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50个中医药常用字,你读错了多少年?(附正确读法)

1、囟:脑门,婴儿头顶骨缝未合处。读xìn(信),不可误读误写为“囱”(cōnɡ)。

2、頞:鼻梁。读è(饿),不读ān(安)。

3、涎:口涎,口水。读xián(嫌),不读yán(延)。

4、颌:上颌,下颌。读hé(合),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与肌肉等组织。

5、颔:下巴骨,下巴部。读hàn(汗)。与“颌”不同。

6、肓:膏肓,肓膜。读huānɡ(荒),不可误读误为“盲”(mánɡ)。

7、膻:膻中,读dàn(旦),不读tán(坛);表示羊膻味,读shān(山)。

8、贲:贲门。读bēn(奔),不能按“喷”类推读pēn。

9、睾:睾丸。读ɡāo(高),不取ɡǎo(搞)。

10、脬:膀胱。读pāo(抛),不能按“浮”类推误读fú(浮)。

11、臀:臀部。读tún(豚),不读diàn(殿)。

12、尻:臀部;尾骶骨。读kāo(考,音平),不读jiǔ(九)。

13、髂:髂骨。读qià(洽),不读kè(客)。

14、髁:表示股骨读kē(颗);表示髋骨时同“胯”,读kuà(跨)。不读huái(怀)或ɡuǒ(果)。

15、肱:肱骨,读ɡōnɡ(工),不读hónɡ(宏)。

16、跖:跖骨,即脚掌骨。读zhí(直),不读shù(庶)。

17、腓:腓肠肌。读féi(肥),不读fēi(非)或fěi。

18、胫:小腿,从膝下至脚上部分。读jìnɡ(竟),不读平声jīnɡ(经)。

19、腨:胫肉,俗称小腿肚。读shuàn(涮),不读duān(端)。

20、胻:胻骨。胫骨的上段,亦指胫骨。读hénɡ,不可按“行”读为xinɡ(形)。

21、踝:踝骨(小腿与脚连接处两边突起的圆骨)。读huái(怀),不读ɡuǒ(果)。

22、骺:长骨两端连接关节的部分。读hóu(侯),不读hòu(后)或ɡòu(垢)。

23、(月+囷):隆起的肌肉。读jùn(俊),不读jiǒnɡ(窘)。

24、癸:天癸,中医指促进性机能发育的物质。读ɡuǐ(鬼),不读kuí。

25、脉:表示脉象,读mài(卖);表示脉脉含情,读mò(默)。

26、溺:表示小便,读niào(尿),即后世“尿”字;表示淹没、沉溺,读nì(逆)。

27、吮:婴儿吮乳。读shǔn,不读yǔn(允)。

二、证候病名(44个)

