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直击农业产业发展3大痛点

作为乡村的主业,农业在这一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支撑。

痛点一:农民种什么?

以往,传统农业都是农户“先生产,后销售”,这种老旧的方式带来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很多蔬菜种植出来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销路而烂在地里,严重影响了农民收益和生产积极性。

“威宁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一样东西三个叫法,这是曾经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流行的一句玩笑话,折射的是产业单一的无奈。单一的产品同期上市,销路与收益得不到保障,改变传统种植习惯、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2019年开始,威宁引进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望家欢,在当地打造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订单农业。在望家欢凭借服务全国数万客户的供应量及经验数据积累,根据需求形成订单,将订单分配到各个合作社、农业大户,由他们承接并组织订单生产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同时,望家欢还引导农户种植当地适宜且市场有需求的农产品,倒逼品质提升与品种丰富。

如今,威宁建立了丰富的蔬菜大棚,并依托天然凉棚的气候特点,种植了白菜、莲花白、白萝卜“三白”产业以及西兰花、荷兰豆等高原冷凉蔬菜产业,优势品种达四五十种。

订单有了保障,投入农业技术提升自然有了“内驱力”。在传统农业的生产种植过程中,农户多凭经验和感觉,这不仅造成作业效率低、肥水药的严重浪费,还使农产品品质难以保证,很难做到标准化和利益最大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望家欢打造了广西罗城富硒黄瓜基地、云南建水高原无抗蛋鸡基地等单品合作种养殖基地,在基地开展高附加值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培训及监管。

在罗城,每年3-6月及8-10月,都有用有机富硒水溶肥培育出的优质富硒黄瓜产出,受到市场青睐。其他季节,基地还会轮种富硒西红柿、富硒青椒、富硒豆角等农产品,提升土地效率,农户收益与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

痛点二:如何走出去?

农业产业虽然市场巨大,但用户分散、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严重,是典型的效率“洼地”,也是阻碍农产品走出去的关键因素。

有着“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称号的湖北省天门市,也曾一度受困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卖难买贵”。曾有湖北武汉的客商慕名前往山东寿光采购萝卜,并不远万里将萝卜从寿光运回武汉,一查才知道,这批萝卜的产地,竟然来自于身边100多公里的天门。一路上的“折腾”,不仅增加了数倍的运输成本,还造成了产品损耗。

望家欢研发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为打通农业信息的“任督二脉”,天门市引进了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望家欢,在当地打造了“农产品交易平台”。平台整合、汇总、分析全国及产区地方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让产区农户、合作社了解市场行情,指导生产种植,让全国销区需求方了解产区农产品品种、时令等信息,让数据信息在云端共享,破除产销信息差,实现产销双向的互联互通。

交易平台投用半年来,已为天门纳统了数百亿的交易流量,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而这些数据在以往分散的交易环境下,收集难度巨大。

痛点三:保食安、建品牌!

农业生产小而散的局面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冗长的流通环节、多样的产业链角色,使得农产品的供应链标准难以统一,食安监管难度大,亟需供应链龙头企业带动。

为保障本地师生的舌尖安全,有着近86万人口的山东莒南县招引望家欢入驻,运营“莒南县学校食材集采集配中心”。在莒南,闲置的厂房摇身一变成为当地10万余名师生一日三餐食材的标准化分拣车间、冷链仓储库、食安检测室……

望家欢莒南学校食材集采集配中心

来自莒南及周边地区的农产品每日从这里被发往孩子们的餐桌。在高标准检测设备及人员的多级检测下,在信息化溯源系统的全链条追踪下,在高标准冷链储运仓库车辆的保护下,在严格的监管评审机制下,让食安风险无处遁形。

农产品种得好、卖得好、安全有保障的基础上,品牌化的打造便是水到渠成。

2021年,云南小甜肠的经营者与望家欢西南集采中心合作,西南集采中心的15万吨仓库,成了其产品的共享仓,西南集采中心的展销空间成了品牌的全国运营中心,越来越多客户品尝并认识了小甜肠品牌,每天两三吨的产量已经供不应求,负责人已计划扩大产量。

2022年,我们为惠州菜薹成功审报了《圳品评价证书》。这些贴上“圳品”的惠州产品,得到了深圳消费者的喜爱,销量平均提高了30%以上,价格也更高。越来越多企业、合作社也自发加入进来,培育更多标准化“圳品”,通力打造惠州品牌。

结语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痛点在大龙头缺少,难点在大品牌缺乏,堵点在产业链缺失,引入大龙头是关键。

作为专注农产品供应链29年的企业,望家欢依托全国近200亿的终端市场交易体量,在自研信息化系统的赋能下,在众多县域打造了成功案例,协助地方开展农产品本地循环、名优特产品上行循环,为地方校园食堂提供安全的食材,助推品牌化打造,助力乡村振兴!

THE END
1.农业经济一亩田的可靠性种植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不过,即使存在这些挑战,一亩田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大优势。小农户依托自己的经验和地域特色,有时候能够更有效地适应地方特有的自然条件,比如土壤类型、气候模式等。此外,小农户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对生态平衡有一定的维护作用,而这对于大型工业化农业来说可能会被忽视。 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520454.html
2.有机农业面临的发展挑战相较于传统农业,有机农业的生产流程通常需要更高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投入,因为农户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和维护土壤的健康状态。例如,在有机农业中,传统的化肥和农药被排除在外,农户必须更多地依赖于轮作、种植覆盖作物、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等天然的方法。这种转型最初可能导致产量下降,从而影响农民收入。 https://www.huaqiangzhonggong.cn/news/569.html
3.首届“乡村振兴及全域有机建设实现路径”主题研讨会在中国农业本刊讯(记者 文兴亮 张福忠)2023年11月7日,《神州新农村》首届“乡村振兴及全域有机建设实现路径”主题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由《神州新农村》编辑部、中国农业大学全域有机农业协作组、国杰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新农村融媒网、神州新农村发展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http://www.315xwsy.com/mobile/21-0-28345-1.html
4.根据本讲,()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切实际猛推全域有机农业。根据本讲,()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切实际、猛推全域有机农业。 A、荷兰 B、斯里兰卡 C、巴西 D、智利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根据本讲,()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切实际、猛推全域有机农业。……”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本讲,甲午海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也是维新派坚持君主立宪的原因。 https://www.youtibao.com/tk8crxuj.html
5.乡村振兴战略的痛点基础和要点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构建有机农业、品牌农业等绿色农业产业体系;适应农业多功能的需求和三产融合趋势,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适应大数据、互联网、高新技术、生物技术集成化发展的需要,培育社群网络零售、共享农业等新型消费与服务产业体系。 https://czh.xauat.edu.cn/info/1027/1280.htm
6.广西北斗农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彭功明教授在大枣示范基地 广西横县碳源生菳西瓜创出“一株三藤十三瓜 FOCUS NEWS 热点新闻查看更多+ [企业新闻]农业种植对比数据 [企业新闻]核心技术优势 [企业新闻]精准解决传统农业的痛点 [行业资讯]有机农业如何推动乡村振兴 [企业新闻]乡村振兴的建设任务及要求http://www.biai-oa.com/
7.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6篇(全文)(三)着力创新引领,加速提升发展能级要 强力推进“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发展”战略,加快理念、技术、载体、模式、业态创新升级,推生态旅游主导产业高端发展、推动现代有机休闲农业提质增效、推动第三产业加快繁荣,打造结构更优、质效更高、能级更大的现代产业体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j64cz1f.html