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汇为什么发展乡村产业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农业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升级版”。

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其实质是将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

而农业全产业链正是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链接成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推动农业从抓生产向抓链条、从抓产品向抓产业、从抓环节向抓体系转变。因此,农业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物,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前提,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为什么发展乡村产业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总结而言有以下三点:

一、发挥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本的是汇聚更多资源要素,拓展乡村功能价值,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壮大县域乡村富民产业,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总的来看,乡村产业的发展,其实质就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发掘农业多种功能价值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渴望“望山见水忆乡愁”,对乡村优质绿色农产品、优美生态环境、优秀传统文化需求快速上升,乡村作为兼具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区域综合体特征日益突出,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价值不断上升。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就是聚集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的具体体现。一是能发挥农业食品保障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让消费者吃饱、吃好、吃安全、吃健康、吃愉悦;二是能发挥农业生态涵养功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发绿色生态高附加值的产品,遵循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三是能发挥农业休闲体验功能。催生“农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跨界融入现代要素和时尚元素,拓宽跨界就业、跨越增收机会。四是能发挥农业文化传承功能。让文化之美,为链条铸魂,以文化之力,为链条赋能,传承民族文化,推进产业创新。

乡村产业是姓农、立农、为农、兴农的产业,最重要的特征是“联农带农”。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就是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以及育种公司、农资供应、科研团队、技术培训、生产服务和贷款担保等主体一体化打造,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此为载体延伸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增值增效链条,实现循环增值、梯次增值、全链增值,让农民多环节就业增收。

通过产业链赋能,农民就业增收从狭窄的种养领域向宽广的二三产业领域持续拓展,从农业单项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持续增收拓展,开辟了农民增收“靠地、靠力”后的“第三空间”,让农民从分工优势、比较优势、融合优势中同步受益、同步提升、同步发展,农民不光“卖农金”,还能“收租金”“分红金”“挣薪金”“得财金”,摇身变成令人羡慕的“五金”农民。

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也要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角度入手,提高农业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既是瞄准国际标准。扩优势、补短板、延链条,制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联动发展、合理布局的路线图、施工图,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构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按需生产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组织方式。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也是打造核心优势。围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增强核心控制力。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原料靠进口、加工在城市、供需有矛盾等问题,统筹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安全可靠、产业链条健全完整的新项目,挖掘项目背后的创新技术、经营理念,为创制农业全产业链关键技术装备做基础,减少对外依赖。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还是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建立公共化平台、打造上中下游体系,解决县域乡村产业价值链低的问题,提升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从而顺应消费升级需求,保障产业发展各环节有机衔接、协同联动,对接更多市场渠道,推动农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加速乡村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做大县域生产总值增量和总量,为新发展格局形成提供坚实的内需战略支点。(内容节选自《农业全产业链,到底如何打造?》一文)

牛票是内蒙古牛票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核心项目。牛票项目是由全国人大代表吴云波牵头,以扎鲁特旗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首批试点,充分运用产业供应链管理理论,以牛票作为项目运行载体,打破产业界限、区域界限、企业界限,对肉牛供应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全面规划,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建立肉牛产业供应链各节点、产业协会和战略联盟之间的伙伴关系,设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整个产业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效益,满足客户价值并实现供应链成本最小化。

目前已形成以集团公司总部(通辽)为管理和统筹核心,内蒙古玛拉沁艾力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合作社)示范基地,内蒙古牛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科技技术支持,内蒙古牛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市场与销售主营,首牛(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跨域产业发展资源开拓、村城联动的多维立体的组织结构体系。

图:一起云养牛我在玛拉沁艾力(牧民之家)有头牛

作为扎根在中国“黄牛之乡”通辽的“土生土长”的牛票项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供应链管理方式助力通辽地方政府对产业加强管理,规范肉牛市场经营,带动整个肉牛产业发展,在通辽市十四五发展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时期具备着代表示范性的带头作用。

牛票项目力求达到以下目的:

(一)满足牛肉产品消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即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和定制服务。

(二)将肉牛繁育、屠宰、加工、存储、运输、销售、附加值服务等肉牛产业供应链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业务流程承接,打通供销通道,使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实现供应链所有链主共创价值,追求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最大化。肉牛产业供应链链主除了通辽市的养殖户、合作社、企业以外,还分布于其他各线城市,政府管制程度、市场竞争程度各有不同,能够长远走到一起,必须以利益相连接,以便共享资源、共降成本,共抵风险,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

(三)通过组合手段及科技金融创新方式,打造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和授信机制,倒装金融机构,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资金和结算问题,使活牛成为可确权资产、资产资本化。

THE END
1.海南州全产业链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州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以及州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全州两会精神,将年度重点目标任务作为工作导向,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州农牧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2024年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4.5%。 https://www.amdotibet.com/news/hainanzhou/2024-12-18/24062.html
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在“全产业链发展”中转型升级从“靠天养畜”中突围,在“全产业链发展”中转型。内蒙古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内蒙古模式”。减压——饲草供给发力 秋日,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苜蓿种植基地3000多亩优质苜蓿绿浪翻涌。“紫花苜蓿草被称为‘牧草之王’,蛋白质含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875949264580931&wfr=spider&for=pc
3.内蒙古通辽: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解锁农牧业丰收密码通辽市农牧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连稳连丰,农畜产品质效双优。近年来,该市以助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推动玉米、肉牛两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红干椒、荞麦、甘薯、水稻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新路https://www.cfsn.cn/news/detail/88/267781.html
4.产业振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近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EwOTc0MQ==&mid=2247508652&idx=1&sn=f536e290fba27d759b6fd9fab3a9b5cb&chksm=91ba990dd11f5e6dbc7af21f6f9dc189b7f6de78a270982244fdf3f847f5256bc8c3b8d4f8e9&scene=27
5.社会化服务农垦在行动丨搭建“数字玉米”平台提供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做好农业全产业链托管服务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通过自筹资金和申报项目的方式配套农业社会化服务无人机46架、收割机25台、大马力24台、青贮机3台、割草机1台,提升了农垦企业农机装备水平,实现了农业耕、种、防、收全程社会化精准服务,为农牧业全产业链托管服务https://www.crnews.net/cy/nk/958480_20231020103600.html
6.农业全产业链如何“全”理论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发展基础不强、整体水平不高、产业链条不全等方面的普遍难题。当前,做好农业全产业链布局要跳出“外面给资源、自己搞生产、别人做销售”既有循环,树立由“产品抓产业”https://www.workercn.cn/c/2023-04-26/7817344.shtml
7.中国农业产业链全景梳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财经杂志社高级评论员史传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产业链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变革。从上游的农业科研、农资供应,到中游的种植、养殖、林业、渔业等农业生产领域,再到下游的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国农业产业链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体系。上游环节:科研与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7830800370/1d2c087f200102bh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