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ppt

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2/10/24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9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我部对原《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了修订,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发布的农业部第96号公告同时废止。特此公告附件: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2022/10/24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0总共157种一类动物疫病(17种)二类动物疫病(77种)三类动物疫病(63种)2022/10/24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一类动物疫病(17种)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2022/10/24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2二类动物疫病(77种)多种动物共患病(9种):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牛病(8种):牛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牛梨形虫病(牛焦虫病)、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绵羊和山羊病(2种)猪病(12种)马病(5种)禽病(18种)兔病(4种)鱼类病(11种)甲壳类病(6种)2022/10/24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三类动物疫病(63种)

多种动物共患病(8种):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

牛病(5种):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绵羊和山羊病(6种)马病(5种)猪病(4种)禽病(4种)蚕、蜂病(7种)犬猫等动物病(7种)鱼类病(7种)甲壳类病(2种)贝类病(6种)两栖与爬行类病(2种)2022/10/24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4何谓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和相互感染的疾病。许多动物疫病,不仅在动物之间(包括同种动物之间和非同种动物之间)可以互相传染,而且可以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互相传染。对人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

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

目前,世界上发现有200多种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现在世界上常见的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狂犬病、疯牛病、流感、日本乙型脑炎、禽流感、炭疽、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特别是O157型)、链球菌、钩端螺旋体病、家畜血吸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型虫病等数十种。2022/10/24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7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49号二〇〇九年一月十九日

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2022/10/24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8何谓烈性传染病?急性传染病?

所谓烈性传染病,是指在未采取防制措施的情况下,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一类疫病,如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狂犬病等。

一是发生动物疫病时,采取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做到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

(一)动物防疫是保障养殖业发展和动物产品的重要措施

(二)

(三)动物疫病发展趋势养殖业面临的挑战(一)动物防疫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1.动物疫病和残留仍是阻碍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两大风险

市场风险可以通过转变养殖方式、调整养殖规模和改变营销策略等降低市场风险。而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危及公共卫生安全。一旦发生疫病,轻者生长受阻,生产性能降低,饲养周期延长,浪费饲料,消耗医疗费用,增加养畜成本,还造成药物残留,降低畜产品质量,带来食品安全问题;重者将使整个养殖业毁之一旦,血本无归。一、动物防疫的地位和作用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畜牧经济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畜牧业经济效益=(良种+良法)×疫病预防控制-(良种投入+饲养成本+人工等费用)

一些动物疫病还直接传染给人,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喘气的不算”。因此,了解和掌握动物疫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加强动物疫病的防疫,建立和完善“防疫制度化和规范化”。即:完善防疫设施,建立和健全防疫制度,并实施科学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保障畜禽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降低和规避疫病风险的重要手段。2.动物疫病的危害

一是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一类动物疫病和新病。

猪8-12%牛2-5%动物死亡率羊7-9%家禽12-20%其中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的占一半以上。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动物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亿元以上,因饲料、人工、药物浪费等所致的间接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以上,疫病防制经费需100亿。

1999年以来,口蹄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发病动物涉及牛、猪、羊,多种动物同时暴发。2003年4月份以后,O型口蹄疫病毒的变异以及A型和亚洲Ⅰ型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疫情的复杂性和控制难度,仅2005年口蹄疫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150亿元。

自2005年7月下旬起,关于四川资阳由于接触死猪死亡的消息开始见诸报端。7月25日,卫生部、农业部联合发出通报,认定疫情系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2005年6月~8月四川省共有8个地级市的21个县(市、区)88个乡镇、149个村受到波及,死亡猪647头;有204人感染(实验室确诊病例68例,临床诊断病例136例),死亡38人。发生疫情以来,产猪大省四川的猪肉出口和销售受到较大影响。猪链球菌疫情不仅导致消费者的“猪肉恐慌”,而且再次引发了对肉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高致病性禽流感2003年~2005年间,全球爆发HPAI疫情,至今已导致564人感染,330人死亡。我国25人感染,16人死亡。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V)在全球发生和蔓延并突破物种间屏障,直接传染到人并导致人死亡的严峻局面,是当前我国和全球面对的严峻挑战。在全球尚处于HPAIV的持续威胁下,2009年4月起源于墨西哥、由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发生三源重组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开始在全球蔓延,迄今遍及214个国家或地区,至少导致17198人死亡,感染人数几乎无法统计,引起了新一轮全球公共卫生恐慌。H7N9流感

