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企业考核管理办法(精选5篇)

关键词:标准成本管理;火电企业;成本费用标准

作者简介:高建民(1968-),男,内蒙古通辽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蒙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内蒙古通辽028011)高小淳(1990-),女,内蒙古通辽人,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山东烟台2651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发电企业竞价上网,发电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当前,火电企业面临的煤价上涨、发电成本剧增等现况使其经营变得愈加困难、利润明显下降,火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1]因此,如何提高火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水平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标准成本管理是一种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制定合适的数量化标准,再将该数量化标准金额化,进而作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实施标准成本管理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已成为火力发电企业管理的需求。本文从标准成本管理角度入手,以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公司为例,分析了火电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实施的措施和效果。

一、火电企业标准成本管理概念与体系

1.标准成本管理概念

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在正常和高效率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是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也叫“应该成本”。标准成本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是泰罗制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在企业成本预算控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展成为包括标准成本制定、差异分析、差异处理等三个部分的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其根本内容在于如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发电企业竞价上网,发电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通过实施标准成本管理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已成为火力发电企业管理的需求。

火力发电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就是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客观现实和过去实际消耗充分研究后,制订出的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现实性的一种成本管理控制方法。它通过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差异,查明原因和责任,并据此制定和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火电企业标准成本管理以“管理最优、成本最廉、效益最大”为目标,采取“目标成本+责任成本+过程控制”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

2.标准成本管理体系

标准成本管理突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使成本控制与财务预算紧密结合,从而保证年度成本指标计划可控、在控。[3]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1)成本指标预测。主管部门组织所属企业依据成本费用标准开展年度成本指标预算,报送分管部门进行审核。

(2)成本指标决策。分管部门依据成本费用标准,根据集团公司下达指标计划并参考前三年成本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核定所属企业年度成本指标计划,经主管部门统筹核算,报送成本管理委员会审批。

(3)成本指标计划。成本指标计划经成本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主管部门形成正式文件,下达到所属企业。

(4)成本指标控制。1)事前控制。年度成本指标预算计划正式下达后,分管部门组织所属火电企业根据年度电网机组调度计划和机组检修计划等安排,逐月分解年度指标计划,形成月度目标控制,并制定相应措施。2)年中控制。根据企业上半年成本指标计划完成情况,结合发电形势和机组等级检修计划实际完成情况,对下半年成本指标计划进行修正调整。

(5)成本指标分析。1)结合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析,开展成本指标月、季、年中、年度分析。通过指标同比、环比、与计划比、与先进比,分析查找指标差距,制定改进措施,落实实施责任。2)通过总结分析前三季度成本指标完成情况及四季度指标预测,组织开展下年度的成本指标预算工作。

二、火电企业成本费用标准分析

1.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科学合理的原则。成本费用标准既要体现先进性,也要符合公司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标准体系。

(3)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本部负责成本费用标准管理的统一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所属各单位配合完成成本费用标准制定并负责执行落实。

(4)逐步达优的原则。根据公司精细化管理要求,结合成本费用标准的执行,不断优化各项指标,最终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5)易于操作的原则。成本费用标准制定后,各单位操作能够简单易行。

2.制定标准的基本方法

(1)文件政策标准直接引用法。例如税费等指标,按国家、地方有关文件政策规定的标准核定。

(2)比较核定法。按实际值与设计值、性能试验值及全国先进值比较后核定。

(4)个别认定法。例如其他费用中的部分费用指标,因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同,不宜制定统一标准,则采用个别认定法予以核定。

(5)统一调整法。电力企业预算年度外部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按统一系数调整。

3.成本费用标准的主要内容

1)供电标准煤耗率。核定依据:根据各单位不同类型机组供电煤耗率的设计值、机组性能试验值与当年供电煤耗率实际值对比,通过对比确定供电煤耗率的考核基础值。

2)供热标准煤耗率和供热厂用电率。核定依据:电、热耗用燃料的分摊采用“热量法”,只计供热抽汽能量,不考虑供热抽汽的发电能力。

5)燃料厂内费用。核定依据:依据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规定。

(2)水费。水费以各企业年度发电(供热)量、核定的水耗率标准值等技术指标为基础,按照国家、地方政策规定的水费征收额度,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逐项核定。

