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养老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国几亿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给养老产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6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5亿,占总人口的16.5%。根据预测,到2030年,这一人口占比将达到25%左右。中国养老产业2020年将迎来5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另据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分析,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商机约1000亿元,到2030年有望增至万亿。

养老产业主要发展问题有哪些

养老产业按需求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医疗保健业、日常生活用品业、家政服务业、房地产业、保险业、金融业、娱乐文化产业、旅游业、咨询服务业、其它特殊产业等十个细分产业。

养老产业归纳为五个问题。一是家庭养老难以为继;二是机构养老难以进入;三是机构照护费用难以承受,以北京为例,公立养老院一个床位价格大多在4千上下,床位要预约,但多要求老人能够自理,而民办养老院六七千/月/床位几乎是最便宜的价格,而真正失能老人的花费要数倍于这个承受能力;四是民营养老机构的照护经费难以到位;五是照护人才难以稳定。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机构大部分没有成熟的医疗服务能力,主要针对相对健康、不需要复杂护理的老年人,养老机构的功能主要是住房、膳食和基本的社群活动,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还非常少。2017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比2016年增长10.6%,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9万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4.3万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8.3万个。2017年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4.8万张,比2016年增长2%(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9张),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338.5万张。

养老产业从本质上来讲,是服务于老年人这一特定群体的服务产业,不管是机构型养老、社区型养老、居家型养老还是异地旅游养老,都应是根据不同类型老年人的不同特色需求,提供的各类型的针对性产品与服务。作为一个服务性产业,决定其从业企业能否被市场认可并永续存在的,不是企业的资本和资源实力强弱,而是其服务是否专业到位,其专业技能在产业竞争中是否强劲。因此可以判断,未来养老产业从初创期向规模化、集聚化、平衡和联盟等产业演进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无论从业企业数量如何暴增、企业类型如何多元化、市场竞争如何混乱,以点状专业技术能力为主要竞争力的产业“业务能手”型企业的市场价值,一定是随着养老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不断增值。

未来养老从业企业不管布局的是何种养老战略版图,也不管以何种商业模式切入养老产业,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的专业技术能力,将成为支撑养老企业发展的核心内生力量,是养老从业企业的标配技能,也是未来衡量和评定养老企业价值量级的核心指标。拥有自我专业技术能力的企业就像U盘一样,是自备生存能力的,不管是“不装系统”的自我独立发展,还是“被迫装入系统”的合作发展,都可以凭借其核心技术能力进行自由组合和拔插,对外界市场环境的依赖性较弱,进而具备较强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据中研普华研究咨询报告《2020-2025年中国养老产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数据显示

一、我国养老产业现状

(1)老年人口基数大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亿,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总量的1/2。

(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该过程发达国家用了100年。

(3)高龄化趋势明显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9.7%,而且每年增加4.7%。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4)养老服务相对滞后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绝大部分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综合利用率较低,服务覆盖区域和服务人群有限,服务内容单一,社会化专业水平不高。总体上与中央要求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养老产业问题

(1)社会普及率差

养老产业其实一直是一个不同时期的生命话题,但是生命缺乏的是一个综合性服务体系,包括意识准备、资源共享准备、需求设计和预测准备,建立庞大的全球化养老产业数据库是全球养老产业基金公司和旗下的研究中心在未来10年将完成的重大课题和工作。

(2)“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我国尚不足3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

(3)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

(4)养老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单纯以进入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要将中国的主流养老模式从社区居家养老提升到需求养老。

三、2020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根据公开资料,预计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之时,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达19%。老龄化提速,无疑会加大养老产业市场缺口。目前,全国养老产业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但GDP占比尚不足10%;预计2020年,全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膨胀至7.7万亿元,2030年将达22.3万亿元;2050年的中国老年市场、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48.52万亿元、21.95万亿元,老年市场、养老产业将以9.74%、11.48%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可见,养老产业作为刚需,市场需求及潜力巨大。

此外,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将在2020年进入成熟期。2018年至2020年左右是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成长期。在此期间,适应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各类企业基本建立,创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投融资市场十分活跃。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为2020年左右。2020年以后,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会逐渐接近传统的有形市场规模,预计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在此时进入成熟期。

2020年养老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自然增长迅速,尤其是人口老龄化非常突出。随着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老年人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就达200-300亿元。老龄人口比例的快速提升,直接带来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也持续增长。老年人用医疗器械市场将是未来医械行业角逐的一个重要战场。

养老产业归纳为五个问题。一是家庭养老难以为继;二是机构养老难以进入;三是机构照护费用难以承受,以北京为例,公立养老院一个床位价格大多在4千上下,床位要预约,但多要求老人能够自理,而民办养老院六七千/月/床位几乎是最便宜的价格,而真正失能老人的花费要数倍于这个承受能力;四是民营养老机构的照护经费难以到位;五是照护人才难以稳定。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机构大部分没有成熟的医疗服务能力,主要针对相对健康、不需要复杂护理的老年人,养老机构的功能主要是住房、膳食和基本的社群活动,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还非常少。2017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比2016年增长10.6%,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9万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4.3万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8.3万个。2017年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4.8万张,比2016年增长2%(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9张),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338.5万张。

THE END
1.2024年养老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分析养老栏目为您提供2024年养老行业定义及概况、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养老行业发展趋势和养老行业发展前景、市场政策及环境分析、重点企业投资分析等信息。https://www.chinabgao.com/k/yanglao/
2.的现状与未来趋势解析!未来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养老地产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土地供应、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等;下游则主要是养老服务的提供,如医疗、康复、娱乐等。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为养老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市场现状 行业发展现状简介 目前,中国养老地产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各类房企纷纷涉足养老地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96051/article/details/137452809
3.中国老年教育行业发展状况与投资前景方向分析报告2024第四节 老年教育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 人口总量及其增长 二、 城镇化及新农村进程 三、 养老理念的变化 四、 环境及行为因素 第二章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龄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分析 一、 中国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化 (1)人口总量增长 https://blog.11467.com/b8848563.htm
4.202420242030年北京养老机构行业发展动态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目录 一 北京养老机构行业现状分析 3 1. 行业规模及发展趋势 3 北京养老机构数量及分布情况 3 养老服务市场需求量预测 4 养老机构类型及经营状况调查 6 2. 服务模式与产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4549694.html
5.养老报告中国养老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潜力分析报告2023(6)新加坡养老产业经验借鉴 2.3 国际养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3.1 “居家养老”开始增长 2.3.2 “异地养老”规模扩大 2.3.3 “老年社区”成新亮点 2.3.4 老年服务市场发展迅速 2.3.5 老龄商品市场推陈出新 第3章: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93911.html
6.天津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天津养老服务行业工资收入一般多少钱一个月?53.7%的岗位拿¥4.5-8K/月,年薪¥5-10W。2023年工资较2022下降了5%,对比天津低6.1%。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较2023下降8%,招聘职位量占天津0.249%。地区分布集中在南开区。发展现状:公司规模100-499人占比最多,成立时长10年以上占比最多。高端人才:硕士需求占https://www.jobui.com/salary/tianjin-all/ind-yanglaofu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