1、晡:日晡潮热,“日晡”指申时,即13~17点。读bū(布,平声),不读pǔ(普)或fǔ(甫)。

2、懑:烦懑。读mèn(闷),不读mǎn(满)。

3、怵:怵惕,恐惧貌。读chù(触),不读shù(术)。

4、龋:龋齿。读qǔ(取),不读yǔ(禹)。

5、齘:磨牙。读xiè(谢),不读jiè(介)。

6、眊:眼睛看不清。读mào(帽),不读máo(毛)。

7、眚:眼睛生翳。读shěnɡ(省),不读shēnɡ(生)。

8、眩:目眩。读xuàn(楦),不读xuán(玄)。

9、眵:俗称“眼屎”。读chī(痴),不读duō(多)。

10、痏:针孔,或疮疡、瘢痕。读wěi(伟),不读yǒu(友)。

11、瘁:心力交瘁。读cuì(翠),不读zú(足)。

12、疱:面部疮疱,粉刺。读pào(泡),不读bāo(包)。

13、瘵:病,多指痨病。读zhài(债),不读jì(祭)。

14、衃:瘀血,凝血。读pēi(坯),不读bù(不)。

15、xián(疒+间):癫xián(疒+间)。今习作“痫”。读xián(弦),不读jiān(肩)。

16、怔忡:心悸。读zhēnɡ(争)chōnɡ(充),不读zhènɡ(正,去声)zhōnɡ(中)。

17、皴:皮肤皱起或开裂。读cūn(村),不读jùn(俊)。另外,皲(读jūn)与本字义近而音形有别,不可混淆。

18、瘕:癥瘕。读jiǎ(假),不可按“暇”类推读xiá。

19、佝:佝偻。读ɡōu(钩),不能按“拘”类推读jū。

20、搐:抽搐。读chù(触),不可按“蓄”类推读xù。

21、癩:恶疮,麻风病。读lài(赖),不能按“懒”类推读lǎn。

22、衄:鼻衄。读nǜ,不能按“扭”类推(改去声)读niù。

23、悁:悁悁,忧闷,忧伤。读yuān(冤),不能按“捐”类推读juān。

24、疽:痈疽。读jū(居),不能按“咀”类推读jǔ。

25、痤:痤疮。读cuó(嵯),不能按“锉”类推读cuò或误读cuǒ。

26、暍:中暑,伤暑病;或叠用“暍暍”,指热貌。读yē(耶),不可按“喝”类推读hē。

27、惴:惴惴,忧惧,恐惧貌。读zhuì(缀),不可按“喘”、“揣”、“端”类推读chuǎn、chuǎi或duān。

28、创:创伤,金创。读chuānɡ(疮),与创造的“创”(chuànɡ)读音不同。

29、:口。读wāi(歪),不读wō(窝)。

30、瞤:简化字是(目+闰),眼皮或肌肉跳动,读shùn(顺),不可按声符读rùn(闰)

31、瘰:瘰疬,读luǒ(裸),不可按声符读lěi(累)。

32、哕:表示呕哕,干呕,读yuě(月上声),不可按声符读suì(岁)。

33、咯:同“喀”,咯血。“咯”为多音多义字,喀血义读kǎ(卡),不读ɡē(哥)、luò(洛)。

34、嘿:同“默”,不作声,多叠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96条:“嘿嘿不欲饮食。”读mò(默),不读今常用音hēi(黑)。

35、咳:常义为咳嗽,读ké(壳。旧音亦读kài);古又表小孩笑,读hái(孩);嗳气。注意:古医书中的“咳逆”,多数指肺经的咳嗽上气,宋以后医著中常指胃经的嗳气。

36、瘛疭:筋脉抽搐或弛纵的疾病。读chì(翅)zònɡ(纵)

37、强:表示僵硬,如《伤寒论》“项背强”,读jiànɡ(犟);表示坚强,读qiánɡ;表示勉力、勉强,读qiǎnɡ(抢)。

38、淋:用于性传染病,读lìn(吝);用于淋巴、淋漓,读lín(林)。

39、恶:表示恶心,读ě;恶习,读è;古文疑问代词和叹词,读wū;憎恶,读wù。

40、龟:同“皲”,“龟裂”即“皲裂”,读jūn(军)。又古西域有“龟兹”国,“龟”读qiū(秋):二义均不读“龟”的常音ɡuī。

41、瘖:音哑,不能说话。读yīn(音),不可误读误写为“暗”(àn)或“谙”(ān)。

42、愊:愊愊,愊臆,胀满貌。读bì(闭),不可误读误写为“幅”。

43、mèn(宀+免):“闷“的古异体之一。烦,即烦闷。读mèn,不可混同“冤”读yuān。

44、洒洒:恶寒貌。读xiǎn(显),不读常音sǎ。亦作“洗洗”,同读xiǎn(显)。

三、中药名字(26个)

