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CHINAHIGH-TECHINDUSTRIALIZATIONASSOCIATION

学会活动

FIIF2022饲料行业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2022-08-1109:30

FIIF2022介绍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改变了太多太多,唯一改变不了的是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

饲料禁抗和原料短缺,成本走高和"双碳”承诺,对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诸多突发而不确定的挑战,唯有以持续创新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使命与担当,科学应对,才能保证和推进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为凝聚行业力量,激荡创新浪潮,提振饲料行业发展正能量,饲料行业创新论坛2022(FIIF2022),以“科技铸造实力,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围绕饲料原料、改善肠道健康及动物免疫的饲料添加剂、饲料加工、饲料全产业链、数据链创新和与之带来的行业新业态,诚挚邀请企业家、科学家、创新达人加入,共商行业持续发展大计,共建行业创新者乐园,共赢行业崭新未来!

8月8-10日,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FIIF2022饲料行业创新论坛,期待您的加入!

开幕式由论坛执行主席,中高会饲料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永喜主持,介绍完参会嘉宾后,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张松梅副主任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中,FIIF2022正式拉开帷幕。随后,论坛主席李德发院士首先就肠道健康开展了主题演讲,直接将论坛的科技创新气氛推向高潮。

李德发院士中国农业大学

《肠道健康研究进展》

李院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多年来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所取得的成果,包括中国首家饲料博物馆的成立,JASB杂志的创办、河北丰宁和涿州动物实验基地的建立。接下来李院士聚焦肠道发展研究前沿,结合CNS最新研究结果,全面地总结了目前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即解决肠道问题的方法创新:使用荧光原位杂交,实现对具有高细菌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的菌群进行高分辨率的原位成像;类器官模型的研发与再改进:开发基于肠道类器官的筛选平台,研究肠道再生中的关键通路;肠道健康研究的重新认识:有明确基因型+天然菌群的野化鼠,比常规模型小鼠更适合于研究宿主-菌群互作;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新突破:研究肠道群产物对宿主影响的新利器-CRISPR-Cas9实现细菌多基因的敲除;细菌群体感应过程参与“细菌-宿主”互作:利用双光片显微镜揭示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五个方面。李院士的报告为大家重新认识肠道健康研究提供了指导性作用。

马凤德常务副院长丰尚研究总院

《新常态下饲料加工行业的持续创新》

国际政经社会大事不断,为饲料行业带来了种种危机及不确定性,马院长从上游原料端、中游加工端、下游养殖端三个方面介绍了饲料加工行业面临的新常态,让大家全方位了解到饲料加工行业的现状。他同时指出,实践中要通过饲料加工技术创新来面对全产业链的挑战:包括原料替代、新型饲料产品需求满足、绿色饲料加工的要求,其次通过数字化技术全面提升工厂运营效率,从而实现新常态下饲料加工行业的持续创新。目前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丰尚已有成熟和全面的应用案例,未来丰尚将继续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饲料加工行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经过二十分钟短暂的休息,报告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张帅的主持下,进入了下一个小高潮。

崔志英副总裁广东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烘爆原料的优势和应用》

崔副总裁首先简短介绍了烘烤原料的分类,紧接着从烘爆原料工艺、优势和应用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烘爆原料。烘爆原料工艺采用不锈钢烘烤球罐,360度立体旋转翻转和循环加热,全程实时控制,质量稳定。相比于其他原料,烘爆原料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烘爆大豆不易氧化、诱食性强、流散性好,同时还能够提高蛋白消化率。烘爆玉米可以破坏霉菌毒素,降低抗性淀粉产生,提高淀粉消化率。目前,烘爆原料在奶牛、仔猪、家禽生产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经成为第三代熟化原料。

