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详解:乾为天

【注释】①见,读若现,出现。见龙,系“龙见”的倒装,犹言龙出现。在田,犹言出现在大地上。王弼说。‘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王弼对于《乾》卦整体结构的解说颇为有理。本卦阳爻,由初爻而升到上位,爻辞以龙在地下,人间,天空各个层次的变化来比拟这一爻象,从而附会出人在人生的不同际遇中的自我作用和命运。见龙在田,爻辞以龙出潜在田,表示初九阳爻升进一步,居于下卦中位。此位象极佳,比喻君子挣脱了压抑的处境,开始步予社会生活,创造建功立业的条件。

【原文】九三:君子终日乾乾①,夕惕若,厉,无咎②。

《象》日: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文】九三:有才德的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没有灾难。

《象辞》说:君子整日里勤奋努力,意思是反复行道,坚持不舍。

【注释】①乾乾,勤奋努力。

②惕,警惕。若,助词,无义。厉,危险。无咎,没有灾难。本爻为阳位,居下卦之极。根据《系辞》“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的理论,可见本卦九三之爻,象征着君子处于既可大有作为而又充满凶险的处境之中,如能倍加勤勉戒惧,可以没有灾难。

【原文】九四:或跃在渊,无咎①。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译文】九四:龙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

《象辞》说:龙也许跳进深潭,表示可以有所作为而没有灾难。

【注释】①或跃在渊,九四阳爻居上卦下位,根据《系辞》“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的理论,可见本卦九四之爻,象征着处于进可取誉,退可免难的转折时期。爻辞以龙跃深渊为喻,龙跃入深潭,退可藏身于千仞之下,进可升腾于云天之外,进退有据,潜跃由心,喻指君子处境从容,故无灾难。

【原文】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①。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②。

【译文】九五:龙飞腾在空中,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象辞》说:龙飞腾在空中,意味着君子大有所为。

【注释】①飞龙在天,喻君子处尊贵之位。

②造,朱熹说:“造,犹作也。”大人造,犹言,(九五爻象表明)尊贵的君子大有所为,大有造化。九五之爻,居阳位,又处于上卦中位,可谓性象相合,所处得当,喻指君子处世得意,其事业如日中天。

【原文】上九:亢龙有悔①。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译文】上九:升腾到极限的龙会有灾祸之困。

《象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会有灾祸之困,这是警戒人们崇高、盈满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

【注释】①亢,王肃说:“穷高曰亢。”子夏《传》:“亢,极也。”悔,《系辞》:“悔吝者,忧虞之象也。”亢龙有悔,以升腾到极高处的龙,喻指身居崇高地位的统治者,脱离臣民,孤高无辅,必遭灾祸。因为上九之爻,居全卦之尽头,在本卦系统中,乃是孤立无援之象。

【原文】用九①: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译文】群龙出现在天空,看不出首领,吉利。

《象辞》说:六爻全阳,纯阳纯刚正是天道之性,至高无上,不可能再有别的首领。

【注释】①用九,《乾》卦特有的爻题。汉帛书《周易》作“迥九”。迥,通。用九即为通九,犹言六爻皆九。属阳性,表示全阳爻将尽变为阴爻。

②用九天德,因《乾》卦六爻皆为九,属纯阳纯刚之性,这正是天的品德的最为集中的反映。

文言

【原文】《文言》曰①: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②。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此四德者,故日。“乾。垂、亨、犁、客。”

【译文】《文言》说:元,是众善的首领。亨,是众美的集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主干主。君子履行仁义就足够可以号令大众,众美的结合就足够可以符合礼义,利人利物就足够可以和同义理,坚持正道就足够可以成就事业。君子身体力行这四种美德,所以说:“《乾》卦具有这四种品德:元、亨、利、贞。”

【注释】①《文言》,十翼之一,专释乾、坤两卦的义理。

②嘉,《说文》:“嘉,美也。”

