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课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第一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语文释义法。语文释义法即在教师作自我介绍之后,开宗明义,直接点题,向学生重新定义语文在高中阶段新的内涵和内容,以及学生在新的学习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然后进入新课的教学阶段。使学生在见面课的开端,就立刻进入高中学习的状态。这是传统开门见山式的做法,简洁明快,但不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名字导入法。在教师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如果教师的名字较有特色,可以直接从自己的名字谈起,曲径通幽、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引到语文学习上,在情趣和意味中,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特殊性。那么,作为专门学国语言的语文学科,它的魅力就会更加让学生着迷了。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就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乐趣,发掘语文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3、故事开端法。故事,是一种直接知觉的学习方式,但高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已经趋于理性,简单浅显的故事不仅不会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觉得反感。因而,我们在高中语文见面课上选择以故事作为发端时,应该选取能概括高中语文特色又能启迪人心、引人深思,还能让学生忍俊不禁的故事,这对于学生入课是很有效的。

4、宏观比较法,初中语文学习与高中语文学习无论从内容、方法、考核、目标等都已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经过初中语文学习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运用母语思维的成熟平台。现代心理学把学生语文运用的成熟界定在16岁左右,大体是初中教学期间。这个平台尚未完全成熟,还有极大的可塑性和自塑性。高中,就是实现这部分可塑性和自塑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语文的能力的阶段。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这一差别,认为学与不学皆可。种种迹象表明,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之后,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厌学和惧学的心理状态,这对高中语文学习是很不利的。因而,在见面课上,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阐明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别,一开始就预防、打消学生的这种心理的抬头,让学生进入自主、自觉学习语文的阶段,进入一个思维的、审美的、文化的、哲学的高中语文学习阶段。

5、即兴发挥法。有时在课堂教学之前,突然发生了触动教师心灵、有利于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事件或场景,教师应注意充分有效地即兴应变,采取十分巧妙的方式引入新课程的学习。这种方法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机变和智慧,使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大大增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加深印象,一个巧妙的即兴发挥可能使学生在多年后仍然能记忆犹新。

6、抒情陶冶法。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感情丰富,而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感情性、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抒情陶冶的方法能从学生内心深处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沉浸在强烈的思想感情的体验中。这利,方法,要求教师深刻了解语文学科的审美性质、情感性质和文化性质,运用富于文采和美感的抒情性语言,把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表述得激情昂扬、文采飞扬。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水

日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禾竹鸟

目马鱼

人口木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字与画结合起来,利用图记字,利用字理解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中从故事入手,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中休息的安排从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内容上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字开花的练习则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符合《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设计点评

关键词:语文课阅读悬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30

有人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没有第二课时容易出彩,因为教学内容过于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共鸣,而笔者却不这么认为。如何让第一课时的教学也能精彩纷呈?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想阅读,有强烈的阅读愿望应该是老师的首要任务。为此,课始教师就要努力创设情境,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如教学《桂花雨》第一课时,课开始,笔者就用深情的语言,把学生引进了文本内容。师:“同学们,先请你们看几张图片,看看这是什么花?(出示桂花图片)认出来了吗?这是桂花。八月是桂花开放的季节。它看似平淡无奇,却会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桂花对于作者琦君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桂花雨》这篇课文,来细细的品味桂花雨。”学生在课一开始,就对文本产生了兴趣,心灵受到了触动,为教学的展开奠定了情感基调。

再如教学《二泉映月》第一课时,屏幕出现课题及月光水面树影图景,老师先给大家提个要求,同学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这首《二泉映月》。

(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全场屏息静气悉心聆听。)

在乐曲声中揭示:“今天就让我们在这凄凉、忧伤的乐曲声中一同去了解《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去体悟蕴藏其中的美好情感吧。”

带着课前对阿炳苦难身世的大致了解,孩子们开始走近《二泉映月》。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有层次朗读,感知文本

3灵活、巧妙进行字词教学,落实字词目标

字词教学是语文第一课时的“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课标》这一要求赋予第一课的字词教学训练要扎实、操作要到位,要创造性地给教学环节以内涵的充实、内容的丰富和思维容量增加,让字词教学彰显色彩。谨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语文教学规律,实现各个目标的达成和渗透。

