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狼》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能联系生活,多角度理解本文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更好地理解文意。

2.能借助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3.通过语言的揣摩,认识本文狼和屠户的形象以及描写方法。

4.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正义和勇气。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2.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理解主旨。

二、难点: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诵读,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最近有部动漫叫《喜洋洋与灰太狼》非常受到欢迎,里面不仅有善良、聪慧的小羊们,还有一个让人讨厌的大灰狼。说到狼,人们就把它和贪婪凶狠联系在一起;带“狼”字的成语也往往带有贬义,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而“东郭先生与狼”、“狼来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现在还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但如果狼与人斗争,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见解,让我们共同欣赏。

二、作者简介

学生简介,教师适当补充。

三、诵读(检查预习)

1.请一位学生背诵。

2.请学生读下列字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

目似瞑止露尻尾假寐狼亦黠矣

3.请学生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全体学生诵读一遍。

四、疏通文意

1.请学生就预习中遇到的'不能疏通的词句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2.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3.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分五组,每组一段。教师点评。

五、把握故事情节和内容

1.本文可明显分为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叙事部分和作者的议论)(板书)

2.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板书)

六、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感悟主旨。

1.你认为故事中的狼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2.你认为故事中的屠户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机智)3.文中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试举例说明。(动作、神态)

4.作者是怎样议论这件事的《聊斋志异》一书的“志异”二字,是“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本文的故事奇异在哪儿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教师明确:无论狼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5.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主旨,联系生活,多角度地去感悟这个故事给人的启发。你有怎样的启发呢

教师明确:①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的狡诈,终归要失败的;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七、表演感知

八、拓展迁移

狼是这样的凶狠狡诈,令人讨厌甚至恐惧,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将它们赶尽杀绝呢

教师明确:狼的名声是不太好,但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文艺作品将它过分渲染的。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它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不能够将它们赶尽杀绝。如今,这种生物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我们还是有必要加以保护的。

八、作业(ppt)

1.课后背诵这篇课文。

2.展开联想,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九、板书设计

《狼》

蒲松龄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对狼的形象展开自由、深入的说析。从而体会狼的狡猾、羊的警惕。

2、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学会剩余的生字。

3、理解不同的语言,了解不同角色的动机与内心活动。

4、理解寓意,懂得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其本质。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会摇尾巴的狼》。请大家打开书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借助狼和老山羊的几次对话来写的

二、深入讨论,分析形象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一组为中心发言,其他各组为补充发言,教师做最后评价。

1、讨论第一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自己对狼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狼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也表现了狼是多么的狡猾。

(3)教师补充。

狼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是狗的,怎么说的要求:先读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说明,完成表格。

次数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怎样说的

(狼见老山羊很厚道,听到招呼就停下来。老山羊问他是谁为什么跑进陷阱里去了,狼趁羊不了解情况时装出一副老实可怜的模样,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

(狼共说四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说明它和羊早就认识,显得彼此很亲热。再用一个感叹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第三句用救小鸡的谎言标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以骗取老山羊的同情。毫不犹豫更显得自己的勇敢。第四句是恳求老山羊对他发发善心。)

指导学和读好狼这四句话语气的变化。

如果学生在怎么爬也这儿语气不到位,老师可设一练习:如果将怎么爬也去掉,同原句比,哪句话发为什么》

(原句好。有了怎么爬也再现狼掉进陷阱后走投无路的绝境。)

既然这国个字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2、讨论第二次对话。

半闭着眼睛以掩饰狼眼的凶光。

我是狼狗用狼狗狡辩。

跟羊特别亲照应前面的好朋友,都是为了讨好。

最后向羊发誓:你只要伸出帮你咬虱,此处可让学生想象课文中用表示狼还想说自己的忠诚、善良狼还会说些什么呢

狼生怕老山羊发现自己,才接二连三地辩解、讨好、发誓,以求得老山羊的理解、相信、喜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刻老山羊与狼的心理活动。

(4)练习分角色读4、5自然段。

(5)填狼说自己是狗的表格。

3、讨论第三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诉自己对狼、老山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说补充说明。

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第三次说自己是狗怎样说的(完成表格)

(第三次是狼见老山羊识破了他的花言巧语,但不甘心失败,使出最后一个骗术摇尾巴,希望得到一线生机。)

可让学生质疑:为什么狼要用摇尾巴来证明自己的的确确是狗

(因为会不会摇尾巴是狗和狼的一个显著区别。狗尾灵活,可上竖下垂,摇起来轻松,而狼尾硬,难摇动。)

