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放牧打造“航空生态牧场”科技帮扶品牌“黑科技”赋能助推高原藏区牦牛智慧养殖产业振兴

导语: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和松潘县民族高半山地区畜牧业帮扶为重点,充分发挥航空专业和职业教育扶贫优势,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建立健全标准化智慧型、生态型无人机放牧体系,打造“航空生态牧场”科技扶贫品牌。研发“智慧放牧黑科技”,颠覆“三州”地区数千年来的艰辛放牧生涯,赋能牦牛养殖产业,擦亮高原藏区的“生态”招牌,增强畜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高原藏区产业振兴与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项目实施背景

受限于偏远地理条件制约,交通、通信、销售服务和品牌推广落后,自然放牧养殖出产的高品质生态牦牛肉主要以“牛肉干”形式推向市场,难以获得相匹配的市场价值,缺少溯源技术与生态智慧养殖技术的支撑是背后的瓶颈问题。牦牛养殖产业如何从技术上凸显生态价值是高原藏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学校驻村帮扶的唱斗村位于全国深度贫困县茂县土门片区,平均海拔1625米,有123户502人,95%以上的村民是羌族,建档立卡22户82人。松潘县纳坡村平均海拔3200米,有43户199人,97%以上的村民是藏族,建档立卡9户44人。唱斗村和纳坡村均位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地质疏松、雨水较多,是地质灾害隐患区,且多为少数民族群众,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极为薄弱。养牛是整个阿坝州畜牧业龙头产业,相对草地放牧,山地放牧的困难和挑战极大,养殖效率极低。

发展牦牛养殖产业面临以下现实困难:

(一)牦牛养殖前期投入大,村民无力承担。两村集体经济基础差,无法集资养牛。

(二)原始放牧人力成本高,养殖风险大。高半山地区居住地距离放牧地普遍较远,如唱斗村牧民往返两地需6个小时。走丢、被盗、生病、意外等造成的年损失率高达10%的。

(三)生态牛肉缺乏鉴定标准,好肉未必卖好价。与普圈养肉牛相比,生态养殖养殖周期长,但在当地市场卖同样的价格。

二、项目基本情况与实施进展

自2018年开始,学校驻村干部与当地村干部深入调研土门片区历史、自然、地理、经济和人文情况,爬山涉水,13次考察“斗子山-白龙村-宝顶沟”等高半山地区,分别向当地林业局专家、老百姓、镇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了解传统产业与风俗习惯,最终锁定了生态养牛项目。

学校以茂县、松潘县等民族高半山地区为重点,发挥航空专业优势,产教深度融合的资源优势,确立了做大做强生态放牧产业的扶贫工作思路,为生态散养肉牛提供GPS/北斗定位、生命健康监控、无人机放牧等一整套解决方案和技术指导,探索建立了“内部挖智+外部引资+无人机放牧技术+资源与环境监测体系+销售指导”于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让“苦力活”变成“技术活”,改变数千年来的传统放牛生活,为三州地区农牧民放牧带来极大便利和经济收益。项目历经以下三个阶段:

项目一期—无人机放牧养殖试点:唱斗村“航空生态牧场”试点养牛(36头牛),于2018年底启动,2020年底首批犏牛实现销售均价50元/斤,超出30元/斤的市场价40%,每头牛增值收益超过6000元。

项目二期—智慧养殖试点: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高原山地无人机放牧系统开发”为支撑,在松坪沟乡和纳坡村实施20000余头牦牛的“智慧放牧”工程建设,项目于2020年初启动,各项科研实验有序进行,已完成牛羊实时定位、北斗基站搭建、耳标监测生理体征、长航时放牧无人机开发的主要工作,牛的成长环境和各项指标符合生态养殖标准。

