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货交易具有高流动性、高杠杆性、高隐秘性等特点,潜在较高的洗钱风险。本文从期货交易特点入手,分析通过期货行业进行洗钱可能采取的方式及行为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建议。
关键词:期货;洗钱风险;防范建议
一、期货交易特点及洗钱风险
(一)期货交易的高流动性
(二)期货交易的高杠杆性
我国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现行的最低保证金比率为交易金额的5%。实际中,期货交易者一般缴纳7%~20%的保证金即可开展交易,但交易者的盈亏却是按合约的成交金额进行计算。这意味着通过杠杆效应,期货交易资金可放大至数倍至数十倍。期货交易行情的频繁波动及交易的高杠杆性,使整个市场中产生大幅赢利或亏损的情况常态化,为非法资金在不同账户之间大额转移提供便利,为洗钱分子提高洗钱效率提供了可能。
(三)期货交易的高隐秘性
(四)期货交易金额大成本低
期货交易者包括规模较大或资金雄厚的套期保值的套保者及套利投机者,在活跃的交易品种上,较大金额的期货交易频繁。而常态化的市场大额交易,使得洗钱分子容易隐藏大额非法资金的清洗行为。此外,期货交易成本主要体现为交易手续费,即期货交易所与期货公司收取的佣金,通常仅为交易金额的千分之一,相对于贸易洗钱、现金运输等洗钱方式,利用期货交易洗钱的成本低,容易获得洗钱分子的青睐。
二、利用期货交易洗钱的主要方式
(二)频繁以同一期货合约为标的进行交易
(三)选择不活跃合约“对敲”交易
(四)选择活跃合约“对锁”交易
三、利用期货交易洗钱的行为特征
洗钱分子进行期货交易的目的不同于一般的套期保值、套利投机,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开立账户、从事交易的不同阶段,均表现出异于正常交易者的行为特征。
(一)身份信息与行为异常
(二)交易数量与价格异常
(三)账户盈亏异常
洗钱分子操纵多个账户进行交易时,为实现不法资金转移,可能操纵部分账户实现长期盈利,而部分账户长期亏损,且长期亏损的账户还可能持续补充保证金以确保不被强化平仓。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存在较高交易风险,实现长期持续赢利或亏损的概率极低,持续盈余或亏损与一般期货交易的规律相悖[4]。
(四)账户关联关系明显
(五)期货合约与资金转移异常
正常期货交易者为操作便利和节约成本,往往不会轻易进行账户和资金的转移。如果期货账户出现较频繁的转托管、撤销指定交易,可能为洗钱分子为规避期货公司的资金监测,利用期货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完成期货合约与资金的转移。此外,如果办理非交易过户的证明文件不完整或存在伪造嫌疑,则可能为洗钱分子出售期货合约并转移资金,模糊资金流动链条。
四、风险防范建议
(一)推进“风险为本”反洗钱工作理念
期货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客户洗钱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对高风险客户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了解并核实客户的身份背景及账户实际控制人情况。期货公司应评估期货交易的洗钱风险,对高风险的交易方式加强监测,同时梳理各业务环节与工作流程的风险状况,设置合理的岗位职责,以确保有效配置反洗钱工作资源,实现防范监控潜在洗钱风险的目的。
(二)强化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与报告
期货公司应根据业务特点,整合客户管理系统与交易数据系统,开发涵盖各个业务环节的反洗钱交易监测分析系统。加强对行业特点、交易模式、操作手法的研究,分析异常交易及异常行为的特征,自主设立异常交易监测指标体系,通过系统数据筛查和人工分析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可疑交易分析报告质量[5]。
(三)积极发挥反洗钱监管合力
人民银行应加强对期货行业反洗钱工作的监管与指导,督促期货行业全面履行反洗钱义务,指导期货公司有针对性地加强洗钱风险管理,提高行业整体风险防控能力。应继续完善与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等机构的反洗钱协作,建立工作信息互通机制,加强信息交流,提高监管有效性。
(四)强化金融创新及交叉性业务的反洗钱监管
人民银行应强化对金融创新及交叉性业务的反洗钱监管,重视引导期货公司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客户尽职调查与交易监测,尤其注意对一些新业务以及涉及银期业务中的洗钱风险开展识别监测,有效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熊陈楚.期货公司提升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的实践及启示[J].黑龙江金融,2014(6):60-62.
[2]吴正德.金融股指期货反洗钱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3(12):62-63.
[3]李昕.期货对敲交易洗钱风险分析及防范建议[J].金融会计,2013(9):66-68.
[4]冯芸,张晶晶.期货市场中洗钱行为的识别[J].管理学报,2009(4):489-494.
[5]张戈.期货业洗钱风险点及治理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1(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