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畜牧业的日新月异,规模化猪场的建设需以遵循猪的生物学特性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规划猪场设计、猪场内部系统、猪场生物安全等。如何才能建设好规模化猪场?永诚集团的猪场建设经验供您参考。
01猪场布局设计
3大要件,8项原则
规模化猪场在制定猪场布局设计时可以按照3大要件(选址、建筑、设备)思考,遵循8项原则要求,各个方面都需要合理、科学的规划,稍有差池,对以后的养猪肯定是有影响的。
猪场3大要件中需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的规定,在选址上要求种猪场的厂区位置要距离生活饮水地、饲养场、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及主要交通干线1000m以上,距离屠宰场、无害化处理所等疫病高发区3000m以上。
在建筑上要求各个功能区要界限分明,生产区与其它功能区、场内出猪台与生产区的距离要在50m以上,并要按生物安全的需求进行合理布局,比如说种猪区放在育肥区的上风向可以更好的确保种猪区的生物安全。
生产区布局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区是整个猪场的核心地带,包含有公猪舍、后备舍、配种妊娠舍(配怀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育肥)舍、隔离舍等。在猪场设计中,生产区的饲养模式一般分为传统单点式与标准三点式。
在非瘟背景下,传统的单点式设计将大大提高防疫难度,而标准三点式设计会增加猪场成本,因此,永诚集团的贵州永诚与福建清流永诚项目采用了美国新模式的两点式饲养模式。即公猪舍、配怀舍、分娩舍划分为种猪区,将保育舍、育肥舍划分为育成区,不仅能合理利用土地面积实现高效生产,也能有效实现生物安全。
猪舍设计
生产区作为猪场的核心,不仅需要与生活区、办公区、洗消隔离区等功能区之间做好生物安全,内部各功能区之间也需要避免人员频繁流动。在贵州永诚项目,永诚集团在种猪区和育成区内分别建有附属楼,场内人员可直接在附属楼内淋浴、住宿、办公、娱乐,减少生产区与生活区、种猪区与育成区之间的人员接触与流动。
此外,猪舍内部还可以采用大栋小单元的设计,即每栋猪舍内细分为多个小单元,单元之间相互独立,进入不同单元前都需要进行洗消,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在每个单元中,在不影响饲喂和卫生清理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加通体料槽的隔断数量,有利于疫病防控、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光照控制,打造舒适的环境,控制合理的密度,便于操作和节能减排。
建猪场和盖房子是一样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合理、科学的规划,为猪只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来提高其生产力和改善其健康和舒适状况。提早做好猪场的布局设计,合理规划各个区域,为猪场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有效避免后续养猪路上的许多难题。
02猪场系统设计
如果说猪场布局设计是为规模猪场建设构建一个蓝图,那还需要通过构思建立多个猪场系统将猪场蓝图具现化,丰富更多的细节,构建一个可落地的猪场建设方案。
生产区作为猪场的核心区域,拥有稳定高效的运行系统是猪场生产优质猪只的重要保障。维持生产区高效运转的重要系统大致可分为排污系统、通风换气系统、饲喂系统、栏位配套系统。
排污系统
猪舍的排污系统即在地沟内预留出排粪口,并且两边地势略向排污口倾斜,利用高度落差作用力现象,让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构成虹吸效应,将粪污通过地下管道直达资源化利用区发酵增肥,还纳于3000多亩林果疏。这样不仅利于环境的保护,还将资源充分利用。
通风换气系统
猪作为恒温动物,皮毛多,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不善于自动调节体温,生活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会出现冷应激,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会出现热应激。在猪舍内建立一个完整的通风系统不仅可以维持猪舍温度适宜,也能保证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疾病,保障猪只健康生长。
寒冷季节
寒冷季节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猪身上,通过进行最小通风(横向通风)减小氨气浓度,排除湿气。有条件的规模场可以安装铝合金窗户(采光窗、活动窗)阻挡冷风,并在侧面安装动力进气窗通风,也可将氨气下压,并通过猪舍地沟墙预留的风洞由地沟风机排出。
仅有卷帘的规模场可以将卷帘开口放在上方,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轻,氨气可由通过开口和地沟风洞共同排出。
炎热季节
炎热季节时要采用纵向通风,实现通风最大化,利用风冷效应降低猪只体感温度。在一侧使用湿帘(水帘)或者喷雾降低进来空气的温度,另一侧使用大风机将猪舍内空气抽出,从而增加空气的流速,达到迅速通风降温的效果。
饲喂系统
设备安装距离
①大饮水碗安装位置距离料槽0.9-1.2米
保育饮水碗安装位置距离料槽0.4-0.6米
②猪舍为人工送料,料槽与隔栏距离不小于0.35M,为机器自动送料则距离为0.8m-1m
料槽匹配原则
①料槽一般分干料槽和干湿料槽,干湿料槽更适合用粉料,干料槽则粉料和颗粒料都能适配。而在2孔干料槽只能饲喂18头猪的情况下,干湿料槽可饲喂20头,并且干料槽可用于大猪后期控料使用。
②永诚集团料槽采购自永诚农牧设备,干料槽不仅可用于育成区前期饲喂,也可以用于后期中大猪控料使用。
③产房的待产母猪有专门的母猪干湿料槽,料槽自带饮水设备。
饲养面积
①保育猪:半漏缝地面(0.42㎡/头),全漏缝地面(0.36㎡/头)
②中大猪:实心地面(1.1㎡/头),半漏缝地面(1.0㎡/头),全漏缝地面(0.85㎡/头)
栏位配套系统
如果以1000头美系生产母猪(商品场)为例,合理的栏位配套系统是怎么样的呢?
公猪舍
妊娠舍
分娩舍
保育舍
育肥舍
03生物安全的应用
生物安全体系指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外部可建立多级安防体系维持猪群良好的健康水平,避免新的病原入侵猪群,内部实行净污分离、单向流动控制猪场已有疾病的扩散,尽可能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
多级安防体系
多级安防体系是从生产区开始根据功能区域的生物安全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将生产区、内部生活区、外部生活区和办公区、猪场外部,合理划分为多级防护圈圈,并对跨级的人流、车流、物流采取相应的跨级防疫措施,最终确保生产区的生物安全。永诚集团贵州永诚项目为做好生物安全,建立了五级安防体系。
贵州永诚的五级安防体系的生物安全等级由五级到一级依次递增,并施行颜色管理,随后制定生物安全制度,制定方案、明确各岗位生物安全要求,定期培训各岗位生物安全操作流程,确保猪场外界人流、车流、物流需要经过多次的跨级洗消才能进入生产区,五层防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单向流动、净污分离
猪场生物安全区域按接触病毒的风险可划分为净区和污区,净污分离是规模化猪场首要需要考虑的,即严格区分开净区和污区,可在不同区域之间有明显的物理界限,生产区外设立专属的人员道和猪车道,生产区内设立赶猪通道和人行通道,降低两个区域间的人流、车流、猪流交叉风险。
在日常的猪场运作中,净污区的人流、车流、物流、猪流会出现交叉的情况,这就需要实行单向流动,来提高生物安全的等级。车辆洗消、猪只销售、进入猪舍、病死猪转运,物资进入、食物进入等都需要单向流动。
车辆洗消
猪只销售
进入生产区连廊
病死猪转运
物资进入
食物进入
在规模化猪场建设中,科学合理的猪场布局设计可以让养猪之路事半功倍,稳定高效的猪场系统设计可以让养猪之路更加顺畅,健全可行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现代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