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件写作(二)如何写消息

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

二、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

消息这种体裁一般不提倡记者直接抒情或议论。虽然它并非绝对排斥抒情或议论,但要求尽可能地减少主观色彩。

三、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

消息的结构是倒叙,亦即俗称的倒金字塔结构。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导语,通过导语,将新闻事件的结果、新闻事实的精要,首先呈现给读者。在这一点上,以反映事物最新变动为主的动态消息尤为典型。不过,从总体上看,无论何种类型的消息,基本上都不能完全摆脱倒金字塔结构的束缚。

四、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

消息的外在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有人总称其为“消息头”。

第二节消息体裁的优势

一、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报纸以及其他新闻媒体,主要是靠消息来增加信息量的。媒体刊登的消息越多,其总体上传播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二、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

三、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

消息的“外包装”是“客观性”,它靠事实说话,提供给读者的是事实。这样,

即使宗教信仰、政治见解以及文化背景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不愿接受传播者的观点,却不能不正视事实。

四、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消息可以说是浓缩了的新闻,它突出“干货”,过滤掉了一些“水分”,加之有“一句话新闻”式的标题和先声夺人的导语,可以让信息毫无阻拦地直接进入人们的视野,对读者,对各类传媒的接受者,造成很强的心理冲击。

第九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导语

第一节导语的定义与任务

一、导语的定义

(1)它是新闻——消息体裁所特有的;

二、导语的任务

(一)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

(二)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三)导语为全篇定音导语为一篇之首,导语确定了写作重点,决定消息的基调。

第二节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

所谓实质性内容,即指新闻事实,或者事实中的要点。

二、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一)最新鲜的材料;

(二)要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作导语;

(三)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作导语。

三、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导语不可太长。字数过多,一会淹没“亮点”,冲淡趣味性;二会导致沉重,令读者失去耐心。

四、力求优美生动

第三节导语的大致类型

一、概述型导语

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是概述型导语。

应注意:

(一)增强提炼与概括的能力;

(二)用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

二、描述型导语

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导语,是描述型导语。

它有以下优点:

第一,有趣,能以形象的画面引起读者的好奇,令读者不能不读;

第二,能以情境感染读者,让读者先有感性认识,再对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可以强化新闻的报道效果。

描述型导语的写作,要求记者:

第一,采访中勿忘捕捉有形的画面;

第二,导语所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有助于揭示主题,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

第三,用剪影的办法来写。

三、评述型导语

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称评述型导语。

评述型导语有以下优点:

第一,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可以发挥“勾玄”的作用;

第二,评述型导语可以直截了当地发表意见,能够直接影响舆论。

评述型导语的写作应注意:

(一)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应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

(二)评述型导评中的评,应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

四、橱窗式导语

有如橱窗展示样品,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为橱窗式导语。

橱窗式导语多用于综合性新闻。其特点在于:它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写入导语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第四节导语修辞技巧

一、设问

导语以提问方式开头,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

以提问方式写作的导语,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有助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促使记者抓住要害,明确消息主体写作方向。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导语修辞方式,有人也称其为“提问式”导语。

二、拟人

导语中将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活”起来。

三、借用

借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等,来揭示新闻内涵,为导语增色,这种写法可使导语富有情趣,使消息一开头就有诗情画意,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阅读下文。

四、对比

在导语中,将两个极端的事物加以对照,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种对比的写法,有助于揭示事物的特点、阐明新闻主题。

五、直呼

导语以第二人称“你”或“您”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西方新闻界也称其为“谈话体”。

六、排比

以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成排的句式构成导语或导语的一部分,形成排比式导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导语的气势,使导语带有节奏感。

七、惊警

导语以惊醒、警戒的语句,强烈唤起读者注意。这种写法可造成震动效果,造成一种紧迫感,使读者为之一惊,不能不注意。

第十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二)

——主体与结尾

第一节主体重任在肩

一、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

(一)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

(二)将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

二、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

(一)补充带有因果性质的材料;

(二)在导语限定的事实之外,补充一些暗示性的情况;

三、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一篇合格的新闻作品,应能解疑释惑,清楚地回答读者渴望了解的问题。这个任务也只能由主体部分来承担。

四、添加“作料”,令读者兴味不减

(一)运用“色彩”;

(二)打开包袱中的包袱;

第二节主体的结构方式

一、倒金字塔结构

仅从导语和主体这两大部分的关系来看,绝大多数消息整体上采用的都是倒金字塔结构;另一层意思是,主体本身也按材料的重要程度由前至后依次展开,主体也是倒金字塔结构。

二、纵向结构

主体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称纵向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反映新闻事件的大致过程,让读者了解前因后果。记者也可以借“过程”说话,表达某种观点和意见。

三、横向结构

四、点面结构

点是指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是指一般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这也是主体安排结构的一种常见的方式。这样安排结构可以为读者提供广阔的认识空间,可以使消息更有说服力,而且,也更符合普通读者的认识规律。

第三节消息结尾

一、消息结尾的特点

消息的结尾方法有其特殊性。它的特点是以事实结尾,亦即,事实该讲到哪里,消息就在哪里结尾,戛然而止,无需再加。

二、几种巧妙的结尾方式

(一)材料典型、意味隽永;