马永喜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长沙兴嘉特邀

《增效减排的有机微量在生长育肥猪上的应用》

随着饲料行业竞争加剧以及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饲料和养殖企业面临增效降本的挑战,而挑战最大的阶段或动物品种主要在生长育肥猪阶段。针对以上饲料行业的情况,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发现有机微量元素在饲料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可以减少饲料中维生素、油脂的氧化。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新中心开展了有机微量在生长育肥猪上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0%有机羟基蛋氨酸螯合微量元素,就可以达到100%无机微量同样的生产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猪的屠宰率,在育肥前期对猪只抗氧化和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提高血清中微量元素铜的含量,并大幅度降低粪便Cu、Fe、Mn和Zn的含量。根据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系统研究,在育肥猪生产中应用复合有机微量元素螯美113,可以增效降本,同时达到保护饲料品质稳定性和减少粪便中微量元素排放的目的。

曹云鹤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大禹生物特邀

《饲用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曹教授开头介绍了葡萄糖氧化酶的基础知识,让大家对葡萄糖氧化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曹教授就葡萄糖氧化酶的基因工程方面作了简短的介绍,随后通过大量的文献数据表明葡萄糖氧化酶可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肉品质、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水平等。最新的研究也证实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大禹公司产品高乐美(葡萄糖氧化酶PY03)能够显著降低鸡群的应激。最后曹教授提出了饲用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展望,包括标准的制订、葡萄糖氧化酶体内发挥作用的详细机制、葡萄糖氧化酶分子改良与高效表达技术研究、葡萄糖氧化酶与其他酶或微生物协同作用效果与机制研究,为今后饲用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方向。

杨博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脂肪酸平衡对低蛋白日粮的价值挖掘》

陶正国董事长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类胡萝卜素开发与创新》

经过短暂的休息,报告在主持人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竑邠的主持下,进入了精彩的下半场。

岳寿松研究员洛阳欧科拜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益生菌在畜牧业降本增效中的作用》

岳研究员表示肠道不仅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与此同时,也是身体内最大的的免疫系统,肠道菌群生态失调会导致代谢、免疫变化。早期断奶的仔猪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活力下降、肠道细菌和真菌种群多样性发生剧烈转变,常会引发断奶综合征。功能益生菌具有促生长、抗应激、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一系列研究证明,功能益生菌替代氧化锌是完全可行的。同时岳研究员表示在畜牧业中应用功能益生菌可以有效的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其本质为通过功能菌的靶向作用,把酶制剂的加工厂、抗生素及药物的加工厂和疫苗的加工车间移到动物体内,实现精准营养、精准吸收、精准生长,最终达到降本增效、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目的。

张晋辉副院长北京乾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特色核芯料构建》

添加剂复合预混合饲料品种多,添加量小,现代集约规模养殖中必不可少,是名副其实现代饲料的芯。张博士通过图表总结了2015-2020年中国饲料添加剂总产量及市场价值并通过文献数据强调了添加剂复合预混合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张博士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芯料方案,为大家提供了添加剂复合预混合饲料应用的技术思路。

李忠超博士北京中农联成技术有限公司

《杨胜配方师创新与应用》

李博士根据目前中国配方软件的现状与突围,提出了做配方时的3点新探索,即玉米、豆粕涨价后,之前的采购是否还合适?用什么价格做配方,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利润?如何摆脱现有配方软件“习惯性依赖”?杨胜配方师软件,一款最懂中国人操作习惯的配方软件,具有数据一键更新、内置经典配方案例、数据安全可靠、适应不同配方师操作习惯等优点。杨胜配方师软件传承杨胜先生精神,创新饲料配方技术,致力于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的配方软件。

丁玉华首席技术官元禾(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低蛋白日粮的那些坑》

低蛋白技术作为近10年来可应用于实践的动物营养重大革新技术之一,丁博士全面总结了低蛋白日粮应用的十个坑,即低蛋白日粮的寒冬、豆粕使用量面临的挑战、数据库的困惑、小色氨酸的大巴掌、不省心的苏氨酸、氨基酸平衡模式却不平衡、水的报复、电解质也来凑热闹、低蛋白日粮猪外观的欺骗性、低蛋白日粮的不精准,针对每个坑丁博士均提出了相应的的解决方案。由元禾生物研制开发生产的丁氨酸是低蛋白技术的具现化产品,具有“多、快、好、省”功效,为低蛋白日粮使用提供了有效保障。

