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过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农村宅基地改革发号令已全面打响!

今年4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整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而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又通过了《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这也标志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三个月不到,中央两次提到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可见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急迫性。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心心念念的宅基地改革制度中究竟都做出了哪些重要举措,以及必须要遵守哪些底线?

此次会议中指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积极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路径和办法....

很简短的一段话,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想必大家都知道,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重大创新,是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中,落实宅基地改革所有权,这项工作此前就有报道说要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

而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是在这次宅基地“三权分置”中首次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是一项全新的权利,而且在法学界也是一个新事物。不过,对资格权的概念、权能、功能和实现途径,社会各界还有不少争议。

多数人认为,资格权兼具身份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宅基地资格权就是农户宅基地取得权,不等于成员权。但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地方,资格权的对象范围有被放大的趋势。

那么这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又是如何认定的呢?

关于如何判断宅基地资格权的权利主体,在《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并没有明确规定对村民的界定。但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将村民解释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也就是说,在资格权的认定上,强化对“身份”和“户”的界定。关于“身份”的界定,多数地方以拥有一定年限的当地“户籍”作为基本前提,对于没有取得当地户籍,但又具有相应条件的,由集体经济组织认定。

关于“户”的界定,一种是以公安部门核发的户籍登记为依据,另一种是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认定的“户”。

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对老百姓有哪些权能呢?

从各地探索看,主要有取得、有限流转(置换)、保留、收益等权利。在取得方面,农户可以凭资格权无偿获得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当期的宅基地或住房,也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格权。在限流转方面,对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需要退出宅基地或有意愿进城镇集聚安置的农户,需要给予农户合理的货币补偿,或是房票、地票,又或是要提供保障性住房等,以此鼓励农户退还宅基地。

但要提醒的是,不能以各种名义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不得违法收回农户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这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中就有提到过。

最后,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其目的是为了激活沉睡的土地资产。从各地宅基地使用权的实现形式看,主要以出租为主,当然还有转让、抵押、入股、继承、置换、赠与等形式。不过,目前出租已经成为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主要方式。

例如上海,上海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养老休闲等产业。

支持返乡人员依托自有和闲置住宅发展适合的乡村产业项目。引导有实力、有意愿、有责任的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参与盘活利用工作。

依法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推动形成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城镇居民、工商资本等租赁农房居住或开展经营的,要严格遵守合同法的规定,租赁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20年。合同到期后,双方可以另行约定。

为什么是20年呢?因为在《合法》中规定,20年是租赁合同的最长期限。20年到期之后,双方若还想租赁的可以再另行约定。

而且这在《民法典》第705条中也有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另外,在会议上还指出,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权益。

例如上海《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严守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也就是说,在宅基地改革试点过程中必须要尊重老百姓意愿、不能搞一刀切的举措,要确保农民的参与权、监督权以及知情权,否则就触碰了宅基地改革试点的底线。另外,要提醒广大群众,若是在试点过程中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咨询专业律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THE END
1.农村宅基地指的是什么免费法律咨询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它是农村村民的重要生活保障和财产基础。https://www.66law.cn/question/50166216.aspx
2.自然资源部明确:农村宅基地的4大事项,每一项都很重要!农村集体土地从性质上来说分为三大类,即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每种土地性质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法律规定。 我们常说的宅基地就属于建设用地,其实关于宅基地的变革也经历了多个阶段,才形成了现在的模式,即宅基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使用权归村民个人所有。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16327237
3.广西贵港市港北农村新增宅基地审批和建房管理工作指南(试行)为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及《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港北农业通〔2020〕2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区农村新增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概念界定 (一)农村村民的界定。农村村民,是指本村(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8518.html
4.什么叫宅基地确权(一户两个宅基地怎么办)法律资讯五、宅基地确权是什么意思 1、您好!宅基地确权是指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进行合法认定和界定的过程。宅基地是指用于建房居住的农村土地,用于农村居民自建住宅、附属设施和种植部分蔬菜、水果等。确权是为了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首先,农民居住在宅基地上,确权可以确认农民的住房权益,确保他们的居住权不https://www.kstnjscl.com/flzx/223891.html
5.自然资源部解答:没有权属来源一户多宅超面积等16个宅基地确权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和《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农经发〔2019〕6号)有关规定,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宅基地,应当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Dg5MTk0NQ==&mid=2247529294&idx=3&sn=da811068176bbf2c9ae00db446cfc291&chksm=9628e10a39e66b9a9e71c70e1f8ff709f833db6e896241752aad9edb36860a4227b265e1ef8c&scene=27
6.十八大三中全会心得(精选11篇)一、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理论 (一)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界定 在《物权法》中明确规定, 宅基地权人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与占有的权力, 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房屋建造或者其他附属设施。因此, 宅基地使用权是少数城镇或者农村居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附属设施修筑。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jik5v4p.html
7.宋志红宅基地资格权:内涵实践探索与制度构建2020年9月29日,全国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标志着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即将从中央部署进入各地实施阶段。 宅基地资格权作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体系下提出的新概念,准确界定其内涵,对于深入理解和科学构建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至关重要。事实上,当前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https://illss.gdufs.edu.cn/info/1024/10894.htm
8.农村宅基地法律制度12篇(全文)物权法最终将占有、使用两项权能赋予了宅基地使用权, 而不具有一般用益物权的收益权能。单就宅基地使用权来说, 有学者曾坚持认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享有的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设住宅的权利7, 这一观点与物权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界定有所不同。物权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界定中明确将占有、使用作为一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xne3yyr.html
9.张保红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前见与构造如此做法不仅对目前宅基地使用权人不公平,而且也难以理解权利人为何愿意将目前宅基地使用权无偿退回给集体。其二,集体将收回的宅基地使用权变更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出让,集体收不收出让金不明确。如果收,其依据是什么?原本是目前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为何要由集体收回并出让?如果不收,那受让人如果不是农村集体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02522
10.浙江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三、严格界定农村宅基地申请条件 坚决贯彻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面积标准(包括附属用房、庭院用地),使用耕地最高不得超过125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最高不得超过140平方米;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得超过160平方米。 https://www.cbi360.net/hyjd/20171102/100994.html
11.2020重庆农村宅基地新政策是什么?装修问答以下为2020年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相关政策规定、法律责任及审批流程,各省市可能细节上稍有差异,但基本https://ask.zx123.cn/show-907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