项目三期—牦牛智慧生态养殖样板工程建设:牦牛养得好和卖得好是整个项目面向产业振兴的两个关键环节,人是其中的关键。学校于2021年5月派出青年学生赴阿坝州创业,发挥“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关键作用。青年学生创业团队已完成公司注册并入住茂县网贸港孵化园,扎根贫困地区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通过持续帮扶,茂县、松潘县均已脱贫摘帽,校工会(扶贫办公室)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学校获2020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四川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阿坝州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贫困户脱贫事迹多次被国家、省级电视台、媒体报道。驻村干部先后被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被州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

三、实践举措与主要特点

(一)因地制宜选项目,汇聚资源破困局

高原藏区本就适合放牧养殖牦牛,牛肉长期销路好,特别是有品牌的生态牛肉更受顾客青睐。放养养殖的牛肉绿色、安全、健康,并可大大减少牧草成本。鉴于高半山地区的特殊地貌,学校驻村队伍与当地干部协商决定利用无人机技术开展生态养牛。本项目注重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将贫困地区的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按照生态牛肉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选用犏牛(黄牛与牦牛的杂交品种)为生态养牛的品种。

生态养牛最主要困难之一是场地问题,唱斗村没有合适的草场进行野外养殖。经多次多地考察,扶贫队伍在邻近的神溪村、宝顶村找到了非常适合的草场,经过多方协商沟通,该村同意将草场提供给唱斗村村民放牧使用。

生态养牛首期投资较大,为发挥牧民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改变以往直接给予资金支持的方式,设立“成都航院-唱斗村产业扶贫基金”10万元。项目首期启动资金采用输血与激活自身造血功能相结合方式,8万元由农户个人筹资,10万元由“成都航院-唱斗村产业扶贫基金”出资。该项目收到地方资本的青睐,茂县邮政储蓄银行对唱斗村整村授信为A级信誉村(村民最高可贷款40万/户),同时对“成都航院-唱斗村产业扶贫基金”做10-20倍杠杆(最高200万基金授信),专项支撑有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

(二)内部挖“智”扶持,培养无人机养牛技术能手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多次走访和交流中,驻村干部了解到羌族贫困户吴万全高中毕业,能吃苦,积极性高,脑子灵活,从小对放牧兴趣浓厚,愿意返乡创业。学校扶贫干部是技术团队主力之一,前期驻村期间实时跟踪项目进展,对农户进行系统无人机飞机技术培训,后期学校技术团队每季度到牧场,教授农户如何使用手机APP实时监控犏牛运动轨迹等技术技能。

(三)技术升级应用,从“航空生态牧场”到“智慧放牧黑科技”

(四)精准培育品牌,打造牦牛智慧生态养殖样板工程

为保持扶贫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对已脱贫对象继续给予扶持,学校将项目负责人纳入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选派青年大学生到当地创业,派出学校市场营销师生辅导成立并运营“茂县野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免费学历提升、管理技能培训等服务,打造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支持公司品牌创建与持续发展,让产业扶贫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五)政行校企联动,做大智慧生态养殖产业

学校联合茂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茂县野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以“航空生态牧场”项目为基础,将智慧生态养殖推广到茂县松坪沟,松潘纳坡村,马尔康县牧场村等5个牧场,规模超过2万头。

四、实施成效及推广价值

(一)无人机生态养牛扶贫成效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智力优势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资源,以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无人机生态养牛产业项目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断发展。无人机放牛、手机远程监管,使牛的损失率降至0%,一期36头牛实现产值30万元,帮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带动脱贫人口28人,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养殖户们的充分肯定。预计2期2万头牛可实现盈利2.9亿元,可助农增收1.3亿元。

(二)推广价值

定位追踪与生理体征监测技术将为牧民和社会提供丰富的生长数据,大大降低自然放牧条件的牲畜损失率风险;持续的监测数据对牲畜养殖溯源、生态价值打造提供直接支撑,为自然放牧养殖产业带来可观的增值预期;“智慧放牧”技术全面支撑牧民利用手机开展远程监控与放牧管理,改变千百年来的艰辛放牧生活,具备广泛推广前景,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意义。目前航空智慧牧场已推广至5个县市的高半山地区,5年内项目三期将覆盖整个三州地区,并逐步打开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支撑整个高原藏区的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为“增收百亿”的乡村振兴梦努力奋斗。

