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牦牛养殖行业全景速览:青海四川西藏牦牛存栏量总和占比超80%[图]

内容概况:牦牛是中国高寒地区的特色畜种,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全球95%以上的牦牛都产自中国,牦牛肉、乳、骨、毛等牦牛制品凭借其独有的品质特性或使用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中国牦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中国牦牛出栏量达378万头,存栏量达1635.95万头,其中牧区占74.98%,半牧区占25.02%,分省市来看,青海、四川和西藏牦牛存栏量总和占全国牦牛存栏总量超80%,其中,青海占比最大,高达37.57%。

关键词:牦牛产业链、牦牛养殖产业现状、牦牛养殖市场前景

一、概述

牦牛一般分布在中国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东至雪域岷山,南达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北抵至阿尔泰山山麓2000-4500m的高原、高山、亚高山的半湿润寒冷气候区域,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省、四川高原和高山区、新疆中部天山、甘肃南部的祁连山和滇西北的高山区、内蒙古贺兰山区以及河北省北部寒冷山区,北京西山寒冷山区也有零星分布。

中国牦牛由于各个种群牦牛主产区的地理环境、水草类型、气候特征等一系列人为或天择条件导致了种群间的分歧和变化,根据牦牛的种群特征与分布信息将牦牛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是青藏高原型被称为高原型或草原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腹地,包括青海、西藏大部分地区、川西北高寒草原、甘肃甘南草原和祁连山区,其中西藏牦牛是引进到新疆山地草原地区的牦牛本源。第二种是横断高山型简称高山型或者谷地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横断高山脉的高山地带,还包括西藏东部的高山草原、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南部和四川西南部的高山峡谷地区,云南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也有所分布。

牦牛的驯养历史大概在距今3500至4500年前就开始了,被驯养后的牦牛成为青藏高原居民最重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藏族人民与牦牛相处的几千年中,牦牛不但是一种物质现象、生产生活方式,而且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牦牛文化,这既包括历史文化、畜牧文化、器物文化、丧葬文化、生态文化,也包括了高原藏族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审美文化,还涉及宗教和哲学文化,牦牛文化已成为西藏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牦牛养殖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稳定增长阶段。

二、产业链

三、发展环境

牦牛养殖受政府肉牛良种补贴,且属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行列,在实施肉牛种群扩群工作方面,国家出台《农业部关于支持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肉牛牦牛支持力度逐步加强,随着绿色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生长于无污染高寒地带的牦牛成为天然绿色食品的象征,被誉为牛肉之冠的牦牛肉制品多次在国内外展销会上亮相,囊括许多奖项,均获得不凡评价,以牦牛绒毛、毛皮所制物品频频亮相于各大时装周,以其保暖性和装饰性强等优势,在国际上备受推崇,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以及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现代生物技术将在牦牛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发展现状

随着购买有机、绿色产品的消费观念的普及,全球市场对高档肉类产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牦牛肉作为高档肉类产品,具有明显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低胆固醇,肉感鲜嫩等优质特点,同时,牦牛奶、牦牛皮、牦牛毛等产品也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全球牦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全球牦牛存栏量达1734.65万头,预计2023年全球牦牛存栏量将达到1896.13万头,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全球牦牛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和蒙古、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锡金、不丹等靠近中国青藏高原牦牛生产区的高山地区。

从国内市场来看,牦牛是中国高寒地区的特色畜种,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全球95%以上的牦牛都产自中国,牦牛肉、乳、骨、毛等牦牛制品凭借其独有的品质特性或使用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中国牦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中国牦牛出栏量达378万头,存栏量达1635.95万头,其中牧区占74.98%,半牧区占25.02%,分省市来看,青海、四川和西藏牦牛存栏量总和占全国牦牛存栏总量超80%,其中,青海占比最大,高达37.57%。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牦牛产品不论产量和质量都取得较大突破,2021年中国牦牛屠宰牦牛达378万头,胴体重平均约128kg/头,胴体产量约为48.4万吨,牦牛肉总产值达445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绿色消费,牦牛肉绿色无污染,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预计2023年中国牦牛产值有望突破600亿元。