文中使劲、扑扑扑逼真地表现出狼尾的特点和它着急的心态。

(4)练习读第68自然段。

以能读出狼的焦急、伪装的真诚,读出老山羊的勇敢、机智、警觉的同学,给予表扬。

4、讨论第四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对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它小组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指导朗读。

(羊心里完全明白了。是说羊清楚地了解陷阱里的.狼了,完全识破了狼的真面目。狼前面说的全是假说,只是想哄骗别人搭救他出来罢了。他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仍是改变不了吃人的本性。所以对这种坏东西不能相信,更不能同情。)

齐读羊的这段话。读了羊毫不留情地揭露对狼切齿痛恨的感情。

最后狼和老山羊都怎么了呢

5、讨论第五次对话。

(3)朗读比赛,教师适机补充、指导。

三、谈收获

1、生字、词语方面的收获。

(教师可示范讲解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2、朗读课文方面的收获。

3、学习了这则寓言,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把寓意补充完整: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本质。

4、在课外阅读、电视、电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见过会摇尾巴的狼一类的人吗说说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你会怎样对付他们呢

四、课堂练习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填空。

(1)它不是忠诚又驯良的狗,而是又()又()的狼。

(2)你()摇尾巴,()凶恶的狼。

3、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陷阱里的恶狼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板书

14会摇尾巴的狼

羊狼

问你是谁装可怜忠诚驯良

看很像狼。半闭眼温和狼狗

说别骗人摇尾巴的确是狗

全明白还是狼露凶相我吃掉你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伪装,狡猾凶恶)

资料

严文井: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尤其擅长童话写作。他的作品如《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

[教材版本]

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0课

[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层次清晰,分别写了狼的三个借口以及小羊的`两次反驳,最后写狼向小羊扑去,留给了小朋友多维的想象,全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寓意深刻,非常适合低年级小朋友表演朗读,可以让小朋友从读中去理解内容,从读中去感悟寓意,所以,课堂教学时适合以读为主。在小朋友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把话说通顺,并训练多种表达方式,最后在小朋友对生字有了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所以,朗读、语言训练(说话)、生字教学是本课的三个重点,而理解小羊反驳狼的话则为教学的难点,因为其中渗透逻辑思维中的推理训练。

[教学目标]

1、懂得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靠讲道理是不行的。碰到这样的恶人,只有勇敢机智地跟作作斗争。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小溪、故意、借口、吃惊、温和、上游、气冲冲、家伙、去年、背地里、可怜、先生、争辩、逼近、反正等词语的意思。

3、能给句子加上逗号、叹号和问号。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生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狼三次借口的内容。

难点:理解小羊第一次反驳狼的理由。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通读全文,读悟课文1~3节,学会生字:溪、脏、温。

第二课时:读悟课文4~6节,分角色朗读全文,学会生字:怜、辨、龇、嚷、反。

第三课时:复习巩固生字,完成课后练习、课堂作业本中练习。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2、教师准备图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谈话:

1、出示课题,读题。

2、说说:你印象中的狼是怎样的?小羊是怎样的?

二、初步感知:

听老师读课文,谈谈听后感想。

三、通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音节读2遍,词语读2遍,读通课文。

2、指名分节读,师生共同评谈。在读中理解词语温和等,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3、自由读全文一遍,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阅读1~3节,学习生字。

1、读懂第2节。

(1)说话:狼为了吃小羊,它是怎么说的?(把你、我换成小羊、狼再说一说)

(2)说出狼气势汹汹的样子。

2、读懂第3节。

(1)说话:水是从()流到()的。(指名上黑板写词:上游、下游)。狼站在(),小羊站在()。(指名上黑板贴狼、小羊图)。所以()。

(2)用因为(),所以()说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羊的理由。

(4)理解:找借口的意思,说说狼找的第一个借口是什么?