从2013年3月底我国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感染3例其中死亡2例)之后,疫情发展较快,2014年3-9月间,共报告病例134例,其中死亡45人,康复87人,分布于12个省市42个地市。在“销声匿迹”约3个月后,2015年12月H7N9卷土重来,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几乎每天都报告H7N9新发病例,全国H7N9确诊病例每天以5至7例规模增长。从中国疾控中心获得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至2月份,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达到180多例,其中死亡47人。贵州省2017年全省感染14人,死亡7人,死亡率50%。1996年疯牛病袭卷欧洲

疯牛病1985年在英国首次发现,不到20年,就已扩散到了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几十个国家,变成世界性问题。2001年日本发现亚洲首例疯牛病;2003年5月,加拿大发现北美大陆首例疯牛病,12月,美国发现本土首例疯牛病……近年来,英国、加拿大、美国等疫情国家牛肉贸易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疯牛病可能通过牛肉和牛肉制品,尤其是内脏和骨髓传染给人类,引起新型早老性痴呆症即新型克雅氏症。

2014年发生的“小反刍兽疫”。(二)动物疫病发展趋势

老病威胁新病增加病原变异复杂混合感染多发

抗药性增强条件病增多二、动物防疫的地位和作用1.国外疫病概况

种类:OIE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各种动物传染病按危害严重性分为三大类:

A类16

种B类93

种C类31种某些传统疫病如猪瘟、口蹄疫、羊痘、新城疫等控制与爆发并存。新病不断增加,如PRRS、PCV2、山羊关节性脑炎、梅迪-维斯纳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2.国内疫病概况

种类:按疫病危害程度分为三类(2008年与1999年对比),一类17(14)种,二类77(61)种,三类63(41)种;据畜禽疫病普查表明全国共发现动物疫病239种,其中细菌性疫病111种,病毒性疫病80种,真菌病11种,寄生虫病23种,普通病14种。疫病控制情况:已消灭2种(牛瘟、牛肺疫),基本控制51种,仍危害严重38种。新病迅速增加:近20年新增疫病20多种。3.病原变异加剧,新病不断出现,旧病非典型化

病原体在环境压力与机体免疫压力下,不断发生变异,出现新的变异株与血清型,如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原体毒力变异导致新的流行,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禽流感对哺乳动物的毒力增强,导致人的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变异毒株,是造成我国猪“高热病”暴发和流行的主要病原;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超强毒株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疾病显著增多等等。一些烈性传染病出现非典型变化,如目前流行的非典型性新城疫与非典型猪瘟等。新发现的动物传染病影响较大的有近20种:1、鸡传染性贫血(CAA)2、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3、鸡病毒性关节炎()4、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5、禽白血病()6、肉鸡传染性生长障碍综合征7、肉鸡腹水综合征8、肿头综合征新发现的动物传染病9、猪传染性胃肠炎(TGE)1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11、传染性脑脊髓炎12、猪细小病毒病(PPV)13、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园环病毒感染(PCV)14、牛传染性鼻气管炎15、牛病性腹泻-黏膜病(BVD-MD)16、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以前猪的主要传染病1、猪瘟(Swinefever)2、猪丹毒(Erysipelassuis)

很多疫病不是由单一的病原体引起,而是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所致,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病例显著上升。2006-2007年我国南方暴发流行的猪“高热病”(后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从各地发病死亡猪病料中检测和分离到的病原体涉及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细菌有大肠杆菌、猪链球菌2型、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

2014年至2016年,我们对全市的猪群进行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圆环病毒2型、布氏杆菌、衣原体等8种引起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阳性率达46.70%,其中2份样品检出6种病阳性,1户8种病均检出阳性,说明猪病感染的复杂性。这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经济损失巨大,也给疫病诊断、预防和控制带来很大困难,必须现场与实验室检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5.耐药菌株增加,临床疗效难度加大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细菌性疾病明显增多。由于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临床治疗中滥用和超量、频繁使用抗生素,致使许多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是多重耐药性,或形成新的变异菌株,一旦发病,除对经典抗菌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产生明显耐药,还对新研制的抗生素很快就产生耐药性,大大降低了抗生素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诸多抗菌药物治疗很难奏效。一些细菌性疾病如巴氏杆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仔猪黄、白痢)、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等感染引起的疫病危害变得较严重,治疗失败死亡的现象经常发生。一些体内正常菌群也成为致病菌群。6.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危害加重

