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藏农牧民增收渠道狭窄,收入增长缓慢,人均收入在全国的排序逐年下降,1978年居全国前10名,1985年下降为第21位,而自2000年开始即列全国倒数第一位。全国200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8:1,而西藏自治区则高达5.6:1,远大于其他地区,如列倒数第二位的云南省也仅为4.3:1,自然条件相似、经济水平相当的青海省和贵州省分别为3.5:1和3.4:1。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差距加大,已成为影响西藏农村经济发展与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亟待解决。
二、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思考
进入新世纪,西藏要实施特色追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立足西藏实际,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调整和优化西藏农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一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开发路子,增加西藏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压缩小麦面积,以发展饲料(草)业为突破口,以农牧结合为基础,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发展商品型特色优势种植业和特色畜牧业。
目前,西藏畜牧业蛋白质饲料供给缺口约为50%,种植谷物和豆类蛋白质饲料,建立相应的谷物配合饲料加工厂,是农区发展养猪业、禽蛋业和奶牛业必不可少的环节。
草地畜牧业要从纯天然草地游牧放牧型向农牧结合型畜牧业过渡,提高种草养蓄的比重,重点缓解国冬季草场窄小而产生的饲草严重不足的矛盾在农区大力压缩小麦种植面积后,既可有效减少粮食库存的陈化粮,又可腾出耕地种植其它作物,首先应扩大饲草饲料种植,建设饲料基地,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形成牧区繁育、农区和半农区育肥。城镇畜产品加工的生产格局。
(二)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依托高原特有的农牧业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特色绿色农业
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为许多经济作物和畜禽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并已拥有许多优质、独特、驰名的农蓄品种和产品资源。如茶叶、蚕豆、山羊绒、地毯毛,以及牦牛的肉、绒、皮和藏猪、藏鸡,还有一些特殊的野生动物资源等,这些都将使西藏建成国内和国际“绿色食品”、“无污染农产品”和“名优特产品”基地成为可能。因此,要扶持和鼓励区内外企业开发、生产优、新、特农产品,扩大西藏优质产品走出区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是围绕青裸的转化增值,想方设法培育扶持龙头企业。目前,一批以青稞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正在全区蓬勃兴起,特别是像拉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圣谷青稞食品发展公司等企业研制开发的青稞啤酒、青稞麦片等产品,已开始对西藏青稞产业的发展发挥出越来越大的龙头带动作用,西藏圣谷青稞食品开发公司生产的“青稞营养麦片”系列产品,年产能力为180吨青稞麦片,逐步上规模和档次,除区内市场外,区外有南京、成都两地的主要超市在销售,产品远销江苏、香港等地;二是着力开发包括以虫草、灵芝等西藏特色产品为原料加工制作的药酒饮料,用西藏特产中草药加工制作具有特效的新品牌藏药在内的新产品;以虫草、红景天等高原特色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健身饮料。
(四)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实现产业化
以农畜产品的深度开发带动民族加工业的发展。在我区特有的牦牛等蓄产品加工、藏药生产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进行集约化生产,能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
1、加快畜牧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加工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实施资源转化战略
加大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从合理布局、调整优化着眼,重点建设饲料加工工业和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加工工业比重,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加大畜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从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入手,以市场需求确立产业目标和产品方向,由平面开发、单向开发变为立体开发、系列开发,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延伸,实现畜产品的优化增值。重点开发以牦牛肉为原料加工制作的肉干制品,以西藏特有的地毯毛、牦牛绒、克什米山羊绒为原料制作的各式藏毯、牦牛绒衫和高档绒纺织品等在内的特色产品。围绕藏医藏药、高原生物和绿色饮料、农畜产品加工等高原特色产品和产业,以此促进西藏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从根本上提升西藏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西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2、瞄准市场,大力开发畜产品,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西藏的畜产品加工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加之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产学研一体化的作用进展不大等因素,造成畜产品开发程度低,从而直接影响了农牧民的养殖积极性。为此,必须立足于西藏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调整蓄群结构,加大蓄群改良力度。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以“肉食工程”、“乳品工程”建设为龙头,以畜牧业加工工业为重点,引进技术、设备、人才,以高新技术为动力,加快西藏特色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逐步开展畜产品深加工与保健品生产的技术研制,建立以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体系,促进带动农牧民养殖业的积极性,力争在西藏畜产品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总之,在我区发展农牧业生产,促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冲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新举措,去统筹规划和推动西藏农牧业经济的发展。要抓住机遇,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大力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业经济,努力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