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第六篇

六畜痫之一。见《小儿药证直诀·五痫》。即牛癫。详见六畜痫、牛癫条。

病证名。因多食牛肉停滞不化成积而致胃肠积滞。《医钞类编》卷九:“牛肉积,捣马鞭草汁或生姜汁饮之。”参见肉积条。

病名。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瘙痒之癣病。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九,因患部皮肤变厚而坚硬,甚者如牛领之皮样,故名。该病由风湿热毒蕴郁肌肤所致;或因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所养而成;或因情志失调而发生。大多发于颈项处,尤以项部为多见;亦可发于肘窝处、腘窝处、上眼睑、会阴、大腿内侧等处。初起时,皮肤局部先觉瘙痒,继而则见有粟米大小不规则之扁平丘疹出现,肤色尚属正常,或只呈淡褐色,若继续发展则丘疹融合而成片,皮肤变得干燥,渐变肥厚,并相互浸润,常作阵发性奇痒,尤以夜间更甚。治宜疏风活血、清热祛湿之剂,内服可选用当归饮之。外用疯油膏、黑豆馏油制剂。亦可选用薰药疗法等,相当于神经性皮炎。

病名。喉蛾因治不当使其表面变硬而遗留反复发作之病证。见《喉科种福》(1899年)卷四:“证由蛾将成脓之时,犹连服凉散之剂,吹凉散之药,以求速效,虽红肿消,而脓根未拔,外皮顽硬,一遇时气外感,饮食积热,则旧蛾复作。”类似慢性扁桃腺炎。证治参见乳蛾、石蛾条。

治疗技术名。为促进疮口愈口的一种方法。出《外科大成》卷一。多用于疮口久顽不敛者。其法取牛皮胶一块,水熬稀稠得宜,摊厚纸上,用时剪一块敷贴疮口,次用厚味浓醋煮软布二块,乘热罨胶纸上,稍温即换另一块,使热气渐渐蒸透,则疮痒脓出,再用贯众二两,煎汤热洗,去胶纸,以生肌膏药敷贴之。每日如此蒸洗一次,直至脓尽疮干愈合为度。

①三十六黄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牛黄者,舌如蜡色,口作噍,不多言语,或如牛吼。若眼目头面未变,作深黄色者可治;如舌上及身体黄黑色者难疗。”治用点烙法,内服犀角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②中药名。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该疔之发,皮色不变,但见肿而头黑,形圆而小,疮口内无脓,疱起处掐之不破,针挑之有黄水出,其周边色赤,赤似茱萸房者,身间有寒热。因其疱处掐之不破尤如牛皮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疔之一,名牛拘疔“其状肉疱起掐不破”即此。治参见疔疮条。

病名。即牛痫。痫证发作时吼声如牛鸣者。《圣济总录》卷十五:“牛癫若牛鸣。”《辨证录·癫痫门》:“痰气太盛,一时跌仆,口作牛马之鸣者,世人所谓牛马之癫也。其实乃虚寒之症,痰入心包也。”

病名。脚根或手掌皮肉顽硬肿痛之病证。见《外科正宗》卷四。多因热手足而涉寒水见风,令气滞血凝,使皮肉失荣而致。该病多见足根或手掌部,患部皮肉逐渐变得顽硬肿起,色见微黄而时感疼痛,甚则步履艰难。其治多采取千金散腐蚀法外用。如已成脓,因皮厚难溃破者,宜作切开引流,外搽牛角散。皮肉难生者,可选用生肌散敷之。

病名。形似牛鼻孔之肛漏证。《外科十三方》下编:“此漏与曲尺痔相似,形状如牛之鼻孔”者。证治参见曲池痔条。

病名。系指黑睛生翳,色带鹅黄,状若凝脂的病证。类今之化脓性角膜炎。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黑睛外伤,风热毒邪外侵,肝胆实火内炽,风火毒邪相搏于上所致。治宜清肝泻火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产科名词。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即碍产。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张开如钳形,蘸水后,挟住治疗部位的肌肤。一挟一放,直到被拧的部位出现红紫色斑痕为度。适应病证同扯法,但本法刺激量较强。