由于饲料配合不当或储备存放过长,造成营养损失,尤其是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代谢障碍性疾病。使用霉变饲料,特别是霉变玉米,往往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导致免疫系统破坏,免疫力降低,继发感染或引起母畜流产时有发生。饲料农药残留、添加过量违禁药物引起的中毒病,近年来在部分地方也时有发生。(三)养殖业面临的挑战

疫病与残留严重。疫病复杂,我国每年因重大疫病导致生猪发病1160万头,因病死亡直接损失占养殖业产值增量12%。滥用药物,不符合国际食品卫生安全规定。

1.传染源:带有某种病原体并能在其体内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能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排出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也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带菌(带毒、带虫)的动物。

传染源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病原携带者2.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再侵入其它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十分复杂,主要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基本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动物之间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粘膜或皮肤创伤等横向传播的方式。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1)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在没有任何外界的参与下,通过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传播疫病(如交配、舔咬、嗅等),如狂犬病通过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并经伤口感染。这种传播疫病的方式为数不多,一般不造成广泛流行。(2)间接接触传播: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感染的方式,大多数疫病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了传播媒介,易感动物通过接触传播媒介而感染发病。

特异性免疫:在某种疫病流行时,易感性高(也就是抵抗力差)的动物个体死亡,而抵抗力强的动物耐过,或无症状感染而获得了特异免疫力,所以在发生疫病流行后期,动物群体的易感性降低,疫病流行停止。免疫接种,就是使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抵抗力)的手段。动物群体获得抵抗力的百分比越高,即使引入带有相应病原体的动物,发病的危险性也越小。

动物的外界因素:各种饲养管理因素,包括饲料质量、畜舍环境卫生、粪便处理、拥挤、饥饿以及隔离检疫等因素都与疫病发生有关。

科学合理使用疫苗:把疫苗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要在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方面设防线。(一)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预防是防疫的基础,平时预防工作做得越好,受传染的威胁就越小,特别是规模养殖,预防为主显得尤为重要。2.树立“防养结合”的原则:防疫是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防疫应与养殖密切的有机结合,达到防疫为生产服务的目的。3.“群防群控”的原则:防疫工作不是一户两户养殖户搞好了就了事,一个地区一个村内,有的防有的不防,往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会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全民参与,整体防疫。4.“综合防制”的原则:综合防制是针对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而制定全面的综合防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疫病排除于动物群体之外。(二)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措施1.消灭传染源:传染源是引发疫病的源头,即疫源,没有传染源,疫病就成无水之源。消灭传染源的措施有:

坚持自繁自养。防止引种带入病原体,特别是不要从疫区购入动物(包括种用动物)饲养。到非疫区引种,也要严格按照外引种畜禽检疫管理有关规定报批和检疫的同时,要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引入后要隔离观察15—30天以上,确认无病方可入群。不随意购买未经检疫的肉食品食用,更不要食用病死的畜禽产品。

对病死的动物不得随意屠宰和解剖,更不得随地乱丢乱扔,应焚烧或深埋,需进行解剖时,应在解剖室内或不造成污染、易消毒和废弃物易作无害化处理的地方解剖,杜绝病原体污染环境和扩散。

养殖内环境:猪舍布局应因地制宜,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舍内排水良好,保持干燥通风,坡向从猪床向排污一角倾斜,坡度为2%,利于排污清扫和卫生管理。整体布局和建设应紧凑,符合防疫消毒和隔离要求。

药物预防与保健。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抗病力的作用,如定期驱虫,日粮中额外添加一些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物质,如多糖、有机锌硒、中草药、霉菌吸附剂等,使动物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强有力的免疫机能,提高对病原的抵抗力。

在综合防制措施中也要分清主次,要根据某种疫病的特点,选择三个环节中最容易控制的环节作为防疫措施的重点,即使同一种病,在不同条件下,采取的重点措施也不尽相同,如发生口蹄疫时,应以消灭传染源和紧急预防接种,提高易感动物的特异性抵抗力为重点,平时应以预防和消毒为主。羔羊口疮则应以预防接种,提高羔羊抵抗力为主,辅以对症治疗。从流行病学角度讲,所谓疫病的预防,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动物群体之外,包括:①采取隔离、检疫等措施不让传染源进入一个尚未受感染的动物群体。②采取群体免疫、预防性药物治疗以及环境保护(消毒)等措施,保障一定的动物群体不受已存在于该地区的疫病的感染。所谓疫病的防治,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降低已出现于动物群体中疫病的发病率。所谓疫病的消灭,则意味着一定种类病原体被消灭。