五、优势养殖区域

1、西藏自治区

畜牧业是西藏地区支柱性产业,目前主要有牦牛、藏香猪、藏鸡和藏系绵羊等特色产业,西藏地区畜牧业发展主要以牦牛产业为主,资源丰富,类群多样,目前共有娘亚牦牛、嘉黎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类乌齐牦牛、彭波牦牛、隆子牦牛和工布江达牦牛等11个地方类群。

丰富的牦牛类群奠定了牦牛产业在西藏畜牧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且牦牛在西藏地区分布面广,存栏基数大,出栏数可以得到有效保障,西藏畜产品加工方式主要以初加工为主,开发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符合西藏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优势十分明显,2021年年西藏自治区牦牛存栏量达418.67万头,其中牧区存栏量为217.43万头,半牧区存栏量为201.24万头。从客户结构分布来看,2021年鲜食领域(含家庭及餐饮消费)牦牛肉需求占西藏自治区牦牛肉消费总量的67.3%;加工领域牦牛肉需求占比为32.7%。整体来看,加工领域需求比重呈增长态势。

2、青海藏区

青海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是牦牛养殖大省和牦牛资源大省,青海拥有全国最多的牦牛品种,已经申报成功的地方品种有4个,另有2个为培育品种,同时,青海省也在积极开发潜在的牦牛遗传资源,目前已经有部分优质资源得以挖掘并正在开展品种提纯复壮与选种选育工作。青海高原牦牛是青海地区分布范围最广的牦牛品种,主要分布于青南、青北高寒地区,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与治多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以及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在内的广泛区域。

青海素有“世界牦牛之都”的美誉,青海牦牛普遍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牧区,常年气温较低,空气稀薄。牦牛是青藏高原畜牧业的支柱产业,青海省作为全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基地之一,2021年底青海藏区牦牛存栏量约为614.58万头,其中牧区存栏量为574.44万头,半牧区存栏量为40.14万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牦牛生产基地,经过各方面的多年努力,牦牛已成为青海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3、四川

四川省全省的牦牛分属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两个类型,全省牦牛主要分布于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部分地区有少量分布,在乐山市的峨边等县、雅安地区的石棉县及绵阳市的平武、北川地区也有极少量的分布。牦牛作为牛属中的一个独立牛种,有极强的适应性,终年放牧。能为藏区牧民提供生产、生活必需品,是高寒地区畜牧业经济中宝贵的遗产资源,是当地畜牧业的主要畜种和主导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经济地位,2021年四川省牦牛存栏量约为422.42万头,其中牧区存栏量为308.97万头,半牧区存栏量为113.45万头。