【原文】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①,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②,闲邪存其诚③,善世而不伐④,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⑤,可与言几也⑥。知终终之⑦,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惰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译文】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THE END
1.详解易经64卦——基本概念(下)杂卦:放在最后,类似附录。 爻 意思是效法的效,去仿效万物的变化。阳爻仿效主动力,阴爻仿效受动力,二者配合产生万物的变化。 卦 由三爻合成三画卦为八个经卦(乾震坎艮(阳卦)、坤巽离兑(阴卦)),八个经卦两两组合就组成了六十四卦中的其中一卦。 https://www.jianshu.com/p/5b11a521090e
2.64卦详解易经六十四卦详解六十四卦金钱课64卦图六十四卦是易经里的卦数,是用三枚硬币算卦的方法,华易网为您提供六十四卦图表,六十四卦卜辞及六十四卦每一卦详解,每天一卦金钱卦,了解自己了解周易。https://www.k366.com/gua/
3.周易六十四卦详解(通俗易懂版)六十四爻卦详解周易六十四卦详解 (通俗易懂版) 第1卦 乾为天(乾卦) 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https://blog.csdn.net/lanyang123456/article/details/6996958
4.六十四卦吉凶/详解乾(qián)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第1卦,代号是7:7[1],主卦和客卦都是1卦乾卦[2],三条爻当位,三条爻不当位,不存在有应关系[3]。卦象是天,特性是强健。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为“元亨利贞”。乾卦主显,是“显学”,坤卦主隐,是隐学。两卦不可分割,乃是一个整体,是万物运动最本质的过程。https://www.meipian.cn/4yakpw8w
5.《易经》六十四卦卦爻辞详解1、.起卦,报两个数,比如是7和10,7小于8,就不除了,上卦就是7,艮卦;10大于8,除以8余2,2就是下卦,为兑,就得到了一个上艮下兑的山泽损卦。然后取动爻,刚刚那两个数,7+10=17,大于6,就除以6余5,从下往上数第5爻,由“”变为“-”或者“-”变为“”。刚刚我们得到的是上艮下兑山泽卦,现在第5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1470283.html
6.易经六十四卦详解周易64卦图文详解完整版周易卦象图详细解析夬卦 泽天夬 决而能和 大有卦 火天大有 顺天依时 大壮卦 雷天大壮 壮勿妄动 小畜卦 风天小畜 蓄养待进 需卦 水天需 守正待机 大畜卦 山天大畜 止而不止 泰卦 地天泰 应时而变 履卦 天泽履 脚踏实地 兑卦 兑为泽 刚内柔外 睽卦 火泽睽 https://www.zhouyi.cc/zhouyi/yijing64/
7.周易六十四卦图解,周易六十四卦详解,六十四卦金钱课,易经六十四卦周易六十四卦图文详解 周易六十四卦,相传为先圣伏羲所发明,卦辞可以应用于占卜,每一个卦都有深刻的内涵,根据卦的含义就可以推断世事的吉凶祸福,是殷商时代传统的卜筮方法,有其神验之处。发展至周代,周文王演绎为三百八十四爻,占筮功能更为全面,所以易经又称之为周易。后面亦发展为以金钱课为代表的各种卜卦法。https://www.buyiju.com/zhouyi/
8.《易经六十四卦注解》第44卦姤天风姤乾上巽下问婚姻:就一定要出好多力先至追得到,问结婚就好,问离婚就唔岩,因为爻义话唔好去争D唔系自己的野,要离婚就多数都系其中一方有左唔应该要的野,先至要搅到离婚,所以问离婚就唔符合爻义, 问事业:讲争夺而又得到所以在呢度唔主张创业,又唔主张转工,其实成个姤卦都唔主张转工的。https://guoxue.httpcn.com/html/book/UYKOTBPW/CQCQCQKOPWUY.shtml
9.《易经》全文64卦翻译及图解第50卦 鼎(dǐng):火风鼎卦 在甲骨文中,“鼎”字上面的部分像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像鼎足,是一个象形字。鼎卦六爻的排列正好组成一个鼎的形象。其最底下的阴爻代表鼎足,中间的三个阳爻代表鼎腹,六五代表鼎耳,上九代表鼎杠… 原文 初六 九二 https://yijing.5000yan.com/zhou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