养殖场(户)应加强对养殖环境生态治理,自觉规范养殖行为,对养殖污染物负有治理和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提高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和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完善养殖污染治理设施配套。推广沼气处理粪污技术,中小规模场采用“干清粪+沼气池+氧化池”的处理模式,建立与养规模相适应的沼气处理池,实行养殖、沼气与种植业相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应按照生产发展、村容整洁和人畜分离的要求,将畜舍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划(因为农村不可能不养畜禽),积极发展农村适度规模养殖,规范养殖行为,完善养殖污染治理设施配套。养殖户对养殖污染负有治理和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严格控制来访人员,杜绝无关车辆出入。认真做好畜舍、用具、车辆、粪便污水、道路等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不留卫生死角。空舍实行清扫—清洗—干燥—消毒—(或熏蒸)—冲洗的消毒模式,空栏2周后再进猪。人员、车辆、用具不得随意进出和乱串混用。对病、死畜禽以及母畜流产物按要求做好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有效清除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养殖场内传播。抓好养殖场所的杀虫、灭鼠工作。生产区禁止养犬养猫。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和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湿度,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养殖密度应适宜。推行自繁自养,实行不同生理阶段分群饲养的“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避免不同生产用途和生长阶段的畜禽混群饲养,减少应激和疫病相互传播。改善饲料营养,注重日粮营养平衡,杜绝饲喂霉病和劣质饲料,保证畜禽的体质健康,提高畜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4.推行免疫程序,提高畜禽群特异性抵抗能力隐性带毒在畜禽群中普遍存在,隐性感染或持续感染的带毒畜禽特别是种畜,是动物传染病存在、发生、发展和流行的主要根源。当畜禽群免疫低下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抓好基础免疫工作是防止畜禽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最有效的措施。防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生产、销售、场内、场外,人员等,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养殖生产全过程。因此,必须把防疫工作纳入正常的管理,按照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的防疫制度,由兽医人员监督执行,全体人员参加的群防群控体系,把防疫原则和制度贯穿于每一个环节,严格规程操作,才可避免疫病的发生。疫苗免疫是第一道防线,还是最后一道防线?

科学合理使用疫苗:把疫苗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要在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方面设防线。值得注意的是:疫苗免疫接种虽然是预防动物传染病最有效而实用的方法,也是动物防疫的日常工作,疫苗的使用使很多动物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大大减轻了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问题,但不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唯一方法。过分依赖疫苗来防控动物传染病的策略是十分有害的。绝大多数疫苗免疫不能消除已存在的感染,应针对引起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重视生物安全防范,即首先是在消灭传染源和加强消毒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方面设防线,其次是科学合理使用疫苗:把疫苗作为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全方位推行养殖生物安全措施,建立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侵入机会。

疫苗的巨大作用和优越性,使疫苗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为一个新兴学科:疫苗学与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等相比疫苗有如下优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疫苗的作用有很多限制因素:

A.绝大多数疫苗不能产生消除性免疫。

B.活疫苗有残余毒力,还可发生返强并引起流行。

C.疫苗株和流行株之间的差异,保护的不完全性。

D.有多种原因可造成免疫失败。

E.疫苗免疫可引起副反应。对活疫苗而言疫苗是双刃剑:提供免疫保护,同时有残余毒力;要提高保护力,就要提高疫苗的毒力。消除性免疫

绝大部分疫苗都不能提供消除性免疫,如CSF、ND、HPAI(高致病性禽流感)、FMD(口蹄疫)、PRRS等疫苗;天花(痘苗)、牛瘟等少数疫苗是特例。天花:全球消灭的第一个人类疫病(1977)牛瘟:全球消灭的第一个动物疫病(2010)是指疫苗提供的免疫能消除体内存在的病原体,能阻止强毒病原体的感染和复制。过分依赖疫苗的认识误区,以为疫苗都能提供消除性免疫。疫苗能否提供消除性免疫

