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农业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围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始终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践行国有大行使命担当,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夯实创新保障基础
农业银行健全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架构,构建了法律部门统筹、单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牵头、其他业务部门配合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总分行统筹协同、上下联动的系统合力,为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组织保障。构建“1+4+N”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筑牢创新根基。
二是加强专利保护助推金融科技创新
农业银行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鼓励专利挖掘,加强专利保护,建立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积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既重视从创新的源头端发力,提升科技创新质量;也从创新的运用端着手,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将技术创新转化为金融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是加强商标保护护航品牌标识建设
农业银行紧扣经营发展主线,持续健全商标管理体系,首创五级商标管理机制,加强核心商标注册保护,提升重点品牌标识注册质量,充分发挥商标注册在培育保护自主品牌、推进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助推金融服务提质升级。
四是加强著作权保护激发作品原创动力
农业银行著作权保护以自我管理为主、申请登记为辅为原则,对一些创作复杂程度较高、难度较大、艺术性较强的作品,在加强自我保护的基础上,申请著作权登记保护。
浙江分行说唱歌曲《自己的城堡》,北京万寿路支行《反洗钱创意漫画》和《“金融掮客”的不归路》宣传视频,江苏常州分行以恐龙为主题的“灵珑爱农行”表情包等,均由分行员工原创,已申请著作权保护登记。对这些独创且新颖的作品加强著作权保护,维护了作品和作者的合法权益,激发了员工创作热情。
五是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助力科技金融服务
农业银行积极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业务,因地制宜创新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业务产品,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截至2023年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作覆盖率达66.5%。
上海分行将知识产权金融作为服务科创型企业的重要抓手,连续两年荣获“上海知识产权金融突出贡献奖”。重庆分行创新推出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2022年实现首笔投放落地,破解种业企业融资难题,助力打造西部种业高地。天津分行积极拓展知识产权质押品类,发放天津地区首笔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首次实现用数据资产为企业“变现”,有效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六是构建知识产权风控体系守牢创新安全底线
农业银行积极维权,坚定守护自有知识产权。开展知识产权侵权监测,针对监测发现的各类侵权行为及时维权并取得积极成效。总行集中开展线上平台监测,分行开展本区域线下市场监测,形成总行分行协同共治、线上线下联动发力的工作机制。
农业银行主动防控,坚决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建立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处理机制,综合运用商标事前审查、事后评价机制,信息发布审核机制,软件常态化定期排查机制等多种防控手段,严防侵权风险。
七是深化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厚植创新文化理念
自2012年至今,农业银行连续每年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多途径、多形式宣传知识产权知识,展示知识产权保护丰富实践。
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农业银行编制《中国农业银行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深化知识产权宣传效果。该报告是国内银行同业中的首创尝试,围绕“激发创新活力”这一主题,以从知识产权视角讲好农业银行“创新”故事为主线,突出“大知产”理念,具有机构广泛、布局全面、内容丰富、案例新颖四方面特点,全面系统展示农业银行贯彻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积极实践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