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早在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提出发展多种规模经营形式,在此之后,家庭农场成为一种新型农业主体,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我国现有情况,家庭农场建设还不成熟,经营发展进入瓶颈期,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在新时期所遭遇的诸多困境与相应解决对策,以供探讨和借鉴。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最早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想法,事实证明,传统小农经济无法适应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势在必行。如何在中国这样的拥有2亿多农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如何走出资源节约、产出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政府与学界需要交出的一份问卷。

随着中央重大文件的出台,近年来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扶持、鼓励“家庭农场”发展,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家庭农场”的建设热潮,两年间就已达到了34.3万户。产业过热势必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巨大的打击,那么面对家庭农场的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从市场规则的角度冷静客观分析其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完善家庭农场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理清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源,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

一、家庭农场的概念

“家庭农场”这一概念最早源自欧美国家,荷兰早在19世纪就逐步形成了今天看来已初具规模的家庭农场模式,美国的家庭农场历史也已经有200年之久,直至今日还是其极为重要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法国国土面积虽然仅有55万平方千米,但是农业高度发达,从法国农场的建设上就可见一斑,以50公顷为线,大于50公顷的大型农场占比20%,小于50公顷的多为家庭农场,具有专业性,注重品牌,发展稳定。直到20世纪中后期,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这种以家庭农场形式为经营模式的生产体系,发达国家基本都涵盖其中,这种经营体系既有共性又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而有所不同。那么,对于“家庭农场”概念的确定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但就共性而言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家庭农场以家庭为主,也就是说所谓“家庭农场”的概念就是基于农场主与其家庭成员(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建立经营,这是具有非常明确的“家庭性”以及基于此的家庭管理形式。也就是说无论家庭农场发展的规模如何,经济收益多少,其管理核心都在于家庭。相较于传统的经营模式,他们在经营的过程之中既有利益共存的目标认同,又有高度的责任感,存在一定的优势。

2.家庭农场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大多为家中的长辈或是身强力健、有较高权威的家庭核心,在经营的过程中对于指令的下达、工作的安排、任务的推动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力,更有利于农场的建设和管理。

4.家庭农场的规模性。从国际视角和发展趋势来看,家庭农场虽然规模并不统一,大小皆有,特大型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可以是老弱型家庭农场的10倍,甚至更多。但对于家庭农场的规模大小都有一个底线的要求,或是农业产值的要求。这通常也会根据经营种类与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美国为例,要求每年至少1000美元的农业产值。

二、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

与国外的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相对比,我国的家庭农场情况尚不成熟。以法国为例,虽然国土面积仅为55万平方千米,但其农业高度发达,在世界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当前困境

(一)土地流转问题阻碍家庭农场经营与发展

(二)融资需求与困境阻碍家庭农场经营与发展

1.我国当前的家庭农场经营现状不难看出存在着抗风险能力差、组织管理能力不强、有效科学经营理念与措施缺乏等问题,这也就进而导致了融资困难、融资风险大等后续问题。

2.一方面,大多数家庭农场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融合了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与金融信贷的经济模式;而另一方面,农场主并没有实力(内源性融资)来满足这些规模化、机械化的资金需求,产生了后续一系列问题。

3.与家庭农场融资的需求相对应的是农场主难以通过亲友借贷来完成内源性融资,只好通过政府资助、金融机构借贷甚至民间借贷等方式来完成。

(三)我国家庭农场的管理水平与经营理念滞后

(四)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评估能力缺乏

我国的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技术风险等问题在这几年逐渐显露并产生了后续影响。而对于这些风险会产生哪些影响,怎样规避这些经营风险却是广大农场主并不知道的。这个议题现阶段还主要是学界研究的范畴,那么如何将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进行识别与认知,如何科学地建立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家庭农场经营的家庭劳动者数量不足

四、新时期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思路与对策

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的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就指向了家庭农场经营,并且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更高的期待,这体现了中央对于创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和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的要求。

(一)借鉴国际经验,创新家庭农场经营

客观来看,我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较之欧美各国来说并不成熟,或者说对中国而言,家庭农场与农业现代化还是个全新的课题。那么从我国实际出发,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积极学习借鉴成熟的他国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家庭农场建设大有裨益。

(二)强化区域文化,因地制宜搞创新

我国的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各区域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在我国对待“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离不开家庭农场制度的创新,也离不开文化的参与性与知识性的结合。如何加强对于家庭农场的宏观管理与微观主体行为激励,如何做好因地制宜地推动制度创新型可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解决的方向。第一,加强各地区的知识性挖掘,引导家庭农场的农户融入区域文化建设中来,创新个人参与意愿,强化区域文化的参与性,将家庭农场项目做出特色。第二,从地域文化竞争的角度,注重强化无形文化与有形文化的结合,在市场经济主体下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增强家庭农场的竞争力,以民俗风情、自然环境等为特色互相依托。第三,创新家庭农场制度的内在动力与农场主的主体行为博弈,调动竞争主体的积极性。从宏观全局上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加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推动有效的微观主体之间的竞争,活化我国各地区的家庭农场经营与建设。

(三)扶持示范性家庭农场,强化多方后续指导

新时期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示范性龙头企业有责任在现代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示范性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品牌化、优质化的产品与创新驱动发展的管理模式,集成一体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和组织、引领各种规模的家庭农场拓宽产业链,带动本区域产业规范化创新发展而努力。

(四)基于场域概念提高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协同性

(五)农业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家庭农场经营策略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倡导大力发展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运营的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开辟新型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1.培养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特需人才

目前,中国式的家庭农场存在着新型农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配套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业产业链条功能与体系化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只有解决了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打造新型的中国式家庭农场,提高管理水平、综合素质,推动与科研单位的产研合作,借用涉农高校科研水平加大对家庭农场所需专业人才的提高与培育。农业主管部门需加大力度,从经营主体与市场产业化的角度补齐短板,推动对所需专业人才的培育,保证数量与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营主体的问题。

2.鼓励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技术创新

农业供给侧的核心问题是“量多质劣”,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农业产品增长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在家庭农场经营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增加技术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是化解农业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矛盾的关键所在。中国式家庭农场要依托国家的利好政策,借助农业主管部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帮扶与农技培训等措施,稳步提升农业产品质量与生产率,积极响应各级政府与地方农业主管部门所打造的精准农业战略、绿色生态农业战略等方案,提升农产品品级,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THE END
1.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采用智能化设备、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二、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1. 发展速度快 家庭农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最初的几户发展到现在的数百万户,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2. 经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1261142174082847&wfr=spider&for=pc
2.目前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农业农村部答复培育高素质农民有关建议五是继续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高素质农民成长为家庭农场主,引导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组建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公司,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六是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强政策扶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OTc1NDU1Ng==&mid=2247549151&idx=1&sn=67aec3f65befd86d90e541b5cc4d66e2&chksm=fd5b46c6beb6cc2d0bc7c74137694f800c919b72337bf9f83cc764d7e663278f20c59e26e011&scene=27
3.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2300字一、全县家庭农场发展基本情况 按照有关家庭农场的基本条件,根据农业、林业、水务、畜牧以及工商等部门的统计,我县现有家庭农(林)场13941个,其中种植业13922个,种养结合2个,畜牧养殖场16个,水产养殖场1个。全县家庭农场劳动力总数71541人,其中家庭成员41970人,常年雇工29571人。加入或领办农民合作组织的有20家,除了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