1)发电(供热)水耗率。核定依据:按同类型机组该指标全国先进值核定。

(3)材料费。材料费用中包含一般修理材料费、大宗材料费、维护业务单项外包所发生的费用、生产维护专用车辆保养费、油料费、生产维护临时用车台班费。不包含水费、污染物排放费、灰渣处置费(运输、储存、碾压、灰场护坝及覆盖等),以及购入电力费和整体外委运行维护费等。

核定依据:根据火电企业成本费用标准、集团年度成本指标计划和所属企业前三年度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核定。

(4)折旧费。根据集团公司统一折旧政策,按企业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批准的折旧率计算核定。

(5)修理费。修理费中包含机组A、B、C级检修标准项目费、非标项目费(A、B、C级检修单项额度20万元及以上项目)、公用系统及建筑物检修费、单项外包所发生的人工费(指应由发电企业所属检修队伍完成的检修项目另行委托所发生的人工费)和机组A、B、C级标准项目检修及非标项目施工临时用车台班费。

核定依据:根据火电企业成本费用标准、集团公司年度成本指标计划、年度机组等级检修计划及所属企业上年度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核定。

三、蒙东能源火电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实践

2008年1月,以中电霍煤集团为基础,成立了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运营一年后,火电企业成本管理问题逐渐显现。究其原因:一是成本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成本信息反映形式单一,使成本管理与业务控制缺乏联系;二是成本资金过程管理力度不够,缺失系统和规范的过程控制;三是年度成本费用预算欠缺合理性和规范性,影响绩效考核的客观和公正性。为此,蒙东能源通过实施融成本标准、控制、核算、分析、考核于一体的标准成本管理,用以公平、公正评价企业或个人业绩,激励企业或员工努力实现目标,消除各生产环节中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对成本指标形成全员、全过程的控制,达到科学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

1.标准成本管理实施措施

(1)领导重视,加强宣传。贯彻落实成本标准需要既懂生产过程又懂生产成本的领导来指导。在成本费用标准出台后,由公司分管领导牵头组成标准成本宣贯小组,通过在所属企业对建立标准成本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标准成本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以及如何进行标准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宣讲,改变了部分人员对实施标准成本就是压降费用的认识。

(2)转变思想,树立理念。在标准成本实施过程中公司不断总结经验,转变了过去“管生产管费用”的思想,推出了“管生产必须管成本”的理念,逐步实现费用投入立足于降低发电成本的目的,使企业在费用使用上更倾注于提升经济技术指标。

(5)抓住重点,全力推进。

2)提升指标。依据公司对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月(季)度绩效考核办法,按月(季)实施所属企业领导年薪与综合业绩挂钩考核,提高企业领导对各项指标的管控意识。扎实开展所属发电企业运营诊断工作,深层挖掘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促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分机组、分设备、分系统进行成本指标控制,通过制定辅机单耗达标规划,分析查找各项成本指标存在的差距,按“一机一策”方法深入推进成本指标对标管理,促进各项成本指标再上台阶。

2.标准成本管理实施效果

经过三年多的标准成本管理,在所属企业形成了事事讲节约、人人有指标、处处有考核的良好氛围,实现了成本指标全员、全过程的控制,蒙东能源标准成本管理结下了丰硕成果:2012年与2009年比,所属企业因供电煤耗下降降低成本27700万元,因发电油耗下降降低成本2586.6万元,因发电水耗下降降低成本2529.6万元,材料费、修理费和其他费用共节省35838万元。2012年较2009年累计降低发电成本68654.2万元。表1为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至2012年成本指标完成情况对比表。

四、结束语

三年来,东北电力市场需求持续低靡,区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受物价、环保等因素影响,火电企业成本大幅增加。蒙东能源结合火电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转变工作思路,凝聚全员力量,深入探索成本指标提升空间,实施了“目标成本+责任成本+过程控制”的标准成本管理,为打造“管理最优、成本最廉、效益最大”的优秀能源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成龙.影响火电企业利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48-49,51.