THE END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按效力分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央其他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司法文件地方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行业规范立法草案立法动态按常用分类国家法编国家法编宪法国家机构选举代表国家机构组织民族特别行政区相关法民商法编民商法编总类物权知识产权合同债权亲属继承公司企业破产保险票据证券基金期货海商信托行政法编行政法编种类综合行政区划档案保密信访军事外交人事人事管理监察民政安置优抚婚姻登记社团管理其他公安安全警务户籍出入境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司法行政律师法律服务公证监狱劳教司法鉴定宗教侨务教育教育制度教师其他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管理文物保护体育卫生医药疾病防治卫生保健医疗管理药品监管卫生检疫计划生育城乡建设城乡规划房地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环境治理野生动物植物保护气象地震海关旅游经济法编经济法编财政财政管理财务国债会计税务征管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特定目的税财产行为税金融金融管理外汇管理地质矿产能源综合电力煤炭交通水运公路铁路民航邮电信息产业土地水利海洋农林牧渔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动植物检疫商业商业管理专营专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商品检验审计统计价格技术监督综合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工商管理社会法编社会法编社会组织社会救济特殊保障社会保险综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劳动综合劳动就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与工资福利劳动安全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处理劳动监察刑法编刑法程序法编程序法编刑事诉讼民事争讼行政争讼国际法编国际法按法律释义宪法类宪法释义检察官法释义法官法释义立法法释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释义突发事件应对法释义民商法类婚姻法释义物权法释义侵权责任法释义公司法释义个人独资企业法释义企业破产法释义合同法释义商标法释义著作权法释义专利法释义保险法释义信托法释义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商业银行法释义担保法释义拍卖法释义招标投标法释义民法通则释义海商法释义票据法释义继承法释义证券投资基金法释义证券法释义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释义电子签名法释义“驰名商标保护”司法解释释义经济法类房地产管理法释义土地管理法释义产品质量法释义个人所得税法释义中国人民银行法释义会计法释义农业机械促进法释义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反垄断法释义广告法释义森林法释义水污染防治法释义水法释义海域使用管理法释义港口法释义税收征收管理法释义经济公共管理法释义草原法释义进出口商品检疫法释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释义城乡规划法释义预算法释义行政法类行政处罚法释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义务教育法释义人口和计划生育法释义公务员法释义国家赔偿法释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释义国防教育法释义建筑法释义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消防法释义环境保护法释义行政复议法释义行政法释义行政许可法释义行政诉讼法释义食品安全法释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释义物业管理条例释义信息公开条例释义公司登记管理条例释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释义药品管理法释义气象法释义测绘法释义海洋环境保护法释义清洁生产促进法释义防沙治沙法释义防洪法释义防震减灾法释义民办教育促进法释义社会法类劳动法释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释义劳动合同法释义工伤保险条例释义律师法释义旅游法释义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释义工会法释义职业病防治法释义公益事业捐赠法释义安全生产法释义残疾人保障法释义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释义刑法类刑法释义引渡法释义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类民事诉讼法释义刑事诉讼法释义仲裁法释义公证法释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义按中央颁布全国人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法院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预防腐败局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档案局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公务员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文物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核安全局国家核安全局按地区颁布北京北京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大上海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大重庆重庆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人大天津天津天律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大广东广东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大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佛山阳江湛江茂名肇庆云浮清远潮州揭阳河北河北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大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沧州廊坊衡水雄安新区山西山西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大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忻州临汾运城晋中吕梁内蒙古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阿拉善盟阿拉善盟兴安盟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盟辽宁辽宁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大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葫芦岛营口盘锦阜新辽阳铁岭朝阳吉林吉林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人大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延边州黑龙江黑龙江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大哈尔滨齐齐哈尔鹤岗双鸭山鸡西大庆伊春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化大兴安岭七台河江苏江苏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人大南京连云港宿迁盐城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徐州淮安浙江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大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安徽安徽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大合肥淮南淮北芜湖铜陵蚌埠马鞍山安庆黄山阜阳宿州亳州六安池州滁州宣城福建福建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大福州厦门三明莆田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德江西江西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大南昌景德镇萍乡新余九江鹰潭赣州上饶宜春吉安抚州山东山东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大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泰安日照德州临沂聊城滨州菏泽河南河南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大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鹤壁新乡安阳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济源周口驻马店湖北湖北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大武汉黄石襄阳十堰荆州宜昌荆门鄂州孝感黄冈咸宁随州恩施州潜江神农架林区天门仙桃湖南湖南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大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郴州益阳永州怀化娄底湘西州广西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崇左来宾贺州百色河池海南海南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人大海口三亚琼海四川四川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大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资阳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贵州贵州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大贵阳六盘水遵义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云南云南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大昆明曲靖玉溪昭通临沧保山丽江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楚雄州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普洱西藏西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大拉萨那曲昌都山南日喀则阿里林芝陕西陕西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大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安康商洛甘肃甘肃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大兰州金昌白银天水嘉峪关定西平凉武威张掖酒泉甘南州临夏州陇南庆阳青海青海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大西宁果洛州海北州海东海南州海西州玉树州黄南州宁夏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新疆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吐鲁番哈密和田阿克苏喀什克孜勒苏巴音郭楞州昌吉州博尔塔拉州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伊犁州昆玉可克达拉双河北屯香港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台湾台湾省法律法规