3、分角色朗读全文。

4、学习生字:溪、脏、温。

五、课堂小结

狼是多么蛮不讲理,对狼光讲道理是不行的,要勇敢机智地跟它作斗争。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选择一题做;

(1)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读;

(2)看插图写话。

七、板书:

狼和小羊

狼图

羊图溪脏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缀窘苫蔽弛眈瞑隧黠

2.掌握下列词语(实词)的意思:

止从缀敌顾弛径黠

3.掌握下列一词多义现象: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

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

4.掌握下列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5.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能力目标

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

认清狼的阴险狡诈的本性,对待像狼一样敌对者,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一、说教材

《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语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狼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课文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学时,我设计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该以智取胜。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3、分角色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狼和小羊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生动,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悟理的教学方法。

(一)读中品味词句,了解角色性格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时,设计提问:狼三次提问时的神态各是怎样的抓住“气冲冲、大声、喊道”等词进行分析,刻画狼的凶恶。狼的三次说话中抓住“坏家伙、背地里、不是……就是”等词句进行讲解,狼凶恶,蛮不讲理的性格。抓住“吃一惊、温和、可怜”等词细细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为下一步弄懂课文寓言打基础。

(二)分角色读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抓住这个重点设计提问:狼为了想吃小羊,找了哪些碴儿,进行分角色朗读。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恶意;羊的话以温和、细柔、说理的语调来读。角色朗读,鲜明地讲角色的性格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寓意。

(三)展开讨论,课外拓展,安全教育

1、设计问题: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讲道理,为什么狼还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该怎样做才不会被狼吃掉呢

学生或许会回答:“因为狼的本性是凶恶的,所以跟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想办法叫猎人来打死它。”“小羊用石头砸死它。”“小羊叫狼去小溪洗手,然后把它推进小溪,自己再逃走。”等等。

三、说教学过程

㈠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准音节,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生词

3、检查读课文,指名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㈢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

2、学习二至六自然段,理解狼是怎样故意找碴的,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感受狼的凶恶,羊的温和、善良。弄懂寓意。

㈣总结,拓展

(板书略)

1谈话引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老师今天从童话王国里请来了两位朋友.大家掌声欢迎他们.(贴图)

2、谁来告诉我,在你的印象中狼和羊的本性是什麽

小结: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狡猾、凶残的狼,善良、温顺的羊,它们会发生什麽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大家翻开书本132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字,做到不加字、不丢字,遇到不懂的字音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并多读几遍.

过渡: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宝宝你会读吗

2、检查字音

【词语】(请大家看大屏幕、先自己读读,待会请你来读.)

谁来读,其它同学竖起耳朵倾听,待会请你做小老师来评评他读的怎麽样【谁来评评】你能比他读得好吗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

小结并过渡:哇,真棒!我们不仅会认词语宝宝,还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这是会学习的表现.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过渡: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拿好书快速地数数狼和羊进行了多少对话(指名回答)同意吗

3细读课文、品读三次对话

4默读课文

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画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想想狼是怎样找碴儿的说说你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4指名汇报7

过渡:同学们,学得那么起劲.老师真高兴!谁来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2狼为什么要这么说它说得对吗【没错,狼的无理取闹就叫找碴儿,也是找借口】那应怎样读这句话.【指导读】

3〖T范读

过渡: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它当时的心情怎样应怎样来读这句话.

1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上游在哪个位置】

我们再把狼和羊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谁愿意来读狼说的话,羊说的话【注意读出狼和羊的语气,其他同学读旁白】

②狼还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么说的【谁来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师生合作读三次对话(男女)

过渡:大家能读出狼和羊各自的'语气,那能不能加上动作演一演它们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分小组合作练习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并比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最愉快,演得最逼真!

4演一演(小组练习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

指2个小组上台演,齐评议

小结过渡:大家真不简单,詹老师为你高兴.你们不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表演!

可是可爱的小羊糟了(请看大屏幕:演示狼扑向小羊)

五.延伸拓展

过渡:可怜的小羊怎样才能逃出狼口呢请聪明的你帮小羊想个好办法,怎样才不会被狼吃了【谁来说】

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麽话想对狼或小羊说的

六、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今天我们倾听了狼和小羊的故事,掌握了很多的学习方法.詹老师为你们高兴!也代表狼谢谢你们为他提出了那么多善意的忠告,代表小羊谢谢你们为它想了这麽多的好办法.

请聪明的你,接着写写狼和小羊的故事

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理解“抡”、“装”、“塞”、“蜷”、“舔”、“犹豫”等词语的确切意思。

2、能够通过静心阅读,抓住关键要素,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

3、在角色朗读中展开想象,练习说话体会文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文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2、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思考:剧本中的事情经过是怎样的?