1、粳:粳米。读jīnɡ(京),不能按“埂”类推误读ɡěnɡ。

2、阿:阿胶,读ē(人名樊阿同此);与阿妈的“阿”(ā)读音不同。

3、艽:秦艽。读jiāo(交),不读jiǔ(九)。

4、芎:川芎。读xiōnɡ(匈),不读ɡōnɡ(弓)。

5、茜:茜草。读qiàn(欠),不读xī(西)。

6、茸:鹿茸。读rónɡ(荣),不读ěr(耳)。

7、蒡:牛蒡子。读bànɡ(棒),不读pánɡ(旁)。

8、苁:肉苁蓉。读cōnɡ(聪),不读cónɡ(从)。

9、莨:莨菪。读lànɡ(浪),不读liánɡ(良)。

10、茛:毛茛。从“艮”声,读ɡèn。

11、硇:硇砂。读náo(挠),不读xìn(囟)。

12、獭:水獭,獭肝。读tǎ(塔),不读lài(赖)。

13、楮:楮实、楮白皮。读chǔ(楚)。该字在古书中有异体作“柠”,不可读nínɡ。楮树又名榖树,读ɡǔ,注意“榖”左下从木,与谷物之“穀”(左下从禾)不同。

14、柏:在黄柏一名中,本作“檗”“蘗”(注意不作“蘖”),读bò(擘);在侧柏叶一名中读bǎi(百),不作“檗”。

15、诃:诃子(诃黎勒)。读hē(喝),不可误写“柯”,不能按“柯”类推读kē。

16、菝葜:读báqiā(拔掐),不写作“拔契”,“葜”字不读qì(弃)。

17、芐:地黄别名,《尔雅·释草》:“芐,地黄。”读hù(户),不读xià(下);书写时勿作“苄”。

18、菀:紫菀。读wǎn(晚),不可误读误写为“苑”(yuàn)。

19、葛:葛根。读ɡé(格),阳平;作姓读上声。

20、礜:礜(yù)石。不可误读误写为矾石之“礬”(fán)。

21、荠:在荠菜中,读jì(剂);在荠苨(苨音nǐ)、荸(bí)荠中,读qí(齐)。

22、术:白术,苍术。旧写作朮,读zhú(竹),与“术”(shù)读音不同。

23、枸:在枸杞中,读ɡǒu(狗);在枸橼中,读jǔ(举)。

24、荨:荨麻,读qián(前);荨麻疹,用于口语,读xún(寻);中药知母的异名,读tán(谈)。

25、蓓:蓓蕾,读bèi(倍),不可按“陪”、“培”类推读péi。

26、朴:厚朴。读pò(破)。此字另三个音为pǔ(朴素)、pō(朴刀)、piáo(姓)。“厚朴”之“朴”不可繁化及读pǔ(普)。此外,网络所传电子书因错误转换而成为“浓朴”,史上无此药名。

四、腧穴专业术语(8个)

1、腧:腧穴。读shù(树),不读shū(输)。

2、穴:穴位。读xué(学),不取xuè(谑)。

3、彧:穴位名彧中。读yù(域),不读huò(或)。

4、攒:穴位名攒竹。读cuán(篡阳平),不读zàn(赞)或zǎn(昝)。

5、髃:穴位名肩髃。读yú(于),不可按“偶”类推读ǒu。

6、郄:穴位名郄中。读xì(戏)。lìn(郄去掉阝)声的字多音lìn(吝),不能误从。

7、杼:大杼穴。读zhù(柱),不能按“抒”类推读shū或误读为yú(于)。

8、臑:穴位名臂臑。读nào(闹),不可按“濡”类推读rú。

五、诊断治疗术语(14个)

