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

读书学典:《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物生长起来。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它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已有,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导引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这才是极大极深远的德啊。

【注疏精义】●河上公《老子河上公章句》:养德第五十一。“道生之”,道生万物。“德畜之”,德,一也。一主布气而蓄养之。“物形之”,一为万物设形像也。“势成之”,一为万物作寒暑之势以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所为,万物无不尽惊动,而尊敬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一不命召万物,而常自然应之如影响。“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道之于万物,非但生而已,乃复长养、成孰、覆育,全其性命。人君治国治身,亦当如是也。“生而不有”,道生万物,不有所取以为利也。“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长而不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也。“是谓玄德”,道之所行恩德,玄闇①不可得见。【注:玄闇:玄,深奥。闇,àn,有缄默不语,晦暗,了解,忽然等意义。】

●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五行一阴阳也,其所以阴阳者道也,故次之以道生之章。生物者道也,养物者德也。阴阳相摩,物不得不形也。寒暑相推,势不得不成也。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皆尊其生之所从,而贵其养之所自也。道德非有爵,而万物常自然尊贵之。物生之后,积累而长,指春而言也。长育指夏也,亭毒指秋也。《史记》云:“亭,凝结也。”《广雅》:“毒,安也。”盖覆指冬也,冬乃万物归根复命之时也。四时所以行,万物所以生,皆道也,故先曰道。道生之而不以为己有,为之而不自恃其能,长之而不为之主,是谓玄远之德也。有德如此,而人莫能知,莫能见,故曰玄。

●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万物因道而生之,因德而孕之,物之形赖生畜之势而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也。且道之尊,德之贵,其理莫之爵位也而常自然矣。是故万物皆自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也。因道生之而不见其有,因德畜之,养之育之,为而不恃,乃至成之熟之,长之而不为主宰,此莫知爵而常自然矣,是谓玄德。

●董思靖《道德经集解》:道为万物母,德乃道之在我者也。在天地为天地之德,在圣人为圣人之德。道则始之所以生生者,德则牧养群众而不辞。非其德则万物不得遂其生,故云畜也。物者,皆道德之所以形见者也。势者,万物之理相因而成者也。如是,则乌得不知崇其本哉?所以莫不尊道而贵德也。夫受命于天则为天子,受命于天子则为诸侯,有所受命,则出命者能卑贱之。而道在万物之先以制其命,果孰能爵之乎?惟予夺不属他人,故常自然,而所以尊且贵也。此八者皆大道之元功,而不有不恃不宰,皆出于无我,此乃德之至,深矣远矣,故曰玄德。八者之义,则资始之谓生,包涵之谓畜,遂其形之谓长,字其材之谓育,辅其功之谓成,终其时之谓熟,保其和之谓养,护其伤之谓覆。首言德畜之,而此则皆归于道,盖莫非道也。首言道而终归于玄德者,苟不至德,则至道不凝焉,其实一也。此章言妙本应感生成之旨,明万物尊道贵德之由,次美生育之功,终赞忘功之德也。

●吴澄《道德真经注》:生之者,萌动而生之于春,万物资始之元也。畜之者,止聚而收之于秋,保合大和之利也。形之者,因春生之物长之于夏,以盛大其形,品物流形之亨也。成之者,乘秋收之势藏之于冬,以成完其实,各正性命之贞也。万物生长收藏皆由乎道德,故万物之于道也,尊之如父,于德也,贵之如母。道德二而一者也,春生者方自一本而散,故曰道生之,然道即德也;秋收者将自万殊而欢,故曰德畜之,然德即道也。人之尊贵必或命之,天子之尊,以上帝命之而后尊,诸侯之贵,天子命之而后贵,道尊德贵则非有命之者,而万物常自如此尊贵之也。上章言道生之、德畜之,此但曰道而不言德,德亦道也。长育申言物形之也,成熟申言势成之也,养申言长育,覆申言成熟,覆谓反本复命也。生,生之而形之也。为,畜之而成之也。不有,无生之之心。不恃,无为之之事。如无思无为之君长,虽长之而非有心有事于宰制也。此兼生长收藏四者,皆曰玄德而不言道,道亦德也。

●焦竑《老子翼》:吕(吕惠卿)注:万物之生,常本于无名之物,而其畜常在于一而未形,而物得以生之际。无名者,道也。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者,德也。及其为物,则特形之而已,非其所以生且畜也。已有形矣,则裸者不得不裸,鳞介羽毛者不得不鳞介羽毛,以至于幼壮老死不得不幼壮老死,皆其势之必然也,故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然则势出于形,形出于德,德出于道。道德本也,形势末也。本尊而末卑,本贵而末贱,是以万物奠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此其所以能以无为之柔弱,而胜形势之刚强。则王侯之所以宾化万物者,在此而不在彼也。然则虽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至本而言之,则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莫非道也。而道终无名焉,故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息斋(李衍)注:物非道不生,非德不畜,自其有形,以至于势长,莫不以道德为主。道之尊,德之贵,至于此极矣。然不自尊其尊,不自贵其贵,其施于物非有心于物也,莫之命而常自然。自然而生,自然而畜,凡所以长育成熟,以至于养之覆之,莫非自然者。由其自然,故未尝望物之报,生不辞劳,施不求报,是谓玄德。

●成克巩《御定道德经注》:此章言道生万物之事。道者万物之母,物非道不生,非德不畜,自其有形,以至于势长,莫不以道德为主。道之尊,德之贵,至于此极矣。然不自尊其尊,自贵其贵,其施于物非有心于物也。莫之命而常自然,自然而生,自然而畜,凡所以长有成熟,以至于养之覆之,莫非自然者。然且生之而不自有,为之而不自恃,长之而未常宰制也,不谓之玄德而何?