杨立彬总裁北京君德同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水溶性蛋白生长因子》

杨总裁指出2022年君德同创将致力于为行业提供“芯片技术”,包括蛋白生长因子、造血因子等,其中,蛋白生长因子包括瘦肉生长因子、过瘤胃蛋白生长因子、水溶性蛋白生长因子等。蛋白生长因子研发历经“工业级”到“饲料级”再到“医药级”五阶段,目前已拥有多项专利技术。通过用数据说话,公司再推原创产品速形水溶、肉必达、蛋必达安有力保障了动物生长性能发挥和屠宰性能、肉品质改善。

2022年8月10日上午,饲料行业创新论坛FIIF2022进入第二天的日程。

上半场的论坛由天津云力之星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香红星主持。

印遇龙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炎症控制是健康养殖的中心环节》

印院士认为畜禽在养殖过程中受到环境、病原菌等因素影响产生多种应激,从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畜禽从健康状态到病理状态需要经过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实现畜禽的健康生长就必须维持代谢相对平衡,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畜禽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引发炎症,所有疾病均始于炎症,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免疫、生长性能、肥胖、肌内脂肪等关系密切,因此炎症控制是健康养殖的中心环节。饲料禁抗后,动物处于各种应激压力下,生产成绩显著下降,印院士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数据证明植物(中草药)提取物通过针对参与炎症反应的促炎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阻断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可有效缓解应激及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畜禽的健康状态,提高生长性能。印院士的报告为饲料禁抗替代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及数据支撑。

王启军总监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原料高企背景下酶制剂降本增效策略》

王总监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酶制剂降本增效的策略,即精准营养:建立原料消化地图、挖掘原料潜在营养价值+呵护肠道健康,紧接着王总监详细介绍了公司高值复合酶、超剂量植酸酶、葡萄糖氧化酶三种产品在家禽、猪生产中的应用优势。高值复合酶的添加可以起到高效节粮的作用。超剂量植酸酶可以用更少的氢钙用量产生更优的生产性能。葡萄糖氧化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动物健康保护模式,可以维持动物肠道健康,促进消化吸收,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韩彦明主任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美国大豆在饲料业可持续发展的角色初探》

全球变暖是目前一个现实而严重的问题,减少碳排放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韩主任表示多年来美国大豆通过提供经美国大豆可持续保障计划认证的大豆和保障大豆品质来助力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大豆可持续认证体系助力企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且通过碳权交易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同时促进全球大豆生产更可持续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在大豆品质方面,相比于其它大豆生产国,美国大豆生产的豆粕的氨基酸和能量水平更具优势。

下半场的论坛由北京都润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邓风雷主持

崔喜忠总裁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数字化赋能经营》

刘俊奇董事长河南新逻辑营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4kg教槽料在规模猪场的价值》

刘董事长指出4kg教槽料在规模猪场,无论是对仔猪,还是对绩效和饲养员都有着特殊的价值,教槽料可以解决仔猪采食、应激、弱子问题,提高健仔率,利于后期补偿生长,同时教槽料不粘槽,不堵料线减少人工。刘董事长认为猪场对教槽料的功能评估认知不足、饲企对教槽料的评价标准认知不足、技术对教槽料的营养逻辑认知不足,针对以上现状,刘董事长提出了六大深度认知,从教槽断奶过程到教槽营养高低辩证应用逻辑。最后刘董事长总结到教槽功能营养集成不是简单或复杂的技术堆砌,而是与产品关联的每一个逻辑与每一个要素匹配。只有看透复杂逻辑,破解不确定难题,才能成就一款好教槽料。