1、芤:芤脉。读kōu(抠),不读kǒnɡ(孔)。

2、鍉针:九针之一。读dī(低),也读dí(敌),不读tí(题)或shì(是)。

3、瘥:病愈。读chài(虿),不读chā(叉)或chà(岔)。

4、刳:剖开。读kū(枯),不读kuā(夸)。

5、灸:针灸。读jiǔ(久),不读平声jiū(纠)。

6、痏:针孔,瘢痕。读wěi(委),不读yiǔ(有)。

7、瘳:病愈,病瘳。读chōu(抽),不可按“寥”类推读liáo,或误读误写为“廖”(liào)。

8、砭:古代刺穴用的有刃的扁石块。读biān(边),不可按“贬”类推读biǎn。

9、诊:诊断。读zhěn(枕),不可按“珍”类推读zhēn。

10、濡:表示濡脉、肉濡及柔软义,同“软”,读ruǎn(软);表示湿润义读rú(儒)。

11、数:数脉、频数,读shuò(硕);与数学的“数”(shù)读音不同。

12、内:内针,内谷,内药,内臼中,读nà(纳),此义今作“纳”;与内外的“内”(nèi)读音不同。

13、溲:浸泡、拌和(溲面、溲药),读sǒu(叟);小便,读sōu(搜)。不能按“瘦”类推读shòu。

14、中:药中肯綮,中病即止,中病,中毒,中暑,读zhònɡ(仲);与中外的“中”(zhōnɡ)读音不同。

六、其他易误读误写字(33个)

1、炮:中药炮制。读páo(袍),与枪炮的“炮”(pào)读音不同。

2、娠:妊娠。读shēn(身),不可按声符读chén(辰)。

3、娩:分娩,读miǎn(免),不可按“晚”的读音类推读wǎn;