明代医家。丹徒(今属江苏)人。生平欠详,尝征集治病之食物,嘉靖时辑成《食鉴本草》二卷,并于其末附《养生食忌·养生导引法》,现有多种版本行世。

妇科著作。又名《竹林寺女科》。实际上是题名《竹林寺女科》的传本之一。三卷。竹林寺僧撰。清代刊行。卷上载妇科91症,79方;卷中、下为产后生化汤论及经验良方。本书另有收载妇科110症等多种传本,书名亦有所改动,而内容则无多大变动。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①鬓骨,在头侧面,耳前上方,眉后方。省称“颞”。《灵枢·热病》:“热病头痛颞颥目(疒挈脉)痛,善衄,厥热病也。”

②经外穴名。出《脉经》。在眉毛外端与眼外眦角连线的中点。主治时邪温病,头痛眩晕,眼部疾患及面神经麻痹等。沿皮刺0.3-0.5寸。

③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空。见该条。

症名。系指自咬其颊的症状。出《灵枢·口问》。详见啮舌条。

症名。系指自咬其唇的病证。出《灵枢·口问篇》。详见啮舌条。

轻浮无力。《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

同“折襞”。指肌肤皱褶。《素问·调经论》:“虚者聂辟气不足。”

自我按摩方法名。手握拳,拇指捏住中指中节,两掌面结合,放于两大腿之中,用力紧挟。《寿世保元·伤寒》:“病人用大指捏住中指中节,紧捏莫放,十指俱屈,合掌夹在两大腿中,紧紧坐住,待良久汗自出。”用治伤寒无汗等症。

伤科正骨手法之一。适用于腕关节脱臼的整复。腕骨中月骨易脱位,且以月骨向掌侧(即前方)脱位最为常见。见《伤科汇纂》卷一。施术时医者可握患者的手指(前脱手心向上,后脱手心向下)向远端牵引,同时另一手拇指下压尺桡骨下端或突出的腕骨,即可使患关节复位。

推拿方法名。用手捏结喉部。常与点天突穴法同治痰厥。《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痰饮方》:“捏结喉法……其令人喉痒作嗽之力尤速。欲习其法者,可先自捏其结喉,如何捏法即可作嗽,则得其法矣。然当气塞不通时,以手点天突穴,其气即通。捏结喉,必痒嗽吐痰后,其气乃通。故二法宜相辅并用也。”

推拿手法名。以两手拇、食二指捏住一定部位后,再用力挤,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数次,以局部皮肤出现红色、紫色或黑紫色为度。常用于小儿。

推拿方法名。即捏脊。因本法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之症而得名。参见捏脊条。

推拿手法名。与拿法相似,但需将肌肤提起。操作方法有两种:

①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

②手握空拳状,用食指中节和拇指指腹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等症。

病名。小儿会阴部位丹赤之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丹发膝上,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谓之尿灶火丹也。”类似小儿尿布皮炎。治宜用桑根白皮煎汤温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为要,或内服清热解毒之轻剂。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小儿尿血方,……灸第七椎两旁各五寸,随年壮。”《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尿血。

病证名。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尿血与心、肝、肾三经关系较为密切。《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尿血,溺窍病也。其原由于肾虚。”心肝火盛者,伴见虚烦不眠,舌咽作痛,少腹胀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等证。以清热为主,用导赤散、清肠汤、龙胆泻肝汤等。火盛伤阴者,小便短赤带血,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脉弦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凉血止血,方用保阴煎、知柏地黄丸合小蓟饮子。日久脾肾气虚者,尿血淡红,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腰膝肢冷,舌质淡,脉虚软,治宜健脾补肾,益气摄血,用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等方。见于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及某些血液病。

病证名。先天性畸形,尿道无孔,以致新生儿小便不能排出。宜用外科手术治疗。

病证名。指小儿夜间小便不禁而遗尿。《古今医统》:“小儿遗尿者,此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遗尿也。又有尿来者,亦由膀胱冷。夜属阴,小便不禁,胞里自出,谓之尿来也。”治法参见小儿遗尿条。

尿道外口。

病名。精液随小便排出的病证。由肾虚不能藏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藏精,其气通于阴,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治宜补肾固精,用枸杞子散、金锁子丸、菟丝子丸、聚精丸等方。小便多溺后精出者,用补中益气汤送服缩泉丸。

