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透露,我省品种培育工作成效明显。2021年以来,全省已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149个。全省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新培育出皖临白山羊畜禽新品种获国家审定,成为我省首个培育出的大家畜新品种,也是全国第四个肉用山羊新品种。新培育秋浦杂交斑鳜、中华鳖“长淮1号”、杂交鲂鲌“皖江1号”等3个水产新品种。全省建立4个地方性种苗技术标准,林木种子取得植物新品种权28个。
全省国家级制种基地(制种大县)增至5个,省级制种基地13个,落实制种面积近240万亩,年制种能力位居全国第4;出口水稻种子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1。
祁门豆花鸡入选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依托省农科院建设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目前,中心库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验收。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建设国家中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目前正开展仪器设备调试。连续支持30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圃)建设。全省已经形成以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为核心、地方保种单位为补充的“1+N”保种体系。
合肥“种业之都”集聚效应初显
合肥市设立“种业之都建设及科技强农发展基金”,筹措政策资金支持种业发展,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合肥牵头开展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建设公益性生物育种平台,合肥“种业之都”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