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生态管理途径

基于此,在提出心理载畜率概念的基础上,本团队采用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区牧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开展牧户心理载畜率的存在和分布、牧户生产决策行为有限理性特性、心理载畜率测算和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牧户草畜平衡生态管理途径的研究,以期为治理和恢复内蒙古乃至北方草原退化,提高牧民收入,制定和实施符合草原生态和牧区经济发展实际的政策,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和草原补奖机制成果长效巩固提供有效参考和现实依据。

(1)牧户调查

2012年6月到9月,在研究区域开展入户调查工作。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旗县选择2—3个苏木(乡)、共抽取4—5个嘎查(村),每个嘎查(村)随机选择10—15名牧户,每个旗县60名牧户,共计选取180名牧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牧户基本信息特征、、牧户家庭环境特征、牧户家庭的畜牧业生产特征、牧户对心理载畜率的态度及看法、牧户个体及其在接羔、租借草场、牲畜出栏、购买饲草料等草畜平衡关键节点上生产行为属性。

(2)情景实验

以前景理论为指导,参照国内外情景实验中关于几率和实验对象的设定和选取方法,结合牧区实际和专家咨询,针对行为个体及接羔、租借草场、出售牲畜、购买饲草料等草畜平衡生产行为分别设置情景问卷,判定行为个体及其在草畜平衡决策中的“有限理性”特征,调研与牧户心理载畜率认知调查同时进行。具体问卷设计见附录1。

(3)多元回归

根据牧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多元回归法,探索影响牧户心理载畜率的影响因素。

(4)模型模拟和理论分析

通过划分牧户类型,建立牧户心理载畜率理论模型,并以进化博弈论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探讨实现牧户草畜平衡生态管理的途径选择问题。

表1列出了新巴尔虎左旗、锡林浩特市和苏尼特右旗的牧户对心理载畜率的认知和看法。分别有65.22%、60.71%和49.12%的牧户表示认为自己比2002年多饲养了牲畜(草畜平衡政策实施于2002年);更分别有74.42%、78.12%和68.42%的牧户仍然坚持认为自己家草场没有超载,而且被采访的牧户中仍有超过一半的牧户认为自家的草场依然能够饲养更多牲畜,但调研对象中,超过70%牧户认为会考虑草场的承载力问题。

被调研牧户给出了他们认为的合理载畜率,新巴尔虎左旗、锡林浩特和苏尼特右旗分别为0.75—1.50、0.60—1.50羊单位/hm2和0.50—0.75羊单位/hm2,可见上述3个牧户认为的“合理载畜率”整体呈现从大到小的趋势,这是符合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到荒漠草原生产力递减、理论载畜率逐渐下降这一事实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牧户上述的“合理载畜率”普遍高于当地政府规定的0.75、0.50羊单位/hm2和0.38羊单位/hm2。

此外,调查还发现,在新巴尔虎左旗、锡林浩特和苏尼特右旗,分别有62.74%,53.45%和50.12%的牧户认为目前的草畜平衡不合理,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没有必要实施草畜平衡,牧户表示他们有自己的“草畜平衡标准”,同时不会遵守草畜平衡政策,而继续饲养他们认为合理的牲畜数量。

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本质上是牧户个体在实际直接决定饲养牲畜规模、放牧等生产实践,进而影响到草场压力的问题,因此在探究牧户个体行为的有限理性时,主要集中于牧户与牲畜之间的关系。

由实验材料1结果知,分别有80%的牧户选择确定地能养400头牲畜,由此可见,牧户在面对确定的收益时候,均表现出明显的确定效应;而对于实验材料1′,备选项均是存在风险条件下的行为决策,仍有75%的牧户选择“34%的机会可以饲养400头牲畜”。

而通过改变比例(实验材料2),进一步分析牧户与牲畜之间的关系。首先由实验材料2,有超过50%的牧户选择“100%的机会饲养300头牲畜”,同样表现出对确定性收益的偏好;而实验材料2′显示,尽管风险增加,但牧户作为典型的风险规避者,仍有74%牧户选择较高几率的“25%的机会可以饲养300头牲畜”。

