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结构升格技巧

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结构升格技巧

议论文结构升格技巧

一、整句造势摄心魄

例(福建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②角度自选;

③立意自定;

④题目自拟;

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借鉴】

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红;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瑟瑟西风,早已吹散了牧羊人的丝丝白发;但亘古不变的是岳武穆的壮怀激烈,是文天祥的赤子丹心,是苏武的爱国热情。(既是排比句,又是对上文的照应与总结。)

二、详例简例巧组合

例(湖北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变与不变》

上世纪美国猫王有一首著名的摇滚乐曲《时代在改变》,他声嘶力竭的演唱、放浪形骸的形体动作,无不昭示着新时代的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如海啸般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是的,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心在悄然改变。(以猫王的《时代在改变》开篇,说明这个时代的变化之大。)

犹记得那一场郭美美炫富的网络闹剧,手挎爱马仕、开豪车的少女在网络上宣称自己是红十字会总经理,引来网友恶批如潮,而其本人却不知羞耻地大放厥词,其行为让当代青年汗颜。时代在改变,过去的艰苦朴素、勤劳自强随着金钱的增多,荷包的渐鼓变成了高调炫富,嚣张自傲。那一代朴实憨厚的人们远去了吗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感受这可怕的改变,我心中一片迷惘。

广州两岁女童小悦悦先后遭两辆车碾压,十八名路人竟真的做了“路人”,无一人上前救助。小女孩的血与泪和着社会的冷漠无情重重地击打着我的内心,时代的改变带走了激励着一代人的雷锋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互相警惕、怀疑的眼神和一双双迟迟不愿伸向弱者的手。时代之风呼啸而过,我却感受到彻骨的寒冷和悲凉。(在上文基础上,继续以反面事例说明时代变化导致人心的变化。引人深沉思考。)(反面事例,提出社会的变,表达作者的迷惘。)

就在昨天,杭州城所有市民送走的“最美司机”吴斌,在被铁片击中肝脏的重伤情况下,他标准地完成了一系列刹车开门动作,保护了车上24名乘客的安全。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职业道德,什么是舍己为人,我仿佛看到烈士吴斌拂开重重迷雾朝我走来,他笑着告诉我人们心中的道德情操从未改变。他带给我一道向善的光芒。

顺着吴斌的手指,我看到90后孝女孟佩杰,八岁就独自一人照顾养母挑起一家重担;我看到“最美妈妈”吴菊萍,毫不迟疑地伸出双手救下女童,托起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我看到了香港义工黄福荣,自费去汶川抗震救灾,全然不顾自身的疾病。我开始激动起来,人心并没有变,美好的人性并没有变!无论时代怎样奔涌前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将继续绽放光芒。(作者在开头并没有按照常规,开门见山,而是娓娓道来,在文中明确中心:“我坚信,人心没有变。”由此可见作者的独具匠心。)(针对上文,正面提出吴斌事例,详细叙例,重点诠释。是啊,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而我坚信,人心仍没有变。)

【评点】本文抓住“变与不变”关系型话题,指出“变”的危害,然后从正面论证正确美好的东西应保持不变的观点。中间运用郭美美炫富、广州小悦悦事件、“最美司机”吴斌等为论据,证明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详例与简例结合恰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对比论证主题深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回答:“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人生之戏的真谛》

人生如一出戏,不在乎出场时的阵营有多豪华,在乎的只是这出戏所表现出的人生的真谛。

——题记

(以题记开篇,暗示本文主题。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引出观点。)

台后一帘深色的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当人们问她为什么不穿华美的演出服时,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些人过度追求华美而忘其本心。其实一个真正的人,只靠外表是不够的,内心散发的芳香才是最迷人的。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不在于他是否穿着华丽,体态优美,而在于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片浮华还是一丝感动。(开头引述材料,引发思考,明确中心。)

