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动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畜牧业和畜产品供给在大农业和大食物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涉及粮食安全保障、食物稳定供给、农民共同富裕、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强国建设等多个方面。畜牧业现代化是大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贯彻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推动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建成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一环。

推动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

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大产业建设的必然要求。畜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2022年全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0652.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05%。在大农业中,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处于排头兵地位。2021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9.0%,养殖业的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也长期领先,为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大产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畜牧业现代化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以往在以数量增长为主要导向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资源利用率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养殖生产成本整体偏高,行业竞争力较弱。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畜牧业现代化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全国从事(包括兼业)畜禽养殖的经营主体约有6600万个,其中,生猪养殖约2020万个、蛋鸡养殖约920万个、肉鸡养殖约1830万个、奶牛养殖约51万个、肉牛肉羊养殖约1800万个,共涉及农村人口约2亿。可以说,这一庞大规模的经营主体和农村人口,其收入增长和富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加快畜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现代畜禽种业体系建设。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因素。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现代畜禽种业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部分畜禽品种核心种源自给水平不高,产业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应始终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引育结合”的方针,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畜禽种业创新体系。强化育种创新和良种繁育推广,不断提高优质种源供给能力。

加快现代养殖业体系建设。养殖业是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集成环节。要不断提升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水平,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家庭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帮助中小养殖户融入现代生产体系。要大力提升养殖设施装备水平,着力推进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特别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推进智慧养殖业发展。

加快现代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提升畜产品加工水平,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路径。要大力提升畜产品加工行业整体水平,优化屠宰加工产能布局,推进畜产品加工向养殖优势区转移,强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构建。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大力发展特色畜产品加工,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加强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推广,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加工装备水平。

加快现代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物流体系建设,特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是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质量保障和市场拓展的重要支撑。要尽快完善冷链物流骨干基础设施建设,将国家已规划布局的“十四五”期间在农产品优势区、主要集散地和产销区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规划落地见效。要加力补齐产销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加快建设以国家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物流设施为支撑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支撑冷链物流深度融入“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完善现代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完善科研攻关和科技推广应用体系。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开展集中研发攻关,突破发展瓶颈,掌握核心技术自主权。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健全科技特聘员制度,发挥龙头企业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

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强化经营主体责任意识,指导经营主体健全防疫制度,强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高疫病防控能力。深入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合理配置、配备基层兽医人员,提升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保证应免尽免,免疫有效。强化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系统,重塑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在原有“从下到上”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从上到下”的抽查检查机制,完善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

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源头治理,严把饲料、兽药生产使用关口,加大养殖、屠宰加工全过程的安全监管。构建饲料行业监管监测一体化平台,强化饲料安全日常监管,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持续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行动,健全科学规范用药管理制度。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测标准体系,加强屠宰加工环节监测力度,落实畜产品品质检验制度,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畜禽养殖、良种繁育、粮改饲、优质饲草生产、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机械化装备、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积极推进活畜禽、养殖圈舍、大型机械设备等资产抵押贷款,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经营主体给予贷款担保和贴息,满足畜禽养殖现代化转型资金需求;优化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力度扩大畜禽养殖保险覆盖率,发挥好“保险+期货”功能功效,提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防控能力。落实用地政策,按照畜牧业发展规划,统筹解决畜禽养殖用地需求。

THE END
1.2022年畜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行业新闻2022年畜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坚持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道路,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率型增长转变。坚持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相结合,建立“龙头企业+养殖基地+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发展模式,强化产业链利益链接机制,把省会城市http://www.east-mind.com/news/hyxw/2022/0822/1082.html
2.2022年生猪产业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畜禽饲料畜肉养殖场随着规模化养殖尤其是多层养殖的推广,生猪养殖集约化程度显着提升,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向污染减排协同和智能化方向发展。2022年,畜禽废弃物处理利用重点是研发低成本、低排放、低耗能与智能化的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与装备,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https://dy.163.com/article/HVV6D75U0514EAHV.html
3.我国畜牧业发展新形势及未来展望行业要闻大家上午好!大家知道畜牧业事关国计民生,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的成就,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进入到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出现了许多新形势、新问题,整个畜牧业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而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https://cj.zhue.com.cn/xingye/2024/1202/397308.html
4.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畜牧业发展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县畜牧兽医局将在农业农村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和大力支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_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畜禽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为方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狠抓畜牧https://www.wm114.cn/wen/232/462698.html
5.2022年后养殖牛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研究随着全球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养殖牛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探讨2022年以后养殖牛业的前景,以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养殖牛业当前状况 截至2022年,全球畜牧产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养殖牛是最主要的肉类生产方式之一,其产品不仅满足人类食用的需求,还对经济、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506562.html
6.牛市新篇章2022年以后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2022年以后养殖牛业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以下是对这一行业未来趋势的一些分析: 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 在现代化生产中,技术创新成为了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的养牛业将更加依赖于高效的自动化设备、精准扶贫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https://www.dhgn9oxo5.cn/feng-mi-bai-ke/32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