实验材料3则考察完全风险条件下的牧户畜牧业生产决策,由实验3知,83%的牧户选择“90%的机会放200头牲畜”,明显表现出对风险的规避;而对于实现3′,备选答案项能够养活牲畜的机会分别为0.1%和0.2%,差别极小,而能够养活牲畜的头数分别为400头和200头,差别显著,牧户表现出现明显的偏好逆转,73%的牧户选择“0.1%的机会放养400头牲畜”。

(1)接羔行为

由实验材料4和4′结果知,均有超过50%(57%和54%)的牧户选择接冬羔,牧户表现出明显的框架效应,调研发现,选择接冬羔的牧户表示提前出栏不仅能得到政府补贴,而且可以缓解草场压力,而且有利于基础母畜身体恢复。

(2)草场流转行为

根据经典期望效用理论,以下实验材料5和5′两组实验本质上相同,那么得到的两组数字也应该大致相同,但实验结果分析,80%的牧户在实验材料5′给出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实验材料5,这一反常现象充分体现出损失厌恶的原理,由于在实验材料5中,为避免处理牲畜,花钱租借草场是一种“获得”,而在第二组中,出租的草场存在退化加剧的风险,是一种“损失”,在牧户心中获得和损失的权重自然不同,损失的一方被赋予了更高的权重,在实验中也就表现出草场被赋予了更高的金额。

(3)牲畜出栏行为

根据实验材料6,在遇到旱灾处理牲畜,往往价格较低,对牧户而言是一种“损失”,第一组实验中有67%的牧户选择“50%的可能要处理300头牲畜,50%的机会一个也不用处理”;而在实验材料6′中,则有超过70%牧户(74%)选择“10%的可能要处理100头牲畜”。

(4)购买饲草料行为

由实验材料7可知,高达97%的牧户选择多买草料,其中很多牧户表示“只怕万一有雪灾,只要有钱,还是会选择多买饲草料”;与实验材料7相对应,在实验材料7′中,加入“但最近这些年当地都没出现过雪灾”,结果显示仍然有90%的牧户选择多买饲草料,这与传统的行为经济学中的“先前结果会影响后期选择”的原理不同。根据实地调研亦发现,只要有预报会有雪灾,大部分牧户甚至会通过贷款去储备更多草料。

由以上情景实验发现,牧户行为个体及其在接羔、草场流转、牲畜出栏、购买饲草料等草畜平衡关键节点决策行为上属“有限理性”,风险规避是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的最基本特征;在面对草场和牲畜问题时,牧户表现出明显的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在接羔行为决策上,牧户则容易受到周围亲戚、朋友等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框架效应。进一步得出,牧户是有限理性的“生态经济人”,其心理载畜率是牧户在长期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对草地载畜率的有限理性期望,这应是研究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现象的基石。

草畜平衡政策是以减畜为目标,而大多数牧户认为草场不超载而拒绝减畜,甚至有部分牧户认为草场可继续多养牲畜,可见牧户心理载畜率与国家草畜平衡政策的本质区别在于对超载的看法,因此,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分析牧户对草场超载的认知(绝对超载=1;超载=2;不确定=3;不超载=4;绝对不超载=5),并以此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t多元回归分析。

同时,冬季存栏数亦显著影响牧户对草场超载的认知和判断,牧户冬季牲畜存栏数越多,越倾向于认为草场存在超载,由于在一定区域内,一定面积草地能够承载的牲畜头数是相对稳定的,牲畜头数愈多,愈存在超载风险,由此可验证牧户对草场载畜率的确存在自己一套判断,即心理载畜率。

根据草畜平衡政策实际实施效果和牧户实地调研发现,一步到位的草畜平衡政策在理论上是很理想的,可以尽快实现草场的恢复,但牧民对畜牧业生产现状和扩大养畜规模的渴望,使得全面彻底减畜成为不可能。笔者借鉴粮仓底层压力公式及进化博弈理论模型,探讨分步式减畜的依据和可行性。