膀胱通到体表的排尿管道。

病名。《诸病源候论·尿床候》:“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类证治裁》卷七:“睡中自遗,多属下元虚冷,宜螵蛸丸。然遗失不知,必交通心肾,寇氏桑螵蛸散。”参见遗溺条。

①膀胱。

②指曲骨穴。《千金要方》:“腹中满小便数数起,灸玉泉(中极)下一寸,名尿胞,一名曲骨端。”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指小儿小便初下色黄赤,良久转白,或状如米泔者。多因乳食伤脾,脾不散精,湿热内蕴,清浊相干,下注膀胱所致;亦有由脾肺气虚而致者。脾伤湿蕴者,治宜健脾分利,用胃苓丸;肺脾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

①尿液。又名溺、溲、小便、小溲、前溲、小水、水泉、下泉。尿为津液所化,其生成靠脾的运化,三焦水道的通调,小肠分清泌浊,最后经肾气和膀胱之气气化而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尿液的排泄,对调节人体津液代谢有重要作用。

②指排尿。俗称尿尿。

导引功法名。是一种模仿禽类动作的导引功法。为五禽戏之一。《云笈七签·导引按摩》:“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伸缩二臂各七也。”流传功法甚多。此外,《庄子》、《淮南子》、《抱朴子内篇》等所记鸟伸、鸟举、鸱顾、鸱视、燕飞,及马王堆出土帛画《导引图》之“鹤□”、“鹞”等图,均为类似功法。

刺法名。即捻法。见该条。

外科吸脓引流器具。俗称纸捻、纸钉、药钉。见《卫济宝书》卷上。有:“疮已溃,须用好厚纸作一合索捻子捻之。”该种捻子是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吸水性强之纸张作成。一般先裁成1.5×8厘米(以平方厘米计)大小,再将其搓捻成条状,长短应以疮疡窦道长短为度。该捻子作用有四点:可将药粉送达至疮疡深处;作引流用,可使患处脓液畅流;防止疮口粘连,造成假性愈合;可借以探测脓腔、窦道的深浅、曲折及其方法。

针刺行气法之一。指用捻转的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金针赋》:“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据针灸临床实践,捻转的手法虽可促使针感的产生和加强传导,但对针感传导方向的影响似无一定的关系。

进针法之一。毫针进针一般以快速直刺为主,以减少疼痛。当针身柔软(如金银质毫针)或局部皮肤坚韧不能快插进针时,则用捻转进针法。捻转幅度要小,保持针身的挺直,并两手配合动作,以利于进针。

针刺手法名。即捻法。参见该条①。

针刺补泻手法之一。原称子午补泻。指针刺中以向左捻转或向右捻转来区分补泻。《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今多以捻转的幅度、频率和次数来分别补泻。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为补;以捻转幅度较大(360°以上)、频率较快、次数较多者为泻。参见子午补泻条。

证名。即循衣摸床。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循衣摸床条。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名。《保赤推拿法》:“捻五指背皮法:将五指背面夹缝上皮轻轻捻之,治惊吓,又治燥湿。”

证名。见《类证治裁·淋浊》。即小便浑浊。一名便浊。参见该条。

证名。指尿中有血。《素问·气厥论》:“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又有溲血、尿血等名。溺血通常随尿排出,多无疼痛。参见溲血、尿血等。

指水淹致死者。《金匮要略·杂疗方》曾有溺死救治之载述。《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人为水所没溺,水从孔窍入,灌注府脏,其气壅闭,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即泄沥其水,令气血得通,便得活。”王肯堂在《金匮要略》治溺死的基础上有所补阐。他说:“溺水,捞起以尸伏牛背上,无牛以凳,控去其水,冬月以棉被围之,却用皂角以生姜自然汁灌之,上下以炒姜擦之,得苏可治。”(《证治准绳·杂病》)《寿世保元·五绝》:“救溺水死者,先以刀斡开溺者口,横放箸一只,令其牙衔之,使可出水。又令一健夫,屈溺人两足,着肩上,以背相贴,倒驼之而行,令其出水。”

尿道外口。《素问·骨空论》:“女子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证名。指小便后,续有精液滑出。以肾气虚不能摄精较为多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小便过多,而便后常有滑精者,补中益气汤下缩泉丸。痛而小便频数者,禁用缩泉,以益智壮火、乌药耗气,非阴虚多火人所宜。”参见滑精条。