下午上半场的论坛由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海潮主持

李培武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霉菌毒素检测与风险控制》

侯水生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东风养殖特邀

《肉鸭维生素营养与健康》

侯院士首先介绍了我国肉鸭产业发展成就与种业问题,我国2021年肉鸭出栏量超过44亿只,鸭肉及其副产品的产量超过1000万吨。我国鸭肉产量和消费量是仅次于猪肉和鸡肉的第三大肉类产品,肉鸭产业为多元化的食品加工业、餐饮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原料保障。在肉鸭新品种方面,侯院士所在科研团队先后培育了“免填型”北京烤鸭专用、“中畜草原白羽肉鸭”、“中新白羽肉鸭”三个新品种。“免填型”北京烤鸭专用新品种彻底解决了北京烤鸭需要填鸭产生的动物福利及浪费饲料等问题。紧接着侯院士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全面地总结了北京鸭维生素营养需要量及其营养调控。最后侯院士指出,在过去20年,我国科学家在“肉鸭维生素需要量与生理功能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为制定我国肉鸭饲养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了我国肉鸭养殖业标准化发展。

下午下半场的论坛由辽宁康普利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权志中主持

麦康森院士中国海洋大学

《水产饲料原料共给趋势与应对策略》

林登峰总经理福建新正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180日龄150kg体重的猪营养与饲养关键点》

林总经理介绍了现有猪的生长潜力与生产成绩,进而指出了180日龄达150公斤的关键因素分析,包括经营管理理念先进、双阴场、适宜的饲养密度、管理技术水平高、生物安全到位、设施先进、适宜的温湿度、采食量大、饲养模式先进9个关键点,并给出了健康高效营养与饲养模式推荐,要合理划分饲喂阶段,按阶段提供合理的营养方案、减少保育与仔猪阶段的应激和营养落差、强化大猪阶段的营养水平等。

琚诒刚总经理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近红外技术定制化服务与价值探索》

琚总经理指出在仪器更新换代及新增企业需求的大循环状况下,近红外市场的客户认知度认同感逐年提高,但近红外用户的使用状态喜忧参半,主要原于对应用的理解差异,因此,为用户及潜在客户提供可靠的技术咨询、服务支持、售后保障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谱绿公司携手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创建“近红外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致力于定制化服务研究,让近红外分析变得更科学高效,确保用户更有效的保质增效。

谯仕彦院士中国农业大学

《构建中国特色的低蛋白多元化饲料配制技术体系》

首先,谯院士向我们讲述了构建低蛋白多元化饲料配方技术的重要意义: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压力在饲料粮,节约粮食的重要潜力也在饲料粮。据统计2020年全年玉米饲用量维持2019年水平;小麦、稻谷、大麦、高粱等原料用量快速增加。因此,提高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难题。针对以上问题谯院士提出两点解决方式。通过对饲料营养价值的精准评价、动物营养需要量的精准估测、饲料加工工艺的精准控制以及提高饲料养分利用效率的添加剂研发有效达到精准营养的实现。同时,通过微生物育种与分子改良技术提高对单细胞蛋白如酵母蛋白饲料、乙醇梭菌蛋白饲料的利用率;对目标昆虫的高效繁育开发昆虫蛋白作为新的饲料资源以及通过基质与微生物的匹配实现对农业、食品工业和轻工业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对我国饲料粮的节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最后,由论坛执行主席,中高会饲料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永喜对此次论坛报告进行总结并作信息发布。饲料创新论坛FIIF2023将在北京举办,创新也将作为重点工作继续开展。

至此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主办,丰尚农牧装备有限公司、广东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天合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欧科拜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嘉利多生物技术(武汉)有限公司、北京都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谱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北京乾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北京君德同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创和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猪禽饲料营养价值精准评定》项目组、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饲料行业创新论坛FIIF2022主会场在成功完成各项议题后完美落幕。

