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饲用玉米的机械化种植,2014年初及早维修保养、调试了90台玉米点播机,使饲用玉米的机械化播种面积达100%。收获时积极协调周边各县大型饲用玉米青贮收获机,2014年秋收期间共投入大型饲用玉米青贮机12台,割、搂、捆机械500余台,收获玉米面积2万亩、天然草场机械化收获完成3.91万亩。
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县的特色农业主要以马铃薯、大露菜为主。马铃薯产业在我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也是县委确定的优势产业。2014年建立马铃薯、露地蔬菜、玉米、小麦四个标准化作业示范区,其中:饲用玉米标准化建设完成面积1.2万亩;全县种植马铃薯1.3万亩,马铃薯标准化建设完成0.5万亩。
2.1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拥有情况及机械化作业情况
巴里坤县人民政府在前几年出台了对购买马铃薯种植及收获机具的农户给予惠农补贴。农机部门进村入户做了大量宣传,并做好机具对比选型,购进的样式在各乡镇召开现场演示,经试验及改进,各类机械已基本满足巴里坤县的种植习惯和模式。几年共购进马铃薯种植机具113台,马铃薯收获机104台。2014年巴里坤县种植马铃薯1.3万亩,机械化种植0.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6%;机械化收获0.3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27.7%。
2.2建成大露菜推广示范面积3500亩
2014年在巴里坤县实施露地疏菜种植、贮藏、保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根据巴里坤县露地蔬菜种植分布情况,在石人子乡建成露地蔬菜推广示范面积1000亩,4月底在种植区石人子乡大泉湾村二组做好露地蔬菜种植的耕整地作业,5月份开始铺膜播种,截至6月10日全面完成1000亩蔬菜种植任务,种植了小颗粒种子窝笋、莲花白、红萝卜、花菜。在5月初召开蔬菜机具现场演示会,培训种植户及技术人员210余人。在6~7月引进一台旋耕机,并通过改进后进行除草,除草效果较好。蔬菜自8月份陆续上市。经测产,花菜亩产量2t、莲花白4t、大白菜5t、西兰花1.8t。
3存在问题
(1)天然可利用草场退化严重,从而降低了草料收获机械的利用率;(2)饲草料基地不能形成规模,导致畜牧业收获机械的利用率太低;(3)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程度高,但机械化收获有待提高;(4)大露菜的生产一直靠人工点种、除草、收获,费时费力,种植规模小,生产的露地蔬菜量尚不能满足本地需求。
4意见和建议
Abstract:Inrecentyears,China'slivestockindustryhasmaderapiddevelopment,andmadegreatcontributionstothe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However,intheprocessofthedevelopmentofanimalhusbandry,thereareaseriesofproblemsexistinginproductioninformationstatisticalwork,andonlytosolvetheseproblemseffectively,canimprovetheaccuracyofanimalhusbandryproductioninformationstatistics,andcanprovidehigherqualitydata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animalhusbandry.Thispaperwillanalyzetheexistingproblems,exploretheimprovementmeasures,ensuretheaccuracyoftheproductioninformationstatistics,andimprovethelevelofanimalhusbandryproductioninformationstatistics.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改善措施
Keywords:animalhusbandryproduction;informationstatistics;improvementmeasures
0引言
在我国的农业体系中,畜牧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产的畜产品是人们最主要的副食品,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发挥重要作用。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信息统计工作能蚣笆庇行У胤从吵鲂竽烈档纳产现状,只有提高生产信息统计工作的准确性,才能使其在畜牧业的发展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水平,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1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生产信息统计的数据质量不高
1.2基层统计与动监部门统计间存在较大差异
1.3畜牧产业周期性强,养殖户多变数,名录统计不能随时跟进
在目前的畜禽监测调查中,一般是根据不同品种的畜禽养殖规模为临界点的,在每年的年底阶段,都要通过摸底调查来确定生产经营单位与畜禽规模户名录,在确定这个名单后,这些单位将成为年度内的固定观测对象,不会发生变化,并且需要对他们的生产情况进行定期的调查。由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仅凭在年底阶段对存栏量进行调查的结果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全年的生产信息。对于这个年度都有较大养殖量的养殖户而言,在年底进行调查并不能达到切割点,就不会被列入养殖户的名录。所以,这种确定养殖户名录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局限性,会造成养殖户名录不全面的现象。
1.4搜集调查指标的难度较高
首先,在畜禽监测每年的报告中,会出现这一年因患病而死亡的畜禽数量,如果养殖户与生产经营单位已经对这些死亡的畜禽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就能够如实上报死亡数量,但是,如果没有做好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就会出现瞒报的情况,导致死亡数量难以搜集。其次,监测报告中还会有购买饲料量等数据,在调查过程中,大型的养殖单位由于有自己的会计部门,可以将账面上的实际数据申报给调查人员,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较高。但是,如果养殖户没有自己的会计人员,就只能以其口头申报的数量为准,这些数据没有书面的记录可供查询,只是凭借记忆申报,数据准确性较低。此外,在调查数据时,还会出现随意填报的现象,导致一些数据根本不符合逻辑,数据真实性较低。
2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改善措施
2.1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保证数据质量
2.2完善信息统计制度
基层的动监所能够掌握其辖区内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尤其是能够掌握养殖户的防疫入户调查数据,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将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交由防疫单位进行统计,并将统计后的信息数据通过上报提交给基层动监所,而核实到户的底册,则可以交给村委会保管,并由动监所与统计单位联合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与评估,审核完成后则需向上级统计部门提交报表。这种做法可以提高畜牧业生产信息的一致性与准确性,做到有据可查。
2.3完善养殖户名录
2.4规范统计基础台帐,努力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建立起“农村牧区住户基本情况台帐”,重点保存好夏季普查台帐、农业普查台帐。这些基础台帐要同时建立在镇和各村,以便镇村两级能及时、准确掌握农村的基本情况。这些工作将充分显现它的优越性,在一些专题调查和临时性调查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5加强统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做好统计工作,队伍是关键。只有提高基层统计员业务素质,保证基层统计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严密性,才能保证统计基础源头数据的质量,才能促进统计工作朝着“快、精、准”的目标不断迈进。为此2011年我们将在旗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乡镇统计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2.6促进保险政策实施,提高调查方案的有效性
