赑屃怎么读是什么含义(赑屃的读音寓意是什么)–百场汇

赑屃,中国古代神兽,又名霸下、鳌、龟趺(fū)、填下、龙龟等,传说中龙的儿子之一。龙和龟两情相悦的结晶,形似龟,有齿,喜欢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是碑下龟。

上面三图中的,就是赑屃,一般出现在寺庙、道观、陵墓等地方。其中第三幅图,是北京明十三陵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这幅图中大家可以看到赑屃负碑的全貌。

为什么会有赑屃负碑的传统,这是有传说的,而且还有不同的版本。在这个解答中,我引用其中一个版本:

赑屃本是神龟,在上古时候,它经常驮着三山五岳四处游荡、兴风作浪。后来被大禹收服,帮助大禹治水,立下大功。治水成功后,大禹担心赑屃再继续兴风作浪,于是让赑屃背着顶天立地、记载着治水功绩的大石碑,让它不能四处游行。这就是赑屃负碑的起源。

后来,人们凡兴建寺庙、道观等大型建筑,必刻石碑以作纪念,而且仿照传说中大禹的做法,把碑安置在赑屃的背上,让它驮着。

一般的皇家庙宇,或皇帝敕建的庙宇、陵寝都会安放有这种赑屃背着的“功德碑”。

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尺寸最大、最重的赑屃负碑在河北正定县的开元寺。

不过只有赑屃(见上图),石碑暂时还没有找到(全)。

这是在2000年6月,在河北正定城内府前街一处建筑工地上出土的。

同时出土的,还有若干块残碑及碑帽。碑身找到了约三分之一,碑首找到了约二分之一,其余残块可能压在附近住宅之下,暂时无法发掘。

据文物部门推算,碑高度(连碑座)应该达14到15米,宽度在3.6米之内,厚度也有将近1米。

巨大的赑屃(bìxì)残碑基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仅凭这个数据,人们已经可以认定,这是世界是最大、最重的赑屃负碑。

我们期待着残碑及碑帽的未出土部分,早一天重见天日。

赑屃的样子,总是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地面,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它身上,体现了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沉淀的结晶。

而且,赑屃是祥兽,象征长寿和吉祥,据说抚摸他能带来祥瑞。

本文的开头我们提到说,赑屃是龙的儿子之一。那为什么它就是龙的儿子?为什么它不像龙却像龟呢?到底是它爹戴了绿帽,还是它妈出了轨呢?它的兄弟姐妹又有谁呢?

大家都知道有“龙生九子”的说法,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的下半句是“不成龙”,合起来就是“龙生九子不成龙”。而大家熟知的是“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对吧?

这两个不同的说法,差别就有点大了。“各不相同”侧重于表述龙子们独特的形态、能力;而“不成龙”大约就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了。

中国人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始于伏羲氏时期。伏羲氏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苍鹰的爪等等素材,创造了“龙”这种强大且非常有神秘感的生物。龙成为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

据明代一部著名的随笔札记《五杂俎》中记载:“龙性淫,无所不交……”

《万历野获编》中也记载:(龙)遇牝必交,如得牛则生麟,得豕则生象,得马则生龙驹,得雉则结卵成蛟……盖与鹿交,遗精而成……

也就是在明代,才逐渐形成了“龙生九子”的传说。这个传说也有不同的版本,各版本里,龙子的名称和排序也各不相同。其中以李东阳的说法和他的学生杨慎的说法流传最广。

这个杨慎大家应该更熟悉一点。《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就是出自杨慎之手。

扯远了,回到龙生九子这个话题上来。

因为龙性淫,所以龙的孩子很多。我认为,龙生九子应该不是说龙一共生了九个儿子。大家都知道九在古代有“极致”的意思,是个虚数,也是个贵数,非一定的地位,可不敢用到“九”这个数字。比如,九五之尊,表示没有人比他更高贵了,九天,表示极高的地方……所以,记数龙的儿子的数量,也用了数字九,“龙生九子”大概也表示龙生了很多儿子,并不止九个。要不然,没法解释不同的版本里,不同的名字加起来要不止九个这种现象。

本问题里的赑屃,有的版本把它排在首位,作为龙的长子。有的版本里却把它排在第六位,把“囚牛”排在首位,作为龙的长子,赑屃只是第六子。

所以,下面我说的这些,就不排序了,尽量把民间说法中,龙的儿子们都拎出来跟大家见个面。

赑屃

龙和龟生的儿子。这个就不多说了,上面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

负屃[fùxì]

