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活上: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建立好的同学关系,互帮互爱,形成独立的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大家相互理解、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好相处,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的环境。这个方面我们宿舍就做的很好。
综合上述,虽然我在这个学期有了一定的进步,可是我仍然存在不少缺点,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总之,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大学生活是宝贵的,我要珍惜剩下的读书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大学生活色彩。
XX年9月10日,我怀着对大学的好奇与憧憬,踏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大门,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转眼间,一学期过去了,今天,我静静的回眸过去的这半年时光。
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和爱戴,带着无限的希望,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认真地学习党章,写思想汇报
10月份的运动会上,我报名参加了足球射门,定点投篮,拔河等项目。运动会的开展,使我感受到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参赛同学在塑胶跑道上奔跑,我们在一边为他们加油,在一阵阵的呐喊声中,我感觉到团结力量之大。
11月份,我进入信息学院05级团校学习,在学员的选举下,我很荣幸地成为第三支部的学员代表,为学员服务。下学期第三支部就要举行风采展示了,现在我们正在积极筹备,争取把我们的风采完美地展示给大家。在这里,我体会到团校不仅仅是学习团的知识的地方,它同时是我们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的地方。当然,大学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的同时,我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很认真的对待学习,把该学都学好,有不懂的谦虚请教同学,必要的时候问老师。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期末考试基本每门都是八十几分。
回顾大学四年,觉得经历了很多事情,自己也有了不断的成长。我在思想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我在高中时成为预备党员,大一期间顺利通过了一年的考察,转为正式党员。我积极参加党课学习、党课小组讨论、党的组织生活和党支部的活动,思想认识和组织纪律上都能够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尤其是通过党支部两周一次的组织生活,我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思想认识上收获很大。我不仅进一步坚定了政治信念,而且也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我还担任了一名同学的入党介绍人,积极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
大学阶段是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我开始独立地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始有了很深入的思考。我逐渐了解了自己的个性,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也开始思考我所追求的目标,为自己的未来作打算。面临毕业的时候,看着一起走进大学校园的同学,即将走向不同的方向,我也即将开始两年的硕士生活,然后离开我一直所处的校园,完全地走向社会,开始走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是我觉得自己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自己还缺少一些素质和能力,比如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不足等,这些还要在今后的两年里来弥补和提高。
在大学里,从课堂上学习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更多地得益于清华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和丰富的资源。在这里,我接触到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大师,可以感受他们丰富的学识和科学的精神;在这里,我接触到了全球商业企业界的领袖,可以感受他们的创业激情和成功经验;在这里,我接触到了各种文化,可以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的魅力。我更多地接触到的是周围普通的同学和师长,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开始学习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们相处,我也通过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学习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在我的同学里,有的在社会工作中表现积极,有的在文体方面有所专长,有的具有很强的交流沟通能力,每个人都展示了多彩的一面,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在大学里,学校也给我创造了很好的成长环境,科技竞赛、文体活动、演讲报告、党团生活、社会实践都开展的很丰富,这些都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发展自己的机会。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党的组织生活开展的很有效,能够有一些多样的形式,也能讨论我们所关心的一些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二是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得很好,学校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指导,社会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了解国家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我们可以真正走到各地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这些都是很有益处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学校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也是真正可以培养和锻炼人的地方。“行胜于言”告诫我们踏踏实实地做事,“严谨勤奋”教会我们认真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人文日新”给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对我来说,清华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身处顺境,这种精神都会不断地鼓舞着我,告诉我做事情要踏实、认真、积极。
我希望在我将来踏上社会之后,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能够在社会上有一个不错的将来,这是我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对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也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得起党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总结自己的大学四年,非常的完美,我在一生中都会记得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是那样的精彩,那样的值得回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以后的成长中,我会走的更好!
