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养老地产运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营机构、民营机构、公办民营、公助民办等类型;根据养老地产服务的内容以及收费差异情况,可以可以划分为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疗养院、老年公寓、护理院等。福利院、敬老院和养老院一般为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公办机构,收费较低,市场供不应求,疗养院,老年公寓、护理院等则一般为民办盈利性机构,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收费相对高昂。目前养老地产主要的运营模式包括销售模式(本地销售模式、度假销售模式)、租售结合、床位出租、会员制模式以及金融组合模式(以房养老、押金或养老金返还等)。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54亿,同比2018年增长1.65%,占总人口比重为18.1%。根据国际上老年化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中国早已经步入老年社会。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测算,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我国老年化过程将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快速老年化阶段、加速老年化阶段、重度老年化阶段,其中重度老年化阶段的老年化水平为31%,8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25%。
针对我国养老市场规范缺失,行业缺乏有效监督现象,2019年12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GB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予以公布。这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红线”,将有利于防范、排查和整治养老机构服务中的安全隐患,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202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养老服务产业的监督管理。
养老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以服务为核心
——医养结合大势所趋
——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加速应用
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提升养老地产精细化、人性化运营方面将会发挥巨大作用。应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能够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服务体验;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建立养老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个人健康精细化管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语音交流互动场景、老年人智能相伴场景。未来,科技企业与养老地产企业的合作将会更加频繁紧密。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各类养老床位483.1万张,比上年增长12.55%,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53张。预计到2026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将达到接近1000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