”
他的种粮事迹在广大群众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农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以信为本诚信经营
周波月货年轻时曾干过烧瓦工、收过废品、拉过沙子、搬过砖头、跑过运输。无论做什么工作,他总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经过多年拼搏,他们一家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
看到村民种植出的稻谷质量好却收益低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96年,他拿出多年积蓄,开了一个碾米房,把稻谷变稻米,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助力村民增收,同时方便了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因他为人正直、诚信经营,附近1000余户村民都慕名到他的碾米房碾米。为解决村民大米销售难题,他主动收购村民大米,现结账款,让村民安心,多年来从未赊欠村民一分钱。
为鼓励村民守好田、种好粮,2010年他成立了芒市风平那目保货大米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了加工厂,致力于打造稻米完整产业链。他先以自家的稻田及租赁农田为示范样板,又与附近村组农户签订水稻种植订单,品种统一购买,实行最低保护价格,维护好广大农户的根本利益,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同时在源头上确保大米的品质。多年来,凭借优质的产品、诚信经营及薄利多销,他家的大米在州内外市场上广受好评,逐渐打开了销路,事业也蒸蒸日上。
传承种粮使命守护粮食安全
作为一代种粮人,周波月货凭借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经验,在广袤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为家庭和社会创造了丰收的喜悦。如今,他已至花甲之年,儿女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传承种粮事业,立志当好种粮人,发展好种粮产业。
女儿周月货和儿子周岩保林从小目睹父亲的辛勤劳作。耳濡目染中,他们对种粮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他们看到父亲的坚持和付出,更加坚定了走好种粮这条道路的信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在继承父亲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将现代科技引入到种粮过程中。在传承与创新中,他们一家携手并进,不仅扩大了种植规模,提高了粮食产量,还带头成立了芒市泰谷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人投身种粮事业。
他们深知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周岩保林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农户种植的粮食销售出去,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是我最开心的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目前,芒市风平那目保货大米有限公司累计投资800余万元,可日加工稻谷60吨,全年收购稻谷面积达10000亩,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农户的稻谷销售难题,下一步将继续吸纳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共同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周波月货一家两代种粮人,始终怀着对土地的深情和对家乡的热爱,在希望的田野上默默耕耘。他们的故事,是无数农民家庭的缩影,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强保障。让我们向这些默默奉献的种粮人致敬,他们的精神也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引领着人们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守护粮食安全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州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