一、入学篇
度过难熬的六月后,一切都成既定事实,不论是缘分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来到长春工大的事实。那时候的工大,仅仅是存在于招生简章中的几幅图片,几段话语。慢慢的,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得知延期一个月开学的事实,和还在建设中的新校区。网络发达普及的这天,我也从工大贴吧中看到了许多来自于北海工地现场的照片,和我去过的工地的确没什么两样。从那时起,对秀丽的大校园园的期盼近乎破灭,也曾一度后悔过,但既然不能改变这一切,便不如坦然应对。
以前存在于脑海中的大学,就应是绿树成荫,洋溢着青春气息,书香满园的氛围。这也是高中时老师们常对我们提起的。此刻想来,但是是那时候老师们给我们的一个期盼,一个奋斗的目标,毕竟,人活着总得有个盼头。还记得报到那天,北湖的漫天风沙,周围荒芜人烟,嘲笑自己被放逐到祖国边境了。日子得一天天的过,不论有再多的不满,也得受着。我学会了不要抱怨,不要埋怨自己的所遭受的一切,毕竟这一切又不是你一个人在承受;不要抱怨自己的生活,反正无助于是,不如换种心态,不说是享受,也能坦然应对。
二、生活篇
三、工作篇
四、学习篇
当时有些胆怯,对外界有些逃避,在同学的带动下,我报了几个社团,或许这是我走向活跃的起点。个性是磨励创业社,让每一位成员自愿参与,从开始我的参观到之后的应战,到最后心甘情愿的理解挑战,这个过程的转变是我所未能预料的。在昆曲社团时我用心竞选干部,自我介绍时也不再畏畏缩缩,我想在以前肯定是不会有这个勇气的。
之后慢慢明白,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而不是随着生活任摆布,向挫折低头。为了做到这点就务必要强,要让自己有那个实力去选取而不是被选取。记得一句话:即使看不清未来,也不要放弃明天!就算对选取的自己不满意,也不要灰心丧气。更多的是需要独立,性格上也会有所摩擦,这就需要自己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大学,意味着自己长大了,很多时候要学会忍耐,学会为了一个目标去尝试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想怎样就怎样。不然,后果只能自己承担,没有谁会对你负责,或许这也是珍惜吧,珍惜手中的机会。毕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在校园享受的同时,也深知父母供自己读书的辛苦。于是开始了我的兼职工作,从在校园食堂兼职,在超市做收银员,给医院做代理发传单,到此刻在一个四星级酒店当服务员,其实就需要一个要求:吃苦耐劳。碰壁是在所难免,关键就看你的态度。刚开始我也气馁,也软弱,也想中途放弃,可已经踏到中途,再折回的话还不如咬牙坚持,或许这个信念让我最后也成了主管嘴里的榜样。我很庆幸当时我的坚持,让我的努力有了回报,这也给了我以后工作的动力和信心。个性在做一件事时,认定了就放手去做,趁热打铁,一旦被自己的顾虑胆怯侵占,或许这个机会你已经错过了;如果把握好了,就好好去对待,怀着一颗感激心理来做这份工作,真的,用心对待比随便应付更能体现你的价值感。社会是个喜欢打碎尊严的地方,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为你保留它,所以要懂得利用这个空间去锻炼自己,让自己的尊严有足够大的承受力,但不要忘了:要抬起头来做人。
烈日炎炎,学校大多数人都已经回家,而我们专业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暑期强化训练,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就写写在大学度过的三年里,我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三年里的种种不免潮水般的充斥了我的记忆,在这样燥热沉闷的夏天,我仿佛看到了大一我们刚刚进入校门就进行的军训。
在高中,除了每天早上例行的跑操活动,体育课上的一些简单活动,我基本上没有做过其他别的运动,毕业后呆在家里的两三个月,更是日上三竿才起床,不到零点不入眠,整天在家里无聊着,身体更是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进入大学里的`第一个活动,对我来说真是一场痛苦的考验。烈日,扬沙,我们在烈日下站军姿,练队形,想起每天晚上睡觉时脚底因为磨损而变得肿胀麻木的感觉,现在都还觉得是一种煎熬。
这一年里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课后看看书,温习功课,再预习下一次课上要学的内容,觉得每天都是充实的,在下学期我们换了一个英语老师,这是我在大学生活里最喜欢的老师之一,我很羡慕她能够在国外各个国家教学,学习,旅游,而她对我们的要求严格中却不失情分,总是笑容满面的给我们讲各国的文化,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还给我们展示了美丽的异国风景,在她的课上我总能感觉到新奇,课上的气氛也是融洽的。最喜欢老师给我们放映电影,像《阿甘正传》、《傲慢与偏见》这样有深刻寓意的电影我是白看不厌,大一我们没有电脑,没有机会随时观看自己喜欢的电影,这样的英语课我当然是很喜欢上的。说到电影,忽然想起大一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每个周末去鉴三看每个社团放映的电影,所有人在一个教室里看电影,感觉真的很像是在电影院,喜欢看那不《这个杀手不太冷》,在电影完结时看每个人眼中蕴含的泪水,那种感动的情绪现在还能回想起来。
学习上有一种受挫的感觉。然而生活上也是平淡无奇,到了大二觉得那些社团都没什么意思,在社团里我竟然能感觉到世俗的钩心斗角,巴结谄媚,这在我进入大学前是不曾想到的。听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也是真实社会的一个缩影,而社团里的世界应该更加接近于现实社会吧!看着社团里为了争一个部长的职位还要去拉拉关系,这种影射让我忽然很害怕进入社会,在这样的团体中,我只能全身而退,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也没有什么好争取的,我想我还是就好好的做我自己吧!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大的染缸,可以让每个人都不得不去顺应这个社会,那么我认为我在大学这个小染缸里的,我还是有能力去抵抗这种污染。但毕竟我也感觉到了社会的复杂,不知道我以后进入真正的社会后是否有能里去坚持自我,希望我可以一直做我自己。