去年感动中国特别奖得主——白芳礼老人,将蹬三轮车赚的35万元捐给上不起学的贫困孩子,重圆了贫困儿童的读书梦。当他把最后一笔善款捐给学校时,他说:“这是我捐的最后一笔钱,以后可能再也捐不了了。”这句话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正面论证,运用白芳礼老人事例,很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也许,从穿着来看,白芳礼老人与乞丐没什么差别,可他却做了被许多人忽略的事,做了许多富翁没做到的事,他是真正的“乞丐富翁”。老人一生生活简朴,语言朴实,可他却带着贫困儿童迈进了新的春天,给这个匆忙的世界留下了温暖与感动。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用行动感动了中国,用毕生精力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让人们明白了:一个人活着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用所拥有的东西做了些什么,给世界留下的是匆匆的背影,还是无限的希望。(在叙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议论,回扣论点。)

与此相反,私吞募捐款的炫富女郭美美,严重违纪的前铁道部部长小军,腐化堕落的前重庆市公安局局长小强……他们的行为让人感慨不已。我们能说他们外表不华丽我们能说他们地位不高吗我们能说他们的钱不多吗……可他们亮丽的光环下却是怎样的一颗心呢他们与慷慨朴实的白芳礼老人相比难道不该感到汗颜吗(排比语句的使用,使本段气势逼人,极有说服力。)(反面论证,运用时下的热议话题,从反面论证,突显本文观点的正确性。)

现在,每年都要评选出“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大都是像白芳礼老人一样平凡普通的人,但他们却做出了令无数国人感动的事。

人活一生如戏演一场,不必在意舞台的豪华,阵容的庞大,服装的华美,那些只是瓶中之花,沙上大厦,应在意的还应是这场戏所表现的真谛。(结尾回扣材料,照应观点,突出主旨。)

【评点】

2.贴近生活,时代感强。文中所选事例,无论是感动中国的白芳礼老人,还是时下人们热议的炫富女等,选材较新颖,贴近社会现实,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分论点式层次清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五、首尾呼应显中心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细节绽放人生美丽的花》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月下的昙花懂得,生命的绚丽只有一次,所以,它细心地绽放每片花瓣,让花瓣绽放的每个细节都精心精致,因此它的高雅吸引雅士赞叹的目光。天上的彩虹明白,生命的美丽只有一次,所以,它细心地呈现每缕色彩,让彩霞浸染的每片细节都浓淡适宜,因此它的灿烂装成天空美丽的花园。(以“昙花、彩虹”类比论述开篇,形象生动,富有文采,自然引出本文中心论点。)

细节决定成败,古人专注于细节维护了国家尊严。(以分论点形式先从古人角度展开论证,思路清晰。)

同样面对战国诡谲的风云,大智大勇的蔺相如面对专横的秦王,善于把握每个细节,不但能够完璧归赵,而且在渑池之会上廷叱秦国群臣,有礼有节,捍卫了国家尊严。正是因为他充分利用了每个细节,完全把握了每个细节,所以他得以名垂青史。如果不能充分把握每个细节,只能给个人和国家带来千古遗憾。一代名士荆轲英勇超过常人,虽然也曾有“执秦王之手,握秦王之袖”的千载良机,可是他没有把握好这个细节,因而良机错过,刺秦不成,反而加速了燕国的覆灭。荆轲的遗憾告诫我们,如果不能充分把握细节,不但个人殒身丧命,更让国家毁于一旦。(对比论证,是非分明,给人以深刻印象。)

细节决定成败,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专注于细节实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二个分论点,从今人的角度,尤其是科技角度展开论证。)

您曾记得因为沉思于“推敲”而苦吟的贾岛吗您曾感叹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卢延让吗您曾仰慕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王维吗他们之所以能立足于华夏诗坛,正是因为他们专注于诗文中的每一个细节。贝多芬注重推敲每个音符,他的交响乐才能持续震撼人们的灵魂;王羲之注重书写每个笔画,他的《兰亭集序》才始终吸引书法爱好者的竞相模仿。(本段主要以简例的形式,以排比句式展开论证,很有气势,且多用反问句,很有感染力。)

年轻的朋友啊,梯子横着放,虽然是个微不足道的细节,相信你已经懂得: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专注于细节,我们才能够做出伟大的贡献。

月下的昙花专注于细节才展现高雅,天上的彩虹专注于细节才谱就绚烂,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啊,只要我们也专注于细节,我们的一生就一定能够绽放美丽。(结尾巧妙照应开头,仍以“昙花、彩虹”类比收束全文,但又不局限于此,这样既深化了主旨,又颇有诗情画意,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六、文化意蕴显功底