看名字,负屃、赑屃比较像吧?但长得不像,是吧,一个矮胖,一个细长,一个似龟,一个似龙。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爹虽然都是龙,但妈不是同一人。

赑屃的妈是龟,负屃的妈是青龙。

这哥俩经常是同时出现的,就像上面第二张图里那样:赑屃趴在地上,驮着沉重的石碑;石碑的顶部盘着的,就是负屃。

负屃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顶部。因为碑大多是功德碑,记载功德就需要行文作赋,而负屃平生好文,特别擅长书法这事,所以人们就把它刻在碑的顶部,以寓意这碑上的文字是通过了神兽负屃的判定、审阅,是无尚正确和光荣的。

囚牛

囚牛,龙种,龙头蛇身,是龙和牛的儿子。它性情温顺、不嗜杀、不逞狠、好音律。

囚牛的听力绝佳,能辨万物声音,所以人们就把它雕刻在琴头上,一方面让它在琴头上欣赏人们弹拨弦拉的音乐;另一方面也意在向听音乐的人显示——看,连囚牛这个音乐权威都在这里,我这把琴和这把琴所奏出的音乐,肯定是顶尖的,不用怀疑。

所以,如果大家以后看到传统的乐器上,有这种雕刻物的,可别说外行话,把它叫成“龙头”,那是“囚牛”,是龙的儿子呢!

狴犴(bìàn)

狴犴,龙种,龙和虎的儿子,又名宪章。形似虎,平生好讼,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而且因为它威风凛凛,长得就很威武,对于监狱这种坏人的集中地,有它在就能保证这里的安全,所以古人就把他作为是监狱门上的神兽。

因为形象威风凛凛,除装饰在狱门上外,它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也有它的形象。

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是正义的代表。

补充一个和狴犴类似的神兽獬豸(xièzhì)。这个不是龙的儿子,但因为也是神兽,常常有人把它划归为龙的儿子。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è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这种神兽经常出现的地方,大多是公检法机关的大门前。如果你哪天路过这些机关,看到大门左右两侧有石雕,那就是我们这里讲的“獬豸”。你可千万别把它们叫成“石狮子”,那样会让人笑话的。同理,如果哪个公检法机关的门两侧真的摆上了两座“石狮子”,而不是“獬豸”那也是天大的笑话,这个机关的领导会迅速被人嘲笑得无地自容。

为什么獬豸会和公检法机关联系起来呢?

繁体的“法”字是这样写的——灋(fǎ),其中的“廌”(zhì)就是我们这里讲的獬豸,是一种神兽,也叫“独角兽”或“神羊”。

獬豸是一种能辨曲直的神兽,古籍中记载:

“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咬、啃的意思)不正者。

“中国司法的鼻祖”——皋陶,传说就是就用獬豸治狱的。

獬豸,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

皋陶决狱明白,执法公正。遇到曲直难断的情况,便放出独角神羊,依据獬豸是否顶触来判定是否有罪。

这个在今天看来有点像笑话的做法,其初心依然是公平、公正。所以,法和獬豸就这么联系起来了。

“灋(fǎ)”字造得很有深意:公平裁判、明断曲直,是基本涵义;同时,也有“应该对任何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去”的含义。虽然法字被简化了,但意义从未改变。

椒图

椒图,龙种,龙和螺蚌所生(这个龙的口味忒重,是吧?)。

椒图经常是以一种衔环的形象,出现在大门上,如果我们在大门上看到衔着环的一般就是它了。尤以古建筑的大门上最为常见。为什么呢?

因为椒图形像螺蚌,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遇到外敌侵犯总是将壳口闭紧,有椒图就有了“紧闭”之意;还因其面目狰狞,可以镇邪;又因椒图“性好僻静”,忠于职守,所以常常被饰为大门上的铁环兽或挡门的石鼓,庇佑一家人的平安。

椒图可以说是龙的九子中,最亲民的一个,低头不见抬头见,每天都伴在普通人左右。

蒲牢

蒲牢,龙种,龙和蛤蟆所生(再一次吐槽龙的重口味),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喜欢鸣叫。

古籍中有记载:

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为鲸鱼。”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

大概意思是说:海里有大鲸鱼,蒲牢就生活在海边。而蒲牢很怕鲸鱼。一遇到鲸鱼调戏它、袭击它,蒲牢就大声吼叫不止,类似今天的一个美女看到小老鼠时的尖叫作派。

这个胆小得,着实有点给他爹丢脸,好歹你也是神兽,是龙的儿子啊,你怕它一条鲸鱼作甚?他还敢吃了你不成!