(二)首尾关照,巧妙呼应;

(三)稍加议论,画龙点睛;

(四)水到渠成,自然抒情。

第十一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三)——新闻背景

第一节写消息切记交待背景

一、何谓新闻背景

(一)宏观意义上

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二)狭义上

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二、新闻背景的任务、作用

(一)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三)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四)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五)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六)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的人物,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

(七)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

一、明确目的,抓住重点

通常情况下,决定背景选材的主要因素是事实本身的“疑点”、读者兴趣、新闻主题。所谓“事实本身的疑点”,是指读者感兴趣、而不加背景读者又难以理解之处;读者兴趣,既包括前面所说的“疑点”,又包括新闻事实之外,读者需要了解的有关事实和材料;新闻主题则被认为是调遣背景材料的主要依据,大部分新闻应根据主题的需要确定背景解说的重点。

二、注意背景材料的广泛性、多样性

记者在选择背景材料时应当不拘一格,旁征博引。就内容而言,背景材料不受时空和事物类别限制。古今中外,只要对说明新闻事实有用,均可拿来。

应以新闻价值标准——新鲜、重要、著名、接近(心理的、空间距离的)、情操、进展等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诸要素为条件,来挑选可作背景的材料。

第三节巧妙穿插

一、插入导语

(一)背景本身为一典型实例,插入导语可以用来吸引读者,用来帮助“说话”;

(二)背景材料极具吸引力,将其作为定语,用来修饰导语中的事实或人物,为新闻事实的出场鸣锣开路;

(三)用历史性背景与新闻事实对比,在导语中造成新旧反差,引起读者注意。

二、导语之后接背景段

(一)导语中出现的关键性的人和事、关键性的词语急需解释,否则,会影响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影响主体的进一步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导语之后可立即插入背景;

三、分散插入主体之中

(一)主体中分散穿插独立的背景段;

(二)将背景材料化作句子的某种成分揉进主体,使其黏着在新闻事实之上,让读者看不出背景与新闻事实的界限。

第十二章事件性消息

第一节报道事件是消息的基本使命

一、新闻报道必然追逐事件

(二)事件本身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示范、典型示警的作用;

(三)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力。

二、消息是报道事件的首选体裁

消息制作和传播过程的短平快特点,也为它报道事件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面对突发性事件,消息无疑是最佳报道体裁。

第二节报道事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事实要交待得一清二楚

事实交待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缺少新闻要素,事情的轮廓不清楚;

(二)忽略了某些必须交待的细微部分,令事件模糊不清;

(三)事实的具体内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不够具体。

记者应是观察家与思想家,他应当能够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看到其深层的含义,预见到它的影响,并用准确的语言将事件的意义、自己的发现告诉读者。这样,消息才会有思想性、有深度。

三、见事见人

(一)以人的命运为焦点报道事件;

(二)关照事件结果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反映人在事件中的活动、心态,丰富事件性新闻的内涵。

四、慎重报道恶性事件

(一)不要煽情;

(二)不要无意中传播作案手段、泄漏破案方法;

(三)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

第三节动态消息

一、动态消息的特点

(一)动态消息大多一事一报,一篇消息只写一件事;

(二)动态消息更强调“宏观笔法”;

(三)与其他类型的报道相比,动态消息更加注重时效。

二、动态消息的写作

(一)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

(二)客观记述,增强可信度;

(三)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

(四)连续报道,确保时效。

第四节简讯

一、简讯的特点、地位

(一)简讯的特点

1.简讯文字简略,内容简单;

2.结构单一;

(二)简讯的地位

1.简讯是传播信息的有效手段;

2.简讯篇幅短小,可以多发稿,从总体上增加媒体的信息含量;

3.多发简讯可以活跃报纸版面;

4.简讯栏是信息集中之地,它还可以为

记者提供能够再利用的新闻线索。

二、简讯的写作

(一)撮要

1.构成事实的基本要素;

2.提示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二)讲究文字

1.精简;

2.要有表现力;

第十三章非事件性消息

第一节非事件性消息日益受到重视

一、非事件性消息的特点

二、非事件性消息的特殊价值

(一)以消息体裁报道非事件性事物,可以进一步拓宽新闻的报道面;

(二)非事件性消息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

(三)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具有“读物”的性质,有欣赏价值和“抚慰”作用;

(四)非事件性消息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第二节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对比显现

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要求记者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将其变化、其问题性、新闻性,明显地揭示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这需要用一种方法来加以“显现”。而显现的基本手段是对比。

二、量化集中

非事件性新闻在写作上有必要将散在的事象加以概括和集中。集中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总体量化——剥去事物的个别的外壳,以抽象了的全局性的数字,反映某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总体态势。

三、以点带面

点,即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即全局情况。忽视点会削弱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没有面,则难以反映总的态势。

四、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大多数非事件性报道,记者是为了反映某种情况或问题而行动的。有些报道即使利用的是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资料,其调查本身——信息源一方的行动本身,也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第三节预测性消息