例(广东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她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刚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各有千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言,道出了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的真谛。(名句开篇,文采之始。段末过渡自然,引出下文。)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者虽处于动荡之世,思想却激跃出前所未有的夺目火光。儒、道、法……各家思想在碰撞中交流,在争辩中借鉴,它们是乱世中明亮的火焰,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造就了诸子百家的璀璨辉煌。(开头简洁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先从古代的写起,闪烁文化的光彩。)

人们时常感到生不逢时,期望回到或飞越到某个时空的过去或未来,但不曾想,每个时代自有它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机缘巧合,从而衍生了不可复制描摹的独特,春秋战国如此,中国近代亦如此。(承上启下,点题过渡。)

近代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知识分子的民族责任感与高远目光,造就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的无比震撼。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白话文小说如《狂人日记》等新式文学作品,让人震耳发聩,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与涣散的斗争意志,我们亦会赞扬这个时代,钦佩这些爱国者,或者向往这血与泪交融而出的文化结晶。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上演着它们唯一的独有的历史,各有千秋。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

宁静浩瀚的大海,孕育着古希腊的绚烂文明。精美的雕塑,奇妙的神话,闪耀的哲学之光……无不让人心往神驰,愿生活在那美好的和谐中,但也有人愿活在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刺激”时代。

文艺复兴时,资产阶级为反封建求民主,从古希腊文学典籍中汲取精华。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愿回到古希腊那民主的年代,却更愿活在当下,肩负我的责任,将人文主义延展于今。”的确,各个时期的文明成就各有千秋,我们只能选择喜欢或倾向于哪个,却不能脱离我们的时代,但文化责任感却让人甘愿在这时代开辟人类精神新天地。(以名人名言为证,既有力证明了观点,又显示出深厚的文化意蕴。)

古往今来,是时代造就了人,造就了文化,或是人与文化创造了时代,我们不得而知。即便我们因自己的喜好向往生于某一时期,却因活在当下而一味埋怨,这终使这一时代的光芒黯淡。与其一味地活在幻想中,不如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时代大放异彩。

以《狂人日记》为代表的近代文化,让人向往。(从古至今,从中而外,纵横捭阖,显示考生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周国平曾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朝圣路,每个人孤独的路便组成了人类这一时代的精神家园。”每个人的向往不同,一如历史学家汤因比钟情一世纪的新疆,居里夫人外甥女涵娜独爱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却愿生在未来世纪……人们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若将向往化为创造时代文化辉煌的动力,这个时代亦有一番美丽的天地。春秋百代,各有千秋。(水到渠成,自然引申出自己的观点:与其活在幻想里,不如让自己的时代大放异彩。思想深刻。)(结尾回扣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画龙点睛,寥寥数笔,精当点题。)

七、诗词名句铸华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一种理智叫做舍弃》

记得毛泽东曾经说过“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在战争年代,有时放弃一些城池,舍弃一些坛坛罐罐,轻装前进,反而能打胜仗。和平年代也是如此,舍弃一些东西,工作效率会更高。人生也是如此,舍弃一些东西,人生会更加美好。(以名言开篇,提出论点。)

舍弃,是寄情山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飘逸之风。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不安于现实的宣泄。生性自由的他怎耐得住皇家苑囿的束缚,抛弃厚重的俸禄,用旷远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世事。寄情于山水使他具有不同凡俗的高风亮节,他把才思留给了后人,更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飘逸之风留给了子孙万代。用他的诗诠释着人生真正的意义,他的舍弃,成就了一代诗仙——李白。(诗句放段首,语言凝练精辟,引出李白事例作为论据。)

舍弃,是幽然心会、自得其乐的和谐之风。

舍弃,是重振旗鼓的豪迈之风。(第三个分论点。全文使用三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式结构,思路清晰。)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吴越之战。战败的勾践,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咽下心中的苦水,重新审视自己,认清了自己,不甘心,不气馁,重振旗鼓。他放下了锦衣玉食,“卧薪尝胆”。他最终取得了成功,只因他舍弃了荣华富贵,只因他舍弃了帝王之尊,学会舍弃,就变得理智而不再迷惘,就变得豪迈而又强大。从而复国雪耻,创造了奇迹。(以名言领起,引出勾践复国的事例。)(开头使用整句,层层推进,明确观点。分论点立论,思路清晰。老材料,巧运用,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