于是人们就利用这个现象,把蒲牢的形象铸在钟上,作为钟纽(提手?),而把敲钟的木杵做成鲸鱼的形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响亮。

人们敲钟时,鲸鱼木杵一下又一下撞击饰有蒲牢钟钮的大钟,钟声“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狻猊(suānní)

狻猊,龙种,龙和狮子所生。形如狮,喜烟(这个狻猊喜爱“抽烟”)、好坐、喜静不喜动(一点也没遗传它爹妈的强悍基因),它经常跑到寺庙中去吞吐一番,所以形象多出现在香炉上,在那里吞烟吐雾。

才女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就有这家伙的形象: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里“瑞脑”指的是一种香料,而“金兽”指的是兽形的香炉,这个兽就是狻猊。

古书上也有记载说,狻猊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神兽,有威武百兽率从之意,所以也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上。如下图:

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吉祥兽,这些小吉祥兽不仅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吉祥兽的数量也不同,这是有严格的等级界限的,一般最多使用九个吉祥兽。唯一的例外是故宫太和殿,上面装饰的吉祥兽共有10个,中和殿、保和殿都是9个,天安门上也是9个小兽,其它殿上的小吉祥兽按级递减。

上图中的吉祥兽里,最前面的是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另外,在佛教里,佛座上也有装饰的狻猊,一般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文殊菩萨像前。我印象中,文殊菩萨的坐骑也是狻猊。不知有没有记错,有了解的网友欢迎指正。

睚眦(yázì)

睚眦,龙种,龙和豺所生。豺身龙首,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说了这么几个龙子,终于有一个有点龙的性格和样子了)。所以借着这个寓意,人们把它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由此,睚眦变成了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

关于睚眦,有个故事:

传说睚眦虽为龙子,但身似豺狼,老龙不喜欢他,就有点恼火,想把它扔了。于是豺母苦苦哀求,睚眦才得以保住一条小命。但是因为相貌丑陋,也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老龙依然不认他这个儿子。

长到十来岁时,实在受不了老龙的白眼,离家出走了。这一出走,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禁感慨:

这是出走得晚了呀!虽然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又遭父亲老龙又以貌取人,有点憋屈。但也就是当儿子的不敢说罢了,现在出来了,一定要混出个龙样来,以正龙子睚眦之名。

后来,睚眦在渭水边遇到了周文王,给他讲自己的抱负,帮他分析天下大势,又引周文王找到了姜子牙。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得了天下,这里面睚眦功不可没。但睚眦没有贪恋富贵,悄然归隐。

对睚眦的不辞而别,周武王心理着实过意不去,为纪念它,亲自命工匠铸睚眦像于刀剑龙吞口,世代相传,以谢龙子睚眦辅周之恩。

当然,这是人编的故事,不可尽信,聊当酒话,一乐就罢了。

我们对睚眦最熟悉的,应该是“睚眦必报”这个成语。出处是范睢的“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范睢是大秦帝国宰相,对有恩于自己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回报,对有仇于自己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弄死。这是另一个故事了,这里我就不再多写了。

回到龙子的话题。

嘲风

嘲风,龙种,龙和凤凰所生(终于见到龙凤呈祥的画面了)。龙生龙、凤生凤,龙凤交生嘲风。嘲风大概长着凤头龙身,算是把爹妈的优点特征都继承了。

民俗传说中,嘲风好险又好望,意思是说它非常喜欢找刺激,哪里危险就去哪里,就是个喜欢极限运动的主;而且还喜欢站高处眺望,不知道它听没听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但显然,它是懂得“站得高看得远”这个道理的。

依着它的本领,古人给它安排了个差事,那就是让它位列“五脊六兽”,作为殿角的装饰,起到祛邪、避灾的作用。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五脊六兽”:一般中式建筑的房顶都有五条脊,一条水平的主脊,四条垂脊,共5条脊。主脊的两头,垂脊的下头,共6个端点。这5条脊6个端点上给安排一个神兽,作为装饰,以兽镇脊,避火消灾。

螭吻(chīwěn)

螭吻:龙种,龙和鱼交生的儿子。龙头鱼身,但不是金龙鱼。其性情好望喜吞,常被用作建筑物的装饰,大多作屋脊镇火的兽头,有驱凶辟邪的作用。

上面讲嘲风的时候说到“五脊六兽”,这六兽里就有螭吻,而且它是作为主脊两端的神兽存在。

主脊两端的螭吻,龙首怒目做张口吞脊状,背上插着一柄宝剑,立于建筑物的尾脊上,被称作“好望者”。

这和嘲风有点相像的意思了,螭吻也特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除此之外,据说还能吞万物,最喜欢吞火,所以被视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饰物。