三、小组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1)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帮助解决。同学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2)通过讨论,确定本合作小组的“剧本事情经过”。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指名读书,了解全文。

(1)读书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

(2)读后,各合作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商定的剧本中的事情经过。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农设法打狼”的顺序讲。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还有没有解决的难题吗?生提问,其他生帮助解答。

五、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默读第一、二幕内容,边读边画出描写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做批注。

1、生读书,并分析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师打相应的语句。

2、生体会朗读。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把自己认为好的字词摘录在词语花篮或采集本上。

七、作业。

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

第二课时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巩固,检查朗读。

1、复习巩固。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词,难写的字,生要说记字方法。

2、检查朗读。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读,理解寓意。

1、角色朗读。

(1)生自由练读,读出三个角色对话的语气,注意体会剧本中的提示语和标点。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小组评议。

2、理解寓意。

师:我们学习了剧本,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最恨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三、表演课本剧。

1、自愿组合,练习表演。要求:分好角色,记住台词,讨论每个角色应怎样演,并注意为角色加上动作、表情。

2、指名表演,同学评议。

四、总结升华。

问:学习了课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师:是的,我们应该做善良、有爱心的好人,但千万别像东郭那样听信坏人的花言巧语,上他们的当。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希望你们擦亮眼睛,决不要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回家为家长表演剧本。

2、复述故事。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知识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4、理解句意、文意。

(三)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于斗争、善于斗争日意识,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句意、文意。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欣赏有关狼的图片。

2、今天同学们就跟我一来走进蒲松龄的《狼》。

3、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故事。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出示课件)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培养我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培养我们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的意识。

(三)话题研讨

1、课文内容的研讨。

(1)、简单回忆作者的有关情况。(出示蒲松龄画像)

先出示画像,后学生简单作解释。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气,停顿。

(3)、播放录音,让学生对比,加深理解。(出示远教资源视频)

听一听课文的'节奏,语气,并请同学们用“狼”概括课文各段的内容。

(4)、小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停顿)

(5)、自主口译课文。

(6)、提问质疑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请求同学帮助解决,老师可略作归纳。(教师完成指导)

(7)、口述课文内容,具体落实字、词、句的解释。

(8)、评一评一

补白式对话

从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的狼。

从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的屠夫。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提示:对待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胜利。(答案不求一致,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对狼的研讨

(1)、辩一辩

先回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关爱动物),提示本文是不是和它相矛盾。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说一说你的理解。

(四)、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播放一首与狼的关的歌曲。

狼:狡诈、贪婪

屠户:机智、勇敢

1、知识目标: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感;掌握一对反义词,快乐-----烦恼。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明白道理:只有朋友多,才快乐。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景教学,综合运用引导、讨论、合作等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松鼠和狼的头饰。

一、生词。(摘苹果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松鼠和狼》这篇课文的'生字,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

快乐吃饱要烦恼放学可以松鼠总是伙伴

二、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又把松鼠和狼请来了,(出示图片)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观看课文视频)

2、解疑

指名回答。(课文讲了一只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不小心掉在狼身上,松鼠求狼放了自己的故事。)

师:那,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1、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朗读。

(2)指名回答问题。(跳来跳去)

(3)指导朗读。

(4)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1)提问:小松鼠掉在狼身上后,狼是怎么对他的

(2)指名回答。

3、假如你是小松鼠,此时的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师:小松鼠也这样做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

边读边用笔画出他们之间的对话,并在小组内交流,从松鼠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4、(出示课件,展示学习要求)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个人学习: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

②、边读边用笔画出他们之间的对话。

③、画出之后,再读一读。

⑵、汇报交流。

(2)小组学习:

①分角色朗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②在小组内交流,从他们的对话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汇报交流。

(4)快乐表演。(给学生戴头饰)

四、我心飞翔,插上想象的翅膀。

狼听了松鼠的话以后,会怎样呢展开想象,接着课文内容编故事。

五、欣赏有关友谊方面的名言。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

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

【教学设想】

《狼》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也是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后的一篇自读课文,既不能像教读课文那样教学,也不能像现代自读课文那样放手,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朗读、品读、讨论及强化训练等方式,强化整体导读功能,注重文言词语积累。

一、课前导入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就会想起它的狡诈和凶残。我们都学过《狼与小羊》,哪位同学愿意帮我们回忆一下这个故事。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文言文《狼》,看看这其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注意:缀窘苫蔽弛眈瞑隧黠尻寐。

