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2023年12月29修正本)

(2012年4月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98号公布根据2015年12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烟草专卖管理办法〉等23件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2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88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价格监测预警办法〉等9件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3年12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402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房屋建筑白蚁防治管理办法〉等4件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及种畜禽品种选育、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种畜禽,是指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精液、胚胎等。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要求,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预算,扶持种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使用,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种畜禽品种选育、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管理工作。

第六条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防疫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接受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第七条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确定、调整和公布;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由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确定、调整和公布,并报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建立本省畜禽遗传资源档案,将原产本省的畜禽遗传资源全部纳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纳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由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建立或者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对畜禽遗传资源实行保护。

(一)畜禽遗传资源的名称、基本特性;

(二)最小有效保护数量和群体结构;

(三)饲养管理方式、舍饲条件、保护措施等;

(四)资金补贴方式、数额和用途;

(五)畜禽遗传资源的利用要求;

(六)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发生变化时,对畜禽遗传资源的处理;

(七)保护期限;

(八)违约责任;

(九)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保护协议的规定,加强种畜禽饲养管理和疫病防疫。饲养管理方式、舍饲条件、保护措施等应当符合畜禽生长的自然习性,有利于种畜禽自然性状的保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保护协议的规定,及时足额拨付补贴资金,并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予以技术指导。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移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补贴资金。

第十二条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未经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

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不再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时,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收回最小有效保护数量的畜禽遗传资源,并按照保护协议约定给予补偿;协议没有约定的,参照市场价格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十三条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向境外输出或者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

第十四条鼓励和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开展联合育种,促进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选育和利用。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繁育珍贵、稀有、濒危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畜禽品种。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畜禽品种,农业农村、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应当在实验设施设备及种畜禽场的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第十五条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销售、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

第十六条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开展生猪、家禽等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建立性能测定数据库。

第十七条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组织开展种畜质量监测、优良个体登记,向社会推荐优良种畜。

生猪、奶牛等畜牧业行业协会应当配合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做好种畜优良个体登记工作。

第十八条种畜禽生产经营依法实行许可证制度。

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或者生产经营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十九条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依法决定是否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条原种场、祖代场、一级良种繁育场、一级供精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由设区的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批。其他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县(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批。

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依法作出是否核发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决定。

第二十一条申请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的条件,并提交下列材料:

(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专业资格证明。申请原种场、祖代场、一级良种繁育场和一级供精站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需要提供1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证明;申请二级良种繁育场、父母代场、二级供精站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需要提供1名初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者相应专业技能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证明。

(三)种畜禽场区平面图、设施设备清单以及周围环境示意图。

(四)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书。

(五)完整的育种或者制种记录等生产管理制度;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疫病监测防治、无害化处理等管理制度。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二条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种畜禽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原发证机关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二十三条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定的品种、地址发生变更的,持证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发证程序和要求重新申请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定的范围、品种、代别、生产标准从事生产经营。

第二十五条种畜禽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种畜禽选育、配种、性能测定、免疫防疫以及疫病监测等内容进行记录,建立种畜禽生产经营档案。

种畜禽的选育、配种和性能测定记录应当长期保存。

第二十六条销售种畜禽,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

销售种畜禽时,应当附具生产单位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证明;销售种畜的,还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种畜系谱。

《种畜禽合格证》应当由种畜禽质量鉴定员签字、生产单位盖章。种兔、种禽、种蛋每批一证,其他种畜每头一证。

第二十七条种畜禽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销售商品代仔畜、雏禽时,应当向购买者提供其销售的商品代仔畜、雏禽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免疫情况、饲养技术要求和有关咨询服务,并附具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证明。

第二十九条农户饲养的种畜禽用于自繁自养和有少量剩余仔畜、雏禽出售的,以及农户饲养种公畜进行互助配种的,不需要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但应当符合动物防疫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监督,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考核制度,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措施、保护效果等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种畜禽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及种畜禽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种畜禽质量检验机构对种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进行检验。检验所需费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列支,不得向被检验人收取。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建立或者保存种畜禽生产经营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建立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建立或者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拨付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补贴资金,或者截留、挪用、移用补贴资金;

(三)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期限等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四)未依法实施监督管理,造成本行政区域种畜禽生产经营秩序混乱,并产生不良后果;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种畜禽合格证》由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统一印制,不得收取费用,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THE END
1.国家禽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国家禽类实验动物资源库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该资源库集科学研究、资源收集与保藏、繁育生产、开放共享及人才培养于一体,立足于保证禽类实验动物资源满足国内对种子及国家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需求,努力开拓农业实验动物资源,努力建成科研引领、人才齐备、设施先进、保藏丰富、http://pla.caas.cn/
2.贵州日报12月18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组在六盘水市水城区贵州乌蒙凤生态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乌蒙凤鸡保种场,随机抽测了部分个体的体重、体尺、蛋重等关键指标,并与前期遗传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同时走访农户,深入了解乌蒙凤鸡的养殖技术、日常管理、市场销售等情况。此外,专家组还仔细查验了有关档案、生产记录和系谱资料,确http://szb.eyesnews.cn/pc/cont/202412/26/content_142494.html
3.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3年,完成全部普查任务,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存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新增5万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作保存遗传材料20万份;发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和2023年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三、重点任务 (一)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一是以县域为单位开展畜禽、蜂遗传资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3433379_1083433379.html
4.“儋州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海南日报讯 (记者陈彬)海南日报记者日前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儋州鸡”日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成为我省第三个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审定的鸡品种资源,这是我省在全国畜禽种业振兴行动中取得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 http://city.ce.cn/news/202307/25/t20230725_7366641.shtml
5.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pdf 责任编辑人:王殿华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0 条评论 提交 是否匿名 相关资讯 《全国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地理标志产品 昌黎貉皮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https://www.chinaleather.org/front/article/115276/378
6.《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公布福建畜牧兽医网是一个福建省畜牧业协会、省畜牧兽医学会的门户网站,服务对象为从事畜牧行业及其相关产业的个人或企业,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海峡两岸最新的畜牧兽医行业信息,通过我们为您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您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发布供求信息.http://www.fjxmw.org.cn/index.php?case=archive&act=show&aid=3927
7.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docx2023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任务,完成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制修订工作,推动修订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采集制作遗传材料25万份入库长期保存,发布2023年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三)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2021年,启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324/611005021300312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