饕餮(tāotiè)

饕餮:这个是不是龙的儿子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不是,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说法。我倾向于不是。

如果大家看过《山海经》,应该了解一点: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与“穷奇”、“梼杌(táowù)”、“混沌”并称四大凶兽。

作为四兽之一的饕餮,是个美食主义者,性贪吃。见到食物就毫不犹豫的扑上去,狼吞虎咽,根本不咀嚼食物,饕餮的身体能够装得下海量的食物。但吃得太多了,最后被撑死了。

现在用饕餮形容一个人能吃、好吃,古时候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饕餮纹,也是取的饕餮贪吃的意思。

蚣蝮(gōngfù)

蚣蝮,是否是龙子也说法不一,我倾向于是,理由是它长得像。蚣蝮头部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如果它不是龙子,那也一定是龙妻出了轨,总之它有龙的外形,和龙就脱不了关系。

蚣蝮好水,又名避水兽。相传它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于是人就按它的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河边的石礅上,并说这样就能镇住河水,防止洪水侵袭。故宫、天坛等中国古代经典的宫殿建筑群里经常可以看到蚣蝮的身影,用的还是排去雨水的功能。

有点累了,那就不再继续了,抽空我来补上貔貅、麒麟、螭(chī)、犼(hǒu)等,这些也是传说中龙的儿子,但不确定,有的版本把它们纳入,有的版本把他们排除。

不管他们是不是龙子,了解一下这些神兽也没什么坏事。作为传统的中国人,对这些传统文化抱有兴趣,并且去了解、去传承总归是没有坏处的。起码,当孩子们问起你时,你能说出个一二来,也会招来孩子崇拜的眼神。大家说是吧?

“龙生九子各不同”,说法不一,大同小异。楼主问的赑屃,音bixi,形同驮碑之龟。

李东阳《怀麓堂集》中记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音:牙字),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赑屃(音:毕戏),又叫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音:毕案),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负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1赑屃(bixi),形似龟,好负重,为石碑下的龟趺。