总之,大二的生活对我来说是矛盾而又阴郁的,总觉得一切和自己在大一里憧憬的都不一样了,感觉大学里没有什么是纯粹的,包括友情,也是在这一年里,我忽然觉得真正纯洁的友情好像以及留在了中学时代了。这一年里,每次的同学聚会让我觉得很温暖,很纯净。我想这一年我对社会有了一个小小的认知,不管对与错,我觉得我还是长大了,成熟了,我想这是我在大二里最珍贵的收获。
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回家呆上一个多月,在家的感觉让我觉得真的很温暖,很平静,不用去考虑未来的种种,也不用去想遇到的种种不快乐,现在想起来觉得还是小时候最好了,无忧无虑的感觉。
大三的生活是忙碌的,几乎所有课程都是专业课,我不得不再次将自己堆砌在书海里;大三的生活是压抑的,面对一本本厚厚的专业书,我不止一次的问我自己,我真的适合做软件这一行吗?然而大三的生活也是充满幻想的,以前复读过,所以今年有很多昔日的高中同学在今年毕业,看着他们都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是考研成功,我觉得一切都是有希望的。我总是会幻想着自己成功在登上事业的高峰,成功的征服编程这样虚幻的工作。
大三的一年里,我已经开始对未来担忧,经常会想以后会不会找到好工作,我到底有哪方面的特长,我能否去适应这个社会,好朋友会劝我不要庸人自扰,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也希望如此,但是我最欠缺的就是最重要的专业技能,我能明白这个不是任何其他品德方面可以补偿的,毕竟专业的技能就是我以后吃饭的工具,这一年里,看着周围的同学,为了未来到底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是工作还是去培训一下,决定考研了再考虑到底是考外校还是考保险一些的本校,个个都是焦头烂额的。忽然觉得其实我不用去面对那么多的抉择反而是轻松的,就一条路的话,那就好好走下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去找工作。
在大三里我想最值得我去回忆的就是短短的五天实习生活,在那五天里,我们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大家聚在一起逛街,打牌,看小说,聊天,感觉很是无忧无虑,真希望一直都过这种生活就好了,呵呵!
大学三年有苦有甜,有值得回忆的片段也有不愿回首的往事,这三年里我不得不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了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来冷静的分析眼前发生的一切,要待人诚恳,不管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我都会以真诚的方式待人,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我绝不会让别人有误解,在进入真正的社会之前,能在大学这个小范围里看到社会的缩影,我感觉到这是有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大学里,我唯一没能领悟透的便是专业的技能,有时候这种挫败感会让人觉得很窒息,很无助,在一些朋友的影响下,我也体会到了一个真理,没有人可以依靠,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我很庆幸自己理解到这句话为时还不晚,只有自己不放弃自己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可能有一些极端吧,但是我认为真正的社会中,这种概念会得到更深一步的印证。毕竟对于我自己的情况,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有出路可说。
其实在大学的这几年里,难免会在和朋友相聚时或者自己晚上躺在床上时,想起这些年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是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大胆的回顾三年的心理变化,看待事情的方式的改变,更不敢回顾那种挫败,自卑的情绪,在这次的强化训练中,我要感谢张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可以将三年里的所有变化,所有经历,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直面自己在大学里的经历。有些事情写出来之后就会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解放,直面自己的弱点的时候也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样我才有机会去弥补,去锻炼自己。在对学校的教学方式不满的时候,其实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总是为学习而学习,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真正需要的什么,有时候填写一些表格时,要写自己的特长,我就会觉得原来自己是这么的空白。现在我意识到自己总是对一个问题不求甚解是我最大的不足,希望我意识到的不晚,在未来的大四生活里,我希望我可以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时自己变得充实而有实力,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希望大四的生活里不会再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