其实,舍弃需要很大的勇气,在如今这个纸醉金迷的大都市,物欲将人们的心慢慢疏远,要我们学会舍弃的确很困难,所以人们才会失去理智地去做事,学会舍弃,我们会生活得更加轻松,我们会更加快乐。

看过这个材料,说男孩和母亲去田里插秧,男孩担着秧苗,因刚下过雨,路上溜滑,男孩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于是停下了脚步。母亲看见后便说:“把你的衣服、鞋和袜子全脱掉,再试试。”果然,男孩顺利地走过去。

的确,只有学会舍弃,我们才会更理智地去面对生活。

电视连续剧《潜伏》里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仿造这个句式,我想说:有一种理智叫舍弃。(在论述“舍弃是什么”后紧接论述“怎样做”,显示了考生思维缜密的一面。结尾简引材料,作为例证,自然顺畅。)(结尾回扣题目,交代题目来由,深化主旨。)

八、妙用比喻巧行文

例(浙江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勇者的行为》

太阳,撕裂神秘的黑暗,纵身跃上地平线,洒下灼人的万道金光。清晨时分,这不顾一切的分娩,以其极致的绚烂与炽热,成为一切生命的母亲,一切生命的英雄。

月亮,悬于浩渺夜空的中央,温柔散发着白昼太阳剩余的光芒,像一朵柔和的灯雾,轻轻地吐露着对太阳万丈金光的歌颂。(以比喻开篇,用太阳暗喻英雄。与英雄相对,又以月亮暗喻在路边鼓掌的人。)

缺失了太阳的炽热,万物自然会失去生命,没有月亮夜间谦卑的清辉,黑暗也将吞噬整个世界。犹如太阳与月亮于自然界中的位置,我们奔跑于熙攘的人和路上,有的人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将,有的人却在路边鼓掌。然而在路上奔跑与路边鼓掌的人都是不可缺失的角色。(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地引出英雄与鼓掌者的关系。)

曾经读过一篇名为《点灯人》的小说。在黑暗袭卷大地的夜里,点灯人执掌灯火,给予他人光明与温暖。的确,在黑暗与不幸的时代,在所有人都苦苦挣扎、摸索的时刻,我们呼唤能带来光明的英雄。英雄丹柯挖出自己的心脏,高举着熊熊燃烧的信念,披荆斩棘,带领族人走出危险而黑暗的森林。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之下,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持笔为剑,大声疾呼,敲打国人愚昧而麻木的灵魂,他手持火把,奔跑于路上,“聊以慰藉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不论身处何种时代,我们都需要如此的精神领袖,都需要如此在路上奔跑的英雄,引领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这是一种勇者的行为。(英雄丹柯的事例,形象生动,赞扬英雄行为。运用鲁迅先生的持笔为剑,大声疾呼,为英雄行为助威呐喊的事例,既形象地塑造了奔跑的英雄形象,又生动了写出为英雄鼓掌的形象,可谓一材两用,思维缜密。)

然而英雄也仅是孤立的个体,英雄的身后若没有先进的追随者,路边若没有鼓掌人,英雄的行为也不过是寂寞的歌唱。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英雄的潜质,然而却能够在路边鼓掌。支持英雄正义的奔跑,便也是勇者的行为。正如在畸形病态的物欲甚嚣尘上,而正义和道德却渐为名与利的黄沙掩埋之时,需有人愿意站出来捍卫公共道德,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打假斗士”方舟子,我们该为其英雄的行为鼓掌、赞扬,而不是鄙夷、嘲讽。如此,我们的关怀才可传递,生命潮汐共振,无处不在。

三毛曾说,奔跑于人生路上,不负此生而跑,便是勇者的行为。我想说,为英雄鼓掌,也是勇者的行为。(以三毛名言结尾,回扣材料,主题得以升华。辩证分析,既要有英雄,也要有鼓掌人,而鼓掌人的行为也是勇者行为,且联系现实,论证深刻。)

议论文写作的升格技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是论点不当,有的是举例不妥,有的则是论证不力。

如在以“小议‘想得美’”为题的作文中,有一位同学写到“一个人,如果连想都想得不美,那么,你还能指望他做出一番“美”的事业来吗?想都不敢想,说白了就是缺乏理想”。这样的结论未免太绝对化了。又如说“想得美”,即有希望、有理想。拥有了希望、理想,就有奔向美好的动力,拥有了动力,就能不断奋斗,一步一步迈向成功。这里又将必要条件说成了充分条件。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正确,无懈可击呢?

