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成就困难与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面实现了普及和免费,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均衡发展工作不断推进,城乡与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学校管理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的教育获得感日益增强。然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有待破解,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落后的状况还需要改变,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的任务还很艰巨。展望未来,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同全国一样,将更加重视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更加重视城乡统筹,实现优质均衡;更加重视多样化发展,突出办学特色。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领域的改革,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配置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公用经费投入的标准,建设和完善学校预算管理制度,改进公用经费拨付与管理模式,建立公用经费绩效评价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成就;发展趋势;公用经费配置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伴随我国整体义务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也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诸多的困难,特别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仍有待解决。随着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级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加重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正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优化公用经费的配置,必将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和优质发展。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就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困难、发展的趋势以及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合理配置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涉及诸多方面,其成就的表现也是多样态的,既有数量与规模的扩大,也有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还有内涵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显现。

(一)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了普及和免费,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不断推进,城乡与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三)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的教育获得感日益增强

广西近十年来非常重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早在2009年自治区教育厅就印发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并在全区开展“义务教育常规管理年”活动。2013年8月,在广泛总结经验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修订)》,《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此后,各地各级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建章立制,理顺关系,建立学校常规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常规管理的常态化。通过强化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意识和引领作用,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及加大学校管理能力的自身建设,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立和优化学校管理资源共享机制等,各学校“制度化、人文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运行模式逐步形成,学校管理水平和治校能力普遍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步入新轨道。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若干困难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客观存在着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差异性等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背景条件和影响因素,因此,尽管经过各级政府和各级学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历史性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是不容置疑的。

(一)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有待破解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较为贫困的地区,由于自然、地理以及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地方财政比较困难,所以教育基础相当薄弱,教育欠账太多,学校负债沉重,公用经费紧缺,严重影响义务教育普及(施涌和罗华玲,2010)。例如,云南省财政不能自给的110个县都是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全省73个国家扶贫县中有51个县是民族地区,27个县是边境县;506个贫困乡中,有386个乡是民族乡或民族聚居地。多年来,虽然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在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但由于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地方财政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教育资源补给能力不足,致使普及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存在客观的经济困难。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因教育经费缺乏,存在学校危房无法修复、教学设施设备无法完善、民族师生的生存环境、教学生活环境难以改善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加剧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性(刘璐和王世忠,2014)。

据我们对广西某地城乡的调查,所调查的13所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基础条件普遍差于城区中小学的基础条件。装备条件情况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功能室设置以及各类教学设施的完善程度和使用效果比不上城区学校,而且不同学校的差异也非常大,有的学校装备条件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另一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城区的教师结构更为合理,教师学历水平、整体素质、工资待遇等普遍优于农村学校教师。这些问题说明,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和城区学校的差距还比较大。光从教师编制上看,不少边远农村小学由于在校学生少、班额小,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优先配备语文、数学科的教师,而艺术、体育、英语、心理等学科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即使同在城区的学校,偏远城区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相比,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较差、教学设施不齐全、教学设备老化、教师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解决难度都较大。又如,在课程设置标准方面,总体上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的学科结构是合理的。但在小学阶段不同学校之间差异比较大,部分学校的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心理等专科教师并不符合课程设置的配备要求。这种地区和校际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有待进一步改变。

(二)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落后的状况还需要改变

(三)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相应地义务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在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向往,是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展望未来,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同全国一样,必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行稳致远。

(一)更加重视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近年来各国政府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据经合组织《教育政策展望2015》(EducationPolicyOutlook2015)报告显示,目前经合组织各国的教育改革方案中,约有16%的措施聚焦教育公平和质量。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8次大会上通过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明确提出要致力于“在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技术培训等各个层面实现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其目标之一就是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少年完成免费、公平及优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并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实现全面普及和均衡发展之后,未来的目标应当是更加重视教育的公平,从受教育起点的公平走向过程公平,乃至结果公平。具体地说,不仅要使每个孩子拥有平等的人学机会,而且要提供给每个孩子大致相当的教育资源;不仅要确保每个地区的每一个孩子有适合他们的学上,而且要为不同地区的学校及学生教育提供均等的社会服务。而要达到这些目标,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真正实现从数量普及走向质量提升。

我国目前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从总体上还落后于全国水平,与我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与我国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民族地区教育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特别是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效果和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为保障受教育公平和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多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各种有效举措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如教育资源的配置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对口支援项目、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资助政策等。