证名。指小便色红。《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小便黄赤,甚则可以形成淋证。参见小便黄赤、血淋、小便赤涩条。

证名。指小便色白浑浊。《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在泉,客胜,甚则下白溺白。”可由多种因素造成。《景岳全书·淋浊》:“溺白证如泔如浆者,亦多属膀胱水道之热,宜导赤散、徙薪饮之类以清之。若无内热而溺白者,多由饮食湿滞,宜小分清饮或苓术二陈汤减去干姜以燥之利之。……若胞气不固而液浊不清者,此亦败精之属也,宜秘元煎或水陆二仙丹以固之。”溺白亦有属于淋证者,宜结合兼证予以辨析。参见便浊、淋浊条。

㈠(niào,音脲)同“尿”。《素问·诊要经终论》:“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㈡(nì,音逆)

①淹没。《素问·方盛衰论》:“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

②过分;沉迷不悟。《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王冰注:“溺于饮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温溜。参见该条。

治疗学术语。

①即正治。详该条。

②错误的治法。《灵枢·玉版》:“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谓逆治。”

病证名。指病情不按一般规律发展,突然加重而出现的证候。多因正虚邪盛,或治疗及护理失当所致。如麻疹病风寒闭束,疹粒暗淡不透,咳喘鼻煽;或热毒壅滞,谵语烦躁,疹色紫赤;或气虚神乏,疹粒浅淡稀落难出;或下利不止等均属逆证。

对健康人施用针灸。见《千金要方》。《针灸聚英》:“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千金要方》云:“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喜成痫。河洛关中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吴蜀地温,无此疾也。古方既传之,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而用之,是以多害于小儿也。”

病证名。指翳膜自下向上生长者。如《银海精微》:“翳膜下生向上,谓之翳膜。”详参逆顺生翳条。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病邪传变至相逆之脏而死。按五行生克规律,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严重时,常死于其所不胜之脏,称逆死。《素问·玉机真藏论》:“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逆顺障证,色赤而障及丝脉赤乱,纵横上下,两旁生来。”即指无数粗细不等赤脉,侵入黑睛,伴黑睛昏涩的病证。详参逆顺生翳条。

病证名。又名顺逆生翳,逆顺障证。出《银海精微》卷上:“逆顺生翳与赤膜下垂与黄膜下垂上充之症颇同,然此顺逆者,五脏虚劳,风热冲于肝膈上泡,阳明经毒壅,血气凝滞,故生赤膜垂下,谓之垂帘翳,此为顺;下睑太阴肝(脾)经毒壅,次翳膜下生向上,谓之逆翳,治法宜服泄脾胃之剂。”此说与《世医得效方》相反。翳从上向下蔓延者为顺,反之为逆。逆顺生翳指翳膜从四周侵向中央,甚则遮满黑睛而失明。多风热侵袭,脉络瘀滞所致。治宜:祛风清热,通络散瘀,明目退翳。方选知母饮子、蝉花无比散、明目流气散、地黄丸加桃仁、红花、归尾、地龙等。

①病证名。指疾病的顺证与逆证。《灵枢·玉版》:“诸病皆有逆顺,可得闻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

②生理学名词。指经脉之气的上下往来。《灵枢·营气》:“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③生理学名词。指人体体形与气相称与否。形气相称为顺,形气不相称为逆。《灵枢·根结》:“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

④《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针刺之顺逆,故名。指出人体之气有逆顺之证,针刺方法亦有逆顺之别。针刺方法的逆顺包括针刺法的逆顺和时机上的逆顺。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二。即倒产。详该条。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即反佐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王冰注:“反佐取之,是为逆取。奇偶取之,是为从取。寒病治以寒,热病治以热,是为逆取。”参反佐法条。

病证名。冲逆之气。《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治疗学术语。对外感挟湿型痢疾的治法。痢疾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表证,用人参败毒散。该方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解而里滞亦除。即前人所谓从表陷者仍当由里出表,如逆水挽船上行之意,故称。

灸法用语。见《范汪方》。指无病而灸,以期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诸病源候论》:“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月,喜逆灸以防之。”

