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嘉兴经济运行情况

2022年,面对国内国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和挑战,嘉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经济稳进提质“十大百日攻坚行动”,全市上下攻坚克难,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739.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4.01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3719.61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2875.83亿元,增长2.0%。

一、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23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粮食播种面积连续17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231.4万亩,增长2.2%;粮食产量创近九年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98.2万吨,增长0.4%。种植业质量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9.6万亩,亩均产值较上年增长7.7%。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0万吨,与上年持平。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生猪产能稳步增长。2022年全市生猪饲养量为60.7万头,比上年增长14.3%;能繁母猪期末存栏数为3.12万头,较年初增长16.0%;全年生猪出栏数为34.0万头,比上年增长30.6%。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16.6万吨,增长2.2%;其中,淡水养殖14.0万吨,增长2.3%。

二、工业生产总体平稳,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增速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33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54.5%。前十大行业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8%、22.5%和20.8%,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2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7%、14.1%、14.0%、12.6%和6.7%,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同产业平均8.2个、3.4个、7.8个、2.6个和0.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7.8%、20.7%、42.2%、44.0%和70.5%,分别较上年提高1.7个、0.9个、2.8个、2.6个和2.8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保持恢复,数字动能实力增强

202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87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增长24.8%,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22.8个百分点;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和3.9%,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0.8%、5.8%和11.5%。

数字动能实力增强。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6.99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6.1个百分点。数字动能实力增强。1-11月,全市规上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54.15亿元,增长23.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22.7个百分点,列全省首位。其中,以三大电信运营商为主的信息传输业增长10.3%,软件开发业增长56.1%。

四、投资增长稳中有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2%,增速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3.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5%。

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8.4%,增速较上年提升8.2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1.2个百分点,且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2.9个百分点;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0.2%和0.5%,交通投资下降15.6%。

五、消费市场稳步复苏,进出口好于全省

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42.7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升1.3个、4.1个、0.7个百分点,总体呈稳步复苏态势。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16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1%;餐饮收入17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疫情加速消费模式转变,电商零售高速增长,全市85家电商企业零售额53.79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增速较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

进出口好于全省。202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213亿元,增长14.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出口占全省的份额为9.4%,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187亿元,增长20.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9.9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稳居第三,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202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029.9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6.47亿元,总量均稳居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7.71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科学技术等重点民生支出项目增长较快,分别增长91.2%、79.5%和18.7%。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70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增速低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389.59亿元,增长19.4%。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34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2.3个百分点。

七、农民收入十九连冠,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十九年保持全省首位。2022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76元,连续十九年居全省首位,比上年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96元,首次跨上“七万元”台阶,增长3.2%。从收入结构看,四大项收入全面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增长2.8%、6.0%,经营净收入分别增长1.7%、5.2%,财产净收入分别增长3.4%、7.5%,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5.4%、8.3%。

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2022年全市城乡收入比为1.56,较上年缩小0.04,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继续保持全省最优。地区收入差距缩小,县(市、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由上年的1.14收窄至1.13。农民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缩小,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760元,连续三年保持全省首位,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快于全部农村居民收入6.1个百分点;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的1:1.98收窄至1:1.87。

八、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

2022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1%,低于全省平均0.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其中交通通信、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居住分别上涨6.6%、2.8%、2.2%、2.1%、1.1%、0.8%、0.1%,医疗保健下降0.8%。12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下降0.1%。

2022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上涨2.5%;其中12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9.3%;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0.4%,环比下降0.9%。

九、社会民生保障加固,生态环境质量更优

社会民生保障加固。民生支出占比提升,2022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659.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9.6%,比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不断加强,2022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55.12万人和423.10万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920元/人月提升至1070元/人月。

生态环境质量更优。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87.7分,较上年提升0.2分,列全省第4位。从水质看,2022年全市83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水体占比首次达100%,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Ⅳ类、Ⅴ类水体均实现清零。从空气看,2022年嘉兴市区日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0.8%;PM2.5浓度为26μg/m3,与上年持平。

十、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科创动能持续增强

转型升级加快推进。2022年,全市进一步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年共整治高耗低效企业2284家,腾退低效用地2.76万亩,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力实施“凤凰行动”和“上市100”专项行动,2022年全市新增辅导企业18家、报会企业12家,分列全省第3和第4位;新增上市公司11家,列全省第2位,全市累计共有上市公司80家,列全省第4位。

科创动能持续增强。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715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新产品产值率50.5%,较上年提升2.3个百分点,且高于全省平均8.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2022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14家(公示数),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92家,认定数均创历史新高。全市大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2022年累计拥有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列全省第2位。

