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品牌建设提升农业质效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作为地处黄淮平原腹地的农业大市,周口拥有淮阳黄花菜、扶沟西瓜、郸城红薯、鹿邑芹菜、扶沟辣椒、项城白芝麻、黄泛区黄金梨、鹿邑蒲公英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优质特色品牌农产品。它们犹如一长串的珍珠,在周口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中闪闪发光。

近年来,周口市立足农业特色和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农业品牌培育,深入开展“品牌强农”行动,加大农业品牌宣传推介和扶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将农业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与发展优势。

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品牌

一马平川的地势,让周口自古以来就拥有着令人羡慕的良好生态环境。因此,这里盛产品种多样、质量上乘的特色农产品。

“这就是芝麻寻觅千年择地而生的砂礓黑土,透水性好,保肥力强,含钾量高。”周口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党支部书记杨玉慧介绍说,芝麻生长对土壤的要求非常挑剔,项城市的光照充足、雨热同期,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形成了项城白芝麻独特的品质。

同项城白芝麻一样,郸城红薯、扶沟辣椒、鹿邑蒲公英等同样得益于当地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品质优越、质量上乘,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地理标识。

没有品牌,就没有身价。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3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4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面积177万亩;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目录82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9个、农业企业品牌15个、特色农产品品牌58个。

发挥龙头作用开拓广阔市场

亚洲最大的乳酸加工企业位于郸城,全国知名味精生产企业诞生于项城,雪荣面粉等众多大型面粉厂在周口遍地开花。

一个个活力旺盛的农业产业正在周口1.19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激荡出无往不至的磅礴力量,交织成一篇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

周口农业品牌叫响全国、远销八方,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周口市积极打通农产品销售市场,并与康师傅方便面、北京方便面、“老干妈”等大型食品及调味品生产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发展河南陈州华英、雪荣面粉、金丝猴食品、豫鹰面业、乐涛面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周边30万户农民受益。截至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80多家,经营收入达850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家、省重点龙头企业81家、市重点龙头企业194家。

农产品品牌要“出圈”,从创建到营销环环相扣。我市注重宣传展销,多形式推广农产品品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产品品牌建设要求,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社开展品牌建设工作,强化区域品牌宣传推介,完善品牌包装设计、宣传标语等。组织优质品牌企业参加博览会、展销会等,大力宣传,持续提升我市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推动我市绿色食品进一步打响品牌,有效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推动生产变革拉长产业链条

“我们合作社有5户社员,流转土地600多亩,种植了蒲公英。”在鹿邑县杨湖口镇,村民位红旗告诉记者。

在鹿邑县,有近百家以蒲公英种植加工为主的合作社或公司,其中有3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多个百亩以上的种植基地。这些公司和合作社各尽其能,构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蒲公英生产全产业链条。

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模式在周口落地生根。项城市围绕打造白芝麻连片种植基地、深加工基地、宜机收芝麻研发基地,拉长芝麻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芝麻深加工产业集群。鹿邑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以任集乡为中心的芹菜产业带,打造完整的芹菜产业链。郸城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产销一条龙,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红薯制品生产加工基地,获自营产品进出口权,被农业农村部、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近年来,周口市以基地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批生态环境良好、特色明显、产业合理、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创建品牌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截至2022年,我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77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9家、省级示范社121家、市级示范社252家。培育规模农业经营户及家庭农场32863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75家。

品牌是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竞争的核心,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集中反映。下一步,周口市将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越来越多的周口农业品牌叫响全国、享誉海外、远销八方,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早日实现在全省率先建成农业强市的目标。②18

THE END
1.李桥镇以优农品牌建设助推特色农业发展李桥镇坚持“以优农品牌建设助推特色农业发展”理念,探索乡村振兴特色发展模式,厚植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经营,探索“盘活土地资源、发展产业项目、带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如今,以“沿特”为代表的特色西瓜、甜瓜、蔬菜和以“鑫丽园”为代表的名贵食用菌已成为李桥镇极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特色品牌https://m.btime.com/item/40uhd226c8r815ot40arnuh2356
2.走好品牌强农之路助力农业强市建设群众导读为破解农业品牌建设难题,近年来,宿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宿有千香”培育为重点,开发乡土资源、挖掘地域特点、塑造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集群,成为助力农业强市建设的重要引擎。 坚持特色化塑造,提升品牌农业辨识度。良好的生态禀赋和资源优势,是http://m.qunzh.com/zddd/202406/t20240603_106437.html
3.以品牌强农战略助推农业强省建设二是建立品牌强农协调机制。建议成立省品牌强农发展战略领导小组,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增强协同能力。三是加大品牌强农资金投入。省级、市级层面加大农业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支持江西省主推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升传统产地声誉,重振一批“贡字号”和“名特优新”农业品牌雄风。四是加强农业品牌管护。构建品牌产品生产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200574131073518218&item_id=132005741310735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