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肉牛第一县”想方设法渡难关

丰都县现代化肉牛养殖场。(资料图片)

丰都县仁沙镇永坪寨村,养殖大户在养殖场里给牛喂饲料。(资料图片)通讯员陈勇摄/视觉重庆

丰都县飞仙洞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养殖大户张林葱在检查肉牛长势。(受访者供图)

养牛15年后,丰都县包鸾镇肉牛养殖大户张林葱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去年以来牛肉价格大跳水,出栏价逐月走低至10元/斤,养一头牛要亏数千元。但要就此放弃这份干了15年的事业,他又千般不舍。

“一方面是觉得价格应该到底了,现在进场相当于‘抄底’,另一方面是县里出台了不少激励政策,包括修建牛圈牛舍的补助、肉牛贷等,全过程为我们兜底。”张林葱向记者解释。

丰都有16万头肉牛存栏量,规模以上的养殖户有800多户,带动就业3万多人,肉牛综合产值100余亿元。对丰都而言,肉牛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面对牛肉价格的“跌跌不休”,这个重庆“肉牛第一县”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想方设法渡难关。

抱团

肉牛产业分会统一买牛犊,每头省500元以上

张林葱的养牛事业始于2008年。这一年丰都决定举全县之力发展肉牛产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并提出打造肉牛之都。

天时地利人和,张林葱的养牛事业顺风顺水。尤其是2019年前后,肉牛出栏价达18元/斤的历史高位,他每卖一头牛都能净赚五六千元。几年前,张林葱又牵头成立飞仙洞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130户村民养牛,成了当地有名的“牛司令”。

但好景不长,去年开始,一场牛肉价格的“高台跳水”,让张林葱几乎“破防”。“出栏单价跌到了10元上下,我们出现了成本倒挂。”他说,去年出栏的牛,实际上是前年价格较高时买入的牛犊养大的,每一头的购入价就是1.2万元左右。一头牛的养殖周期为一年,在此期间草料、人工、兽药等各项成本需要六七千元,这样一来每头牛需要卖到1.8万元才能保本。而价格下跌后,一头1200斤的肉牛最多只能卖到1.3万至1.4万元,净亏4000元以上。

“单个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很难经受住市场风浪的考验,只有抱团取暖才是上策。”他解释道,一头牛在成长过程中的养殖成本,几乎是固定的,能否挣钱,关键是取决于牛犊购入时的价格,成立新农人互助会肉牛分会,就能在市场议价上争取更大主动权。包鸾镇飞仙洞村养殖户张升发对此深有感触,“今年每头牛犊的买入价至少低了500元,而且统一购买牧草、饲料,价格也降了10%以上。”

目前,丰都县新农人互助会肉牛分会已吸纳了300余户养殖户,通过统一购买节省了不少成本,提升了养殖信心,为丰都县肉牛产业稳住了基本盘。

统销

集中出货,每头牛多挣300多元

去年以来,丰都以村集体出资、参股或委托经营的方式,发展了30多个肉牛共富农场,目的就是做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老百姓增收,其中青龙乡双河村的养殖大户张仕伟就承担着经营青龙乡共富农场的重任。

去年,张仕伟在青龙乡共富农场买入了300多头牛犊,本想大干一场,不想育肥牛的价格一降再降,村民们对此颇有怨言。关键时刻,县里推荐了丰都最大的肉牛经纪人之一付继平前来对接。付继平了解情况、查看肉牛长势后,很快为其找到了销路——100头肉牛销往兆隆屠宰场,单价10.8元/斤,比市场价高0.3元左右,相当于帮张仕伟挽回了3万多元的损失。

今年45岁的付继平,在这一行业已打拼了24年,每年经他之手卖出去的肉牛有7000头左右,是丰都最大的肉牛经纪人之一。在丰都,类似付继平这样的肉牛经纪人还有不少,他们大多进入了新农人互助会肉牛产业分会。

