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决定公开招聘非教师岗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招聘对象
01海内外高等院校2025年应届毕业的硕士生及博士生(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毕业)。
招聘岗位
01辅导员(具体见《岗位说明书》)
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与咨询服务等工作的专职人员,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
02管理岗、其他专技岗位(具体见《岗位说明书》)
在学校职能部门、学院(部)、直属机构等二级单位从事各类服务于教学、科研等的行政工作。
03管理岗储备人员(具体见《岗位说明书》)
按照辅导员要求进行招聘,来校后先行从事辅导员工作2年,2年工作期满后,根据个人实际表现及“人岗相适”原则,选择调配至管理岗位。
招聘条件
1
基本条件
01
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遵纪守法,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廉洁自律;
02
热爱高校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03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并已取得本、硕、博相应学历学位;
04
应届毕业生能如期取得相应学历学位;
05
有过工作经历的,签约前应提供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已缴纳过社会保险的,应提供缴费情况证明;
06
无海内外犯罪记录。
2
辅导员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
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甘于奉献,潜心育人;
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具备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的能力;
年龄要求:博士年龄不超过32周岁(1993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年龄不超过28周岁(199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07
个人经历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工作时长不低于12个月(累计计算),并提供有关经历证明:
①有过专、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等经历,专职辅导员由学校学工部门证明,其他由所在学院证明;
②曾担任过所在学生集体或学生组织学生干部,由校团委或所在学院证明。
3
管理岗、其他专技岗位
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专业要求:见《岗位说明书》;
年龄要求:应届生年龄要求为,博士不超过32周岁(1993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不超过28周岁(199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往届生年龄要求以《岗位说明书》为准;
其他要求见《岗位说明书》。
招聘数量
辅导员、管理岗、其他专技岗位合计招聘30人左右,其中辅导员岗位部分人员为入住男生宿舍辅导员。
管理岗储备人员招聘10人左右。
招聘流程
简历投递
3.逐一上传以下原件的扫描件:
(1)有效期内的个人身份证/护照;
(2)博士、硕士、本科的学位证、毕业证;
最高学历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历查询-高等教育信息学历中下载),最高学位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认证报告》(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位查询-学位认证报告申请及查询中下载);
(3)境外人员提供《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应届毕业生提供就读高校盖章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或学生证;
(6)《岗位说明书》或招聘系统中要求上传的其他材料;
资格审查
学校成立资格审查小组,对系统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单位面试推荐
各单位对通过资格审查人员进行面试。结合应聘者综合情况及单位实际,对所有参加面试者进行推荐排序。
4
学校笔试面试
学校组织统一笔试、面试。
5
考察试用
1.各单位对应聘者进行不少于7天的考察试用。
2.服从调剂者,可视情况进行调剂。
3.学校对进入考察试用环节的人员组织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作为确定拟录用人员的重要参考。
4.经学校审定后,确定最终拟聘人员。
6
公示、体检、政审
7
录用
对于公示无异议或反映有问题经查实不影响拟聘人员聘用资格的,且体检、政审合格者,可签订就业协议或办理入职。
8
重要说明
学校公示结束后,拟聘人员应及时办理后续手续,一般应于有效期内签订就业协议或入职(到岗),逾期原则上视为自动放弃。
招聘工作遵循双向选择原则,在签订就业协议或办理入职之前,拟聘人员可提出放弃,用人单位也可根据其后续实际表现提出取消录用的申请,经学校研究同意后予以办理后续手续。
关于我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是全国首批9所设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2所设有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首批7所设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33所设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是全国8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所设有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的高校之一,建有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