六、市场前景

牦牛作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之一,牦牛肉被誉为“牛肉之冠”,是半野生天然的绿色食品,牦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胆固醇含量低,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牦牛肉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渐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2025-2031年中国牦牛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共十一章,包含国内牦牛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牦牛行业投资前景分析,牦牛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甘肃近年来,甘南州统筹黄河上游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把牦牛产业作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南州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被誉为亚洲最优质的天然牧场,是西北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地方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羊(欧拉型、https://www.ntv.cn/content/1/399/991399858.html
2.科技滋养雪域高原西藏高质量发展劲头十足棚顶光伏板持续发电,棚下种植着藏红花、有机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实现“农光互补、一地两用”;将西藏牦牛、黄牛与安格斯牛三元杂交,成功培育出商用肉牛——雅江雪牛,江孜县规模化养殖效益明显;白朗县农业科技园区内高原大棚种出热带水果和时尚花卉,农牧民群众笑逐颜开……这些无不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驱动雪域高原跨越http://www.ejwine.com/cms/show-11481.html
3.质量强链“高高原”因质量而“致远”——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市场品牌是地方的名片,不仅代表了产品的质量,更承载着地区文化的传播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培育品牌,可以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那曲市市场监管局帮助当地4家企业获得了“西藏那曲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保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cxNjkzNw==&mid=2652173365&idx=1&sn=edd3edad44084e28ae4bc40a525219b5&chksm=85fa0ebd891054b1b1febe5d684c3601b16c0ead45340dbdf922b44942a3bbfc757b11238f15&scene=27
4.西藏昌都牦牛经济杂交工作现状与模式探索兽医导刊2022年3期推广应用新的技术依靠的还是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是关键,我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组织举办了3 项大型现场培训班,同时,以派送自治区、邀请专家在点上手把手等多种渠道培养培训1100 余人,最大限度地缓解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压力,但由于昌都山高谷深、村庄分散、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特别是畜牧业受传统养殖习俗“四季放牧、散养http://www.91fabiao.com/zazhi/11242836.html
5.西藏农牧学院就业前景西藏农牧学院,作为西藏地区唯一一所专注于农业和牧业教育的高等学府,其毕业生在西藏乃至全国的就业市场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畜牧业的高度重视,西藏农牧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当前就业市场需求 https://pb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135798
6.西藏农牧学院怎么样以后会有前途吗随着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提升,农业和畜牧业仍然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因此,该学院培养的专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另外,随着国家对藏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该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在得到持续的发展,因此,西藏农牧学院未来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前途。总之,在西藏地区,农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52347535705790284.html
7.骆驼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骆驼产业概况:阿右旗是阿拉善双峰驼存栏最多的地区和养殖核心区,双峰驼是阿右旗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畜种之一,依托这一资源,阿右旗与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按照“科研+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发展模式,先后建成内蒙古骆驼研究院、“沙漠之神”驼乳深加工、“苍天牧歌”驼肉精细分割等项目,形成了液态奶、驼奶粉、驼https://www.jianshu.com/p/919c290d8771
8.中国西藏自治区经济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市场调文档标签: 市场 品牌 产品调研 行业报告 分析报告 中国西藏自治区经济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西藏自治区经济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中国西藏自治区经济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中国西藏自治区经济行业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94248957
9.中国民族乐器范文12篇(全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绝大部分居民使用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世界上大约有400万吉尔吉斯族(柯尔克孜族),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约361万人)、乌兹别克斯坦(22万人)、阿富汗(12.5万人)、塔吉克斯坦(8.1万人)、巴基斯坦(6万人)、俄罗斯(3.2万人)、哈萨克斯坦(1.1万人)、乌克兰(3000人)、土耳其(1000人)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47j93rm.html
10.20242024-2030年高原特色农业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摘要 2第一章高原特色农业概述 2一、高原特色农业定义与特点 2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背景 3三、高原特色农业分布区域 3第二章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4一、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 4二、主要产品及市场需求 4三、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分布 5四、存在问题与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636876.html
11.西藏农牧业生产现状与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分析西藏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 68.5%,地处边境,地 广人稀,信息交通相对闭塞,农业生产效率低,传统 观念影响严重,农民文化水平和收入均较低,市场 经济发展缓慢,农牧民增产增收是农牧业的核心工 作,也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最直接的体现.本文 主要分析了西藏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 关键问题 ,提出西藏整体上实现http://xznykj.taaas.org/oa/pdfdow.aspx?Sid=2023-4-01
12.西藏畜牧业——走向市场的问题与对策肖怀远主编。该书为《西藏发展研究丛书》之一,书中总结了西藏畜牧业近15年来取得的经验,探索其今后的发展道路。有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版32开本219页汉文本。 (本文共99字)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藏族大辞典》扩展阅读: ·发展研究·发展道路·怀远·文本 下载App,随时查阅万部工具书 https://xuewen.cnki.net/R200706025000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