●德玉《道德经顺朱》:此一章言道德尊贵,本乎自然,不假荣显而自尊贵的意思。夫物生而后畜,畜而后形,形而后成,其所由生者道也,其所以畜者德也,形其材者事也,成其用者势也。万物以能生故尊道,以能畜故贵德。道德以生畜之,故自然为万物之所仰,岂有拔之爵位而后见尊贵哉?然道者至真之体,德者妙物之用,体可以兼用,用不可以兼体,道可以体德,德不可以兼道。故禀其精谓之生,含其气谓之畜,遂其形谓之长,字其材谓之育,权其成谓之亭,量其用谓之毒,保其和谓之养,护其伤谓之覆,此之谓大道。既生之而不执有,既为之而不矜恃,既长之而不宰制,此之谓玄同之德。营魄章言人同于道德,今此章言道德同于人,是以其辞同而理通也。

●李涵虚《道德经注释》:道种物,德护物,故物以道生,而以德畜。物吐形,能势乃能成。万物尊道而贵德,以道无名,德有名;道之尊,德之贵,道德无使令,物理自然会。惟道主其生,惟德主畜,长育而成熟,而养覆。帱保全神,皆德之伎俩。不有、不恃、亦不宰,无为而成即真解。玄德者,上德也。

THE END
1.读老子(15):说生死其实就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所以整句话加上“假如”即得其解,倘若天地圣人不仁,就会对万物不管不顾,如同对待草狗(祭祀之物,祭后焚之)。依综卦的规则,它第一个变卦是艮(旋转半周)。老子取了艮卦的两个类象:一是(刍)狗;二果(仁)。其实就是雏狗,即小狗(艮为小)。至于艮为果(仁)之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52324588240781824/
2.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德经》道生之而德畜之——《 虚空济 11-20发布于 青海 关注展开 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德经》 分享 收藏 点赞 评论0 最热评论 评论 下载大神APP 领福利 / 攻略百科 / 查战绩语言(language) | 中文 友情链接 网易游戏CC直播网易电竞NeXT网易藏宝阁手游那点事游侠网网易游戏充值助手 Copyright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https://ds.163.com/feed/673d0a0b82eaa03a0c773b48/
3.道德经第210句: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道德经第210句: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音同事)也,长而弗宰也 老子书房 首页 发现 下载手机端 秋天的歌 道德经第210句: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音同事)也,长而弗宰也 https://www.meipian.cn/51lun33x
4.《帛书老子》“道生之德畜之”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奠(尊)道而贵德。道之奠,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下万物又畜养万物,为它们建立雏形又为它们塑造成器。因此万物既尊崇道又重视德行。对道的尊崇在于对德行的重视。这样没有人追求爵位而保持自身的完美。 https://www.jianshu.com/p/624aeeb8d95d
5.管窥《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管窥《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原文:道生之,德畜之①,物形之②,势成之③。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④。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⑤。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⑥,养之,覆之⑦。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⑧。注释:①畜xù:畜养,育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0/0928/08/4443757_937946802.shtml
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段古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段古文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我们的行动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https://www.shuashuati.com/ti/ebd25038183c4b92a42d51ded0c6c100.html?fm=bd475c0b7c209a39dc4748ed32cacfc703
7.道教之“道”——关于道教教义基石的阐释三、道生之,德畜之 《道德经》第51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有的学者认为,《道德经》中同时提到了道、德、物、势,因而道不是实存的本体。其理由是:如果道是实体,那么创生万物的过程中为什么还需要德、物、势同时起作用?其实,这http://www.taoist.org.cn/showInfoContent.do?id=2256
8.老子五千言(帛书版道德经)强者以为用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 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 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谓之玄德。 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 https://blog.csdn.net/qq_36406081/article/details/128061006
9.《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转载—— 【道生之】 “道生之”,是说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天地人万物,一切有形与无形的https://www.douban.com/note/712795892/
10.《老子河上公章句》,道德经的最经典注解,另带注释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https://www.360doc.cn/article/4310958_968167430.html
11.帛书“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一句解读嗣潇道亭之,亭,《说文》“民所安定也”。德毒之,毒,意思同“督”,如《易?師卦》“以此毒天下”。道养之,德覆之,养,“供養也,下奉上也”,覆,盖也,“道下养之而德上覆之”之意。 具体意思就是:道生万物,使有长,使有居,使有食,而德畜之育之毒之覆之而已。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686ed2f0102ww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