总的来看,随着稳进提质政策成效持续显现,2022年全市经济运行顶住了压力、稳住了大盘,下半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逐季回升,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看到,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化,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全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能快则快,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以嘉兴的“稳”和“进”为全省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THE END
1.2024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产业链温氏股份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2024年中国A股生猪养殖行业市值最大的十名上市公司分别是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神农集团、京基智农、巨星农牧、新五丰、罗牛山、ST天邦和东瑞股份。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A7NN2G051481OF.html
2.西部牧业(300106)股票行情,行情首页所属行业:畜牧业中位市盈率:47.57倍扣除后中位市盈率:425.53倍 2025年01月03日最新公告: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更多) 分时 日K 周K 月K 季K 年K 注意:本页面行情存在延时,交易请以交易所实时价格为准,数值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https://quote.cfi.cn/quote_300106.html
3.采用品种法的畜牧业上市公司有哪些采用品种法的畜牧业上市公司有*ST科迪(002770)罗牛山(000735)申联生物(688098)一是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在采用品种法的生产企业中,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就以该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就开设一种产品成本明细账 你好,没有了,只有三家符合条件 你好,品种法是这个概念的哦 由于品种法https://wen.baidu.com/question/378735138742217284.html
4.畜牧业上市公司龙头股理想股票技术论坛畜牧业上市公司龙头股,畜牧业上市公司行情、畜牧股票投资、养殖业上市企业、龙头畜牧股票、养殖业龙头企业想要了解畜牧业上市公司的最新行情和投资机会吗?我们提供养殖业相关的股票投资信息,包括畜牧龙头股票推荐和养殖业上市企业的最新动态。通过我们的平台,您可以获取到畜牧业股票的行情走势及发展前景,帮助您进行更为明智https://www.55188.com/tag-07021566.html
5.兽药行业:国内兽药上市企业概况整理兽药行业上市公司已有的公开信息,持有专利数最多的是大北农,截至 2023 年 3 月共有 924 项专利,其中使用新型和发明授权分别为 393 和 328 项。同时,大北农的员工总数同样在业内最多,截至 2021 年年底已超过 2 万人。 2、兽药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UxMjI2Ng==&mid=2652277904&idx=4&sn=c534c73fdae4b101376d49e2d5c8efc7&chksm=815be0c73c1e71727610c15b90b2ff1c0a194b52f2632eea81bfff8ae44681bde67d94a64081&scene=27
6.上市公司里有哪些企业家是全国人大代表?人大代表里的上市公司老总盘点全国人大代表,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公告,公布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共2980名,其中有不少都是上市公司的老总,上市公司里有哪些企业家是全国人大代表呢?下面一起来看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大代表里的上市公司企业家盘点。 上市公司全国人大代表企业家名单 姓名 职务 马化腾 深圳市腾讯https://www.maigoo.com/news/581122.html
7.终端肉食品品牌配售为一体的畜牧业产业化国有上市公司。1993天康生物,新疆建设兵团企业。国企国资委控股上市公司。天康生物始創于1993年,是一家集饲料研发与生产、优势原料收储与加工(玉米和植物蛋白)、兽用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现代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终端肉食品品牌配售为一体的畜牧业产业化国有上 - 天康生物丶小乔于202https://www.douyin.com/video/7376913496140746047
8.汇总23家畜牧业上市公司2019年半年报:温氏股份净利润13.83亿元*食品伙伴网讯各行业2019年半年报陆续发布,食品伙伴网汇总了23家畜牧养殖、饲料等相关企业的半年报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温氏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3.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76% 8月20日,温氏股份(300498)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04.35亿元,同比增长20.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3亿元,较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532700&moduleid=21
9.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牛作为 生产工具的作用日益淡化,而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费品,牛肉和 牛奶的供给和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缺口,对饲养方式,饲养数量和饲养质量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打开了畜牧养殖业新的发展空间.但作为养牛育种,育肥 领域的上市公司,天山生物未能实现主业的良好发展,却尝到了跨界并购的 苦头,https://www.szse.cn/api/disc/info/download?id=08d2040b-cc62-45fc-9da4-ddb95fecb847
10.上市公司畜牧业行业个股000735罗牛山利润表:营业总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统计截止日期 | 报表类型 | 是否发生差错更正 | 差错更正披露日期 | 营业总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616768-1-1.html
11.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助推4家畜牧上市公司股价年内已翻番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畜牧业上市公司中,除*ST雏鹰之外,其它上市公司的股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以6月12日数据为准),其中,有4家畜牧上市公司年内累计股价上涨幅度超过100%。(证券日报)https://finance.sina.cn/7x24/2019-06-13/detail-ihvhiews8483678.d.html
12.畜牧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初探—以温氏集团为例(1).docx因此,畜牧业上市公司必须提高金融风险识别和预防的意识,及时识别财务风险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和控制,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产业。根据温氏集团的实际情况,与财务报表主要数据,财务报表数据的纵向分析,本研究温彻斯特集团为了避免财务风险,减少财务风险的影响,并提高公司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1201/5204342322010024.shtm
13.ST天山(300313)公司公告本权益变动报告书中,除非另有说明,下列词语具有以下含义: 上市公司、ST天山、、天 指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生物、公司 信息披露义务人、转让人、 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总站 畜牧总站 受让人、划入方、畜牧业 指 新疆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 https://q.stock.sohu.com/cn,gg,300313,82445182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