[2]杨月英.标准成本管理法的研究与应用[J].冶金财会,200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节约型产业和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实现供用热系统节能,维护供用热双方权益。

二、工作任务

(一)2011年采暖期前,所有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热计改的既有建筑取消以面积计价收费方式,全部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

(三)2012年采暖期前,完成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改并实行按实际用热量计价收费。

三、改革办法

(一)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做到“三个同步”:新建建筑工程建设与供热计量设施安装同步、既有居住建筑分户供热计量改造与节能改造同步、供热计量装置安装与供热计量收费同步。

(二)新建、改建、扩建建筑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和分户计量收费要求的,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和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供热企业不予供热。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不同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的,不予拨付奖励补助资金。

(三)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原则,实施“五个一”:既有建筑计量改造工程,采取“上级财政给一块、地方财政配一块、市场运作集一块、产权单位拿一块、受益居民出一块”的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谁受益,谁投资”原则解决既有建筑计量改造费用。公共建筑改造建设资金由产权单位承担;行政单位及无收入的全额事业单位职工住宅改造建设资金按财政30%、供热企业40%、个人30%的比例分担;有收入的全额事业单位按财政15%、单位15%、供热企业40%、个人30%的比例分担;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及企业按单位30%、供热企业40%、个人30%的比例分担,其中由企业负担的居民住宅改造建设费用可列入企业生产成本,并可作为成本倒挂供热亏损额,从政府供热补贴中给予解决。

(四)既有建筑的热计改根据热用户自愿原则进行。各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和热用户应积极配合供热单位对房屋供热系统进行分户控制和计量改造工作。

(五)供热企业是计量收费实施主体负责单位。新建建筑符合供热计量收费要求和进行热计改的既有建筑,供热企业必须实行按热计量收费;新建建筑未按建筑设计要求安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的,供热企业不予供热;凡不按政府计划安排实施热计改的单位,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追究供热单位负责。

四、实施步骤

(二)制定计划阶段(2011年4月--5月)。制定全年热计改计划,报供热主管部门审批后分解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5月--9月)。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供热主管部门协调产权单位、物业、供热单位,有计划分步骤逐步组织实施。供热管理中心负责监督检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县热计改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常务副组长,成员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经济发展局、经贸局、财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监察局、国土局、物价局、政府法制办、地税局、国税局、环保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供热管理中心和建筑节能中心等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县热计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明确职责。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全县集中供热分户控制、分户计量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改造规划组织编制工作;各供热责任主体单位按照各自供热区域负责供热分户控制、分户计量组织实施工作。

(三)分解任务。县政府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签订年度供热计改目标责任书,建立供热计改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试行月报制度,将热计改成效列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对供热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主要内容。

(四)质量监督。加强建设项目施工监管,避免审核图纸和实际施工图纸不符现象,严把竣工验收关。设计单位不得出具和审核图纸不符的设计变更。确定的实施进度与技术要求,任何单位与项目实施主体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执行。

(五)政策配套。制定出台《县供热分户控制分户计量专业规划》、《县供热分户控制分户计量两部制收费价格》、《县供热计量收费实施细则》、《县供热分户控制分户计量审核验收规程》、《县供热分户控制分户计量企业和器具准入和认证标准》及《县供热分户控制分户计量改造融资及奖励管理办法》等文件。

一、认真贯彻《节能法》和《节能条例》为根本,狠抓基础管理工作

第二、制定科学严谨的量化能耗定额。我们始终把目光放在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同类行业的实际运行能耗指标,千方百计调研了解先进同行业的实际能耗情况,按照一流企业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能耗定额,结合本公司实际,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量化能耗定额是实际生产运行结果的检验标准,既是全体员工能源消耗的工作目标,也是对企业日常运行工作的行为约束。

第三、坚持抓好基础考核工作。公司三十余个换热站是耗能主体,控制好个别生产主体的能耗是实现能耗指标下降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坚持把能耗指标与生产计划同步下达、同时考核,使节能降耗成为公司一项基本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以各生产部门为重点,对水、电、车、油的消耗进行实时监控、日跟踪、周通报、旬分析、月总结,及时发现和调整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优化生产方案,做到动态监管、事前控制。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多种宣传、培训、激励措施,提高全员的节能意识,充分调动一线职工主动参与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为降低生产成本出谋划策,使节能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向科技要节约,靠技术进步降能耗

我们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增加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科技进步,实现内涵发展,使节能工作贯彻到基层。

第三、突出节能重点,细化管理措施

第二、公司各部门着重加强了对水、电、车、油及办公用品等设施物资供应管理,并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努力实现无纸化办公,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夏季空调温度保持不低于26摄氏度。使今年水电消耗同比分别下降23%、12.3%,行政物料消耗在去年基础上下降5%。