4交流读书心得,设置阅读悬念

一、引言

二、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第一课时教学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一般认为第一课时讲起来没有兴趣点,教学氛围很难提升,也有些教师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相对难度很低,不适合真正的教学过程,一般可以放给学生自己开展自学活动。这些思想都是有一定误区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下面分别探讨一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四)急功近利,适得其反。一些教师认为阅读的第一课时不是很重要,教学的过程很快结束,有时将初读课本,甚至品读课本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环节提前开展。这样就有点急功急利,出现一种适得其反的副作用,很多学生还没有将课文中的生字、难理解的句子弄明白,教师就开始的品读课文的环节,这时候学生品读的效果一般不会很理想,作者的心情体现很难体会到。

三、建议

小学语文的阅读是学生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课时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正片课本的理解和学习,更是有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针对上述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常见到的,具有典型性,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活那样的问题,一般都没有那么极端。但是只要存在这些问题,就是有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下面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一课时的教学。每个班级的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是有差异的,一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阅读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开展语文课本的阅读时,第一课时中的重点、难点也是不同的,一些基本条件好的班级,可以将生词的学习放在预习之中,让学生提前认识这些生词,课堂上只要检查自学的效果就可以了,教学的针对性要强,重点要突出,阅读能力较强的班级和能力一般的班级,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一定是不同的,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

(二)设置相应的启发点,提高学生在第一课时教学中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才能显现,语文课本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设置好相应的启发点,不能总是教师上面讲授,下面的学生没有任何反应,这些学生学习的效果怎样,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真实想法,教师也不能了解,只有通过一些设问的环节,不断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这样做也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语文大纲对学生的词汇量的范围是3000个常见的汉字,其中要可以熟练使用其中的2500个。这样的一种词汇量的范围交给小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学生识字认词,遣词造句。因此,小学语文阅读的第一步也就是认生词,只有不断地掌握了词汇量,学生才能读通课本、读懂课本,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提升。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八有五项练习,分别是“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这些内容着眼于学生识字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学会收集词语,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制作贺卡材料和工具。(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学习目标】

1.认识新字,巩固识字写字。

2.积累词语,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

【学习重点】

1.巩固识字、写字,积累词语。

2.学会写祝福的话语。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识字加油站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我是一位老师。我是学校的一位老师。

二、讲授新课。

1.师出示生词卡片:学校、老师。

2.谁会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

3.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4.同学们,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是干什么的?

5.指名说,师贴卡片:医生。

6.生认读新词:医生,学生找到相应生字卡片:医生。

7.妈妈在哪个地方当医生?

8.师板书:医院,生找到相应生字卡:医院。

(练读以上生字,形式多样,人人过关为主)

9.同法学习生字词:工厂、工人、军队、军人。

三、指导书写生字“工”“厂”。

1.师范写,并指名说说书写规则。

2.生练写生字,先描后练,并积极展示。

四、师总结并拓展。

我们今天又学会了这么多新词,学会写2个生字,我们高兴吗?

字词句运用

一、谈话导入。

1.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开花了,你们想看吗?

2.总结:生字宝宝真有趣,一个字可以组两个词。

3.谁会读:皮(果皮)(树皮)。

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读词,学会组两个词。

1.出示卡片“法”,分小组讨论组词。

2.比赛组词,看哪组又快又好,优胜者得一面红旗。

3.同法学其他生词: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

4.全班开展读词比赛。

三、拓展。

师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学生组词能力,组的词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课件,欣赏贺卡。

(1)导入:新年快到了,我们都会做贺卡送祝福,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样制作的?

(2)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

2.计划制作贺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对学生的祝福语句加以指导)

3.学生自制贺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

(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

(3)在贺卡上写祝福的话。

4.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2.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学前重点】

1.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2.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1.多媒体课件。(教师)

书写提示

一、认识汉字“小、水、月、问”。

1.师出示第八单元会写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小、水、月、问。”

2.课件演示“小、水、月、问”四个汉字笔顺。

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

二、学习“小、水、月、问”的笔顺规则。

1.观察课件中“小、水”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2.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小、水”。

3.同法指导学生“月、问”。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

日积月累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吗?