一、预测性消息的基本特征

报道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属预测性消息。它所报道的事物带有不确定性。

预测性消息同预告性消息不同。预告性消息是对必定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新闻所传达的信息是确定无疑的。

二、预测性消息的价值

(一)有助于科学决策;

(二)可以帮助治疗“近视症”。

三、预测性消息的写作

(一)及早预测;

(二)他人预测;

(三)权威预测;

(四)深度预测;

(五)审慎发稿。

第四节服务性消息

一、服务性消息的特点、功能

(一)服务性消息的特点

直接可用”,亦即,这种消息以提供切实可用的信息、方法、忠告为己任。

(二)服务性消息的功能

2.在经济领域指导消费、捍卫消费者利益;

3.提供信息、方法、建议,满足大众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需要。

THE END
1.新闻写法——消息和通讯的写作7篇(全文)写消息往往是把事情的高潮或结果放在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地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资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它是消息写作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二)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s3pib0m.html
2.如何写好新闻: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和新闻语言的规范.doc如何写好新闻: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和新闻语言的规范.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如何写好新闻: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和新闻语言的规范 如何写好新闻: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和新闻语言的规 范 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及注意事项 第一个问题是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及注意事项。什么是动态性消息,新闻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02/8072003105005136.shtm
3.新闻写作常识小读本学习动态1.新闻写作已不仅是专业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而且也是每一个当代文化人的义务,故大家需要粗识一下关于新闻的某些知识;同时也为给学习下面的重点做一点基础工作。 2.经常使用的新闻文种:消息、通讯、社会新闻、专访、新闻、特写、新闻评论、新闻言论、新闻调查、报告、广播电视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法制新闻、科技新闻http://www.dtxww.cn/2012-01/29/content_256803.htm
4.《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的内容摘要: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一、消息体裁的特点1、简括。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2、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https://www.360docs.net/doc/9a15326033.html
5.新闻消息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 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4消息种类编辑 常见分类 (一)、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https://baike.sogou.com/v7724156.htm
6.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动态PPT模板office work summary office work summary office work work summary office work 宣讲人:某某某 时间: 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NEWS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T N E W S 目录 01 为什么要写新闻 02 写什么内容新闻 03 怎么写通讯新闻 为什么要写新闻 第一部分 performance i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https://doc.mbalib.com/view/e9fde8e9c0c5e3c3086b8b2a80bdf537.html
7.新闻分类4.新闻背景强。 5.提法准确、写作精细、制作精良。 一、消息的特征及其分类 消息:最广泛、最主要的新闻体裁,用最简要的文字及时有效地传播新闻事实。 体裁特征:具有消息头,即发布单位、地点和时间的说明,包括电头、本报讯、本台消息等 共识:一般动态消息、非事件消息、新闻素描、新闻述评等 https://www.douban.com/note/284671207/
8.信息写作方法与技巧同一篇材料,如果公开发表在报刊上,就称为新闻,如果刊登在内部简报上,就称为信息。 信息写作要以短见长,要变“泼墨如水” 为“惜墨如金”,尽量把其写成“豆腐块”、百字文,要在“短”字和“精”上下工夫。 一是要删繁就简 对一些动态性的信息,应抓住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及人员关注的事项,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07196.html
9.资格认定:消息的主要类型动态消息比较讲究客观性,一般只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只把新闻事实本身表达清楚,不像 解释性报道那样运用解释、评述的方法来加深报道的思想深度。动态消息的深度主要靠事实 本身来显示。 二动态消息的写作要求 (一)抓好“动态” 是否能够抓住具有“动态”性的事实,是动态消息写作的关键。这里说的动态,就是能 够显示https://www.51test.net/show/148926.html
10.培训中心举办“漫谈新闻及其写作”专题讲座学院动态他详细介绍了新闻的撰写方法,细致剖析了新闻稿件的结构,并列举了消息的四种典型组合方式。他凭借深厚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功底,结合大量生动实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新闻、如何发现新闻以及新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讲座内容逻辑清晰,内容详实,给广大教职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ttp://dec.lzu.edu.cn/html/2025/xydt_0110/6867.html
11.事实又作适当分析评论的新闻报道形式的消息是()A简讯B动态消息C.经验性消息D.述评消息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按照不同的写作形式和写作特点,我国新闻写作通常把消息分为___ A.动态消息 B.综合消息 C.经验性消息 D.人物报道 E.述评性消息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对国内外已经和正在发生的重要事实进行及时报道的消息称之为()。 A、综合消息 B、经验消息 C、动态消https://m.12tiku.com/tiku/272/17102296.html
12.2024年7月云服务行业动态及热点研究月报艾瑞咨询厂商重点新闻 无影上新,AI助手晓颖发布 7月6日讯,晓颖AI助手是一款基于用户需求与云端大模型结合的云电脑原生Copilot。晓颖专为云电脑办公和学习设计,具备桌面级的大模型能力,能够实现任务流的自动学习和企业知识库决策等,以激发组织创新潜能。晓颖在辅助写作、智能回复、自动翻译等方面表现出色,还能在学习时总结课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40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