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空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技术供给

原标题:以低空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提要

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主导、高效能运营和高质量发展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抢占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布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主导、高效能运营和高质量发展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抢占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发展低空经济不仅要依靠新质生产力,也要使低空经济成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

新质生产力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对低空经济的定义表明,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从低空经济的概念内涵来看,其概念核心构成要件根本上取决于新质生产力的供给条件。首先,新质生产力是低空生产资料供给的主要力量。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科技进步促进了低空制造技术取得稳定发展,新能源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使低空飞行器的核心零部件和整机研制走向成熟和完备;5G网络的商用在带宽、时延、定位等方面带来了低空飞行所需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实现复杂的空中交通管制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其次,新质生产力是促进低空资源要素化的改变力量。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劳动对象的超越,在低空经济的视域下,只有将低空空域量化成为可计算的自然资源,低空空域才能转化为低空经济依托发展的经济资源,这一资源要素的蜕变,则完全依赖于感知技术、通信技术、定位和导航技术、计算能力和智能算法等空域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最后,新质生产力是低空应用场景实现的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决定了生产要素要实现优化组合的跃升。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的实现就是依赖各类低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要依靠低空制造技术、低空基础设施以及低空数字系统在各自领域的融合发展,同时更要依靠从技术端到应用端、从飞行设备到基础设施、从顶层设计到空域管理的衔接,促进上中下游应用与各类产业融合。

低空经济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低空经济的发展正是沿袭这样一条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生产力发展路径。首先,低空经济对低空制造不断提出技术革命性突破的要求。据金融机构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40年,作为低空经济重要发展模式的城市交通(UAM)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美元,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趋势也促使了低空飞行器制造从直升机、固定翼飞行器向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不断发生产品更新,由此推进低空产业不断迭代升级,这也正是新质生产力不断跃升的过程。

其次,低空经济对生产要素提出创新性配置要求。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低空经济从低空空域数字化到场景应用的经济化,充分实现了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制,不仅表现为通过技术和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直接贡献,也表现为技术和数据对传统生产要素赋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间接贡献,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

最后,低空经济发展进程就是一次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需求牵引供给来看,低空出行不仅反映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区域融合协同发展以及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从供给创造需求来看,低空飞行(通航)更是从供给能力提升创造更丰富的需求场景,从而实现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形成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实践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包含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以新质生产力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可以围绕四个维度给予政策支持。

一是培养适应低空经济快速成长需要的更高素质劳动者。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不同于传统产业,低空经济产业所需要的劳动者需要立足科技创新前沿,具备较强的知识迭代能力,熟练掌握新型生产资料。因此,要搭建低空经济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低空经济人才队伍,营造良好低空经济人才发展氛围,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二是提升更高技术含量劳动资料的低空经济供给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工具具有极强科技属性,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推进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移动技术、定位技术、现代飞行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应用到低空空域,并要促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和自动化制造设备的使用利用,从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强大驱动力。

三是发挥低空经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引领作用。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可以有效夯实新质生产力物质基础。低空是人类经济活动向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的拓展,作为新的增长引擎,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谋划布局,推动低空产业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

四是从顶层制度设计全面激活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新的体制机制是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面临当前发展低空经济法规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的现状,需要切实推动在低空开放,融合飞行、法规匹配、公共安全、鼓励扶持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法规,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宋晓东,作者系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专家委员,深圳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THE END
1.落地新“睿运营”模式,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为上亿客户提供睿智服务新“睿运营”,强力夯实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而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则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但科技的创新,从来都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就保险业而言,保险是低频的,业务模式是相对固化的,几无凭空创新创造的空间,但一个个基于业务场景本身https://www.e-chinalife.com/c/2024-04-08/ecd6106c-5802-48ca-83bc-bb9427a41d16.shtml
2.物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人口是构成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有利或不利、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口决定论”片面夸大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错误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要求我们在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62910907439131165.html
3.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考点(2)第二,人口因素的状况直接制约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者,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消费者,所以人口因素的状况必定会直接制约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例如,就人口数量和质量而言,在生产力以及教育、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和地方,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https://chengkao.eol.cn/a/2018051010305.html
4.田磊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能只强调第二个“毫不动摇”这些企业体量巨大,怎么能说只有民营企业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呢? 2、公有制经济给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基础设施和高质量产业体系作为支撑。在这方面,国有企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投入,这是中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独特优势。http://www.kunlunce.com/llyj/fl1/2024-05-04/177514.html
5.读《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种技术的基础事实上也是必须加以更新的,因为它的更新就是作为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更新的一部分存在:“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0455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