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供电公司作业人员运用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宋家铭摄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阿拉善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谆谆嘱托,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充分发挥阿拉善地域和净空优势,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培育打造国家级低空飞行器测试基地、无人机适航试飞基地、通航专业人才培育培训基地和低空旅游集聚区,加快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在阿左旗巴彦浩特城郊,一架无人机在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供电公司作业人员的操作下,起飞至预定高度,塔杆全貌在回传图中一览无余。作业人员扳动遥控杆操纵无人机对杆塔基础、绝缘子、金具等附属设施进行重点巡视,按住快门拍下一张张巡线照片,将发现的线路隐患一一登记在册,逐个处理。该公司输电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副处长刘佳说:“现在的输电领域,无人机可开展自主精细化巡视、激光雷达扫描建模、自动飞行等工作,弥补了人工巡视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准确性,为保障输电线路的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无人机的使用实现了对电网设备的多维度监测,可提供更为全面的巡检数据。”
为普及无人机技术,“解锁”更多应用场景,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于2019年成立了通用航空系,开设无人机技术应用、操作与维护等专业,着力培养无人机操作和维护人才。今年8月,学院投入30多万元搭建无人机模拟实验室,9月投入200多万元用于无人机设备改扩建工作,为申报无人机驾驶证培训、考试资质准备合适的场地和设备。
该学院通用航空系主任郝颖亮说:“学院针对区域内部队、电力、林草、测绘、救援等行业的用人需求,大力培养实用人才,努力建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让学生深入了解无人机结构与功能,提高故障排查与解决能力,满足各类工作需求,增强职业竞争力。”
从依赖人工操作到精准施肥施药,无人机在孪井滩示范区广袤的田野上空上大显身手;从昔日紧跟着骆驼走,到现在“驾驶”无人机放牧,新时代的牧民用上了高科技;从传统巡线的眼观模式,到现在的无人机全方位、无死角的线路巡视,供电保障更加安全、可靠……无人机在阿拉善大地上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阿拉善盟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姜庆继介绍,下一步,阿拉善盟将紧盯国家、自治区低空经济领域发展投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完善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实验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支持在社会治理、文化旅游、应急救援等领域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激发低空经济潜力,统筹推进阿拉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王筱瑜敖斯尔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