病证名。即室女逆经:指女子因逆经而致眼部出血之病证。似今之异位月经引起的结膜下出血、玻璃体积血、眼底出血等。治宜清热调经。方选调经散。

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六。亦名经从上逆、经从口鼻出、经行吐衄、倒经等。是指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多因肝郁化火,经期冲脉气盛血动,血随气火上逆;若阴虚肺热,热伤肺络,血随冲脉之气上逆所致。如口鼻周期性出血发生在经前或行经期间,属迫血上行之实热证,治宜泻热凉血。方用三黄四物汤、顺经汤等。经后口鼻出血者,属血虚,为阴虚虚热内扰之证,治宜养阴清热,用犀角地黄汤、麦门冬汤等。

①治疗学名词。系正治和反治法则的别称。用药逆证候而治者为逆,即正治;从证候而治者为从即反治。《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医门法律》:“逆从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是逆其病而治之;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是从其病而治之。”

②治疗学名词。指标本的不同治法。《素问·标本病传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马莳注:“逆者,如病在本而求之于标,病在标而求之于本。从者,如在本求本,在标求标,此乃治法之不同也。”

③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病证的顺逆。《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

④解剖结构名。指人体皮肤浮络的反、正走向分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分部逆从,各有条理。”

病证名。出《温热论》。指温邪犯肺后,不顺传气分而迳入心包之逆证。证见高热、神昏、谵语、心烦、舌绛、脉数等,方用安宫牛黄丸。

病因病理学术语。与顺传相对而言。病证不按一般规律传变发展。如温热病从卫分证迅即发展至心包证候。《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倒产。详该条。

仲景十二脉之一。子母相乘的脉象。水行乘金,火行乘木。《诊家正眼》:“曰逆者,水乘金,火乘木也。”

清初医生。字涵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精于医学,尤擅长治痢、疟病,撰有《倪涵初疟痢三方》(1662年),于疟、痢两病,各拟三首处方作为专病通治方,并介绍其适应症及其加减用法等,后刊入《济世专门编》。

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17世纪。承父倪朱谟之医业,尤擅伤寒,刻父书行于世。自撰《伤寒汇言》,已佚。

明末医药学家。字纯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通医学,为人治疾有良效。毕生搜集历代本草书籍,详加辨误及考订,天启四年(1624年),撰成《本草汇言》二十卷。全书共议药六百二十六种,然其中出于自家论说者甚少。书稿由子洙龙收藏,邑人沈管(字西玙)校正刊行。

清代医家。字佩玉,号凤宾。浦江(今属浙江)人。精于产科。撰有《产宝》(1728年)一书。该书重点论述产后病证。有产后总论、胞衣不下、块痛、血崩血晕、手足厥冷、类伤寒、类中风、类疟、妄言妄见诸杂证及产后调护法等。为清以后流行较广的妇产科专书之一。

清代医生。字紫山。安徽泾县人。世传幼科。六世祖作宾得家传,尤精痘、麻两科,将验方及食禁等汇成《麻科简要》。至咸丰九年(1859年)由向仁初刊此书。后向仁照此书方证治麻疹,常有奇效。

元、明间医学家(1303-1377年),字仲贤。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后迁徙吴县(今属江苏)。家世以医闻名,少时学儒,后承其家业,究心于医。认为“医为儒者之一事。”主张医者当通习伤寒、内伤、妇女、小儿治法,应于各科兼精。因惟叹独缺治眼一书,遂编《原机启微》两卷(1370年)为今存较早之眼科专着。书中述及眼病机理及治则共九论,又论方剂配伍(附方四十余首)及药物炮炙。晚年在敕山建别墅居住,自号敕山老人。

疟痢专着。清·倪涵初手定。撰年不详。倪氏根据疟、痢两病的发病规律和治疗原则对疟疾、痢疾各拟三方,介绍其适应症及加减用法,处方平易有效。提出治痢四忌:忌温补、忌大下、忌发汗、忌分利。现存几种清刻本。本书后刊入《济世专门编》中。

病名。瘿肿之一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五:“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治宜用海藻汤、海藻散、昆布散之类内服。或参见瘿及有关条。