根据上述分布式的减畜策略和结合牧户心理载畜率特征,笔者提出基于进化博弈的理论模型的分步式适应性减畜的策略,采取牧户部分减畜(减少超载量的30%)—适应—再减畜(再减少超载量的30%)—再适应—再减畜(再减少超载量的30%—40%),直至调减到生态优化载畜率的分步式适应性减畜策略,此减畜策略在使牧户形成一定适应性的基础上再进行减畜,可以有效提高牧户减畜的自发性,降低牧户减畜的心理阻力;上述每一个过程均暂以3a为运作期限,预计完成这个过程需要10—15a,因此。据此,建议草原补奖机制的实施应至少稳定持续10—15a,建议制定若干个以3a为期限的缓步实施的减畜目标,直到形成稳定的适应性减畜模式,从而建立草原生态补奖的长效机制。

在内蒙古典型牧区,牧户存在心理载畜率,并实际指导牧户的畜牧业生产实践和草畜平衡决策行为,其不同于草地的理论载畜率和实际载畜率,心理载畜率是牧户对草场载畜率的自我模糊判断和期望,理论载畜率则是对草地承载力理论上的认定,主要由草地生产力决定,而实际载畜率是牧户则由于受到家庭劳动力、家庭可支配草场面积、家庭经济条件等限制,普遍低于心理载畜率,根据研究结果,牧户普遍认为草场不超载,且还能饲养更多牲畜,并给出了他们认为的合理载畜率,从新巴尔虎左旗、锡林浩特到苏尼特右旗,依次为0.75—1.50羊单位/hm2、0.60—1.50羊单位/hm2和0.50—0.75羊单位/hm2,上述三个牧户“合理载畜率”整体呈现从大到小的趋势,这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到荒漠草原生产力递减、理论载畜率逐渐下降的事实相符,但却普遍高于当地政府规定的草畜平衡标准。

超过50%的调研牧户认为当前草畜平衡不合理,在内蒙古牧区,草地是牧户的基本的自然资源禀赋,降水从根本上决定草地生产力,而研究区降水年际间波动较大,进而引发草地载畜率高低的年际变化,而根据调研,牧户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已经深刻影响牧户的生产决策,牧户认为因为草原地区草地生产力随降雨量呈现波动,而政策不能随时变动,保持相对固定,如果牧户遵守政策,如果冬季遇到雪灾,极有可能有大量牲畜死亡,牧户的生产生活必然受到影响;相反,如果牧户在降雨量大的年份充分利用草场资源适当多养牲畜,即使出现遇到灾害,也能够在短时期内较快恢复生产,因此,牧户会选择不遵守草畜平衡政策,而继续饲养他们认为合理的牲畜数量。

我国草原面积广大,战略地位重要,是区域和资源生态管理的主战场之一,草原生态管理研究和实践意义重大,但目前草原生态管理研究和实践相对薄弱,与国家和区域生态保护建设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很大,亟需组建跨学科团队,重点开展草原生态管理政策和措施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有效尺度上的草原生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概念和理论,开展草原生态管理试验示范,为从根本上认识和掌握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的内在机制,治理草原退化、实现我国牧区生态和牧民经济双赢提供有效的理论和现实指导。

实验材料1

受到草场、干旱等条件的限制,只能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请问你选择下列哪种数量()

A33%的机会可以饲养500头牲畜,66%的机会饲养800头,1%的机会一个也不能养

B100%的机会饲养400只

实验材料1′

A′33%的机会可以饲养500头牲畜,67%的机会一个也不能饲养

B′34%的机会可以饲养400头牲畜,66%的机会一个也不能饲养

实验材料2

请在下面两中牲畜饲养之间选择()

A80%的机会可以饲养400头牲畜,20%的机会一个也不能饲养

B100%的机会饲养300头牲畜

实验材料2′

A′20%的机会可以饲养400头牲畜,80%的机会一个也不能饲养

B′25%的机会可以饲养300头牲畜

实验材料3

夏季遇到旱灾,自己家草场减产,去租草场或走场很难,必须处理掉部分牲畜,请问你更倾向于哪种选择()

实验材料3′

夏季遇到旱灾,自己家草场减产,租草场或走场很难,必须处理掉部分牲畜,请问你更倾向于哪种选择?

实验材料4:

在接羔问题上,如果你选择接冬羔,你就可以提早出栏,还有政府出栏补贴2—3元/斤,请问你的选择是?()

实验材料4′:

在接羔问题上,如果你选择接春羔,由于不能早出栏,就会丧失政府出栏补贴2—3元/斤,请问你的选择是?