2、个别同学朗读,其它同学听,评字音,停顿。

3、全班齐读。

三、品读

1、分析狼的特点,从文中找出描写狼行为的句子,结合这些句子,以“这是()的两狼”来回答。

贪婪、凶狠:缀行甚远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结合句子分析字词。)

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小结:这么贪婪的两狼,它们想吃的不仅是骨头,还想吃什么

(屠户。)

这么狡诈的两狼,结果有没有吃到屠户呢

(没有。)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这个屠户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析屠户的特点:

从文中找出描写屠户行为的句子,结合这些句子,以“这是()的屠户”来回答胆怯:怎么办

投以骨,倒装句,以骨投之。

结果呢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个时候屠户心理怎样

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机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具体分析,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勇敢、果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年刀毙之。

细心:转视积薪后……

结合句子分析字词。

小结:假如狼得到骨头后就停下来,这个故事就不会发生了。一开始屠户以为狼只是想吃东西,就给他骨头,当他意识到狼不仅想吃骨头时,还想吃人时,才奋起反抗,表现出他的机智与勇敢。换句话说,屠户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敢是被狼给“逼”出来的.。

四、分析主题

1、对于这样一个故事,作者有没有进行点评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哪位同学愿意帮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

3、作者对狼特点的评价是什么

黠。

顷刻两毙。

所以作者才会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言下之意是什么

禽兽的欺骗手段并没有多少。

作者对狼的评价怎么样,是高还是低

低。

4、狼其实也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可作者为什么给它们这么低的就的评价

生思考,回答。

出示文字: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些文字。结合这些文字,来回答我们刚才的问题,看看从中会有什么启发

狼:欺压百姓的官吏。

屠户:与其斗争的百姓。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全文

【教学反思】

1、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阅读文言文起步不久,能力尚在初级阶段,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文言的方法,应该作为文言教学的主要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一、板书“鹿”和“狼”

1、谁能说说你对狼的认识?你对鹿的了解呢?

(鹿:温柔善良,让人喜欢。狼:凶恶狡猾,让人憎恨,如《会摇尾巴的狼》、《狼和羊》。

2、板书《鹿和狼的故事》,看了题目后你想说些什么?

温柔善良的鹿和狡猾凶恶的狼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同学们你们现在最想做什么?(读书)

二、学生读课文。

1、自己将全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你想读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

三、课文中哪一部分给你印象最深你就读哪一部分,边读边想你为什么选择这一部分。

四、读你印象最深的段落,说一说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部分。

1、罗斯福总统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消灭狼,目的是为了保护鹿,让鹿繁殖得更多一些。

2、经过25年的猎捕,鹿没有了天敌。

3、鹿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4、鹿吃光了森林中的植被。

5、鹿病死了无数只,还有一些饥饿而死。

五、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选择大家找出课文中的不同观念,用自己的.观念及想法进行一次辩论赛。

正方罗斯福是对的,他杀狼是为了保护鹿。

反方罗斯福是错的,他违犯自然界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规律。

六、总结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动物和动物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植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种生物的存亡或数量发生变化,常常会通过这种错综复杂的依存关系影响到其他生物和整个自然界。这就是鹿和狼等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1、通过对《东郭先生》这则寓言的初步了解,懂得不能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要明辨是非善恶。

2、编排四幕剧台词,培养创编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创编台词要有新意。

2、表演要传神。

教材分析:

本故事选用的音乐,是由陈小奇作词,朱德荣作曲的一首叙述歌曲。歌曲的内容选用了我国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歌曲共由两个主要的音乐旋律构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这两段音乐旋律主要出现在第一幕的《叙述者的歌》和第二幕的《藏起老狼》。之后,又分别在第三幕和第四幕中以变换歌词的方式出现。第二幕的《放出老狼》和第三幕的《狼起杀心》则是任晓音根据剧情需要结合原作者曲风特点创作而成的。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播放《东郭先生》复习歌曲。

二、创编四幕剧的台词

分四个小组,编排台词。

人物:叙述者、老狼、东郭、农夫。

第一幕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为大家表演一部音乐剧《东郭先生》。叙述者:清晨,东郭先生带着一袋子书离开了家乐器伴奏: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同学开始伴奏。双响筒模拟驴蹄声由远而近。

