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制约东北振兴发展的主要瓶颈有五个方面,思想解放、体制机制、发展速度、增长动力、政策撬动,这些问题不解决,东北振兴发展难以实现突破性的进展。
丁晓燕从俄乌冲突、中美关系、疫情影响、世界经济衰退、全球通胀高企、供应链断链与重构风险、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等七个方面,分析东北振兴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
乔军建议:一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实现全面振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是我们的思想武装和行动纲领。二是保持战略定力,持续优化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三是努力做强东北综合实力,在加快壮大东北经济规模上实现新突破。四是壮大东北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一定要抓好科技创新,在创新驱动上取得新突破。五是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在东北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上要实现新突破。六是东三省还要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全面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道上要实现新突破。
孟继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辽宁考察时强调,对东北振兴充满信心、充满期待,要求辽宁在振兴中体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这不仅是对东北振兴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对辽宁振兴发展的希望和要求。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台海局势,对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影响日益凸显。俄罗斯融入亚洲向东发展、国际能源供应、粮食安全、疫情影响以及产业链整合、全球极端天气增加、东北日益宜居等,更凸显了东北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给东北振兴带来了重大机遇。
王幼学认为,制约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障碍是体制机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未完全理顺,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二是政策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势能与动能;三是工业基础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创新资源没有被有效激活,产业供给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待提升;四是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缺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市场有效结合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