首先,观点要符合人们的是非观念,要准确而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揭示出其中蕴涵的科学道理。当然,人们对某个问题常常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往往不能简单地用正确与错误来区分,在这种情况下则要力求言之成理。

再次,要对自己的论点作辩证分析。世间的事物是复杂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议论时就不能把话说死,不能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不能只顾一点而不及其余,不能把事物间的必要条件理解成充分条件,夸大某一方面的作用。辩证分析对于一些正反两方面都能立论的题目如《近墨者黑》《有志者事竟成》尤其重要,它可以使立论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还要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合适的语句表述观点。汉语中有很多近义词,每一组近义词又都有细微的差别,在选用时要注意加以区别,如果议论时所指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要对所使用的概念加以限制,否则就会肯定不该肯定的或否定不该否定的。在论述中作推论特别是在推论危害、结果时,都是以假定为前提的,不能把可能造成的危害或产生的结果说成是已经造成的危害或产生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事实胜于雄辩,所以在写议论文时,一般会列举事实例子来论证观点,但是许多学生写议论文用事例时常常犯这样的毛病:一是用来用去就是几个用滥了的常见事例,如爱迪生、雷锋;二是顾此失彼缺乏广泛性,要么是政治家,要么是文学家、科学家;三是论据与论点脱节,所举事例根本不能证明论点;四是事例不典型,选例或我的同学,或我的邻居。

那么,在写作议论文时,该怎样运用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呢?

第二,举例要紧扣观点。举例是为了论证观点,因此所用的例子就必须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所举的事例与自己的观点一致,如果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再好的例子也不要用。

第三,举例要有典型性。即要求所举例子是被人们公认了的事例,或是大家熟知的事例,不要用只是自己才知道的例子,不要动辄我的同桌或我的朋友。

第四,举例要新鲜。也就是以当前出现的影响较大的人物、事件,运用新鲜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可以让人耳目一新,又能使立论无懈可击。

中学生的议论文常常犯论证不力的毛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有力的论据;二是句式呆板,缺少气势;三是缺乏严密的逻辑。

高考语文,打造层次清晰的议论文结构,得高分更有把握

第1种,总分结构。

总分结构分何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的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来进行,而总述的部分则应该起的总体或总结的作用。

如湖南考生作文《诗意的生活》,结构如下:

太阳每天东升西路,大家每天匆匆而过,看似平凡的生活其实充满诗意。纷繁的现实世界里,要及时播撒理想的种子,让诗意绽放。这种诗意的境界,我们可以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来概括。(总起)理想,是第一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分论点1)奋斗,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分论点2)收获,是第三重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分论点3)用执着打破命运之锁,让生活充满诗意,种下理想不断耕耘,终会有满满的收获。(总结)(百家号,人生底色看语文整理归纳)

第2种,并列/平行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点层次分明,是从不同的侧面来阐述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可以锤炼成一个排比句。

请看例文《选择诚信》的结构:

漫漫人生诱惑繁多,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渡口,我们该选择什么?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有内蕴,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加持久,……诚信是人生的正确之选,一旦选择诚信,你终将发现人生的面纱之下,没有脚是最朴实最不花哨的诚信方式最迷人的!(百家号,人生底色看语文整理归纳)

这里面想和大家说的是,这种并列或平行的结构,很多时候,只要选择三个分论点即可以。

具体来说,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主体三个段落论证中心,三个事实或理论论据作为材料支撑。

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里,是可以灵活把握的,百家号,人生底色看语文提醒大家,考场作文的写作要有字数多少来决定,也要把论据的充分或论证方法的多样性考虑在内。