第二幕狼与东郭先生的对话。

狼说:“老先生,老先生,看您的.样子一定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做做好事,我是个善良的老狼,每天吃斋念佛,从不杀生,可是那猎人却要追杀我。”东郭先生说:“你快跑吧!我也帮不了你啊!”这时候狼现出很温顺的样子跪下来说:“您是个大善人,怎么能见死不救呢叙述者:东郭先生听了狼的甜言蜜语,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急忙把狼藏进了书袋里。”教师播放第二幕《藏起老狼》歌曲学生演唱。教师领唱,全体学生齐唱。

(东郭先生心肠软,赶紧跳下地,说一句“别客气”,把那老狼呀嘛忙扶起,藏进书袋里。)猎人急急忙忙地跑过来问:这位老先生,您看没看见一只狼从这里跑过去?他可是一只十恶不赦的恶狼,偷鸡、偷鸭、还偷鹅。真是饿极了,还吃人呢!东郭先生:我、我、我没有看见,真的没看见(边说边坐在口袋上。)猎人问:您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东郭先生紧张地说:是书,都是书。叙述者:猎人看看远方,向树林深处走去。教师播放第二幕《放出老狼》歌曲,学生高兴地齐唱。(做了善事心欢喜,东郭先生好得意。瞒过了老猎人,放出狼兄弟,狼兄弟。)东郭先生:得意洋洋地看着袋子,晃着头。第二幕结束。

第三幕叙述者:猎人走后,东郭先生把狼放出了布袋,狼出来以后,看见东郭先生白白胖胖的,顿时起了杀心。教师播放第三幕《狼起杀心》歌曲,学生一起演唱。

(躲过劫难不容易,老狼舒了一口气。看看东郭先生白又胖,那个口水往下滴。)

东郭先生说:猎人走了,你出来吧。狼摸了摸肚皮,看了看白白胖胖的东郭先生,狡黠地笑了!狼狡黠地说:先生啊!我刚才为了逃命跑了几十里路,又在你的书袋里憋了这么半天,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我想吃东西啦!东郭先生慢慢地说:我哪有什么吃的啊狼露出狰狞的面容:那你就好人做到底,让我把你吃了吧!表演小组演唱第三幕《仓惶逃命》。

东郭先生领唱,所有同学齐唱。拿打击乐器的同学为歌曲伴奏。东郭先生吓得抱头鼠窜。(东郭先生四下乱跑,狼在后面不停地追。)三幕结束。

第四幕叙述者:东郭先生仓惶逃命,老狼在后面紧追不舍,这时来了一位农夫。所有同学一起演唱第四幕《叙述者的歌》

东郭先生大声喊

快来救救我!农夫说:发生了什么事?东郭先生说:我把它藏在装书的口袋里,救了它,它还要吃我!你快来给我们评评理!(东郭先生指着狼)农夫摸摸胡子说:原来是这样啊。农夫对狼说:这么个小口袋怎么能装进你这么大的东西呢?狼听了着急地说:怎么进不去?(边说边钻进口袋。)叙述者:这时东郭先生和农夫连忙把口袋扎紧。农夫说: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

东郭先生:我打死你!打死你!全体学生齐唱第四幕《叙述者的歌》

东郭先生惭愧地低下了头。

叙述者:小小音乐剧《东郭先生》表演结束了,谢谢大家,再见!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表演,同学们都表现的很棒,都创编出了角色的形象,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做练习。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引号的作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4、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问:当你们刚看到课题的时候,曾想到它会是一篇什么样的?

2、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它写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标上小节号,一边读一边想想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繁殖捕杀枯黄生机勃勃

惨灾难葱绿传染病生儿育女

*指名读一读

*讨论“怎样抓住它的关键部件记忆字形?

*说说你不能理解的词语,集体讨论。

三、课堂作业

1、练习读课文,准备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词语

3、描红

一、听写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幅画来描绘。

想想:每幅画上该画些什么?怎么画?为什么这么画?不太好画的部分用直线标出。

交流自己的画。

2、讨论:

(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况?森林呢?

(2)后来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结果,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

*理解: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

*体会森林里闹饥荒的情景。

3、板书:

三、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从一百多年前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是什么意思?

二、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1)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坏蛋”什么意思?鹿怎么成了“大坏蛋”呢?