THE END
1.“未来畜牧学论坛”第152讲(1月2日)学术报告“未来畜牧学论坛”第152讲(1月2日) 论坛第152讲邀请全国畜牧总站左玲玲副站长讲述“加快推进畜禽种业振兴”,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 时间:2025年1月2日(周四)下午15:00 地点:中国农科院牧医所1号楼三层报告厅https://ias.caas.cn/newsite/xwzx/xsbg/018beb65ec71416eb24d412224894d37.htm
2.预告牛肉价格“不牛”,如何走出困境?(附直播预约)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 王健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李俊雅 做客直播间 共同为大家深入解读 直播 -时间- 12月24日15:00 -观看方式- 中国三农发布、农视网 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等 矩阵号全程直播 https://cbgc.scol.com.cn/news/5776247
3.全省首个畜牧业院士工作站落户贵阳12月10日,以“赋能生猪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生猪产业贵州省院士工作站”签约暨授牌仪式在贵阳举行,明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李德发团队与贵州富之源集团共同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政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平台搭建,推动贵州省生猪产业高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zU0MDY0MA==&mid=2247485024&idx=1&sn=75d7c0c19ade5205b29943a0edbbfc20&chksm=fc35722fcb42fb39ca7a32182b29dd9d967b29d624b9bfbea084cf981ed51d91f536fef0d191&scene=27
4.12位农业领域专家当选院士!专业方向与你息息相关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禽遗传育种与营养研究,现任鸭营养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育成Z型北京鸭配套系,2006年获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推广数量每年超过5亿只,其品种使用权在2012年同时转让国内2家肉鸭养殖大型企业,转让收益超过4000万元。 https://www.nfncb.cn/nhbd/4237.html
5.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截至2021年11月,牧医所有在职职工22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拥有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等国家级平台5个,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综合性)、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综合性)、饲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专业性)等省部级科技平台10个;建成奶业国际联合https://baike.sogou.com/v5912146.htm
6.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科技前沿三农吉讯网摘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部,是全国综合性畜牧科学研究机构,是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昌平综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畜牧分中心及全国性学术期刊《畜牧兽医学报》、《中国畜牧兽医》编辑部的依托单位。200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1996年被http://www.sannongjixun.com/portal.php?mod=view&aid=550
7.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营养饲料汤超华简历在职职位:猪场保育舍饲养员 工作职责:负责保育舍的日常管理工作。 教育经历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就读时间:2011-2014 就读专业:营养饲料 专业描述:无 华南农业大学 就读时间:2007-2011 就读专业:营养饲料 专业描述:无 其他特长 1.熟悉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理论 2.具有非常丰富的猪、蛋鸡、奶、肉牛场实https://www.xumurc.com/resume/show/74328
8.第四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16:00 青年科学家论坛 主持人:丁向东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 嘉宾:朱 砺 四川农业大学 教授 赵福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研究员 李新云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教授 丁能水 江西农业大学 教授 营养与饲料专题 主持人:车炼强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教授 https://www.bomeeting.net/Content/2036
9.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心实验室是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大型仪器设备160多(套),总价值8千多万元,建有基因组学平台、蛋白质组学平台、代谢组学平台、细胞分析平台、品质及元素分析平台、营养成分. 4.服务特色及可提供创新服务内容2017年12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http://cxq.hebkjt.cn/portal/agency/show/key_support/%E5%9B%BD%E5%AE%B6%E9%87%8D%E7%82%B9%E5%AE%9E%E9%AA%8C%E5%AE%A4/id/5057.html
10.暨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牧科技开幕式主持:张宏福研究员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综合)重点实验室主任 1、大会开幕式领导致辞: 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领导 李德发院士,中国工程院、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主任 姚斌院士,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https://www.lydodo.com/article-5890.html
11.粮油与饲料科技据悉,这一检测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安全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研发成功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启动,标志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http://jxsl.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1&st=06
12.蓬莱区政府部门动态2023年全省畜牧业主推技术,请注意查收1.单位名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3788号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人:赵红波、张相伦 联系电话:18615251366 电子信箱:club1126@163.com 2.单位名称:山东省畜牧总站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西路4566号 https://www.penglai.gov.cn/art/2023/8/15/art_13318_2956381.html
13.行业领袖潇湘论剑,共绘猪业新篇章!天蓬论坛—第四届(2024)猪产业(从上至下依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清波,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光辉,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志龙,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处长武深树,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汪以真) 本次大会得到了普http://www.powerpigs.net/index.php?3&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