二、学习。

1.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引导学生欣赏。

2.老师范读。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互相说说图中画的是哪句诗的景物?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5.学生尝试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6.教师抽查。

7.教师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8.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将你今天的收获讲给你喜欢的人听。

2.课外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春节童谣》。

那节课我们并没有学习课文,而是和老师一块会儿聊了聊语文。首先,我们就“趣”字来聊了聊。

“同学们,我们首先来讲一讲语文的乐趣吧!”老师提问了。“我觉得汉字的字形很有趣。”有同学发言了,“好,那么请几位同学写一写‘急躁’和‘干燥’的‘燥’字吧!”过了一会儿,老师又问:“大家看这两个‘燥’字有什么不同呢?”“部首不一样”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对,这就是古代造字的妙处,那谁知道为什么部首会不一样呢,不错,这就是根据自已来定的,根据字的不同意思来定不同的字,所以说汉字很有趣。那么大家有没有关于汉字而闹的笑话呢?”问题一出大家都思考了起来:有的同学托着下巴,眼睛望得出神;有的同学翻翻书、抿抿嘴……

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白字法官”的故事。这个故事特别有趣,讲了一个白字法官因连错囚犯名字而闹得一个笑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但我想,这不就是没有学好语文而闹出的笑话吗?这可见,语文的学习对我们多么重要啊。

然后,老师让我们讲讲语文的意义。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我觉得学好语文,可以让我们的知识面更广、更丰富。”“我觉得学好语文可以使我们跟外界交流更通畅、方便。”“我觉得学好语文也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与综合素质。”……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汇报也精彩至极。我们真正领悟到了语文的魅力,体会到了语文的乐趣。

语文是一抹清香四溢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语文是一座色彩缤纷的花园,使人流连忘返;语文是一块甜蜜至极的蛋糕,令人回味无穷……

上课铃一响,同学们就涌进了教室,静静地等待着语文老师的到来。

不一会儿,语文老师缓缓地走进教室,作了简要介绍后,她便开始了一堂有趣的“说文解字”课。

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人”字,然后转身笑眯眯地问:“同学们,你们说,这是个什么字?”这太简单了,我们齐声高喊:“人!”老师笑了笑:“没考倒你们哈!再一起来看。”老师用手捂住了人字的一撇:“如果没有了这一撇,捺会怎样呢?”“会倒!”我们齐刷刷地回答。“嗯,很好。”老师又笑了,“那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了捺……”不等老师说完,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旁边的撇也会倒!”“人字,写起来容易吗?”老师的脸上挂上了神秘的笑容。“容易啊!”我们都不知老师卖了什么关子,只好忠实地回答。“做人容易吗?”老师顿了顿,继续问。同学们面面相觑:“当然,不容易啊!”“所以,一个人只有用信念、勤奋才能支撑起来,才能顶天立地。”老师意味深长地说。接下来,老师又在“人”的旁边添加了一个“人”字,变成“从”,使我们懂得了做朋友要平等相待,在“从”上又添一“人”,变成了“众”,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班集体团结的重要性。

“诚”字是老师解读的第二个字,左边的“言”代表“说”的意思,右边的“成”可以解释为“成功”,所以“诚”即“说成功”,而“诚”又可以理解为“诚实、真诚”,如果想成功,就要真诚和诚实。真是佩服老师的解读能力!原来汉字是如此的神奇啊!

“努”字的解读最有意思。老师把“努”划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奴”即“奴隶”,做了“奴隶”就要万分辛苦地工作,而“努”要“比奴隶更多出一份力”,我们平常空喊着“努力”,但却不知道“努力”是要比“奴隶”多出两份力啊!我不由反思,平常的学习,我到底出了几份力呢?

一年级第一册语文教学计划

遂溪县岭北镇调丰小学

周淑婷

2004年9月1日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65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2人。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五、教学进度安排

1周(9月1日-4日)

教学内容:入学教育aoeIuyw

2周(9月5日-11日)

教学内容:Bpmfdtnl复习一

3周(9月12日-18日)

教学内容:Gkhjqxzcs

4周(9月19日-25日)

教学内容:Zh,ch,sh,r,复,ai,ei,uiao,ouiu

5周(9月26日-30日)

教学内容:Ieueer

庆祝国庆

7周(10月10日-16日)

教学内容:复习三

8周(10月17日-23日)

教学内容:Aneninun,angengingong复习四

9周(10月24日-30日)

教学内容:一去二三里,口耳目,在家里

10周(10月31日-11月6日)

教学内容:操场上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画四季

期中考试

11周(11月7日-11月13日)

教学内容: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

12周(11月14日-11月20日)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静夜思,小小的船

13周(11月21日-11月27日)

教学内容:阳光,影子,比尾巴,语文园地三,这样做不好

14周(11月28日-12月5日)

教学内容:比一比,有选商场,菜园里,明明

15周(12月6日-12月12日)