3案例分析
我国北方某村镇畜牧站在党委、政府及农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立足实际,注重调查研究,通过各乡镇统计助理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农牧业统计工作,且未出现养殖户漏记、统计信息不全的问题。
3.1提前部署,灵活应对养殖户的变化,及时跟进生产统计工作
畜牧站在3月28日召开了春季动物防疫专题会议,就今年的春防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全镇春防工作从4月初开始,力争在4月20日前全面完成春防普注工作任务,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及鸡新城疫、羊痘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要健全和规范免疫档案,免疫动物的标识率要达到100%。
3.2按时完成全年畜牧生产统计数据
畜禽产品价格监测工作、月、季固定统计报表以及上级安排的各种临时报表。培训乡镇畜牧统计信息员2次。畜牧公共信息平台运转正常,按时完成全县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及养殖小区等信息的报送工作。作为一名敬职敬业的优秀统计员,谭冬梅在县畜牧兽医局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州被评为优秀统计员。
3.3基于准确的统计数据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全年能繁母猪头投保33394头;投保金额400728元;保险赔付143头,赔付金额75950元。投放救灾贴息贷款633笔,投放资金2643万元。
3.4继续加强畜牧统计监测工作
2013年,该区继续作为农业部生猪、蛋鸡、肉牛生产定点统计监测站,我们本着“为行业领导决策提供参谋,为基层养殖者提供信息指导”的原则,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基层畜禽监测统计员进行了培训,对各项统计数据进行了核实,并做到及时准确上报,为各级政府和权威部门的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数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的生产信息统计工作是判断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信息统计工作水平,保证信息统计质量,才能够促进畜牧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美.关于乡镇畜牧业统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2]岳潇.畜牧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
[3]冯颖.对加强和完善畜牧业统计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9).
[关键词]水产畜牧兽医队伍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建议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水产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占地位也越来越突出。2012年我县水产畜牧业总产值38.33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5%,农民人均水产畜牧业收入达3500元。水产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我县水产畜牧兽医队伍,主管全县渔业、畜牧业、饲料工业和兽医工作,肩负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检验、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及行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繁重的工作任务。随着水产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水产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保障我县水产畜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必须拥有一支队伍稳定、素质良好、技术过硬的水产畜牧兽医队伍。
一、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情况
我县水产畜牧系统机构设置为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种畜场、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县渔政管理站、县水产养殖场和21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2.管理体制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是县人民政府的直属单位,属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下辖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种畜场、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县渔政管理站、县水产养殖场和21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其中县局为行政单位、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渔政管理站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种畜场、县水产养殖场、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为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乡镇水产畜牧站实行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和乡镇双重领导、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人员、业务、经费由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为纳入财政预算的单位。
3.人员编制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行政编制2名、机关事业编制12名、后勤服务编制1名共15名;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事业编制38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42名;21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共161名编制;县种畜场编制5名;县渔政站编制15名;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编制8名;县水产养殖场编制5名。
二、存在问题
1.缺乏年轻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1.1从人员编制统计来看,全系统核定编制289人,实有人数262人,缺编27人,占核定编制9%。从2007年兽医体制改革到现在近7年里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未进新人,随着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加,整个队伍已出现新老断层、后继乏人的不利局面。有些山区乡镇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岗,使不少工作只能应付了事,难以应对高标准,高要求的畜牧兽医技术工作。
1.2从人员知识结构来看,学历方面,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4人,具有大专学历104人,中专及以下171人;职称方面,具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及以下266人。
1.3从人员年龄结构分析,18-30岁4人,31-45岁136人,46-60岁149人。
2.工资待遇低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是行政单位,县渔政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种畜场、县水产养殖场、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属于事业单位,在工资待遇上,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参公人员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公务员月工资是2135元,事业单位是1857元,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大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低下、懒散、不负责任的现象在相当一部分人员中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运转。