实验材料5:

在执行草畜平衡政策时,你家牲畜数量被认为超载,要求必须处理掉超载的牲畜,而你有1%的机会可保住这部分牲畜,比如租借草场3000亩,请问,为了保住这部分牲畜,租借草场时你愿意出多少钱(WTP),请给出具体的金额:_元/年

实验材料5′:

执行草畜平衡政策时,有超载者为避免处理牲畜,想租用你们家3000亩草场,而这有1%的可能会使你的草场超载严重退化,影响你以后的使用,请问你想得到多少租金,才会同意出租草场(WTA),请给出具体的金额:_元/年

实验材料6:

假设遇到干旱等灾害,继续饲养出现困难,对于如何处理牲畜,你更倾向于哪种选择?

A50%的可能要处理300头牲畜,50%的机会一个也不用处理

B肯定要处理100头牲畜

实验材料6′:

假设遇到干旱等灾害,继续饲养出现困难,对于是否处理牲畜,你更倾向于哪种选择?

实验材料7:

与往年一样,你家冬季牲畜存栏数还是200头,今年自己种的青贮玉米收了5000斤,按照往年,还需要再买1万斤的草料,当地天气预报说今年可能雪灾,你在考虑是否多买些草料,请问你的选择是?()

实验材料7′:

与往年一样,你家冬季牲畜存栏数还是200头,今年自己种的青贮玉米收了5000斤,按照往年,还需要再买1万斤的草料,当地天气预报说今年可能雪灾,但是最近这些年当地都没出现过雪灾,你在考虑是否多买些草料,请问你的选择是?()

THE END
1.赤峰市草畜平衡条例实施情况的实证分析人大研究赤峰市委党校 宝音套格套夫 摘要: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而新时期草畜平衡条例的实施情况,必然是内蒙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环节。2000年https://www.cfrd.gov.cn/shows/140/2082.html
2.草畜平衡制度为何难以实现“草畜平衡”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组(NRM李文军 李艳波. 草畜平衡制度为何难以实现“草畜平衡”.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9:124-131.http://scholar.pku.edu.cn/wjlee/publications/cao-chu-ping-heng-zhi-du-wei-he-nan-yi-shi-xian-cao-chu-ping-heng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牧草产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条为建立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机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新疆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XJCM201206003.html
4.西乌珠穆沁旗草畜平衡现状评价及新模式探讨草畜平衡 以草定畜 以畜定草 载畜量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29-1013153821.htm
5.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规范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480—2012 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规范 2012 - 11 - 15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12 - 01 实施 发布 DB51/T 1480—2012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33b926d03fc396becd7f0aef05c5e74d
6.《草畜平衡评价技术规范》(LY/T3320摘要:《草畜平衡评价技术规范》(LY/T3320-2022)【全文附高清无水印PDF+DOC/Word版下载】英文名称:Evaluating criterion for balance of forage supply and livestock requirement简介:本文件规定了放牧草地利用后评价草畜是否平衡的技术指标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放牧为主的草地利用评价及草畜平衡实施的效果评价。https://www.weichicaiwu.com/law/42545.html
7.四子王旗多举措强化禁牧与草畜平衡管理——乌兰察布新闻网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子王旗旗委、旗政府《关于印发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合理利用天然草原,从严保护草原资源,近日,四子王旗巴音敖包苏木召开了禁牧工作推进会,多项措施切实强化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工作。 高度重视,及时部署。巴音敖包苏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禁牧休牧与草畜平衡管理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禁牧http://www.wlcbnews.com/p/64545.html
8.草畜平衡理论与草地载畜量计算讲稿课件.ppt全文免费草畜平衡理论与草地载畜量计算讲稿课件.ppt,畜草平衡理论与草地载畜量计算;提纲;为什么要进行草畜平衡?;青藏高原地理位置;;青海省草地分布功能分区;为什么青海省草地资源在青藏高原中占有重要位置?;青海省土地利用基本情况;青海省主要草地类型;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青海省天https://m.book118.com/html/2019/0422/510101010300203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