耵聍名。道家对耵聍之称谓。《黄庭内景经》:“脑神精根字泥丸。”道家称脑为泥丸,认为盯聍乃脑之脂液(分泌物),故名。

见《素问·本病论》。即上丹田。详该条。

气功术语。指脑或脑神。《黄庭内景经·至道章》:“脑神精根字泥丸。”务成子注:“泥丸,脑之象也。”一说为上丹田异名。一说百会为泥丸。

病名。手指疔肿之一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又名泥鳅痈,泥鳅疔。证见患指渐红肿胀,一指通肿,形若泥鳅,肿处皮色红紫焮热,疼痛剧烈,引肘臂而连心。证治参见指疔条。

灸用器具。以泥土制成,如制钱状而较厚,中有圆孔,上放艾炷以施灸。《针灸易学》:“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急疼方去,肉有汗起泡为妙。或棋子中取眼亦可。”

有才能的人。《灵枢·玉版》:“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

病名。明·倪维德《原机启微·附录》:“东垣曰,能远视不能近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乃气虚而血盛也。血盛者,阴火有余,气虚者气弱也。此老人桑榆之象也。”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病名。指视远清晰而视近处反模糊的病证。见《审视瑶函》。《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不能近视者,阴气不足也。”治宜滋阴明目,用杞菊地黄丸加减,也可以针灸治疗或配镜矫正视力。

病名。明·倪维德《原机启微·附录》:“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有余,阴气不足也。乃血虚气盛,血虚气盛者,皆火有余,元气不足。火者,元气谷气真气之贼也。”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病名。指视近物清晰而视远物模糊之病证。见《审视瑶函》。可由先天不足,习惯不良,劳瞻竭视等所致。《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明目,用定志丸或驻景丸加减,也可用针灸治疗或配镜矫正视力。

治则之一。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用药应因人制宜,对身体强壮,正气充足,能耐受攻邪药物者,就给予气味厚、作用强的药物治疗,取其速效。

㈠(néng)

①助动词:能够,可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素问·奇病论》:“故不能言。”

②才能,才干。见“能者”。

③机变,机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能”,指机转。一说“能”通“态”,“形能”谓形态。)④效能、功能、性能。《景岳全书》:“本草所注,又概言其能。”

㈡(nài,音耐)通“耐”:耐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金形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素问·风论》:“漏风之状……不能劳事。”

⑶(tāi,音胎)通“胎”。见“能始”。㈣(tài音态)通“态”:形态,状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素问·厥论》:“愿闻六经之厥状病能。”《素问·方盛衰论》:“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能”通“胎”;胎始,元始。《尔雅·释诂》:“胎,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即少阳,以其为生气之首。故名。

病名。臑即上臂,指发生于人体上臂之痈。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亦名病藕包、藕包、藕包毒。该病因风瘟或风火凝结而成。症见初起肿块状如粟米样大小,或起一粒僵疙瘩,逐渐变大、热焮肿痛,甚则绕臂臑漫肿。临证肿物周围无晕者为顺,有晕者为逆。其中症轻而结肿如鹅卵者称藕包毒。治法见外痈条。

