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垒土成垛、择高向上”兴化精神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锁定6.5%左右
本报讯(记者王晓君)在1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兴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方捷作《政府工作报告》。人大代表经过认真审议,决定批准这份报告。在报告中,方捷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标对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人文兴市”方略,大力弘扬“垒土成垛、择高向上”兴化精神,走出里下河、融入长三角,致力打造“不锈钢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聚区、特色田园乡村样板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令人向往的“江苏大公园、人文梦水乡”,不断开辟“强富美高”实践新境界。
“十三五”期间,兴化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5年的15.1:43.4:41.5优化为14.5:39.4:46.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4.6%,比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入选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市、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市、中国工业百强市。戴南镇获批筹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锈钢制品、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分别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和“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
“十四五”时期,兴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6.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5%,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区域影响力、城市美誉度和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方捷用四个“高”概括“十四五”的发展理念和重点任务:
一是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强市,强化建链、强链、补链和延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数字经济和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建立健全“3+N”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全面系统支持戴南镇发展,举全市之力“再造一个新戴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属新材料高端定制先行区。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协同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动能培育和营商环境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促进高标准融合。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1+3”市域发展空间布局。以“决战五年、高铁先行、快速联结、枢纽兴化、通达天下”为目标,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做精做细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功能品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调优镇村布局,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美丽江苏的兴化样板。
三是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注重和改善民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城乡社保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深入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改革,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优质功能设施,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弘扬“垒土成垛、择高向上”兴化精神,彰显兴化文化品牌和文化标识,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四是运用系统思维,实现高效能治理。坚持法治兴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全体人民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以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