兜底

牛肉“降价潮”中,全县肉牛养殖场反而增加

由于牛肉价格下跌,许多养殖主体难以自负盈亏。面对这种情况,去年4月和今年3月,丰都连续出台“肉牛养殖贷”和收益保险等政策,为其兜底。

虎微镇立石村的肉牛共富农场成立于去年6月,成立前,该农场负责人、立石村支书李龙心里直打鼓:“牛肉价格已经连续下跌数月,此时入局,若出栏时价格不回升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项政策,为他雪中送炭。

今年3月,丰都开始试点肉牛共富农场收益保险,针对养殖肉牛20头以上的共富农场,每头牛由丰都县财政补贴70%保费(168元),共富农场自筹30%(72元)。投保后,肉牛每斤价格低于11.67元时,将提供4000元顶格赔付。

李龙连忙筹措资金,为180头肉牛全部购买了收益险。前几天,他卖出了百余头肉牛,尽管价格仅为10.3元/斤,但每头能获得4000元赔付,基本实现了盈亏平衡。

价格“寒冬”之下,政策的作用凸显出来。丰都县农业农村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该政策出台仅两个多月便已承保2907例,共赔付75万余元,为许多养殖主体解了燃眉之急。

收益险之外,丰都还出台了不少政策,如为符合条件的肉牛养殖新农人发放“肉牛养殖贷”,并提供全额贴息。按照该政策,肉牛养殖规模超过20头的新农人可以申请每头牛不少于1万元的贷款额度,单笔最高额度为50万元。

其效果也立竿见影:在这轮牛肉“降价潮”中,丰都反倒新增了34家肉牛共富农场、105家养殖规模20头以上的肉牛家庭农场。

这个数据让任正义有些欣慰,他注意到,猪肉价格已连涨十多天,“这对于肉牛价格的带动是有正向作用的,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全县肉牛养殖户一道渡过难关。”他最后表示。(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颜安刘冲)

THE END
1.陈昕:踏着父辈足迹再返“故乡”18日上午,陈昕再次冒着大雨来到双门村册下小组省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查看山上有无落石、泥沙松动的迹象。连日的强降雨,陈昕十分担心居住在此的51位居民,多次前来察看,并再三叮嘱村民要留心后山动静,随时做好转移的准备。 陈昕于2018年5月由南平市委组织部选派,从市国资委下派光泽县鸾凤乡双门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http://www.fujiansannong.com/info/60098
2.永新县龙田乡:养殖梅花鹿走上致富路提到养殖业,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养猪、养羊、养鸡等,但在永新县龙田乡的贺华南却另辟蹊径,凭借着养殖梅花鹿,售卖与鹿相关的副产品,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致富路。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血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养殖梅花鹿并非易事。为了养好梅花鹿,贺华南不断学习养殖技术,积累经验,慢慢提升http://www.yongxin.gov.cn/news-show-21394.html
3.陈昕的介绍陈昕,男,新疆乌鲁木齐,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学士,在职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新疆校友会秘书长助理。先后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生态保护基金会,基金管理部部长,秘书长助理等,新疆派犨新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大学新疆校友会提名入选自治区第八届青年委员。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66552081241729645.html
4.「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思南县亭子坝镇:做优牛产业做强牛经济近日,位于思南县亭子坝镇的幸福村迎来牧草收割季,在农机手的熟练操控下,收获机、挖掘机、货车、铲车……一台台机械设备有序作业。 近年来,亭子坝镇大力发展产业,先后获得粮改饲、见犊补母、集群项目、分散养殖、提质增量、秸秆综合利用、集体经济牛场建设等项目政策26项,通过资金支持。 https://www.sohu.com/a/827733949_121106687
5.我为群众办实事学党史转作风促发展——肇庆市科协赴封开为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具体行动,4月13-14日,肇庆市科协调研组在副主席陈昕带领下,赴封开县、德庆县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封开县科技馆和广远公司、德庆德通、德庆威斯达化工等企业开展现场调研,听取有关负责人情况介绍,与企业科技人员开展座谈,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4/17/c512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