每一天我们都要为碰到的事情作出选择,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唯有学会选择方能把握明天。分论点一,我们要选择真理分论点二,我们要选择正义,分论点三,我们要选择利他,茫茫世界学会选择非常重要,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正确方有美好明天。

第3种,层进式的结构。

前两种是相对静止的结构,现在我们来说一种有点动感的结构层进式结构。

比如《宁静方能致远》一文,提纲如下,……事例让我感想良多,它揭示一个看似简单却很深刻的道理,唯有宁静方能致远。居里夫人守住心灵的宁静,成功提炼出镭(正面例子1)朱光潜独守宁静的书斋,成为知名学者(正面例子1)小猫钓鱼一事无成,(反面例子)如何做到宁静?(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身处诱惑繁多的时代,唯有守住内心的宁静,不怕挫折,锲而不舍,方能抵达成功的远方。(号召)

大家其实能看出这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虽然看起来很老,其实越是经典便越能解决问题。

如果稍加变化,便可以提炼出另一种结构:

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说办法。

第4种,正反对比结构。

有时候大家作文需要创新,比如对东施效颦的新观点,其实就是老观点的升华,对于王婆卖瓜的看法,也可以给予正面意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考场作文的结构,也要因地制宜的进行设置,如此方能写出高分。

THE END
1.整句和散句的区别举例1、散句举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https://iask.sina.com.cn/jx/sh/160369663650435034311.html
2.倩姐干货一一中考记叙文一、【遣词造句】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短句等。 二、【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见前文)。 三、【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如平实自然、华美绚丽等。 四、【语体】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口语 五、【情感】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或含蓄、或直https://www.jianshu.com/p/68fce7217419
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整散句变换浮筠子 作品数:24份 关注数:24人 关注打开APP下载优质资源 使用APP可享受 ·新人免费下载券 ·全部预览更多文档 ·高效搜索找资料相关资源12整散句考点突破-【语言文字考点突破】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从APP打开 第19练 句式变换:散句变整句&第20练 仿用句式:注意形神兼备-【创新教程·微点特训https://m.zxxk.com/soft/45940610.html
4.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试题专练散句变整句(含解析语用试题专练---散句变整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换一种方式认识黄文秀,不同于以往①的英模题材剧,《大山的女儿》情节跌宕起伏,节奏飞快,艺术表达新奇,开场就以倒叙手法将观众的情绪迅速拉到顶点。暴雨之夜,黄文秀独自驾车行驶在崎岖山路上,父母担忧行程中的女儿,百坭村同事不停打电话,挂念她的安危,村民们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19/8014033017006007.shtm
5.广告语范文10篇[关键词]广告口号形式美句式选择整句散句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成为一个遥远的过去,现代人已离不开广告,而广告又离不开有冲击力的视觉形象,那么就需要更有吸引力、有说服力的语言,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广告艺术的宗旨是表达广告主题,依靠视觉形象表现主题容易产生多重性、模糊性而影响“告之”效https://www.gwyoo.com/guanggaoyu/
6.长句子变成短句子精选106句18. 整句和散句“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 19. 可以把陈述句变成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反过来也是可以的,还可以把程序变成短句吧,短句变成长句,也可以把伞句变成整句,把整句整句整句整句改变句式的题目,经常会在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里面会考查得到的 http://www.wdjuzi.com/juzi/YjqNM8KV.html
7.分析下面这段话在句式使用方面的特点,指出其中的整句和它们主要的什么是整句和散句?二者在表达效果方面各有什么长处与短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福柯指出,在刑事审判的法律机制中渗透进去了另一种事实()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句子表达是否准确:我放书到书架上去了。() 句子表达是否准确:我放书到书架上去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A、B、C三个大学生到某乡镇当村官https://www.xuesai.cn/souti/3ZTSENNQ.html
8.考向10对比赏析句子表达效果整句和散句,各有优点,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如: 4.从肯定、否定、双重否定的角度分析程度 用肯定式来表达的句于,叫肯定句;用否定式来表达的句子,叫否定句。表达同样一个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式,也可以用否定句式。 同样一个意思,使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在程度上有差别。例如: 克隆羊的技术可以掌握。(肯定句式)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0pt1794ct8302n21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