4、侪:同辈、同类的人。读chái(柴),不读qí(齐)。

5、啻:副词词组“不啻”,不止。读chì(翅),不读dì(帝)。

6、酗:沉迷于酒,发酒疯。读xù(序),不读xiōnɡ(凶)。

7、泌:分泌,泌尿。读mì(密),不读bì(必)。

8、稔:本指谷物成熟,代指“年”。读rěn(忍),不读niàn(念)。

9、恤:忧虑,体恤。读xù(序),不读xuè(血)。

10、摭:拾取,摘取。读zhí(直),不读shù(庶)或zhè(蔗)。

11、阐:阐述,阐明。读chǎn(产),不读shàn(擅)。

12、垣:矮墙。读yuán(元),不可按“桓”类推读huán,或按“恒”类推读hénɡ。

13、炽:热盛。读chì(赤),不能按“识”(去声)类推读zhì(志)。

14、识:多闻博识,记住,读zhì(志);与认识的“识”(shí)读音不同。

15、恃:依仗,恃能厌事。读shì(是),不可按“持”类推读chí。

16、鸱:鸱鸟。读chī(吃),不能按“低”类推读dī。

17、螫:虫蜇。读shì(是),与“蜇(zhē)义同形略近而音不同,不可误混。

18、逡:退行或徘徊。读qūn(群阴平),不可按“俊”类推读jùn或按“梭”类推读suō。

19、诣:造诣,到。读yì(意),不能按“旨”、“指”类推误读zhǐ。

20、卒:卒然,突然,后世作“猝”,读cù(促);与死亡、终了义的“卒”(zú)读音不同。

21、匮:表示藏物之器读ɡuì(柜),后世作“柜”,但在专有名词“金匮”(包括书名《金匮要略》)中不改为“柜”;表示缺乏等义读kuì(溃)。

22、否:否塞不通,阴阳否隔,否极泰来。读pǐ(痞),与是否的“否”(fǒu)读音不同。

23、和:表示唱和,和诗,曲高和寡,读hè(贺);表示和谐、和平,读hé(河);表示和面,读huó;表示搅拌和药及煎药遍数,读huò。

24、度:揣度病情。读duó(夺),与度量衡、程度、气度的“度”(dù)读音不同。

25、属:连属,徽音累属,读zhǔ(主);与类属的“属”(shǔ)读音不同。

26、校:表示校勘、校订,读jiào(叫);表示校尉、学校,读xiào。

27、期:周,周年。读jī(基);与日期的“期”读音不同。

28、殷:形容血色殷红,黑红色,读yān(淹);与殷勤、殷切的“殷”(yīn),读音不同。

29、遗:表示赠送,读为wèi(卫);表示丢失,读为yí(移)。

30、庠:古指学校。读xiánɡ(详),不要误读误写为“痒”。

31、邃:深远,深邃。读suì(岁),不可误读误写为“遽”(jù)。

32、摶:把东西捏聚成团,即“团”的动词形。读tuán(团),不可误读误写为“搏”(bó)。

33、合:计量单位,十分之一升。升合。读ɡě,不读常音hé。

THE END
1.诃字的意思解释读音拼音注音部首总笔画结构笔顺诃 拼音hē 注音ㄏㄜ 部首讠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丶フ一丨フ一丨统一unicode码8BC3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诃(訶)hē(ㄏㄜ) ⒈ 〔诃子〕常绿乔木,果实像橄榄,可入药。亦称“藏(zāng)青果”。 ⒉ 同“呵”。 English scold loudly, curse, abusehttp://www.swansea86.com/zi/8bc3/
2.洁白丸(金诃)详细说明书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用法用量诃子(煨)、翼首草、寒水石(平制)、红花、五灵脂膏、丁香等味。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水蜜丸,出去包衣后显暗褐色;气香、味涩、苦、辛。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用于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呕逆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嚼碎服。一次0.8克,一日2~3次。 【不良反https://ypk.39.net/806382/manual/
3.诃子提取物价格西安名称:诃子提取物 类别:外用药 拼音:HE ZI 拉丁:Fructus Chebulae 别名:诃黎勒、诃黎、随风子 提取部位:成熟果实 规格:5:1 10:1 20:1 检测方法:uv 性状:棕黄色粉末 网筛孔径:100目 用途:医药保健品,饮料食品添加剂等。 性味归经:平;苦、酸、涩;归肺、大肠经 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7991048.html
4.诃子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诃子的使用方法→MAIGOO知识传统中医认为诃子的功能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因其具有出色的涩肠止泻功效,能够缓解腹泻不适。 提高肾功能 诃子对肾的作用也是不错的,适量食用诃子能够有效改善崩漏带下、尿频遗精的症状,但要注意辨证用药,不可自己随意使用。【诃子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诃子的副作用和禁忌 中药诃子有毒吗 是药三分毒,但诃子的https://m.maigoo.com/goomai/236788.html
5.诃子的解释诃子的意思汉典“诃子”词语的解释诃子,中药名。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Retz.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云南等地。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 ? 汉典https://www.zdic.net/hans/%E8%AF%83%E5%AD%90
6.每日学一药——诃子Chebulae Fructus-诃子-【别名】诃黎勒、诃黎、随风子、诃梨 【植物形态】 乔木。树皮暗褐色,有纵裂。单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圆形,两面密被细瘤点。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排成圆锥花序;花两性,萼管杯状,无花瓣;雄蕊10枚,着生于萼筒上,花药黄色,心形;子房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zg5MzQyOA==&mid=2247490745&idx=1&sn=e85b4c4cb2ada10fe6e6459510a02dd4&chksm=fe08dde2c97f54f4d8c0c21717df868d720d97bd39af702a0b0e3fe5e9b9d1fe736c5b018618&scene=27