教学内容:误文园地四,我会拼图,我多想去看看,雨点

16(12月18日-12月24日)

教学内容: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

17周(12月25日-12月31日)

教学内容: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借生日

庆祝元旦

18周(2月2日-2月8日)

教学内容:雪地孩子,小熊住山洞,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

19周(2月9日-2月15日)

关键词:地理;预习;疑问教学;认知特点

“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笔者充分利用“疑”和“问”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教学探究,与地理课堂预约精彩。

一、预习中设疑

学生会不会预习,预习的效果如何,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使学生逐渐掌握预习地理的方法,我对每节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巧妙地化成一道道疑题,帮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案例1.讲授“人口的空间变化”时,为了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针对教材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预习题:

1.什么叫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类型有哪些?(按地理范围分,按迁移方向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原因有何不同?

3.我国当代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特点、流向、原因有何不同?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上述四个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且使学生在克服重重困难中获得成功与喜悦,使学生主动用已学到的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课前预习做得好,上课时,学生就可以集中精力理解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学生轻松主动习得为营造精彩课堂做好了准备。

二、教学过程中设疑

对于每一个概念,图表,数据等,若能及时恰当地设疑与点拔,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减,听起课来精力充沛,情绪高涨,并能积极进行探究性思考。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设疑置问:

1.课堂伊始设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景

在地理课教学的开头处设疑,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学习上学生带着寻求答案的疑问进入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案例2.讲授“地图”的有关知识时,新课伊始,我先让学生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当学生猜出谜底是“地图”后,再设疑:

(1)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怎样在地图上表示出来?

(2)当你外出旅行时如何使用地图?

……

层层深入的质疑,课堂气氛顿时进活跃起来,我抓住这一契机顺利地导入新课。由于受这种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

2.重点难点处设疑,突破认知矛盾的焦点

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把握教材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材的重难点上,才算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案例3.讲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原因时,如何解决这一重难点,单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述,效果肯定不好。我就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去看书!讨论和思考,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设疑:

(1)亚马孙河流域的纬度位置有何特征?地形对气候有何影响?

(2)亚马孙河流域东部沿海有哪些洋流过?对气候有何影响?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在教师的步步设疑、循循善诱下,学生读图思考,相互讨论,很轻松地就突破了重难点。

3.知识易混处设疑,明确内在区别与联系

设疑应捕捉适当时机,在学生感到信息矛盾时,可进行必要的反问或正面的诱导设疑等,这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解惑释疑。

案例4.讲授“地质构造”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把地质构造与前边的地形相混淆。于是,我这样做了设疑:“地形与地质构造两者的概念有何不同?”此时,教者可帮助学生作比较。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主要分为五大类型,即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地质构造是指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变形、变位,它分为两大类,即褶皱与断层,单个褶皱――褶曲又分为背斜、向斜两个亚类;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两个亚类。我又继续问:“地形与地质构造有何联系?”而后自问自答:“通常在内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经外力侵蚀往往背斜顶部易断裂被侵蚀反而成为谷地,向斜底部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而地垒多为山地,常被称为断块山,或断层山;地堑多为谷地,即断层谷。”

由于抓住了学生概念混淆的信息反馈,及时地设疑解疑,帮助学生理清了上述两个概念的差异与联系。这种“疑中生疑”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分清是非,避免张冠李戴。

三、小结时设疑

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不但能在课堂上“解惑”,尤其应学会在课堂结尾时“设疑置惑”。通过“设疑置惑”,既可使课堂知识深化和拓展,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

案例5.在授完洋流的成因,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后,笔者小结时,设置悬念问题: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什么都选择在冬季启航,夏季返航?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87分)

1.

(3分)连一连,组成新字。

________

2.

(4分)它们都把树叶当做什么

树枝________

花伞

瓢虫________

风筝

小鱼________

扇子

鸟儿________

被子

3.

(2分)长,共________画,第三画是________。

4.

(3分)数一数,送树叶回家。

四画:________

五画:________

六画:________

5.

(2分)兴,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________。

6.

(12分)生字组词

7.

(6分)照样子,写句子。

例:鱼

小鱼

小鱼在水里游。

①天

________。

②风

③兴

8.

(4分)写出“才”在下列各句中所强调的不同意思。

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②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③才六点钟他就赶来了。

④已经六息钟了他才来。

9.

(2分)当,共________画,第一画是________。

10.