第三、公司各部门还制定节能降耗指标考核细则,将能耗指标纳入各部门的年度考核之中,层层分解落实目标,将节能降耗工作引入长效机制,避免了只追求任务目标的短期行为,保证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使节能降耗工作能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目标和利益。

回顾往年开展的节能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节能降耗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城市集中供热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保证了热力供应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辖区内的基础设施的配套要求。

尽管我们在节能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利用这次机会,向先进单位学习,努力实现本市制定的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目标,虽然目标非常艰巨,但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市建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的力度,实现新的更高的目标。为此,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深化管理,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全员的节能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完善公司节能降耗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将节能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第二、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节能降耗。跳出原有的条条框框,拓展思路。随着热泵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的日趋成熟,为我们今后利用环境低品位能源创造的条件和机会,作为能源供应公司,我们将探讨试验热泵技术在区内热力供应中的应用,以期达到利用相同的能源,创造出更多的产出,推进整体节能工作的开展。

(一)工业节能

1.深入开展技术节能。采取清洁生产审核、电平衡测试、节能技改项目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监察等有效手段,加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全年完成30家以上年用电300万千瓦时以上企业(含商贸企业)电平衡测试;50家以上重点用能企业、重点耗水企业和重点污染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培育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力争开展10个以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成36家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和公共建筑单位的能源监察,依法开展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对标达标监察,严格执行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制度,对国家明令淘汰设备强制整改。2.形成高能耗行业倒逼机制。完善省、市能源信息系统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数据申报,提高数据申报及时率和准确率。强化高能耗企业用能的量化管理和总量控制,科学设置能耗指标,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六大高能耗行业中开展年耗能1000吨以上且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规模企业平均能耗的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总用电量、万元增加值单耗控制,并开展跟踪督查。继续在印染、建材、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施关停淘汰。

(二)建筑节能

全面推进节能建筑向绿色(低碳)建筑的跨越,严格执行12层以下(含12层)居住建筑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强制性规定,在商品住宅和农村住宅大力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因地制宜推进地源热泵、外遮阳系统、屋顶光伏发电、日光照明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试点,增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积极申报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加强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根据《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市区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严把审查关,提高民用建筑能评实效性和服务性。开展节能评估机构培训考核,提高业务素质,完善能评单位预选库进退机制。

(三)交通运输节能

加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运输组织及运力结构,加快推进货运车辆向厢式化、重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客运车辆向大型化、舒适化、全承载方向发展,倡导标准型船舶,提高内河船舶平均吨位。积极推动公交车、出租车纯电动、油气混合、油电混合运用,及时更新老旧公交车辆20台以上。加快公共自行车向塘栖、瓶窑、五常、闲林等镇街扩展,新建服务点109个(与主城区换乘点4个)、扩容服务点8个,投放自行车3200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争取达到270个以上、自行车达到8000辆。同步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质量,加强监控、调度、运营、热线、维修等环节数字化管理,适时扩充24小时服务点。促进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广泛运用,加快烤漆房“油改电”和环保节能型场地电动训练仪推广力度,使用电烤房企业达到85%以上,电动训练仪新增15台。落实《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防止超标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四)商业和民用节能

积极开展零售业、餐饮业等商贸服务业节能降耗行动,推进绿色饭店创建。着重开展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或年用电量100万千瓦时以上商场超市的节能目标管理。重点推动企业做好照明、空调、电梯、冷藏及其他耗能设备以及商业建筑物保温隔热等节能工作,严格控制商业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能耗,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制度。推进无纸化电子商务建设,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抑制商品过度包装。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能源紧缺体验日”、“绿色出行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全社会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使用高能效家电、太阳能热水器、T5直管荧光灯等节能产品,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支持乘用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五)公共机构节能

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培训、能耗统计和定额管理、专项检查等基础性工作,制定出台卫生、教育、公安等特殊行业能耗定额考核指标,全面开展区级公共机构下属单位能耗考核工作,实现节能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按照《区区级公共机构节能规范》规定,督促各公共机构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严格节能监管。重点抓好能耗超标单位整改措施的落实,确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公共机构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推广使用外墙保温、铝合金窗断桥隔热、中空玻璃、T5荧光灯、集中式供水器、智能节电插座等节能技术和产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将办公设备节能采购落到实处。抓好区“市民之家”政府综合办公楼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试点示范工程,有效推动全区各公共机构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重点工程节能

