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湘潭市轻微道路交通事故仅需3至5分钟左右即可撤离,滞留时长较以前缩短了70%以上;平均保险理赔期限减少3天以上,保险结案时长缩短了90%,达到了交警省力、保险公司省钱、当事群众省事、撤离现场省时的良好效果。2016年9月,湖南省公安厅交管局在湘潭市召开了全省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创新(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湘潭现场会,向全省推介了湘潭市快处快赔工作机制。
湘潭为何要重点推进和完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该项工作究竟凭啥获得湖南省的推介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探访。
构建快处快赔工作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湘潭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全市快处快赔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从2011年的5470起骤增至2015年的15923起,约占全部事故总数的53%。快速增长的道路交通事故与有限的警力形成尖锐矛盾,导致交通管理疏堵保畅压力剧增。”湘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谢衡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为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核心难题,支队决定主动加强与湘潭市保险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探索一条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的惠民之路。
据介绍,湘潭交警支队与湘潭保险行业协会一起成立了快处快赔工作联合办公室,联合办公室设在交警支队,双方共同派驻工作人员合署办公。根据辖区交通事故分布规律,按照统筹资源、分类设点,统一规范、方便群众的原则,科学布建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短短几年,支队在城区和农村依托汽车销售“4S”店、一类汽车修理厂等机构设立了13个快处快赔中心,实现了对市区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全覆盖。
为保障快处快赔工作有序运行,交警支队强化工作保障,在全市已设立的13个快处快赔中心派驻民警19人、保险业从业人员47人。投入30万元搭建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网上处理平台,市政府每年拨付100万元工作经费,且逐年增加,确保快处快赔工作运行所需。同时,支队加强工作考核,出台考核办法,对快处快赔中心民警、保险业从业人员以及代为履行职责的交警中队民警进行分类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政治、经济待遇挂钩,促使每位工作人员认真履职。
为提高工作人员能力,支队事故大队组织了对122指挥中心、路面执勤和事故处理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每人都熟练掌握快处快赔的适用条件、范围及办理程序,提高处置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标准化建设,支队主动协调市保险行业协会和各大保险公司,在全市13个快处快赔中心统一外观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定损价格,并从管理组织标准、考核考勤、制度规范、工作人员接待标准等一系列方面,严格考核管理;为规范保险理赔审核,支队与保险监管部门联合建立事故真实性审查机制,防范交通事故保险欺诈,严厉打击“碰瓷”“骗保”等违法行为。
通过多管齐下的工作措施,快处快赔工作做到了“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章管事”,快处快赔工作进入有序运行阶段。
“以往,当事人来回奔波处理一起交通事故,不仅跑断腿,还要磨破嘴皮,现在实行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模式,竟然不到10分钟就处理完了,这是实打实的便民服务。”2016年11月15日,驾驶员史富文驾车在107国道南方加油站附近不慎与罗德根驾驶的车辆相撞,交警接到报警后现场确认了责任,并引导他们到就近的谭恒快处快赔中心处理。史先生在快速办完理赔手续后,伸出大拇指,激动地表示自己一定要为湘潭交警的快处快赔效率点个赞。
推进农村快处快赔工作
“加强与保险协会、保险公司的协作配合,探索建立道路交通协理员制度,强化便民利民……诸多措施的相继采用,大大推进了农村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进程。”据湘潭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钟学工介绍,“快处快赔”一站式服务工作已推进到了农村地区,搭建起了交警、保险公司、汽车修理厂、当事人四方共赢的平台。
针对湘潭市公路和农村地区道路“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及轻微道路交通事故日趋增多的现状,湘潭市交警支队大胆尝试,多次加强与省、市保险行业协会的工作协调,延伸服务触角,在湖南省率先将快处快赔工作从城市拓展到公路和农村地区,于2015年9月在湘潭县花石镇试点组建快处快赔中心,保险协会派员进驻联合办公,覆盖周边10余个乡镇。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启动以来,运用快处快赔机制共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878起,切实减少了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拥堵,缓解农村交警警力不足的现状,有效破解了农村交通事故处理难、理赔难的问题,为快处快赔工作由城区走向农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年9月在湘潭召开的湖南省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推进会上,湖南省公安厅交管局局长唐国栋表示,湘潭县花石镇快处快赔服务中心是全省第一家农村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中心。“湘潭花石模式”的经验主要有:选择交通物流发达的乡镇,精准布点;建立警、保两家联席会议制度,并专设联席办,固化工作机制;强化快处快赔工作人员的“一岗多责”建设,并建立代位求偿和小额损失直赔机制。唐国栋要求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充分借鉴“湘潭花石模式”,要深度推进,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便民服务,要因地制宜,构建适合农村地区的快处快赔模式。勇于创新、敢于攻坚,全力推进公安交管警务机制改革创新,确保改革试点任务圆满完成。
目前全市已在湘潭县先行试点设立易俗河、花石、青山桥三个农村快处快赔中心,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在其他暂未设立快处快赔中心的农村,则由当地交警中队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调查定责,案件的定损、理赔则到就近的快处快赔中心处理。
在农村快处快赔工作推广过程中,支队采取市场运行模式,协调全市19家财产保险公司建立完善了交通安全协理员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交通协理员,长驻全市各快处快赔中心,充分发挥“就近处置、现场办理”的优势,负责事故发生后协助撤离现场和证据收集、信息处理工作,在服务中心引导当事人依流程处理事故,履行保险公司事故代勘定损、定损互认和快速理赔职责,起到当事人和快处快赔中心之间的纽带作用,实现了交通管理业务和保险业务关口前移,简化了程序,解放了警力,方便了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