7.纠错:最易读错的30味中药名,你读对了几个?4.厚朴- 朴,正确读音pò,易误读为pu。5.枸杞子- 枸,正确读音gǒu,易误读为ju;杞,正确读音qi,易误读为ji。6.枸橼- 枸,正确读音ju,易误读为gou。7.川芎- 芎,正确读音xiōng,易误读为gong。8.羌活- 羌,正确读音qiāng,易误读为jian。9.秦艽- 艽,正确读音jiāo,易误读为jiu。10.诃子- 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755469124839550&wfr=spider&for=pc
8.诃子与什么中药搭配抑菌中医科诃子单独使用就可以抑制细菌。诃子具有涩肠止泻、收敛肺脏的功效,临床中用来治疗久泻、久痢等疾病。由于https://iask.fh21.com.cn/question/106263694.html
9.中医生僻字,你认错了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数量众多,读音和形体比较复杂,容易把握不准而误读、误写。 中医药中冷僻字和特殊用字较多,如果阅读时对字形字音不认真对待,书写时不注意用字规范,就更容易发生误读和误写现象。 以下分六类列举容易误读误写的中医药常用字,希望有助于为中医药行业及相关人员正音释义。 https://www.meipian.cn/2b4a0mhx
10.关于急性脑血管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下列哪项不正确关于急性脑血管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下列哪项不正确A.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B.病机归纳为虚、火、风、痰、气、血六端C.病位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D.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E.发病与心、脾关系最为密切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https://www.shuashuati.com/ti/d38aac08e9544168b89ca8f2a0147155.html?fm=bdbds7bf445afd0561188d4de16643af2512f
11.诃子的功效与作用一般入药煎服。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正确的情况下君臣佐使合理使用,以免要不对症。https://www.yilianmeiti.com/question/4598452.html
12.诃子诃子: 别名:诃黎(《千金方》),诃黎勒(《金匮要略》),随风子(《传信方》),阿如拉(西藏)。 性味功效:味苦、酸、涩,性温。温肠止血,敛肺化痰。 临床应用:可用治疗多种癌肿,如结肠癌、直肠癌、肺癌、咽喉癌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此外,还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喉头炎、溃疡病、便血、https://www.med66.com/web/zhongyaocidian/ge1406109331.shtml
13.为啥中医少用诃子诃子止咳效果很不错,之所以少用是因为诃子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大量的使用会引起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https://www.ziyimall.com/ask/9353636/
14.诃子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有问必答诃子,有敛肺止咳、收敛止泻、利咽开音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用于久泻久痢、脱肛便血的治疗。这一方面也可以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95655913.htm
15.诃子核中药中医百科卫消百科降标准网卫生降网【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Hē Zǐ Hé 【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核。 【功能主治】 ①刘禹锡《传信方》:取其核入白蜜研注目中,治风赤涩痛。 ②《纲目》:止咳及痢。 【摘录】《*辞典》http://www.wdsol.com/baike/1733/4/15357.shtml
16.中医学习中药:诃子中医学习|中药:诃子 诃子 涩肠、敛肺、泻气 苦以泄气消痰,酸以敛肺降火,涩以收脱止泻,温以开胃调中。治冷气腹胀,膈气呕逆,痰嗽喘急,泻痢脱肛,肠风崩带,开音止渴。然苦多酸少,虽涩肠而泄气,气虚及嗽痢初起者忌服。 从番舶来,番名诃黎勒,岭南亦有。六棱黑色,肉厚者良。酒蒸一伏时,去核取肉用,用https://www.jianshu.com/p/b2a9ead503f5
17.祝谌予老中医经验名方诃子亮音丸组成:来自闲在居士2祝谌予老中医经验名方——诃子亮音丸 组成:诃子肉60克(生、煨各半)、苦桔梗60克(生、炒各半)、甘草60克(生、炙各半)、凤凰衣(即鸡蛋内层白色薄膜)30克、冰糖250克。 制法:将前四药共研极细https://weibo.com/1669572234/Jf3F30i80
18.诃子诃子的功效与作用诃子出自《本草图经》。为清凉解毒中药,主治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喜阳光充足。多生于海拔950-1850m之间。年雨量在1000-1500mm左右。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宜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产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广东、广西(南宁)有栽培。 http://www.zyzydq.com/baike/H/2017/0323/5545.html
19.诃子三百零六《本草易读》资助【中医宝典】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相关章节槐米三百零一《本草易读》 槐白皮三百零二《本草易读》 秦皮三百零三《本草易读》 皂角三百零四《本草易读》 皂刺三百零五《本草易读》 诃子三百零六《本草易读》 柳枝三百零七《本草易读》 白杨白皮三百零八《本草易读》 榆白皮三百零九《本草易读》 苏木http://www.zhongyibaodian.com/archives/1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