(三)项目启示意义

1.因地制宜,回归农业本源。结合实际,量体裁衣,不邯郸学步盲目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回归本位发展生态农业,走特色、生态发展道路。

4.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职教产教融合技术和智力资源优势。以学校扶贫干部为该项目技术带头人,集合校内校外、行业企业地方各方优势资源合力打造和推广项目。

5.发挥职教优势,专注培养本土技术人才。鼓励贫困户带头致富,理论培训和现场技能操作相结合,培训了一大批来自当地的技术骨干和养殖能手,激发内生动力。

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建设关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大局。项目立足于四川民族地区乡村实际情况,从人力、资金、技术、销售、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统筹考虑养牛项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保障。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成都航院以航空专业和军工特色为主,项目缺乏农牧方面的专业人才指导。下一步将积极需求农牧业专家支持,以更好实现生态养殖目标。

(二)获取更多资金支持

获取更多国家项目资金、社会资金支持,扩大项目规模,更早实现项目普及和推广。计划2期2万头牛融资500万用于的生态养殖试点、技术规范及标准制定、高品质生态牛肉品牌打造与市场推广;计划3期融资6000万用于产业推广和地理标志打造。

(三)成立“智慧生态养殖产业创新联盟”

联合阿坝州、茂县、松潘县政府共同发起成立“智慧生态养殖产业创新联盟”,吸纳养殖企业、养殖户以及社会资源参与,在整个三州地区推广生态养殖、智慧养殖、无人机放牧技术。