THE END
1.畜,畜字,畜字拼音,畜字部首,畜字笔画,畜字含义,畜字解释,畜字典故积聚、储藏《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积足恃。” 【畜积】积聚,积蓄。 晁错《论贵粟疏》:“薄赋敛,广~。” 【畜畜】勤劳的样子。 《庄子·徐无鬼》:“夫尧~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http://www.98655.com/show.asp?q=%E7%95%9C
2.《说文解字》《卷二》《牛部》00751“左牜右產”?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chǎnㄔㄢˇ 畜牲。《説文·牛部》:“?,畜牲也。”桂馥義證:“牲當為生……畜所生者用為?也。”《篇海類編·鳥獸類·牛部》:“?,畜?,畜生也。通作産。” 其它字义 ●? shēngㄕㄥˉ 母牛。《集韻·映韻》:“?,牸牛。” https://www.360doc.cn/article/9690288_1143018598.html
3.汉字“畜”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新华字典畜xù【动】饲养〖禽兽〗〖raise〗畜鸟者则勿佛也。——《礼记·曲礼》畜鸾皇只。——《楚辞·大招》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徐霞客游记》又如:畜置(饲养)养育〖bringup〗天下谁畜之。——《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尔不畜我,http://dict.newdu.com/show.asp?id=14183
4.科技创新亚洲精品中文在线社会新闻时事1:夜里十大禁用羞羞网站 12月30日,儿子第一次上幼儿园,去接他的时候。 见老师眼色不对,就说:“老师,我儿子从小随我,特顽皮,有什么事请见谅。” 老师白了一眼,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儿子说:“老师有病,奶奶都不给摸。” 18岁以下禁止下载软件-iphonev4.7.8版苹果破解金https://www.yuzhoujx.com/nmbdbl=91190752
5.肉的拼音肉的拼音怎么写简介肉的拼音_肉的拼音怎么写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肉的拼音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1.肉字什么结构2.肉的笔顺笔画顺序3.肉的拼音4.肉怎么打的拼音5.肉怎么拼肉字什么结构 &nb 肉的拼音_肉的拼音怎么写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肉的拼音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https://www.cellularsx.com/cyjs/197.html
6.牛首马肉(牛首馬肉)的意思牛首马肉是什么意思拼音:mǎ,部首:马,总笔画:3,结构:单一结构 马字解释:mǎ1. 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颈上有鬃,尾生有长毛。性灵敏,善奔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人骑和拉东西等。皮可制革 2. 大 3.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 马字笔顺:、?、一 https://cidian.gei6.com/m0bclujo.html
7.知青前妻重生了智能产线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数据中台,实现了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全流程无缝对接,全透明精细化管理,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热泵领域的灯塔工厂。 目前,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神舟十七号任务已近尾声,在轨的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准备迎接神舟十八号乘组的到来。这几天,着陆场系统陆续展开搜救回收演练,为迎接http://crm.wymi.net/index.php/mokerlo/50074.html
8.yinjiepeixun.com/xxxr59491885.shtml元歌和西施拔萝卜拔出血拼音_新浪新闻 971.16MB 60好评 鲁鲁鲁 嗯嗯嗯被强奸 青春之放纵大鸡巴操逼啊嗯嗯嗯嗯 34.55MB 393好评 免费a 免费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美女叉开腿,让男生打扑克 642.18MB 72好评 jizdeos 人与doogZO0k性开放 巴巴塔3D区网站 http://yinjiepeixun.com/xxxr59491885.shtml
9.miaoji007.com/newxr97387658.htm第4章饥渴的肉妇小说 人人操人人添 四虎乱伦小说 32.11MB 405好评 操逼嗯啊视频网站的 亲情会王芳高敏大团圆衍生小说 两个人做差差的事情的免费网站 92.21MB 500好评 性福宝软件 奇米色淫 亚洲精品国产中国的摄像头 73.29MB 489好评 轮奸少妇人妻 9.1成人网 日本成人福利 76.44MB 179好评http://miaoji007.com/newxr97387658.htm
10."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拼音和出处及鹌鹑:鸟,头小,尾巴短,羽毛赤褐色,不善飞。 精肉:精肉jīngròu〈方〉∶脂肪少的肉;瘦肉 蚊子:动物名。双翅目蚊科。形体细长,胸部有一对翅膀和三对细长的脚。雄蚊主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则多数以人畜的血液为食。卵产于水面,孵化为水生幼虫孑孓。能传染黄热病、疟疾、丝虫病和登革热。 https://www.gushiciqu.com/ju/zi195bfab7.html
