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广度和深度,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生产力理论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范畴的基本理论。那么,什么是“生产力”呢?如何理解“生产力”的动态演进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整体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变革和生产关系重塑,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原创性观点,为提高生产力新水准和新质态开启了新篇章、擘画了新蓝图。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正是在此意义上应运而生。与传统生产力相比较而言,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劳动者方面来看,新质生产力要求劳动者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更多的知识储备、更高的技能水平。从劳动资料方面来看,新质生产力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内驱动力,以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为支撑,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为引擎,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从劳动对象方面来看,新质生产力旨在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突破口,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试炼场”和主要载体。在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我国在顺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中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具体论证阐述了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以此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接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谋篇布局中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的理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