(二)更加重视城乡统筹,实现优质均衡

(三)更加重视多样化发展,突出办学特色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实现和学校发展条件的不断改善,政府一方面倡导学校加强标准化建设,在教学设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管理方式、评价制度等方面,不断实现科学化、现代化、优质化;另一方面鼓励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希望各地各校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打造教育特色和品牌,为不同智力结构和发展需要的学生提供具有差异性的学习机会。在这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曾明确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近些年来,各地诸多义务教育学校,在个性化发展和特色打造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成都市草堂小学建设“诗歌校园”,倡导生活是诗,教师是诗,学生是诗,教育也是诗,匠心独运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了别具一格的学校“诗歌教育”特色;重庆谢家湾小学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将原有的十多门课程整合为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5门课程,实施“三段五环三生三动”教学模式。类似这种多样化、特色化的改革与发展,其所取得的成效与影响被教育界广泛认可,也预示义务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

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合理配置

管好用好公用经费,不仅关系到一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否正常运转,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能把公用经费用在教学活动、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中心工作和重要环节,就很难保证教育质量,也很难保证“育人”效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在改善必要办学条件的同时,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育人方式转型,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教研活动、教学改革试验等方面投入,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因此,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能保证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也才能保证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不断提高公用经费投入的标准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几类学校,如规模大小、所在地偏远程度和是否寄宿制,在使用公用经费的过程中存在的显著不同。农村学校由于地方偏僻,历史欠账多,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学生和老师的条件都不理想。由于农村学校人数少,规模成本较高,而公用经费又少,导致学校很多工作不能开展,学生辍学率较高。对于师资特别是优质的师资,农村学校的吸引力较差,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扶持,给予农村教师以奖励,提高他们的待遇,而且可以从公用经费中抽出一部分奖励农村教师,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学生24小时留在学校,也就是把学习和生活都统一集中在学校,由此带来的是学校除正常教学外的额外教学和生活的成本增加。在正常教学结束后学生仍要使用学校资源进行学习活动,也需要学校增加额外的教师以及水电支出;另外,寄宿制学生生活在学校里,要求学校配给食堂、宿舍、床架和生活老师等。因此,对于寄宿制学校,在公用经费拨付时就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其生均经费应比非寄宿学校有所增加。所以,在提高公用经费标准时希望能够对学校采用分类管理的做法,对同类学校采用同类标准,对不同类学校采用不同类标准。

(二)建设和完善学校预算管理制度

(三)改进公用经费拨付与管理模式

提高公用经费下拨速度和经费使用后的报账速度,有助于学校经费使用的正常运转。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划拨公用经费并督查落实。在国家或地方经费尚未下达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可考虑让各学校参考上学期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对下学期的公用经费提前作好初步预算,在下学期开学前,财政部门根据各学校的初步预算提前拨款,最后再由学校向县财政部门上报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或者财政部门每学期开学初先划拨经费预算的30%作为学校开学工作经费,以保证开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公用经费管理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差异,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方法。应适当放宽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限制,从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更为合理的使用标准。在学校经费开支取得票据后,能得到上级部门的及时审批和报账,使资金周转正常使用。

要进一步明确县区结算中心对各级各类学校财务的管理与指导职责。结算中心要负责管理好各级各类学校的财务统计和会计核算工作以及经费开支的审核工作,协助学校编制公用经费预算和决算报表,依法管理和监督学校各项经费的收支并做好其主要经济行为的审核和监督等。结算中心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要求设置会计科目,严格管理所辖学校对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的使用,定期向所辖学校通报财务状况。对所辖学校发生的财务开支应实行支付前审核和记账前复核,待复核无误后记账,同时加强对记账单据及报账单据等会计档案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规范管理、及时归档。

(四)建立公用经费绩效评价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3]曹能秀,苟琳.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历程、特色与趋势[J].学术探索,2015(1).

[4]贺波,罗琦.努力让每个孩子上好学[J].广西日报,2015.12.

[5]胡阳雪,刘维忠.浅析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管理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6(33).

[7]刘天,程建坤.改革开放40年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变迁、动因和经验[J].基础教育,2016(4).

[8]刘璐,王世忠.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状况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

[9]马国贤,赵宏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现状与思考[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

[10]王敏.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1]王蓉,魏建国.中国教育财政政策咨询报告(2010-201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12]邵泽斌.改革开放40年国家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经验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8(20).