(14分)选字组词。

________才女貌

豁然开________

走________

琳________满目

蝉________

焦________不安

干________

戒骄戒________

洗________

理________

神________奕奕

喝________

________踏

兴高________烈

11.

(5分)看拼音写汉字

tiān

shàng

dōng

xi

zhǎng

xiǎo

chóng

gāo

xìng

12.

(4分)加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十:________、________

支:________、________

13.

(3分)选字填空。

①有个风筝在天上________。

②树叶________

在水面上。

③进去动物园需要门________。

14.

(4分)读课文《树叶》选一选。

树枝拿树叶当

________A被子

小虫拿树叶当

________B扇子

鱼儿拿树叶当

________C风筝

小鸟拿树叶当

________D花伞

15.

(2分)长的笔画顺序是________,共________画。

16.

(2分)扇的笔画顺序是________,共________画。

17.

(1分)拼一拼。

“乌”字加一点是________字。

18.

(2分)漂共________画,筝共________画。

19.

(3分)选一选。

①左右结构:________

②上下结构:________

③半包围结构:________

20.

(3分)把偏旁和字连起来,组成新的字写在括号里。

21.

(4分)我会填。

①被:共________画

第一笔是________。

②伞:共________笔,第六画是________。

22.

(1分)猜谜语。

长在树枝上,春天会发芽,秋天会落下。——________

23.

像蝶不是蝶,像鸟不是鸟,清明前后天上飞,就怕雨水浇。——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9分)

24.

(6分)读课文《树叶》,按课文填空。

长在树上,

树枝拿它当_____。

落在地上,

小虫拿它当_____。

漂在河里,

鱼儿拿它当_____。

飞到天上,

小鸟拿它当______……

树叶说:

“大家都喜欢我,

我真高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________

高兴——________

(2)将诗歌补充完整。

树枝拿它当________。

小虫拿它当________。

鱼儿拿它当________。

小鸟拿它当________……

25.

(3分)课外阅读。

小鸡们跟着老母鸡跑,就像许多小球在地上滚一样。它们跟着妈妈学着找食物,小小的嘴到处啄(zhuó),有时,就在伙伴们的头上、腿上啄。冷了,老母鸡张开翅膀,那些小鸡就连忙躲到妈妈肚子底下暖和暖和。这些小鸡真可爱。

THE END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评课稿13篇(全文)二、说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说重难点: 重点:通过本诗的学习,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难点:理解诗句,感受诗中蕴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的意境 四、说教学理念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fk97kyz.html
2.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电子课本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生词。同学们上节课学了花钟的生字词,读熟了课文,老师现在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全都记住了。(出示幻灯片1)轻同学们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 2.听写生词。 3.对照改正。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可以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落实词语这个基础目标。】 https://www.meipian.cn/1vv0n75e
3.二字词语大全高中知识六、二字词大全 二字词语大全疼痛 猜测 奔腾 丑陋 长久 模仿 固定 寒冷 恐惧 奇怪 整齐 漂浮 特殊 虚假 遥望 微弱 消灭 珍贵 祝愿 缠绕 颤抖 抚摩 拉扯 柔软 明亮 宽敞 黑暗 破旧 思玄 思恋 思凡 思致 思惟 思潮 思忆 思元 思绎 思域 思永 思怀 思越 思纬 思理 思莼 思服 思咏 思愆 思议 思秋 思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938990.html
4.20192020(下)一(5)班语文教案剡妮二、凡任课教师,必须超前一周进行备课,教案编写后必须经年级组长或教务主任签字后方可实施。 三、本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后,期末交本校教务处评定成绩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一)年级 (5)班 二、本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按照主题单元编排学习内容,安排了两个识字单元个课文单元,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各有https://pl.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1543991
5.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二单元 一、生字词。 拦腰生疏感触新闻显示本领瞧着通常清晰隐藏图案魅力好奇也许幼儿园 催促攻克绵延思绪启发定稿修改焦躁施工设计奔驰看管拐入痕迹最佳 自由覆盖路径五角星铺设破碎教训新式坦克超过均匀坚固机翼探索升降 现象何止研究惨祸防止颤抖吸取海轮捏碎承受跳跃生物模仿薄壳深藏 http://www.zhihuishan.com/weixinview-view-11577.html
6.校刊《落花有生》第九期莘县国棉学校(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四)重点研读,品析语言 (五)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设计 下面我就结合《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设计来说明我校初中语文新授课的课堂模式。 https://sxjyy.lcedu.cn/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821517&cid=23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