3、小结:文中三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三、由事明理

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指导复述

指导:恰当引用文中例句,有利于复述。

同桌练习复述。

指名当众复述。

总结: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赋诸于行动。让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七、生活小水滴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小水滴”,去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将得到的奖品是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

目的要求

1、知识掌握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龇等学会生字:喝、弄、冲、争、反、扑。

2、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2)、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4、德育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

难点:

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

教具:

课件

学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23狼和小羊

狼小羊

找碴儿:弄脏水温和:您站在上游

气冲冲:说坏话喊道:我没生下来

大声嚷:反正都一样……

(凶残)(善良)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揭题:

课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2个小动物,你喜欢谁?这节课我们学习关于它的童话。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轻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2、分自然段,标出。

3、找6个人,开火车式读。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演示。回答: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2——6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几次对话,用笔画出。

3、看第一次对话课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几自然段?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课件,说一说。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师:什么叫找碴儿?

师: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说得对。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这说明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

师:“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的什么主意,坏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

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指图讲“上游”一词后)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谁来指着图(即小溪图)说说?

师:小羊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儿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

师:谁用“温和”的态度和口气读读小羊说的话?

师:对,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女同学试试。

4、看第二次对话,课件演示。问:是第几自然段。

小组学习:分提问小组、分析小组、解答小组,然后汇报。

5、学习第6自然段。自学课文。学

习方法:表演法、作比较、查资料辅助法、朗读感受法。

6、伴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四、看板书总结全文。

第2课时

一、导入复习

1、继续学习第23课,重要讲了狼和小羊的一件事。自由读,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一些词语:

喝水弄脏气冲冲争辩反正扑去这些词中有今天学的6个生字,指名读一读。

二、学习生字

1、学“喝”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样写漂亮?

2、学“争”

②怎么写漂亮?

3、剩下“弄、冲、反、扑”按上面两点同小伙伴学一学,说一说。

采取:让学生当小老师,奖励等方法。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⑴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⑵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⑶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l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THE END
1.掩蔽的意思掩蔽的解释拼音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国之得丧,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辞矫説所能掩蔽也。”宋 梅尧臣 《和端式上人十韵·天外峰》:“重云不掩蔽,万里见头角。”杨朔《风暴》:“赵区长 赶紧吩咐 谢三财 掩上门,转身从炕上拿起一条紫花布棉被,掩蔽着纸窗。” ⒉ 指遮蔽之物或地方。 引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http://mcidian.gei6.com/yanbi__qmbs51lu.html
2.《掩》的笔画笔顺笔划掩,笔画,笔顺,写法https://zidian.bi0.cn/63A9__bishun.html
3.掩埋解释掩埋意思掩埋拼音掩埋造句掩门。掩卷。◎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掩了手。◎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掩杀。掩击。掩袭。 埋 读音:mái,mān [mái,mān] 葬:埋葬。◎ 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掩埋。埋地雷。◎ 隐藏:埋没(mò)。埋伏。埋头。隐姓埋名。http://zc.747838.com/%E6%8E%A9%E5%9F%8B_zuci/
4.掩有几个读音掩有几个读音 本文目录一览: 1、掩的多音字 2、掩怎么读 掩的拼音是什么 3、掩的拼音是什么 4、掩的拼音 5、掩的拼音和组词语 掩的多音字 掩[yǎn]常用汉字,拼音:yǎn。编码信息:五笔RDJN,仓颉:QKLU,郑码:DGKZ,四角号码: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原意指遮蔽、遮盖,也有关、闭之意,或指乘人不备而袭击https://www.edusy.net/76839.html
5.云掩的读音是什么云掩的读音是什么:yún yǎn。1、云掩的拼音是:yún yǎn。https://m.51dongshi.com/eedfreagaasae.html
6.掩地表亩的读音,拼音是什么,掩地表亩怎么读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d36b9fe251416c66fbcdb203e3427048.html
7.用什么词形容一个人大气稳重大气稳重的诗词形容一个人大气,稳重的词语有:睿智、尊贵、大气、高雅、稳重、成熟、秉节持重、老成持重、四平八稳、厚重少文、平平稳稳等等。 列举如下: 1、秉节持重 秉节持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ǐng jié chí zhòng,意思为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 https://rong3.zupu.cn/gushi/611779.jhtml
8.冫刂匚冂,这10个部首你认识几个?上上周汉字铺有分享过笔画为1的部首,不知道有多少同学还记得呢,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笔画为2的部首,看看你认识几个? 勹,普通话读音为bāo,基本含义为古同“包”,裹。 冫,普通话读音为bīng,基本含义为古同“冰”,用作部首、俗称“两点水”。 刂,普通话读音为dāo,基本含义同“刀”,用作部首、也称“立刀旁”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619/17/1085380175_10853801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