[13]施涌,罗华玲.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Achievements,DifficultiesandTrendsintheDevelopmentofCompulsoryEducationinEthnicMinorityAreas

MAJia-hong,YINChun-jie

Keywords:ethnicminorityareas;compulsoryeducation;developmentachievements;developmenttrends;publicfundsallocation

THE END
1.今年经济工作该咋干?广西14市这样表态→▲广西头条NEWS,广西最独具视角的时政新媒体! 近期,广西多市召开会议回顾了2024年经济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各市要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南宁市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于2024年12月28日在南宁召开。 来源:南宁日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1NzMxOQ==&mid=2652045316&idx=1&sn=423959b06901217ada31522dcf26b38f&chksm=81f0617b6723a308e31d9bb493f8ac67081cdc6ad117aa1d19c771e6ff6bf1f770a1cf2f938e&scene=27
2.《2024广西发展报告》目录《2024广西发展报告》目录 《2024广西发展报告》目录 附件列表: ·《2024广西发展报告》目录.xlsxhttp://www.gxyjzx.com/zkzs/zzbg/2024nyjcgml/377467.html
3.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取得新成效——广西南宁2024年高质量发展亮点南宁国际铁路港初步成为全国铁路货物出口越南集散中心……回首2024年,南宁积极履行国家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锚定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经济总量、质量再上新台阶,“一体两翼”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乡村全面振兴交出新答卷,对内对外开放展现宏大场景,在绩效管理的推动下,全市经济发展亮点纷呈、态势持续向好。https://www.ccpitgx.org/webcpitgx/2025/gxtzcondition_0108/14630.html
4.广西各市2024年上半年GDP,广西经济未来如何走向?2024年上半年广西各市GDP全部出炉,正如我预言:部分城市欣欣向荣,也掩盖不了垃圾的规划带来的深远影响:广西GDP增速还是不如全国平均水平、南宁GDP增速远不如全国平均水平。 广西的经济有什么特点?广西经济未来走向会如何? 先看2024年1月-6月广西各市GDP成绩单: https://zhuanlan.zhihu.com/p/717180932
5.2024年前三季度广西金融总量稳步增长贷款增速保持全国前列发布会现场。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供图 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精准有效落实货币政策,金融总量稳步增长,贷款增速保持全国前列,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广西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金融总量稳步增长,贷款增速保持全国前列。前三季度,广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6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241860101051146&wfr=spider&for=pc
6.2024年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分析前景预测《中国高速公路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0年)》全面分析了高速公路行业的市场规模、需求和价格趋势,探讨了产业链结构及其发展变化。高速公路报告详尽阐述了行业现状,对未来高速公路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同时,高速公路报告还深入剖析了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重点评估了行业领先企业的竞争实力、市场https://www.cir.cn/R_JiaoTongYunShu/80/GaoSuGongLuFaZhanXianZhuangFenXiQianJingYuCe.html
7.中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docx中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docx,研究报告 PAGE 1 - 中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一、市场供需格局概述 1.1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1) 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西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板块,近年来市场供需格局发生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5/0102/7154162133010015.shtm
8.广西口岸产业发展形势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2023(十)经济结构情况 28 (十一)、货币信贷情况 29 (十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29 二、国际贸易环境分析 30 三、宏观政策环境分析 33 四、中国广西口岸行业政策环境 35 第三章 广西口岸行业市场分析 41 一、2017-2023年中国广西口岸市场规模及增速 41 http://96892234.b2b.11467.com/news/3405778.asp
9.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精选十篇)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精选十篇) 引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当今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对于一个人口占世界1/5 强,疆域位居世界第三的大国,对外开放势必对国内区域经济格局产生影响。一直以来,对外开放就是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所研究的领域,然而在全球化浪潮席卷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gvuush.html
10.核电1基本知识 2发电过程 3中国现状 核电分布 政策规划 核电布局 4核电项目 5发展前景 6未来发展趋势 7国际现状 8核电技术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9核电价格 通知详情 通知强调 标价目的 10网络用语 11词条图册 1基本知识编辑 什么是核能 这里提到的核能是指核裂变能。前面提到核电厂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https://baike.sogou.com/v19931.htm
11.20242030年中国广西水利工程行业发展趋势规划分析报告2024-2030年中国广西水利工程行业发展趋势规划分析报告目录一、广西水利工程行业现状分析 31、行业规模及发展态势 3近年来行业总产值及投资额增长情况 3各类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和完成进度 4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数量、分布及主营业务 62、市场需求现状与预测 8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水利工程的需求推动力分析 8未来五年重点规划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2847651.html
12.化学发光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市场规模爆发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化学发光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三、化学发光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免疫诊断试剂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2020年我国免疫诊断试剂市场规模为321亿元,同比上涨24.42%,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42.83%,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免疫类和分子诊断”是新产品研发的重点,而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06471/article/details/123521067
13.中国广西省港口业市场运营趋势行业调查市场全景调研报告2025首先介绍了港口的定义、功能、分类、管理机构及行业规划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港口业和广西港口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广西防城港、钦州港、贵港港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广西港口业的投资潜力做了细致的分析,最后分析了广西港口业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广西地处华南、西南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各国,https://www.gelonghui.com/p/158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