THE END
1.西藏小伙用无人机居家放牧,这操作太绝了习近平总书记的2024?改革潮涌 福彩5亿巨奖中奖者已兑奖 纳税1亿 美方考虑禁止中国无人机进入美国 2025,奔赴新的远征 国足公布2025年首次集训名单 路特斯正式更名莲花跑车 上海一门店回应蛋炒饭卖258元 伊朗将与英法德举行新一轮对话 这场发布会透露新年“好消息” 老人在家熏腊肉被罚200元并写保证书 银川4.6级地https://m.163.com/v/video/VFK389BC1.html
2.无人机技术在中国野生亚洲象调查研究及监测中的应用期刊2020-0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7(38-44) 引证文献 (21)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查看被引分布图 [1]肖雁冰.对抗环境下的多无人机编队方法和队形变换研究[D].2020. [2]张智宇.基于无人机的放牧家畜调查及驱赶应用研究[D].2022.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lyjs201906008
3.无人机采用“放牧算法”防止飞机撞鸟事故根据《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杂志发表的结果,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无人机,采用了一种旨在预测绵羊放牧行为的算法,成功地将数十只鸟从飞机路径上引走。 研究人员开发的“放牧算法”,也被称为航路点算法(them-waypoint algorithm),基于Reynolds规则的鸟的动态模型。通过对模型的降阶处理,得到了http://www.feisidakeji.com/show_200
4.北斗论文范文12篇(全文)北斗论文 第2篇 北斗地图APP即将上线,我的百度,凯立德,高德支持北斗定位吗? 相信不少人这两天都关注到了一个国人自己的东西。北斗地图APP即将上线,这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不少网友看来,是摆脱美国GPS的绝佳时机,以前老三天两头的听到中国又发射了一颗北斗卫星,发射了这么多颗,究竟平民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用到,这一次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0i6nnrk.html
5.开源无人机如何实现空对地框选撞击?综合资讯资讯随着Prometheus开发者使用P600开源无人机平台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2区完成了题为《基于机载深度推理的智能放牧无人机》的论文发表,首次展示了P系列无人机的行业应用案例。近期阿木实验室再次使用我们的开源无人机——P450,完成了一场空对地目标识别精准打击实验。 https://www.youuav.com/news/detail/202209/54137.html
6.喜报《农业工程学报》4篇论文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鼓励科技工作者将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从源头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第八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受中国科协委托,在“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农林集群”项目支持下,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牵头具http://www.tcsae.org/news/1298
7.[论文总结]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应用论文笔记本研究表明,利用草地生长观测、环境变量和草地管理变量,GAM和RF两种模型均可预测放牧前草地生物量产量,平均误差在20%以下。优点:该论文有实际的天气数据,施肥数据以及无人机飞行数据。缺点:只有训练集和测试集。没有用新的方法。参考价值:2分。 7.Irrigation water infiltration modeling using machine learninghttps://blog.51cto.com/luohenyueji/5950419
8.无人机农业除了可以植保作业竟还有这些作用无人机资讯放牧 无人机也不一定是您每天都必须使用其进行高空勘察的东西,而有些时候是在某些区域低空驾驶无人机;使其对牧群进行管理,当牲畜感觉到无人机的螺旋桨向下拉动时,它们便受惊后就会受到驱赶。 检查身体健康 无人机也可配备热成像仪的摄像机测量家畜的体温,这有助于评估动物的健康状况。结合电子耳标,该系统可以评https://www.youuvs.com/news/detail/202002/5336.html
9.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质与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为探究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群落结构和有机质的影响,本文以苏尼特右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以封育不放牧草场为对照(CK),设置四种放牧强度(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极重度放牧(EG)),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布置样地。通过长期放牧控制试验,采用地面样方调查、无人机监测、室内分析测试相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1068916.nh.html
10.新疆农业科学《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组织开展 “2022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为提升《新疆农业科学》的办刊质量及学术传播力及影响力,鼓励作者发表原创性高质量论文,近期,《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对《新疆农业科学》2019-2021年刊发的795篇稿件进行评选。 http://www.xjnykx.com/CN/news/news82.shtml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人机放牧益处的一项是()。A扩大视野B减少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人机放牧益处的一项是()。A、扩大视野B、减少人力C、减少资本投入D、群体协作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9999/90498236.html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人机放牧益处的一项是。A.扩大视野B.减少人力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人机放牧益处的一项是。A.扩大视野B.减少人力C.减少资本投入D.群体协作https://www.netkao.com/shiti/827104/3108077lwm63fpq80.html
13.牧民无人机放牧发现雪豹近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夏图村牧民在用无人机巡视自家羊群的过程中,无意发现并近距离拍到了雪豹,随即都兰县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对该地区雪豹的踪迹、粪便、毛发进行了采集并做了进一步跟踪监测。据悉,这是该地区首次拍摄的雪豹的清晰画面。“之前就听说过这个地方有雪豹,但从来没见过,这次能遇见并https://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5234083150922752
14.#曾没公路没电的牧区如今用无人机放牧#来自南京晨报【#曾没公路没电的牧区如今用无人机放牧#】党的#二十大#代表廷?巴特尔,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草原。他在牧区待了48年,“刚来时,没有公路,没有电,也没有通信”。如今,牧民开始用无人机放牧,在家里电视上就能看到草场上的牛羊,还能手机远程遥控自动提水。他说:“我会带领更多牧民保护草原生态,让我们的草原https://weibo.com/2188202475/MaJiGBVH7
15.肃南无人机放牧:科技引领草原新“牧”歌凤凰网视频肃南无人机放牧:科技引领草原新“牧”歌 重庆:600多名山里娃收到量身定制新年礼物 总编辑时间丨尹锡悦哪来的奉陪到底的底气 韩国共同民主党发言人:尹锡悦宣布戒严只因不满国会决议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笑容淳朴、干劲十足,法国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一切 被初恋男友甩了之后,初入社会的她遭受了职场性骚扰 眼力价儿和机灵劲https://fo.ifeng.com/c/8f5xi8JEZ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