(一)炉窑节能改造

严格集中供热区域生产性和生活性供热锅炉行政许可(审批),继续推进工业锅炉、炉窑节能改造。支持高效煤粉锅炉等清洁能源替换工程;鼓励垃圾电厂开展湍沸复合流化床锅炉节能改造;推广使用尾气余热利用、富氧燃烧、信息控制等炉窑节能技术,实施系统优化改造,提高热效率。

(二)绿色照明改造

全区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在2013年底前淘汰全部白炽灯、T8卤素荧光灯等低效照明器具,替换为节能灯、T5日光灯,并开展LED灯等新光源示范试点。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主城区等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继续开展路灯节电智能控制改造。

(三)电机系统节能改造

一是使用高效电机,限期淘汰列入国家《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名单的Y系列电动机,积极落实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使用一级能效的低压和高压三相异步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等高效电机。二是开展变频器调速,优化电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一、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责任单位未按照环境保护考核目标要求,建立、规范环保专项工作档案。

(二)各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影像和图片资料还不够完善。

二、督查意见

(一)各责任单位要认真按照环境保护考核目标要求,建立、规范环保专项工作档案,补充完善相应的影像和图片资料。

9、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要尽快取缔城区处临街生产污染环境的作业区,补充完善对建筑工程、噪声进行日常监管的方案和记录,补充完善开展年餐饮业管理工作的台账、记录。

10、区水利局要建立地下水井分布图,制定饮用水源的改水、配水工程方案,并与区环保局加强信息沟通,将新审批的取水项目及时通知区环保局。

THE END
1.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城镇供热管理办法《呼伦贝尔市城镇供热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2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呼伦贝尔市城镇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供热和用热行为,提高供热服务质量,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合法权益,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等法https://www.hlbe.gov.cn/OpennessContent/show/437811.html
2.内蒙古供热管理条例篇1:内蒙古供热管理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二十八号 2011年5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h3ymkc6.html
3.内蒙古发改委起草《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内蒙古发改委起草《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由华图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同步正北方新闻网整理发布。更多关于内蒙古新闻快讯,内蒙古新闻热点,以及考试交流、政策解读、备考资料下载。请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网! 内蒙古发改委起草了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现公开征求社会https://nmg.huatu.com/2019/0219/1560097.html
4.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2022修订)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2022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镇供用热管理,维护和保障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经营、使用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http://www.0543168.com/chdf/23271.html
5.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价格主管部门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依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改委第8号令)的规定,我委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实施细则》、《内蒙古自治区城市集中供热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公办幼儿园保育http://www.nmgsme.cn/News/Detail/35279
6.新闻述评“温暖工程”让幸福“温度”再提升优化供热服务和管理,增强供热企业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定期走访用户,了解用户需求,解决问题,以增强用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通过实施这些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内蒙古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能,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可靠的供热服务。 记者:彭 程、孙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E0MDkzOA==&mid=2652027632&idx=1&sn=870e6d9ea891af780031f486a0355911&chksm=85eeaa6208969112f7d50a0df1ab1ee86fa23b3fc3579c2cd7f3fbd809117d00a53047bb9a34&scene=27
7.包头市供热条例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包头市供热条例 (2010年3月13日包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010年5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供热管理,规范供热市场秩序,维护供用热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https://law.lawtime.cn/d678237683331.html
8.20242025供暖季各地供热时间与供暖价格信息来源:《锦州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锦州发布 葫芦岛市 供热开始时间:2024年11月1日 供热结束时间:2025年3月31日 采暖费收费标准:居民用户:25元/平方米非居民用户:31元/平方米 信息来源:《葫芦岛市城市供热条例》葫芦岛有事说话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https://bgl88.com/cms/show-14314.html
9.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94人公告具体发放标准按照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应聘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一)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 (二)《内蒙古能源集团吸引激励人才管理办法》 储备人才生活补贴: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三年内分别给予储备人才生活补贴https://www.offcn.com/nmgwy/2024/1018/29331.html
10.内蒙古自治区供热管理条例最新连续停热四十八小时以上不能恢复供热的,应当以适当方式给予热用户补偿。《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第https://edu.iask.sina.com.cn/jy/2B62RgdAE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