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式为人们提供了计划食物供给的机会,甚至可以有目的地生产剩余食物,从而带来了人口的增长。相对于游牧文明,定居生活中的妇女怀孕的次数更多,这对于人口的增加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人口增长也引发了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暴力冲突,特别是在耕地、牧场和水源等资源争夺的情况下。此外,定居生活也催生了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出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社会地位的分化,这在随葬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从信仰和社会组织到经济结构和食物生产方式,农耕文明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方面面。信仰上的生殖崇拜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由于农耕的田园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然而,农耕生活虽带来了各种好处,却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农业劳动的繁重和艰辛,使得农人的生活相对较为艰苦。更甚的是,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和粮食歉收,饥荒就可能威胁整个聚落的生存。此外,农人墓葬遗物表明,他们的饮食结构单一,缺乏足够的丰富,导致了营养不良的问题。
与狩猎采集为生的人相比,农人的身高略有下降,这是由于肉食减少导致蛋白质比例下降的结果。人的寿命也受到影响,由于人口密集的村庄卫生条件差,流行病和传染病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人类与家畜共同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内,使得动物病原体转移到人类,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命。这种现象甚至可以与欧洲人将病菌带到美洲,对土著印第安人造成的灾难相提并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