1.农业和畜牧业有什么区别畜牧业基本上就是养猪养禽畜是畜牧业,就是养动物的,饲养动物的农业部门,但仅限于陆生动物(海里的就https://know.cdgtw.net/257225.html
2.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第一类:畜牧业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畜牧业。这一类别包括了所有与饲养家禽、牲畜相关的活动,如牛羊、猪等肉类动物,以及鸡鸭等蛋类动物。畜牧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人口消费需求,还能够通过养殖来改善土地质量和维持生态平衡。例如,牛可以帮助清除草本植物,而马则被用作运输工具。 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235302.html
3.农业类型种植畜牧渔业林业畜牧业又是什么样的? 畜牧业则侧重于饲养家畜,这个领域涵盖了牛羊猪鸡等动物。这些家畜不仅提供肉类,而且还能产生乳制品如奶酪、牛奶;皮革制品如皮鞋;甚至还有宠物用品。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偏远地区,它们还成为唯一可靠的人口供应来源。在这方面,良好的饲料管理与健康照顾对于提高生长效率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确保动https://www.zhanseog.com/xue-shu-huo-dong/279216.html
4.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耕地林业渔业畜牧业和水利工程畜牧业:饲育动物艺术家 畜牧业以饲养家禽、大型哺乳动物及其它可用于肉类或其他产品(如牛奶)的动物为主。这一行业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是全球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传统的小型家庭圈场到现在的大规模工业化农场,每一步都体现出人类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食品安全性的不断追求。 https://www.b8y8v0az.com/liang-you-zuo-wu-zi-xun/692500.html
5.农业的多样性种植畜牧和渔业的辉煌畜牧业则主要集中在饲养家畜上,比如牛羊猪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类作为食品,还有奶制品、皮革等副产品。此外,家禽养殖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带来鸡蛋、鸭蛋和肉类。畜牧业在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控制草原火灾,并且通过放牧动物来维持草原生态系统。 https://www.b9a5u5l1v.cn/jun-lei-jia-ge/427064.html
6.养殖经济猪牛羊养殖成本利润对比剖析三大牲畜的收益差异在中国农业中,猪、牛、羊是三大重要的肉类畜牧业。它们不仅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些牲畜的养殖成本和利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点在各地农场实际操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首先,我们来看猪。作为国内肉类消费量最大的动物之一,猪肉市场需求稳定,是许多家庭规模养殖户选择https://www.djy45hv66.cn/shui-chan-yang-zhi-zi-xun/586525.html
7.动物检疫试题及答案8篇(全文)什么叫重大动物疫病:依照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可将众多的动物疫病中最易于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畜牧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巨大或较大的动物疫病。分为三类,一类疫病,二类疫病,三类疫病。乡村畜牧兽医站: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国家在基层专门设立的乡镇一级畜牧兽医站管理机构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接受县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y1qq1ch.html
8.科学网—谁是动物驯化师鼻祖?那么伏羲氏在那么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被代代流传开来,必定有其最深刻的原因。然而伏羲应该被视为动物驯化(畜牧业)的开山鼻祖的这个主要的历史原因却往往被消弱。这实在是不应该的,因为我们所有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就是从驯化开始的。 参考文献 ①伏牛乘马,是屡见于史籍的典故类成语。其意是指伏羲部族驯服牛、骑乘马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6896-554556.html
9.畜牧业单选农业部商务部食药总局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的生猪,应当依法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 并附有( )。 消毒证明来自无疫区证明检疫证明养殖档案 对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 。 配合关照拒绝支持 https://www.wjx.cn/xz/22966304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