2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吼,为钟上的钮。

3狴犴(bian),形似虎,头顶有独角,有威力,故立于狱门或衙门两侧。

THE END
1.如何理解六耳这一独特的名称背后蕴含了哪些寓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许多神秘而富有象征意义的生物形象,其中六耳猕猴便是其中之一。关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首先,从字面上看,“六耳”这个词组直接说明了猕猴拥有额外的两个听觉器官,即多于普通猕猴所拥有的两只耳朵。在动物世界中,这种现象并不常见,因此就自然https://www.nxvejqqfd.cn/dao-jia-jing-dian/234990.html
2.古建筑中的五脊六兽是指什么?Aili老师默认收藏夹Aili老师创建的收藏夹默认收藏夹内容:古建筑中的五脊六兽是指什么?,如果您对当前收藏夹内容感兴趣点击“收藏”可转入个人收藏夹方便浏览https://www.bilibili.com/list/ml2565087394
3.六兽在六爻中的用法六兽在六爻中的用法主要体现在对卦象的进一步描述和形容上,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意 六兽在六爻中的用法主要体现在对卦象的进一步描述和形容上,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和特性,从而帮助预测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事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六兽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腾蛇,它们在六爻预测中的具体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69868964642947
4.五脊六兽是什么意思五脊六兽是哪六兽五脊是哪五脊→MAIGOO百科在这些高大建筑的五根房脊的边缘上,安放着六种烧瓷的兽类小动物,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为“五脊六兽”。 五脊六兽东北话的意思 在东北,老人们常常说“看看他,每天闲得无事,整的五脊六兽的”。这个词,是描述一个人无所事事,闲得发慌、忐忑不安的非常无聊的状态。 故宫房顶的五脊六兽有什么寓意https://www.maigoo.com/citiao/267768.html
5.“五脊六兽”有何寓意?清宫动物造型文物展告诉你“五脊六兽”有何寓意?清宫动物造型文物展告诉你 6月15日,“国有祥瑞 生生不息——清宫动物造型文物展”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开展。 展览分为“护佑苍生”“寓礼于服”“镇守殿宇”“祈福吉祥”四个单元,阐释沈阳故宫院藏清代宫廷动物造型文物和图案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在“镇守殿宇”单元中,展览对镇守宫殿的脊兽进http://ysxw.cctv.cn/article.html?item_id=9722402487113585826
6.“五脊六兽”有何寓意?清宫动物造型文物展告诉你“五脊六兽”有何寓意?清宫动物造型文物展告诉你来源:总台辽宁总站 | 2022年06月20日 11:55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6月15日,“国有祥瑞生生不息——清宫动物造型文物展”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开展。 展览分为“护佑苍生”“寓礼于服”“镇守殿宇”“祈福吉祥”四个单元,阐释沈阳故宫院藏清代宫廷动物造型文物和http://dbzx.cctv.com/2022/06/20/ARTI3QxtNGWuIY4pUgXi6HPk220620.shtml
7.五脊六兽成语五脊六兽的意思寓意出处成语接龙解释/意思/寓意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出处/来源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生僻 五脊六兽成语接龙:五脊六兽 →兽迒鸟迹→ 找不到合适的成语http://tools.manmankan.com/chengyu/w/13986/
8.五脊六兽的意思五脊六兽是什么意思五脊六兽是什么意思,五脊六兽意思解释是什么,查典成语词典为大家提供专业的五脊六兽的意思、五脊六兽的含义及寓意,五脊六兽的近义词,五脊六兽的反义词等成语解释。https://chengyu.yw11.com/cy/%E4%BA%94%E8%84%8A%E5%85%AD%E5%85%BD
9.射雕无定坊脊兽答题答案是什么游戏攻略射雕无定坊脊兽答题答案是什么 1、脊兽多为鸱尾是何寓意? 答案:镇火祈雨 2、套兽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屋檐角如何? 答案:被雨水侵蚀 3、以下哪项不属于【五脊六兽】中的六兽? 答案:貔貅 射雕无定坊脊兽答题位置 1、首先前往升客栈二楼位置; 2、找到NPC对话,开始答题;树懒https://m.php.cn/faq/732601.html
10.五脊六兽的千年守望23.12.22完整版的脊兽排列顺序:中国古建筑中的五脊六兽,领头的是骑凤仙人,以下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狻猊(suan ni)、狎鱼(xia yu )、獬豸(xie zhi)、斗牛、行什。 本文特别提示:上节文字脊兽排列顺序中狻猊与狎鱼的顺序有误,下列图片也同样颠倒了顺序。正确的是押鱼在前,狻猊在后。因为押鱼有鱼尾而狻猊https://www.meipian.cn/4zb99rze
11.话·龙古建筑中的龙元素除了吉祥的含义还可卖萌五龙二凤环绕在太子佛身边,龙缠在立柱上腾空而起,有种正在乘风飞翔的既视感。五龙二凤有风调雨顺、吉祥和谐的寓意。 福建泉州天后宫鸱吻 天后宫鸱吻以龙的形象为主,姿态多样、绚丽威严、灵巧可爱。龙是泉州古建筑装饰中常用的元素之一,姿态也是变化多样:有正在扭身腾飞的龙,也有正在平行游走的龙,还有尾巴朝下正在http://www.nnnews.net/yaowen/p/3193799.html
12.“五脊六兽”是指什么?俗语“五脊六兽”抓住了这些蹲兽凶神恶煞、龇牙咧嘴的形象特征,用来形容人极度难受时的心态与情貌,形象且寓意深刻。“五脊六兽”一词本是俗语,旧时童蒙读物《四言杂字》就有收录此句,但也因其比喻义较为隐晦,人听来不好理解,以致造成很多讹用。比如旧小说《醒世姻缘传》中写作“五积六受”,清代文人穆辰公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05/17/116554_669119996.shtml
13.奇门遁甲之八神的特征和含义腾蛇与值符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本文介绍了奇门遁甲中的八神——值符、螣蛇、太阴、六合、白虎、玄武、九地和九天,它们在预测中具有象征意义,且各有独特的性质和作用。作者灵遁者详细解读了这些神煞的特点及其在预测中的应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八神的信息特征 奇门中的八神,又叫八将,类似纳甲筮法的六神(六兽)和四柱命理中的神煞,是古https://blog.csdn.net/qq_42971998/article/details/136295750
14.“五脊六兽”分别指的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寓意呢?#古建筑#古建筑之“五脊六兽”分别指的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寓意呢? #古建筑#古建筑之美#传统建筑#趣讲国学 - 平一趣讲国学于20240807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https://www.douyin.com/video/739985531331210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