11.食品名称中英文Fresh Grade Legs 大鸡腿 Fresh Grade Breast 鸡胸肉 Chicken Drumsticks 小鸡腿 Chicken Wings 鸡翅膀 Grounded Meat 绞肉 Pigs Liver 猪肝 Pigs feet 猪脚 Pigs Kidney 猪腰 Pigs Hearts 猪心 Pork Steak 没骨头的猪排 Pork Chops 连骨头的猪排 Rolled Pork loin 卷好的腰部瘦肉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g2z19f1.html
12.牛怎么读牛组词牛的解释读音笔顺拼音笔画拼音 niú 怎么读 部首牛(单一结构) 笔画数4 五行木 笔顺 牛的意思解释 牛是什么意思《汉语字典版》 「牛」 拼音:[niú] 怎么读: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https://zidian.bi0.cn/725B__hanyu.html
13.拼音X《中医词典》x~y正文到淘宝找 拼音X 到拼多多找 拼音X 《中医词典》x~y 拼音X 目录 (拼音X)第一篇(拼音X)第二篇(拼音X)第三篇(拼音X)第四篇(拼音X)第五篇(拼音X)第六篇(拼音X)第七篇(拼音X)第八篇(拼音X)第九篇(拼音X)第十篇(拼音X)第十一篇(拼音X)第十二篇(拼音X)第十三篇(拼音X)第十四篇(拼音X)第十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cidianxy-1-0-0-0
14.狗肉,狗肉的功效與作用中藥狗肉狗肉是什麼狗肉的用法用量A+醫學百科狗肉條目介紹什麼是狗肉,狗肉有什麼功效和作用,狗肉的分布和形態,如何服用狗肉等。目錄「狗肉」在《中藥大辭典》「狗肉」在《中華本草》 《中藥大辭典》:狗肉【出處】《別錄》【拼音名】Gǒhttp://cht.a-hospital.com/index.php?title=%E7%8B%97%E8%82%89&diff=411360&oldid=226199
15.咏白海棠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曹雪芹古诗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进门见了老太太,老太太大哭着告诉了一番。胡屠户诧异道:“难道这等没福?”外边人一片声请胡https://m.gushiwen.cn/shiwenv_35b46e42b301.aspx
16.www.sydcdjt.com/xxxr41767465黄色肉番本子 斗罗大陆之乱婬h侵犯小舞了3d 91视频app下载安装无限看_中青网 空少露鸡鸡的视频 锕锕锕锕湿透了www网站 插入白丝班长馒头逼 淫香淫色综合 九九九大屁屁aaaa 黑人大鸡吧捆绑虐待 51cg.fun今日吃瓜必吃防走丢 名爵主管 麻7IIII2扣信任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教师 射在奶子上13p 日文中http://www.sydcdjt.com/xxxr41767465
17.闪婚后,封先生当众拥她入怀国产肉乱妇乱杂视频在线 日韩嗯啊在线 黑人巨无霸大战洋妞视频 久久久一级毛 性狂欢国产又粗又大 熟女淫荡对白 国产操逼视频暴操 万向招商 麻7IIII2扣信任 范冰冰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曰B操B日本 三叶草乱伦小说 欧美老妇操B 新久久久久久一级 日日黄色视频 国产人精品无码一区 内射极品女神 新版金银瓶http://yaohaigou.com/xxxr65012502/20241002/90620673
18.猪(拼音:zhū)一把刀《中文字典》“猪”字是一级汉字,读音是zhū,部首为犭,11划,对应Emoji符号:, 。简介:猪。zhū 。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猪 汉字:猪 拼音: zhū 注音: ㄓㄨ 拼音分类:zhu1 读音: zhu1您的浏览器不支持audio标签 https://zhongwenzidian.18dao.net/zidian/%E7%8C%AA
19.56个民族拼音表.doc免费在线阅读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 56个民族拼音表(按拼音顺序)民族拼音民族拼音民族拼音民族拼音 阿昌族ā chāng zú 鄂温克族è wēn kè zú 傈僳族 lì sù zú 水族 shuǐ zú 白族 bái zú 高山族 gāo shān zú 珞巴族 luò bā zú 塔吉克族 tǎ jí kè zú 保安族 bǎo ān zú 仡佬族 gē lǎo zú https://m.book118.com/html/2019/0924/6005133003002110.shtm
20.56个民族名称及56个民族简介起名字知识(一)、56个民族名称拼音表(按拼音顺序) 民族拼音民族拼音民族拼音民族拼音 阿昌族āchāngzú鄂温克族èwēnkèzú傈僳族lìsùzú水族shuǐzú 白族báizú高山族gāoshānzú珞巴族luòbāzú塔吉克族tǎjíkèzú 保安族bǎoānzú仡佬族gēlǎozú满族mǎnzú塔塔尔族tǎtǎěrzú https://www.xianzhi.net/mmzx/36801.html
21.吴羊的意思拼音读音及词语吴羊的解释汉语词典词语吴羊 拼音wú yáng 注音ㄨˊㄧㄤˊ 引证解释白绵羊。亦称生于 江 南之羊。《尔雅·释畜》“羊,牡羒” 晋 郭璞 注:“谓吴羊白羝。” 郝懿行 义疏:“吴羊,白色羊也。”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羊》:“生江 南者为吴羊,头身相等而毛短。” 相关汉字 吴 羊 汉字组词 吴的组词 羊的组词吴https://m.99cha.com/cidian/ci_akR1U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