3.知识更新滞后
多年来,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县水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中,基本没有外出交流和在职进修的机会,专业技术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知识陈旧老化。对现代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掌握较少,难以适应现代水产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动物防疫高标准、严要求的需要,专业知识的更新迫在眉睫。在现代办公设备相当普及、办公电脑配套的情况下,很多只需传个邮件就可以解决的工作,由于不会使用电脑,有些乡镇就要来回赶几十公里的路程亲自送达,浪费人力财力,使本来就紧张的人力资源更加雪上加霜。
三、建议
1.加强对全县水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敬业精神,确保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2.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
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规范津贴补贴,建立逐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水平的有效运行机制,把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强制性规定福利费的提取要与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比例统一协调,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达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2007年畜牧科技入户工作基本情况
二、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主要作法
为了落实贯彻省市精神,加快畜牧科技入户的应用和推广,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2007年我们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主要作法是:
1、领会指导思想,明确任务。畜牧科技入户要立足我市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培育、建设畜牧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实现品种、技术、信息到村到户,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速度,努力提升我市畜牧产业综合生产力和技术、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
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畜牧科技入户是提高畜牧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实施畜牧标准化养殖的重要举措,更是锻炼和提高畜牧技术人员、养殖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根据省市精神,认真调查研究,结合我市畜牧业实际,制定了《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由畜牧局局长艾德斌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编写了“畜禽无公害养殖标准”,并印发到各乡镇养殖专业户;对畜牧科技入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建立责任制,进行考核管理;局长亲自抓此项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层层抓落实。
4、突出重点,帮扶养殖大户,以点带面促发展。为把畜牧科技入户工程落到实处,认真分析研究,把帮扶对象集中在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养殖大户上。今年共选派畜牧科技技术推广员29人,帮扶养殖户1896户。通过抓重点,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学技术直接到户到人,促进和带动了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
6、推广草地畜牧业,调整畜牧业结构。湖北加澳草业公司推动了我市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我们科技人员到各乡镇大力宣传草地畜牧业,推广种草养畜模式,现在赵棚、巡店、辛榨、棠棣、雷公、王义贞、烟店、伏水、接官等9个乡镇形成了一批专业村、场、户,目前全市种草面积达
【关键词】肃北牧区;绵羊肉羔;生产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甘肃省肃北县牧区生产的绵羊肉羔有鲜嫩可口、瘦肉多、脂肪少、易消化、无膻味等特点,而且又是无污染、无病原的绿色食品,因此倍受人们的欢迎和青睐,市场需求量很大。所以肃北县以引进肉用型绵羊或肉毛兼用型绵羊进行杂交改良生产肉羔为主要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推广应用。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即满足了人们对羊肉的需求,又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肃北县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2肃北县牧区绵羊肉羔生产的主要措施
要使牧区绵羊肉羔获得好的推广与发展,就要抓好一个基础、两个保证、三项技术、四个配套。
2.1一个基础
一个基础就是指绵羊的品种。肉羔的生产关键是品种的选择,肃北们选择繁殖力高、母性强、泌乳能力好的本地土种蒙古羊为母本;选择成熟早、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高、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肉用型乌珠穆沁肥尾羊和肉毛兼用型甘肃高山细毛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生产肉羔。
2.2两个保证
(1)生产优质杂交肉羔的的保证。生产出既有生长速度快、成熟早、产肉多的性能,又具有耐粗饲、抗寒、抗病力强、宜放牧、好管理的优良特性杂交肉羔。
(2)环境条件的保证。要求冬暧夏凉、空气新鲜、无污染、无病原、场地清洁、水草丰盛的草原。
2.3三项技术
(1)暧栅接羔、育羔技术。这项技术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繁殖成活率,还可以减少因严寒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节省人力和物力。
(3)疫病防治技术。在肉羔生产中,对羔羊常发病的综合防治、种羊的兽医综合保健、产期母羊的兽医保健,以及羊舍环境净化和营养性疾病的防治等实行综合的管理。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春秋两季预防疫苗的注射、药浴等,防疫密度达到98%以上,要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减少因疾病带来的损失,定期对生产场地进行消毒。以确保羊群的安全生产。
2.4四个配套
(1)好的种公羊。择成熟早、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高、适宜本地自然条件的肉用型种公羊和肉毛兼用型种公羊是关键。俗语说:“母畜好,好一窝;公畜好,好一坡”。
(2)四季轮牧的草原。要计划分配好四季放牧的草场,尤其要选好用好配种育肥期和接羔育羔期的草场,使妊娠母羊抓好秋膘,保证母羊产羔和哺乳期的营养和体力。
(4)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牧区生产的肉羔具有生长快,成本低,收益高的优点,所以当年生产,当年出栏,加快羊群周转,缩短生产周期,扩大适龄母羊比例,控制存栏数,提高出栏率和出肉率,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讨论与分析
进行经济杂交,提高羔羔品质,达到高产、高效、低成本的要求。肉羔当年出栏减轻了越冬度春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避免了冬季掉膘、甚至死亡的损失,减少了草场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马朝真.三个优良肉用绵羊品种介绍[J].河南农业,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