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语言“泥表酱紫PMP,小心偶给泥彩色笔。8147,偶只是粉想让泥开心。偶有事,==。”你是不是觉得满头雾水?这段文字的准确意思是:“你不要这样子拍马屁,小心我给你点颜色瞧瞧。不要生气,我只是很想让你开心。我有事,等等。”诸如此类,网民们用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就在网络上产生且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汇,这就是网络语言。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语’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完全是病句。但是在网络中,它却是深受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
由此可见,网络语言确实很有魅力,深受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同时它种类繁多、随意性很大,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老者则可以说是云里来雾里去。那么在网络中流行的语言有哪些类别呢?
网络语言流行的利与弊随着世界的进步和发展,电脑逐渐深入到了百姓当中。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在网络媒体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这几年中,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再局限于经济、技术等领域。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网络而急剧变化,网络语言就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如果你是网民,对于网络语言或许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上网的新手来说,对于普通人而言,阅读、理解和使用这些生吞活剥的网络信息,确实令人费解。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下面我们对网络语言的利弊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讨。
数字型:一般是谐音
网络语言的分类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语体是语言的环境变体,如日常会话语体、公文语体、文艺语体、媒介语体。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在网络语言的语体中完全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表达式成了正宗语言,成为网民的习惯用法,规范汉语却变成另类表达。纵观网络语言的林林总总,在网络中普遍存在以下10种类型:1、符号叠加谱新意最有创造力的是:本身无任何意义的符号叠加在一起,居然表达出各种各样的实在意义,成为情感符号。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表示咧着咀笑;“:-(”表示扁脸,不高兴了;“:-P”表示吐舌头;“;-)”表示使眼色,抛媚眼;“(^@^)”表示幸运小猪猪;“<@-@>”表示醉了;“Zzzzz……”指睡觉的样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