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大近日发布任免职名单,免去秦德亮市畜牧兽医局局长职务,任命其为教育局局长。公开简历显示,秦德亮,高中文化,曾任中学教员、尚志市长、阿城市市长等职务;2008年转任哈尔滨市农委副主任;2012年出任畜牧兽医局局长。(人民网8月26日)
这件事原本只是普通的人事任免决定,足以吸引人们视线的是赚人眼球的标题:畜牧局长转任教育局长。众所周知,两个“局长”都应该是这个行业的行家里手,不同的是“术业有专攻”罢了,不难否认,教育与畜牧的确有着太大的差别,教育人和驯畜生本就格格不入,记得小平同志在南巡的时候就曾说过:“外行不能领导内行”,这其中不无道理。
但是当今官员跨行业、跨专业调任比比皆是,搞文化的能调任公安系统,现在搞畜牧的当然也能调任教育系统了,虽说培养官员“不易”,但不胜枚举的“全能型”官员是否有点太腹黑了?在一个小范围的圈子内选拔官员是人事制度的诡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多么神圣的领域,不管何时何地何人,无不把教育置于国家大计之首。再者说,我们国家对各领域都实行准入门槛,即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然后要有扎实过硬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还要有对这一行业有独到的见解力。此次的人事任免混淆了各种素质之间的关系,单纯的以政治素质掩盖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不仅误解了政治素质的含义,而且在社会上给人以一种“圈子政治”的错觉,官员的全面素质也会沦为单一的“唯上”。当然,不能因此武断地认为该局长的调任与之有关,从他的个人简历上来看,似乎没有看出过这位局长在教育领域有何突出之处。
梳理其简历,我们发现其有过市长等全面性领导工作的经历,但反观其在教育板块的履历只能看到其有3年的中学教员资历。如若因此履新教育局长,那之前其任内的畜牧局长就显得无法自圆其说了,反过来说,若其精通畜牧之道,调任教育局长更说不过去。
大家的看点,窃以为人事任免缺乏公开和透明方是噱头之源。同级间调动在官场上是再寻常不过的人事任免,“按级别补空缺”历来是官场中不能说的秘密,中间却折射出人们对于教育的关切之情,更是对“外行管内行”的忧心忡忡。同级调度如只限于行政权的行使,问题倒还不大,但现在我国的教育体系是管办评一体化,有人寄希望于在教育领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的局长能为教育领域带来新气象,不能说是呓语,但总归希望渺茫。
此次的任命是转任,事先未充分公示并说明,征求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即使在任命后也没有任何部门给出任命的详细公开说明以及转任资格依据。同样的公示制度也有欠缺,虽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文规定“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但仅限于干部的提拔,对于干部述职前公示的详细情况也未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